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電影對美國印第安人的塑造,曾給世人留下錯誤的印象。那便是一直將印第安人描塑成高貴的蠻人,或殘忍的戰士,或聰明的獵人。在大量的影片中,他們以作為歐州殖民者的兇殘的敵人或為穿行於平原上的白人家庭所乘馬車的攻擊者等諸如此類的形象出現於銀屏。
好萊塢和電視並沒有虛構這些印第安人。其中的一些影片確有歷史依據,儘管為製作一個更具刺激性的故事而對這些史實加以了改編。但要明白的是,那些史實僅涉及印第安人的某些部落,且僅限於一個世紀之內。
在西班牙接管新墨西哥之前。馬匹還不為美洲人所知。但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在大平原上已經有了很多馬。隨後,部落一個接著一個地開始接觸馬,那些部落有:夏延族、黑腳族及阿拉帕霍族;科曼奇族、曼丹族和克羅族等等。最後,馬匹還被蘇族部落用於與白人進行了最終一場最為著名的戰鬥。不僅在美國,且在全世界,那些平原上的印第安人抓住了數百萬人的想像力。但他們只是數百個部落裡其中之一群部落。而且他們的生活方式,即對馬匹的依賴使用,則在歐洲人開始在北美殖民後很久才形成。
當白人初次到來,並掠奪他們(印第安人)的土地時,他們——這個如今生活在美國的人種——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答案形形色色,因為印第安文化不只存在一種。從身高上,印第安人從個子非常高的到相當矮的;從膚色上,他們有從深色到淺色。很多經曆日曬來到新世界的歐洲人,他們的膚色比他們在那裡遇到過的印第安人還要紅。
印第安人的語言屬於各個不同的語族,它們之間的差異比起英語和俄語,或法語與日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至於他們的習俗和生活方式,部落之間亦大不相同。英國人和西班牙人之間的相似之處亦要遠多於西南部普韋布洛印第安人和東北部伊洛魁族人之間的相似之處。
西南部,那裡的土地多沙塵且乾燥,那裡的印第安人種田非常困難。不像東南部的印第安人和東北部的伊洛魁族人,西南部印第安部族的男人們幹著繁重且沒完沒了的農活,而女人們則待在家裡。西南部的印第安人認為戰爭會擾亂重要的農事,因為戰爭會將年輕強壯的男子從土地上帶走。當戰爭是出於包圍村莊的需要時,凡是殺死過敵人的戰士都得經歷一場特殊的儀式,以淨化自己的靈魂。
在西南部印第安人部族中,最廣為人知的是普韋布洛人。他們這名字得自於西班牙人,因為他們住在普韋布洛的城鎮村莊。普韋布洛人的村莊跟歐洲中世紀的村鎮有點兒相似。用曬乾的磚——一種被稱為土坯(adobe)的材料——砌成的高聳的建築。
當西班牙人初次到來時,普韋布洛人就已有力地組織起了政府。通常而言,宗教領袖管理城鎮。每一個公共場合都有一個正式的儀式。
納瓦霍人,與普韋布洛人毗鄰而居,則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可謂是個人主義者,不喜歡像普韋布洛人一樣聚居於城鎮。他們的居所——圓形泥蓋木屋——有時為容納一些親戚而建造在一塊,但經常可見到一座泥蓋的木屋孤立於一片空曠的土地上。
位於美國東北部的印第安人則具有另一種文化。跟西南部印第安部族不同,東北部是一片森林廣袤土壤肥沃的地區。適合打獵和捕魚;易於耕作。即使只拿尖石當唯一的工具,也不難種植諸多不同種類的作物。男人們清理田地,但在此之後,女人們就負責耕作——種植、耕耘及收割。
沿著大西洋海岸,很多部族講的語言屬阿爾岡昆語族。阿爾岡昆印第安人通常的居所叫wigwams(用樹皮或草編成的蓆子等搭建的茅屋)。要搭建棚屋,阿爾岡昆人用木桿或樹皮覆蓋住彎曲的柱子。由於部落分散成數個群體,並在找到獵物的地方定居下來,所以村子往往比較小。酋長主要充當戰爭領導人或狩獵領導人,而在其它時間裡沒有什麼權力。但是,即使在通常情況下,人們也會聽從一位有經驗、有智慧的酋長的話。
一般來說位於東海岸的阿爾岡昆部族是非常愛好和平的。他們以友善的方式接待了第一批歐洲移民,經常為那些移民提供食物,且向他們展示如何種植當地的農作物。只是後來,當想要更多土地的殖民者遭遇上了好戰的中部平原上的印第安人部族,這才使得這些阿爾岡昆印第安人轉而對抗那些移民。然後,他們勇敢地----但徒勞地----試圖保存他們的土地。
東南部印第安人乃第一批歐洲探險家所發現的生活在墨西哥灣的部落。他們已具有高度發達的社會組織。用木頭、樹皮和茅草(類似於稻草)建造的房屋環繞於公共廣場周圍。農田延綿數英裡;婦女從事耕作,村鎮各自獨立,但經常有幾個村鎮聯合起來投入到與其他部族的戰鬥中。
在東南部印第安人中,酋長管理城鎮。他擁有巨大的權力,且被授予尊榮。但他成「王」乃出於民眾的意願。他的權力和地位不能傳於子孫後代。一個男人只有通過證明自身比別人更具管理能力,才能夠獲得地位。對東南部的印第安人來說,文官政府對軍隊的控制很重要,這亦是美國政府的基本原則。即使戰爭頻仍,戰士們受到高度重視,軍事領導人亦僅僅領導某場戰鬥。對進行管理的統治者的選擇乃依據他們的智慧和綜合能力。
正如我們所見,不同的部落遵循不同的習俗,且西南部、東北部及東南部的印第安部族之間的生活方式存在著很大不同。在研究平原地區印第安人的習俗時,還可以發現其它的差異。
在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脈的大平原之間,要是沒有現代化的犁具破土,耕種是不可能的。一些印第安人在馬匹出現前就已佔據了這些廣袤的土地。他們住在用毛皮搭建的帳篷裡,且當他們為尋找獵物從一塊地方遷到另一塊地方時,他們則用狗拉著他們為數極少的財物。這是一種艱苦的生活,徒步狩獵很難提供足夠的食物。
接著,到了18世紀中期,蘇族和其他部族便已騎馬。狩獵水牛——之前相當困難——使一種令人滿意的生活方式成為可能。水牛肉可鮮吃或幹吃,或搗碎與脂肪和幹漿果混合而吃。水牛骨用來做工具;皮毛可製成寢具和長袍,可製成袋子,可做移動居所的頂蓋。
平原地區印第安人的部族組織是鬆散、民主化的。維護和平與秩序的是公共輿論的影響,而不是任何的正規當局。酋長選自於最勇敢最具智慧的男人之中。只要他們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並關注部族的意願,部族就會追隨他們。這些印第安人的所有家當都與他們一道旅行,綁在長杆子上,拖在馬後面。他們沒有機會獲得許多財產,也不太重視這些財產。成功取決於狩獵技能和戰鬥勇氣。殺戮被認為是不值得讚揚的,而戰爭在一些東部部落中通常很少發現有殘忍和折磨的行為。戰爭中,最大的成就就是用手,或頂多用棍子,去觸碰一下活著的武裝的敵人。
還可以在生活在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中找到其他的生活和思維方式。那裡的條件允許人過上了輕鬆、舒適的生活。在西海岸,海洋和充沛的雨水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菸草——用於咀嚼和菸斗吸菸——是唯一種植的植物。
哥倫比亞河上的契努克印第安人,北方的努特卡部落和克丘特爾部落與其他地方的印第安人的生活非常之不同。烹飪是一門特殊的藝術,採用了好幾種烹飪方法。木頭造的房子很大,而且建得很好。採自西北部大森林裡的木頭還被用來製造船隻、工具和藝術品。
從這篇對印第安人部落的簡要描述(只是美國數百個印第安部落中的少數)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沒有一種生活方式可被稱為典型的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印第安人有許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少有部落像大部分好萊塢電影中的印第安人那樣。
另一個讓人驚訝的事實是,電影和小說形成了人們對印第安人的印象。雖然人們曾說印第安人已經從美國的歷史舞臺上消失,但事實情況恰恰相反。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美國的印第安人口增長了大約60%。現在大約有150萬名印第安人,其中有許多人在美國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