第一次看《與狼共舞》,應該是剛上大學的時候,因為片子很長,有4個小時,所以用了一個下午看完。只記得整部電影節奏很慢,還有那隻不離不棄的狼。很多情節都忘記了,今天第二次刷,反而看到了很多之前沒注意的細節。比如電影中的女人。
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不明白男女主怎麼就墜入愛河了?也不明白男主一個軍官,怎麼會跟印第安人搞在一起?
今天再看第二次,很多就明白了。也許是我成長了,有些東西只有在經歷一些事情,有了人生閱歷之後才能懂得吧?
原來,他是因為厭倦戰爭,甚至在自殺中偶然活下來,才有機會主動選擇去駐守邊疆;
原來,他跟印第安人經歷過了由試探到成為朋友,最後成為其中一員,也是他的成長。
原來,他跟他的女人,由抗拒到了解,再到彼此相愛,生死相依,每一處都有細節。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不理解,是因為那個時候太年輕,非黑即白,覺得白人殺印第安人很可惡,印第安人種族間的戰爭也很殘忍。現在覺得,沒有什麼對錯,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孩子,為了自己的領土。
也不理解女主剛剛死了丈夫,還在守孝期間卻又愛上了男主,覺得這樣對不起死去的人……那時的我太局限了,不懂得「自然與愛」才是人性。所有反人性的東西,都會被衝破吧?
男女主在獲得首領同意之後就結為夫妻了,相恩相愛的造小人。
踢鳥很幽默的對男主角鄧巴說「我們都把你叫做忙碌蜜蜂」……這句臺詞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那種純樸的的感情,原始不做作的直白,不像是我們生活中欲說還休的文明……古今中外,不管哪個朝代,不管哪個地方,大家不都是吃喝拉撒,忙著生兒育女嗎?這就是人啊,這就是生活啊。所以,其他的戰爭,種族,政治……都不重要,老百姓要的就是過日子而已。
當鄧巴為了不拖累部落裡的人,被迫離開的時候,他女人說「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恩,你就是我的家。
當夫妻二人打包離開的時候,他的朋友在山頂吶喊「你能永遠把我當作你的朋友嗎?」看到這處的時候,忍不住淚奔了。被這麼真摯純樸的感情打動了。
甚至是一隻狼,都能成為朋友。
歷史無法改變,好在電影結局還不錯,軍官和印第安人部落的女人離開了,相依為命,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