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延長取得重大突破,直接提升500%,科學家:一加一等於五

2020-12-17 悟空科學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之中,其實關於「長壽」的問題可以說是一直在探討之中,並且也有不少的人在追求長壽的時候,也在追求關於「長生不老」之謎,但是至今在科學之中都沒有找到真正的「長生」技術。而根據《細胞報告》雜誌最新研究指出,最近關於壽命延長的問題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這裡我們先說明下,不是我們說的「長壽之謎」,是能夠延長壽命,但是不能永久性地活下去,所以說大家不要理解錯誤了。

這裡做的科學實驗是針對生物來實施的,所以這最多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科學研究方向,但是還未表明,能夠在其他生物身上成功實施下來,是暫時不明確。

本次研究,科學家們是針對「線蟲」來進行調整的,簡單的來說,它就是類似於蠕蟲,科學家們只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遺傳改變,就即可使蠕蟲的壽命延長500%。什麼情況?如果說是500%的話,這將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這項研究已經比我們預期的時間要長得多,研究該問題的科學家認為,這樣的結果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老化過程。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一般情況而言,這種最為常見的生物正常的生命周期只有3-4周或者是2-3周,並且是沒有更長的生命周期記錄了,而科學家們主要是經過了兩種途徑進行了「遺傳改變」,改變了蠕蟲中的胰島素信號傳導途徑(IIS)可使它們的壽命延長100%。同時,所謂的TOR途徑(雷帕黴素的靶標)的變化導致增加30%。所以說,結合這兩種的改變,然後取得了一個重大的突破。根據MDI生物實驗室的分子生物學家Jarod Rollins 表示,這種協同的作用下,對壽命延長時間沒想到獲得了意外的景象,那就是「效果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加一等於五。」

所以說,在科學家們IIS和TOR途徑進行調整之後,沒想到反而更加的促進了壽命的一個延伸,當然這如今僅僅限於對該生物身上的一個研究,而並非針對我們人類來說的,因為偶們人類的一個「衰老」過程是很難掌握其變化的,這最多是為其他具有相同關係的動物提供一個新的「思維」,來緩解它們的一個衰老過程,人類在衰老的研究中存在科學限制,所以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當然,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如今雖然看到了壽命延長了500%,但是這蠕蟲是如何控制衰老細胞,是如何轉變的,科學家們暫時還不清楚,所以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相對來說,科學家們的這個發現,確實為什麼的延長來說具有一定的「實驗基礎」,從而可以進行緩慢的推斷人身體的一個轉變,那麼最後我們也許會找到一個合理的方法,來進行對我們人類身體的一個改變,從而將人類的壽命更加延長,當然我們這裡還得說明下,延長壽命與長生不老是不一樣的,兩者是沒有絕對性的關係,所以不要誤解,當然在未來的科學之中,我們人類是否能夠完美的解答出關於「長生不老」之謎,暫時也不好進行定論,這個相對來說困難很多了,畢竟這有點不符合生命生長周期的一個正常下規律,這裡就參考下吧。

相關焦點

  • 向天再借500年:科學家發現的這條通路,讓線蟲的壽命延長了500%!
    由南京大學、MDI生物實驗室、以及Buck衰老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聯合組成的一支團隊發現,一條通路能顯著延長線蟲的壽命。 要知道,這延長的可不是區區20%或者50%,而是500%!
  • 科學家發明「神奇療法」,1加1等於5,可延長壽命500%!
    最近,南京大學的抗衰研究有了新突破,通過和加州巴克抗衰研究中心,MDI實驗中心合作,發明了一種「聯合療法」,用兩種方法雙管齊下,讓秀麗隱形線蟲的壽命提高了500%。該實驗成果登上了《Cell Report》。為什麼選擇秀麗隱形線蟲?
  • 南京大學發明「聯合療法」,令1加1等於5,可延長小鼠壽命500%
    例如:二人轉演員褲襠點鞭炮,因違反鞭炮禁燃令被罰款500。 最近,南京大學的抗衰研究有了新突破,通過和加州巴克抗衰研究中心,MDI實驗中心合作,發明了一種「聯合療法」,用兩種方法雙管齊下,讓秀麗隱形線蟲的壽命提高了500%。 該實驗成果登上了《Cell Report》。
  • 美科學家實驗室延長壽命300%,別羨慕!中國「長壽藥」已大眾普及
    近日,各個自媒體瘋傳一條消息:美國科學家延長壽命500%,新發現使人類活到400歲!美國加州Buck衰老研究所科學家發現,通過調控長壽調節因子CYC-2.1,秀麗隱杆線蟲壽命延長了500%。讀完此條消息,許多人設想如果將該技術應用到人身上,人類壽命將輕鬆突破100歲。
  • 今日《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科學家們所說的這類工具便是直接糾正遺傳缺陷的基因編輯技術。此次研究中用到的是一種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由Broad研究所劉如謙(David Liu)博士的研究團隊在2016年開發,能夠精確地進行鹼基替換。
  • 科學家發現氧艙療法可以延長壽命三分之一
    科學家發現氧艙療法可以延長壽命三分之--加壓吸氧3個月,身體年輕25歲11月20日,據《每日郵報》報導,以色列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突破性研究。這是一項可以改變衰老狀態的生物學研究。在這項獨特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氧氣療法,逆轉了生物衰老的兩個關鍵指標「端粒縮短」和「衰老細胞積聚」。據相關研究人員稱,這樣的療法可以改變老年人的身體。
  • 哥德巴赫猜想並不是證明一加一等於二,陳景潤為了它做了多少努力
    數學家需要大量的草稿紙數學家是科學家群體中的一類特殊存在,他們不像物理學家化學家那樣,整天泡在實驗室裡,和各種各樣的實驗器材作伴。它不是要證明一加一等於二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難度,比費馬大定理還要大。著名數學家歐拉就拿它沒辦法,直言自己證明不出來,後來的數學家在哥德巴赫猜想面前也只有灰頭土臉的份。
  • 人工智慧解決科學50年難題,取得重大突破,科學家:不是什麼好事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不僅生活,我們現在的科學研究也離不開計算機等科技產物的幫助,我們就是這樣與它們相輔相成,慢慢的改善對方,所以人工智慧領域在未來才會那麼的重要。人工智慧在計算力與保存數據上面比我們要優秀很多,在精準度上也比我們優秀很多,正是這樣我們才能靠著他們完成一系列複雜且精度很高的作業,給們們帶來科技上的突破,更離譜的是人工智慧解決科學50年難題,取得重大突破,科學家:不是什麼好事。
  • 張杰謝娜:好的婚姻是一加一等於二
    所以呀,很多事情,直接說出來比較好。02這個節目裡,我最喜歡的是張杰和謝娜,我覺得他們兩個特別甜,最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彼此成就。張杰說,他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而且經常會有很多消極的想法。比如被外界批評時,他就覺得很委屈,甚至開了一個微博小號,偷偷地排解情緒,給自己打氣。
  • 科學家: 我們找到了延長壽命的方法, 未來人來可能會活到1000歲
    這聽起來像是未來科幻片,有點類似克裡斯·普瑞特和珍妮佛·勞倫斯主演的星際過客(Passengers)一樣,但是延長壽命是一種非常現實的科學而且此刻就正在進行中。根據某些科學家的說法,再過幾十年,我們的人生將會有所改變,進入眾所期待延長壽命的境界。人們活著似乎都在努力和死亡搏鬥,並且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很年輕,但是死亡是非常公平,因為不容易被人掌握。
  • 人類能否突破壽命極限?
    60年前,美國生物學家倫納德·海弗裡克提出的「海弗裡克極限」——人類壽命極限約124到144歲,一度成為科學的共識。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達,以及大腦信息數位化技術的發展,「海弗裡克極限」能否取得突破,成為越來越多科學愛好者追逐的目標。2020年12月26日,數百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科技愛好者相聚在「人類永生計劃大會2020」(下稱永生計劃大會)的在線會議上。
  • 科學家研究血清素獲重大突破
    該項研究成功解析了五羥色胺受體1B及2B的兩個亞型晶體結構,從而突破了長期以來五羥色胺受體家族結構與功能研究的困境。 五羥色胺(也叫血清素)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一種神經遞質與激素,在中樞神經系統中,五羥色胺控制著認知、學習、感情、情緒等腦神經活動;在外周神經系統中,五羥色胺控制著生殖、代謝、血管收縮、骨骼發育等生理功能。
  • 化學反應共振態研究獲重大突破
    ,該研究工作極大地提高了科學家們對化學反應共振態的認識。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的一個根本任務是認識反應過渡態是如何控制化學反應的速率和產物分布,因此直接觀察反應過渡態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化學科學研究中的一個「聖杯」。但是由於反應過渡態壽命非常短(飛秒數量級,1飛秒等於10-15秒),實驗上直接觀測這些短壽命化學反應過渡態是極其困難的。
  • IBM納米技術取得兩項重大突破
    近日,IBM公司的科學家們在美國《科學》雜誌宣布了兩項原子尺度的科學突破:第一項是在了解單個原子保持一定的磁方向、從而使其具備適合未來數據存儲應用的能力方面所邁出的重要一步;第二項是一個分子內不同原子之間及不同分子彼此之間的一個邏輯開關
  • 腦心健純物理方法「治未病」 提升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在國家大健康環境下,有扶持政策加持,醫療衛生資源和相關配套設施落實,人們對健康的認知水平也提升。12月18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十三五」時期,健康北京建設持續推進,市民健康素養大幅提升,北京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3%,健康指標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 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這一項目於2009年由國家原子能機構批覆立項,由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設計建造。作為核工業主管部門,國家原子能機構通過強化科研投入和研發能力建設等,全力推動核聚變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近年來國家原子能機構創新管理模式,賦予科研院所自主權和決定權,持續穩定支持核聚變基礎性、前瞻性研究,催生了一大批原創性、前沿性成果。
  • 數百架王牌戰機壽命將至,棘手難題該如何處理?中國院士立下大功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就是五代機,不過具備自主研製五代機的國家也僅有中美俄3個國家,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個研製出五代機的國家,空軍實力已經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我國航發領域的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我國殲-20各項性能也有所突破。
  • 人的壽命極限是生長發育期的7倍,如果硬要延長,將面臨可怕折磨
    筆者:三體-小遙長久以來,科學家們都在對生命科學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並且得出不少有利的結論,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發展,為研究生命的誕生和發現提供了更多理論支持。科學家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未來科技更加發達,考慮到人類社會的倫理問題,仍然不會將長生不老的技術真正應用起來。於是人們不禁思考,如果我們無法永生,人類壽命的極限難道真的只有一百多年嗎?當然,一百多歲只是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的數據,人類的平均壽命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數字。但是相比於千百年前,活到五十多歲已經是大部分人的極限了,藉助於先進的醫療科技,人類的壽命才不斷延長。
  • 美國治療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突破
    美中時報記者12月4日在深圳舉行的「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上獲悉,美國治療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突破。這是美國國際生物醫學學會理事長李永田在發表視頻致辭中透露的。李永田說,美國有125萬人患1型糖尿病,需終生每日注射胰島素和監測血糖,科學家都知道,最好的方法是移植健康的胰島細胞,但是移植的β細胞很難存活。美國賓州大學科學家花了15年時間,就在今年9月於明教授在發表的文章中報告,解決了長期困擾科學家的移植β細胞不能存活的問題,其核心就是發明了胰島細胞的IVM生存環境。由此病人不再需要注射胰島素。
  • 華盛頓大學用NAMPT酶延長動物剩餘壽命2.3倍
    儘管上述突破已經足夠激動人心,但人們最關心的或許還是有朝一日能夠幫我們實現永生的生物科技。2019年8月,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Shin-ichiro Imai研究組在《Cell》子刊公布了一項重大突破[1]:發現年輕動物血液中存在一種酶——eNAMPT(細胞外煙醯胺磷酸核糖轉移酶),藉助該分子僅通過一種相對簡單的技術,老年小鼠的剩餘壽命就被成功延長了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