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教育所有失誤與問題的核心是大學教育的劣質化

2020-12-11 直快幫文教

全社會對當代教育的批評不絕於耳,指出與指責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開出的治理藥方也是各有特色,各有側重。但歸結到一個核心點上就是:大學教育質量的低劣化!也是中國教育的最大的戰略性錯誤。具體的實操中,把大學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定位與質量觀恰恰做的本末倒置了。所以,解決中國教育的所有的問題的最好的入手及最治本的辦法是從機制上根本性的來解決大學教育質量的真實全面提升。

.

.無庸置疑,當代大學的教育質量是低劣的,其全方位的質量下滑及大學精神的變異,使艱苦卓絕的初等基礎教育的功勞前功盡棄。這已是全民共識,當然,成績也是巨大的。但任何的粉飾和只談成績不談失誤,都是沒有實事求是精神的態度。我們一定要正視大學存在的問題,更應尋找治理之法,才是對我們民族發展與強大負責任的精神。

當今時代,大學前的基礎教育已實為掃盲和奠基,他是必須的,但無論做的多麼的精細,都是在教育技術及學科技術低端層面的重複。而要進行全球性的高科技競爭,全方位的人才竟爭,必須要有高質量的、嚴格嚴謹的、優秀卓越的大學教育及大學後教育,方有高端人才實力。歐美發達國家的情況無不如此,他們的教育成功之處就在於在全程教育鏈中,把大學教育都做的非常好,才保證了其全面綜合國力的強盛。

.

但我們目前的現狀是中小學生累到極限了,應試下的壓力已是孩子的學業超出其承受之力。中小學的教師更是苦難深重,年復一年的加班加點,為的是考上個大學,三十多年來情景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些國人都認了也在一直努力的做著。為了應試中、高考、為了考上好大學,學校內、校外補習機構全都開足馬力大幹快上,基礎段的教與學可以說達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想用的辦法和能用的高科技手段都應用了,真正是精耕細做了。因進大學門的競爭性太過於嚴酷,從而產生了眾多的高考工廠式的超級中學。擴招是大好事,但三六九等的大學等級分類、文憑的社會功用與文憑福利,使這種竟爭更加加巨。學子們爭相要進入一本等大學的社會心態,與沒有擴招前的大學、專科、中專的競爭沒有本質區別。

.

而當學子們經過了這麼長期而嚴酷的學習竟爭,好不容易進入大學門後,我們的大學和中小學相比都在幹什麼?大學是如何教的?大學的學生們又是怎樣的學的?誰又把大學如高考般的考了一下?大學都是自己教自已考自己發文憑,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沒有比較、沒有競爭性考試的威懾力,沒有第三方評價機制,沒有壓力的大學教育是粗放性的,敷衍的,從而使中國的整個的教育鏈在質量督控上及實操層面上長期以來是本末倒置-------中小學累死累活,大學裡好混好出。致使艱苦卓絕的中小學教育奠基之成果,在大學階段殘遭夭折、功敗垂成。成就甚微。浪費了國人的血汗錢,貽誤了學子們真正成才的大好時光。

質量太差,但文憑卻沒有見把誰的落下,這就是多少年來國人用高昂的代價堆起的我們的大學。可以說,當代大學教育吃的是奶,擠出的卻是草。

.

當全國人民在基礎教育階段中,投入了太大的精力財力成本,上了大學後發現大學質量太差,所獲文憑水份太大,豈不痛心!家長和孩子想盡一切辦法為上大學而奮鬥,然而,當孩子真正上了大學後又學到了什麼呢?我們的大學也捫心自問一下,受了國家多少的經費、學子們多少的學費、國家多少的希望、百姓多少的崇敬、社會多重的責任、等等的一切的願望與理想,美好與希翼。然而大學卻給國人交了怎麼樣的一份答卷。

.

大學教育走過場,搞形式,沒有真東西,沒有真抓實幹,沒有精神,沒有特色,沒有對學子們的責任,沒有適應市場需求的應變能力。沒有優良的人文心理道德修煉、沒有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已是不爭之事實。甚至可恥到把要求教授們去給學生上課都要呼籲、強制。真難以想像大學內部的機制是如何的腐朽了。而北航的招生事件,中央音樂學院的器樂測試打分事件等等,更使人大跌眼鏡,良知何在?道德底線為何?再看一看哈醫大的呂國輝教授的受賄案,某音樂學院70多歲老教授招研時的性賄賂案,是否僅是偶然的個案呢?大學校園中不斷上演的眾多匪夷所思事件更令人對大學的教育叩問太多。現在的一切條件比蔡元培時代好多了吧,比起西南聯大時代好多了吧,但那個時代的大學精神現在的大學有嗎?

大學階段所學知識技能及個人道德修養的全面提升,是一個學子學業中最重要的質變階段,是學子們真正有可能成就大器、大家、大師的最可貴的教育環節,是學校內教育環節最後的衝刺階段,在整個教育鏈中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不可或缺的教育階段,否則大學前再好的教育都將如強弓之末而難達目的。例如:高中的數學學的無論多麼的好,若沒有大學的高等數學的精細提升與高質量學習,一個多麼優秀的人才在現代高科技時代也是不會成大人才擔大任的。見識不到高科技的真正內涵,深入不到最高端的學識境界。其他學科也是如此,用現在高中僅有的那知識,無論做的多麼的好都是解決不了大問題的,猶如數控車床和普通車床的區別。

.

所以,國家要發展,人才要大成,要有高水平世界級的人才梯隊建設,大學教育的質量承擔的責任重大,其地位與基礎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使命關乎國家民族的未來。目前這種高價賣贗品的大學教育造成的危害將使我們與世界先進遙遙無期。高科技水平及自主創新能力成為軟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巨變中,大學究競有哪些本質與內涵上的變化與飛躍?樓蓋的越來越高大豪華了,質量越高了嗎?擴招形成了一個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急功近利,而質量偽劣,超負荷的學生數和資源匱乏的矛盾又衝垮了精英教育,沒有做到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的穩健擴張。於是現在的大學令人失望太多!儘管是發展中難免的陣痛與不足,但失去的東西也太多了。

關於大學教育令人痛心的問題太多,與全民的嚮往和追求不符! 真應了民間俗語:給了個棒槌當了個真!

.

這就是中國所有教育鏈中最真實和最要害的弊端之所在。這是從制度和實操的戰略層面上所做的最為不合理的事情,大學的嚴進寬出,把大學變成了不負責任沒有壓力的文憑販賣場所。大學成了手握文憑發放特權的特殊機構而已。而中小學卻為了這一張大學入門票已過多的透支了太多的東西,致使中國在全教育鏈中,中小學用力過大,負擔過重,進入大學後又是太隨意,把學子們本應在最好的年華要學最高端的知識、成就大才的大學學習過程沒有充分發揮利用出來,形成了一種嚴重的質量倒置弊端。

所以,中國教育要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第一要義、最重要、最核心、第一件必須要做的事就是對我們的大學進行切實的改造,對大學的質量要進行卓有成效的提升。只有大學教育質量有了保證,才能夠大量出人才出大才,才能整體全面的、有本質性的提升教育水平,也才能夠對得起基礎教育的所有努力與付出。否則只是在低教育層面上徘徊,不會有質的飛躍。

.

如何才能把大學的質量搞好呢?

這是一個大難題,也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這也正在考驗著我們國家在新時代下,大國辦大教育的能力,但願今後的改革能看到更多的對於大學強有力的機制改革。更期待國家層面的制度設計與民間智慧的爆發,共同全力把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到一個新高度。讓全民的期待與付出物有所值!

.

.

相關焦點

  • 傳統書院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重立志,重力行,尊師益友,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中國教育史上歷時千餘載,至今仍被世人發揚傳承,對於當代社會尤其是現代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中國傳統書院的講會儀式很好地體現了書院作為古代學術機構,重視學術自覺、推崇學派傳承和鼓勵學術自由的特點。當代高校的儀式教育活動也可以借鑑這些優秀傳統,在儀式中體現大學的學術自覺,倡導與不同信仰、不同學派之間的交鋒和融合,以及不同文化傳統之間的對話。傳統書院的講會儀式很好地體現了書院作為古代學術機構,重視學術自覺、推崇學派傳承和鼓勵學術自由的特點。
  • 改革引發「教育家」爭議:當代中國缺失教育家?
    甚至有人提出——   當代中國是否缺失教育家  這是一個很難用「是」或者「不是」來作判斷性回答的問題。   「人們通常認為的當代中國缺失教育家,是指缺乏像蔡元培先生那樣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家。」談到當前教育家的任務,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朱小蔓斬釘截鐵,「中國當前的教育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如應試教育問題、教育的民主公平問題、孩子身心發展不健全問題等,這些都亟需當代教育家去努力解決。教育家不能離開自己的土地,我們最需要能夠正視中國自己的問題,克服中國自己的困難,形成能夠解決中國自己問題的教育家。」
  • 當代教育科學,核心期刊徵稿
    當代教育科學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核心期刊基本信息曾用刊名:山東教育科研主辦單位: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省教育學會出版周期:月刊ISSN:1672-2221CN:37-1408/G4出版地:山東省濟南市語種:中文開本:大16開郵發代號:24-164創刊時間:1986
  • ​陳綺:美國當代大學經典教育初探——以哈佛大學通識教育改革下的經典教育為例
    關鍵詞:經典教育;通識教育;哈佛大學;教育改革;當代大學 美國當代大學的通識教育中,經典教育通常作為其核心部分之一,是通識教育課程的常規。典型的例子如赫欽斯在芝加哥大學開展的經典研讀,即在核心課程規劃中引導學生研讀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包含了從古希臘、古羅馬到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直至19世紀的作品,對西方經典有較為系統的整理和課程編排。
  • 當代教育與文化,核心徵稿
    當代教育與文化Contemporary Education andCulture核心期刊基本信息曾用刊名:經濟管理研究;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甘肅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主辦單位:西北師範大學出版周期:雙月ISSN:1674-5779CN:62-1202/G4出版地:甘肅省蘭州市語種:中文開本:大16開創刊時間:1988
  • 從Coursera讀懂在線教育核心問題
    在過去的兩年裡,中國在線教育的火爆可以用令人瞠目結舌來形容:資本市場非常活躍,比如滬江網在2014年獲得來自百度的1億美元投資;業務領域從語言學習、K12、職業教育到MOOC均已涵蓋;一些中小創業企業紛紛湧現,當然, 也有很多企業倒閉停止運營。但是在線教育的核心問題到底是什麼?或者說,在線教育需要解決的核心行業痛點是什麼?
  • 《當代建築教育》創刊號首發
    ——李振宇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立足教育,把握當代。中國建築面臨的問題,往往都被歸結於教育。以至於許多人戰戰兢兢,教學計劃東改西挪,疲於迎合。更有甚者,把教育當成了快速出成果的工具,動輒改變,搶步超速,追尾事故時有發生,而遺留下的教育隱患就完全不被關注了。如何立足教育,把握當代,《當代建築教育》責無旁貸!
  • 90名中國當代教育名家名單,華中師大人佔了4席
    11月29日,《中國教育報》推出90位當代教育名家名單。我校榮譽資深教授章開沅先生,教育學院周洪宇教授;我校校友敢峰研究員、吳式穎教授等四位華師人入選該名單。章開沅先生,祖籍浙江湖州,1926年7月生於安徽蕪湖。
  • 李德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信仰教育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思想和靈魂的馬克思主義,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與方向,影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當代大學生信仰教育的性質與方向,是引領大學生信仰教育的理論先導。   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才可能有效抵制各類錯誤思潮侵蝕和破壞,在複雜的社會變化中不至於迷失方向,以正確認識和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影響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傳承與變革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從而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更加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發展。
  • 當代教育祝5931名當代畢業生前程似錦
    6月30日,由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以下稱「湖北育嬰協會」)主辦、當代教育學前教育板塊代表品牌當代海嘉幼教集團承辦的2020年湖北省嬰幼兒照護行業董事長會晤在武漢當代中心11樓圓滿落幕。6月28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率隊來到當代教育素質教育板塊代表品牌當代少年九裡知曉學習之家進行調研。
  • 當代教育聯合舉辦第二屆武漢小學辯論賽圓滿落幕
    (武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教育」)等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武漢小學辯論賽暨思維與口才校本課結業展示」圓滿舉行。武漢小學校長李強,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懷民、聞一多基金會公益部部長郭鐵軍,當代教育總裁助理、當代少年總裁姚瀠瑾等嘉賓蒞臨比賽現場為小選手們助陣。
  • 兩岸學者共話 | 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12月17日,由葉聖陶研究會和西南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論壇議題為「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葉聖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新成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葉聖陶研究會原副會長朱永新,中國民主促進會重慶市委會主委陳貴雲,西南大學黨委書記李旭鋒出席開幕會。開幕會由朱永新主持。
  • 嬌慣的心靈與當代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
    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我們始終被焦慮籠罩,付出了全部心血,卻換來脆弱的心靈,迷茫的巨嬰、沒有煉成的鋼鐵……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新近出版的教育心理學著作《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指出了上述問題的癥結:在三大謬論的認知指導下,過度保護和過度教育導致一代人的衰弱,我們為孩子所做的一切可能都與美好的願景背道而馳。
  • 大學通識教育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
    創新可以由研究所來完成,作為創新的基礎的文化傳承才是大學的根本使命。因此,在大學開展通識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要解決文化傳承的問題。  復旦大學王德峰教授從追問大學教育本質意義的角度談通識教育。他認為:今天的受教育者決不是空洞的容器,準備讓教育者來灌輸。
  • 中國文化認同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4]認知的核心在於選擇和過程,認同的形成是個體認知選擇的必然結果。從個體文化認知的視角來反思並重建當代中國文化認同,就是按照認知科學理論,把握個體認知規律,提升個體文化認同,消除文化認同危機,進而重建全體社會成員的文化認同。  中國文化認同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目的相契合  第一,中國文化中蘊含的價值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濃縮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 莊榮輝:教育的核心技術 │ 深圖講座
    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為當代父母,我們需要去發現孩子們的天性,挖掘孩子潛在的天賦和與生俱來的獨特魅力,並以此來調整教養方法,適應孩子的需求,塑造孩子的個性,提供一個和諧的環境,撫育他們健康的成長。
  • ...比較文明視域下的價值觀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雪梨大學Murray Print教授指出價值觀教育為任何教育事業所固有,澳大利亞課程教學也不例外。如《墨爾本宣言》便明確規定了培養公民的具體目標,國家更將其轉化為課程文件。澳大利亞的價值觀教育計劃通過強調正直、公平、自由、努力、尊重、責任和包容等學校所達成的共識性價值,來促進價值觀教育問題的解決。
  • 當代家庭教育,需注意哪些問題?
    近年來,家庭教育日漸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等問題愈發受到大家的關注,不僅影響孩子健康成長,也成為了一大社會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就這一熱點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所有的問題兒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們整個教育鏈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的確,有好的家庭教育,能讓孩子更好得成長。
  • 膨脹與退化—中國設計教育的當代危機
    《設計與中國設計史學術年會》論文--膨脹與退化Expansion & Deteriorate—中國設計教育的當代危機The contemporary crisis of design education in China
  • 啟發式教育的當代實踐
    只有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英才得以培育,社會有希望,國家才有出路,所以理想的社會要有公平的求學機會,獲取知識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當然,這就需要一批心懷人民、教書育人的良師。21世紀,隨著我們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教育教學活動的視野已經拓展到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方方面面,學校承擔起了教育教學的主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