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又來跟大家扯自己也不懂的東西啦 Ծ‸Ծ
今天的主題叫 MECE,它是麥肯錫的第一個女諮詢顧問巴巴拉·明託(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中提出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一種很有用的分析問題的套路 (framework) ~~~
MECE(發音:me see)分析法是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的首字母縮寫詞,中文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即所謂的 無重複、無遺漏。
在按照 MECE 原則將某個整體(不論是客觀存在的還是概念性的整體)劃分為不同的部分時,必須保證劃分後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當我們要對複雜問題或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時候,往往就會用到 MECE 原則。如果分類沒有涵蓋問題的所有方面,那麼最終推演出來的方案就有可能以偏概全;如果分類有很多是重疊的,那麼我們就無法釐清真正的原因,也可能做出很多重複勞動。
一共有 5 種,好像。
這個分類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其實就是把信息分成 A 和非 A 兩個部分,如『國內、國外』,『他人、自己』,『已婚、未婚』,『成年人、未成年人』,『左右』,『男女』,『收入和支出』,『專業和業餘』等等。
一個慄子就是將財政政策分為「擴張性」(Expansionary) 和「收縮性」(Contractionary) 兩類:
也就是按照事情發展的時間、流程、程序,對信息進行逐一的分類。
下面的慄子是蜂蜜加工行業的整個價值鏈:
這種分類方法是用於說明事物的各個方面特徵的,其實就是把一個整體分成不同的構成部分,可以是從上到下、從外到內等。比如公司的組織架構圖就是這種分類方法。
公式法就是可以按照公式設計的要素去分類,只要公式成立,那這樣的分類就符合MECE原則。比如 利潤 = 銷售額 - 成本 (Profit = Revenue - Costs),又比如 銷售額 = 單價 × 數量 (Revenue = Sales × Price)。
比如我們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有一種分類方式,是把你的工作分成以下四種:
然後可以把它們填到 4 個象限當中去,這 4 個象限就是 2×2 矩陣。這種分類方式就叫做矩陣法。
再比如就是著名的博士蹲矩陣啦:
其實許多常見的商業分析模型 (tào lù) 也多少符合 MECE 原則的(畢竟 MEC E只是一種思想,並非是需要嚴格遵守的規定),例如(所以我們要 xiáo xí 套路呀):
SWOT 分析
Porter's Five Forces(波特五力)
4P 營銷理論(產品 Product、價格 Price、渠道 Place、宣傳 Promotion)
PEST 宏觀環境分析(P:政治 politics、E:經濟 economy、S:社會 society、T:技術 technology)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謝謝給小編的鼓勵(敬請留名以便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