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細胞傳代培養

2020-12-22 小客生活

一、實驗目的

1.學會使用移液器。

移液器

2.熟悉細胞培養過程中的無菌操作技術。

3.掌握細胞傳代培養的基本方法。

4.掌握貼壁生長細胞的一般形態和生長狀態。

二、實驗原理

1、細胞培養的概念

細胞培養是指在體外模擬體內的生理環境,培養從機體中取出的細胞,並使之生存和生長。體外培養包括器官培養、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cell culture)。

2、細胞培養技術的優點

由於人工培養條件易於改變並能嚴格控制和能進行單因素分析,所以便於用各種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外界因素來研究細胞生命活動的規律;由於細胞處於體外培養環境中,便於用各種技術方法研究和觀察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變化;由於細胞在體外培養環境中可以長期地存活和傳代,因而便於研究和觀察細胞遺傳性的改變;可以比較經濟地、大量地提供生物性狀相同的細胞作為研究對象。

3、局限性:主要是細胞離體以後失去與其周圍環境的密切聯繫,其細胞生物學性質必然會發生某些改變,這是應用細胞培養技術時應該充分注意到的問題。

4、細胞培養的條件

●營養物質:糖、胺基酸和維生素三大類

●環境:無菌環境、溫度、氣體、酸鹼度、 滲透壓、 培養底物或介質。

●廢物的排出

5、無菌操作技術

●培養用品的清洗消毒

●超淨工作檯的消毒

超淨工作檯

●操作過程中的消毒

●手的消毒

6、傳代培養:將細胞從一個培養瓶轉移或移植到另一個培養瓶即稱為傳代培養(passage)。

三、試劑與器材

1.材料:LN299人膠質瘤細胞系。

2.試劑:培養液(含10%胎牛血清)、胰蛋白酶液、PBS、酒精等。

3.器材:二氧化碳培養箱、恆溫水浴箱、倒置顯微鏡、移液器、培養瓶、培養板、吸管、膠帽、青黴素小瓶、眼科鑷子、飯盒等。

四、實驗方法

1.觀察。 細胞是否形成緻密單層。

細胞形成緻密單層

2.PBS衝洗。去除殘留血清及死亡細胞。

3.消化。向培養瓶中加入適量0.25%胰蛋白酶-EDTA混合液,使細胞均浸入消化液。

4.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變圓,棄去消化液,加入血清培養液終止消化,吸管吹打,形成細胞懸液,轉入離心管。

倒置顯微鏡

5.接種至96孔板,每孔200 ul。

96孔板

6.標記。

7.培養。

五、注意事項

1.所有的操作都應該在超淨工作檯中酒精燈火焰的旁邊進行。

2.開蓋培養液或培養用品應儘量保持傾斜或水平。

3.吸取不同的液體要換用不同的吸管。

4.操作過程中,動作要敏捷,不能用手觸及器皿的消毒部位。

5.消化時要先加蓋才能拿出去。

六、作業與思考

1.寫出細胞傳代培養的實驗記錄。

2.在細胞培養過程中,培養液的顏色為什麼會變黃?

①細胞生長旺盛,代謝活躍,產生大量乳酸和CO2。

②緩衝體系不足(如果是在CO2培養箱中,擰得太松,緩衝不強的話確實有這個問題)

3.在細胞培養的過程中避免汙染的關鍵環節有哪些?

(1)接種時在近火焰處打開瓶口,使瓶傾斜,以免空氣中微生物落入瓶中。

(2)整個接種操作應在近火焰處進行,且動作要迅速。

(3)防止操作帶來的汙染,接種過程中儘可能達到懸空要求。

(4)接種時不得用手接觸瓶蓋內壁或瓶口。

(5)瓶蓋朝上放,接種完畢後立即蓋好瓶蓋。

(6)接種完一瓶用火燒用具以防止交叉汙染產生。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細胞傳代培養的原理及實驗步驟
    傳代培養是指需要將培養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種到另外的培養器皿(瓶)內,再進行培養的過程。對單層培養而言,80%匯合或剛匯合的細胞是較理想的傳代階段。   傳代培養中的細胞傳代培養(subculture),當原代培養成功以後,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和細胞不斷分裂,一則細胞之間相互接觸而發生接觸性抑制,生長速度減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會因營養物不足和代謝物積累而不利於生長或發生中毒。
  • 細胞原代培養——萬融實驗
    原代培養又稱初代培養,是指直接從機體內獲取組織或細胞,接種培養至第一次傳代階段。一般持續1~4周。原代培養的細胞有貼壁生長和懸浮生長兩種。貼壁培養是根據胰酶的消化原理,使細胞間的蛋白質水解,細胞離散,然後加入適量的培養液,置於合適的容器內,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培養。
  • 實用操作RAW264.7細胞傳代處理
    3、這個細胞屬於慢熱型的,很難消化,消化時間不夠則導致細胞無法消化下來,消化時間太長,傳代之後就會長個角給你看看,使勁吹打和細胞刀刮下來,則傳代之後不只是長個角給您看看了,還會飄起很多小黑點,而且這種細胞傳代時接種密度要大,否則也容易使巨噬細胞分化,細胞變形,並且不能恢復,這是培養這種細胞時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 實驗技術 細胞培養板的選擇
    你是否正為如何方便、正確的使用培養板而苦惱?你對如何處理培養板是否也有困惑?對不同的培養板各有什麼妙用你又有何體會?請看丁香園資深站友總結的「細胞培養板的選擇」。 細胞培養板依底部形狀的不同可分為平底和圓底(U 型和V 型);培養孔的孔數有 6、12、24、48、96、384、1536 孔等;根據材質的不同有 Terasaki 板和普通細胞培養板。
  • 「實驗」細胞增殖—培養細胞增殖動力學檢測
    一、實驗目的1.了解細胞增殖動力學的主要指標。2.掌握細胞增殖動力學的檢測方法。3.掌握MTT法檢測細胞增殖的工作原理。二、實驗原理有絲分裂指數和生長曲線是細胞增殖動力學的主要指標。有絲分裂指數是指處於分裂期的細胞數佔細胞總數的百分比。
  • 細胞傳代的新手參考的步驟
    細胞傳代的新手參考的步驟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8-08 22:44
  • 細胞培養實驗技術大全(一)
    細胞長滿瓶底後要進行傳代培養,將一瓶中的細胞消化懸浮後分至兩到三瓶繼續培養。每傳代一次稱為「一代」。二倍體細胞一般只能傳幾十代,而轉化細胞系或細胞株則可無限地傳代下去。轉化細胞可能具有惡性性質,也可能僅有不死性(Immortality)而無惡性。四、凍存及復甦(可參閱後面有關章節)為了保存細胞,特別是不易獲得的突變型細胞或細胞株,要將細胞凍存。
  • HepG2細胞如何培養好?
    而用RPMI-1640培養基培養的細胞在接種密度為1×104/cm2、血清含量為20%時,時,經6h培養後細胞貼壁不明顯,但12h後部分細胞貼壁,24h後亦大部分細胞貼壁,且增值速度相對較慢,5天後可以按1:3的比例進行傳代。
  • 如何解決原代細胞培養過程中的10大問題
    上上周我們帶大家剖析了一下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的基礎知識!還一不小心獲得了小編心中大神的點讚!所以這次我帶來了《原代細胞培養的問題排查》,對面的朋友,來跟著我一起繼續學習!(前輩們也可以複習一下哦)Q1應如何進行凍存細胞的培養?下列步驟以單管凍存細胞進行培養的實驗方案為例。
  • 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
    細胞培養是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環節。因此,了解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對於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實際操作角度談談體外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操作要領。
  • 細胞實驗需要準備些什麼?
    細胞培養必需設備有哪些?答:細胞培養必需設備有超淨工作檯、CO2培養箱、倒置顯微鏡、液氮生物容器、壓力蒸汽消毒器、無菌過濾器、電熱乾燥箱、離心機、細胞計數板和冰箱等。6. 無菌操作技術包括哪些內容?答:1.
  • 細胞培養江湖論劍,六大門派獨門秘籍大放送
    一等獎楊丹麗 北京大學醫學部1、選擇合適的培養基是基本首要。2、細胞密度問題:根據細胞的秉性不同,密度也應該不盡相同。有的細胞密一些會狀態好,有的細胞稀一些狀態會好,所以在傳代時要根據細胞的習性及生長速度判斷傳代比例,摸索合適的密度。
  • 細胞培養攻略:細節決定成敗
    培養細胞就像養育BABY一樣,要精心照料,用心呵護。最好每天都去看看它們,滿足它們所需要的物質需求,防止出現培養箱缺水、二氧化碳不足、溫度不夠等各種小意外,還要注意很多小細節,以免開展重複的實驗導致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費。那培養細胞都要注意哪些小細節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動物細胞培養及外源基因導入的原理和方法
    體外培養的細胞可採用顯微鏡,電鏡等直接觀察記錄,充分滿足實驗的要求。另外還具有研究範圍比較廣泛,研究費用相對經濟等優點。然而,細胞培養也有其局限性。由於培養的細胞脫離了機體複雜的環境條件,其細胞形態和功能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尤其是體外反覆傳代、長期培養的細胞,有可能發生染色體非二倍體改變等情況。
  • 原代細胞培養的技巧
    2、貼壁型原代細胞1)原代培養的分離細胞在初次接觸體外環境時,它們之間會互相影響,在這些細胞之間能產生一些促生長的活性物質,使細胞彼此互相促進存活和生長。如果接種的細胞密度過低,細胞之間的促生長作用很小,也很難使細胞適應從體內的組織環境到被分散後進入獨立生存環境的變化過程。
  • 293細胞培養的經驗總結
    293細胞是貼壁依賴型呈上皮樣細胞,表現出典型的腺病毒轉化細胞的表型,細胞允許Ad5和其他血清型腺病毒在其上增殖。哺乳細胞的大規模培養方式有三種:貼壁培養、微載體培養、無血清懸浮培養。這三種方式均可用於293細胞的大規模培養。293細胞在無Ca2+或含Ca2+培養基中可同樣生長,也可生長在血清濃度降低的培養基中。單層培養細胞在5-10%FBS-DMEM中能生長很好。
  • 收藏 | 八大細胞技術實驗視頻高清教程,帶你一步搞定所有問題
    是不是還有很多小白,不知道怎麼選用特殊細胞系培養基?也不知道應該什麼時候更換培養基?更不知道是否使用與原先培養條件不同的培養基?細胞傳代結果分析及疑問解答實驗操作實驗介紹>細胞傳代實驗指導實驗操作實驗介紹細胞凍存實驗指導組織塊法培養大鼠腸繫膜小動脈的平滑肌細胞
  • 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的預防及處理
    支原體無細胞壁,多呈不規則球狀、長絲狀,可分枝,營寄生共生或腐生。一般侵害對象為動植物,可造成多種疾病。 細胞培養(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汙染是個世界性問題。國外調查證明,大約有二十多種支原體能汙染細胞,有的細胞株可以同時汙染兩種以上的支原體。 支原體汙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汙染、操作者本身的汙染(某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培養基的汙染、被汙染細胞造成的交叉汙染、實驗器材的汙染、製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汙染,等等。
  • 人類首次找到低價、可靠對抗PM2.5的「東西」
    「組成微血管的內皮細胞原本應該像這樣排列緊密,」招名威張開雙手手掌,指間與指間相對地十指交錯嵌合。「但PM2.5會把連接細胞與細胞間的蛋白瓦解,細胞的排列就會鬆動」,他稍微把手掌往左右兩邊拉開,讓十指之間露出縫隙,「這時PM2.5就能從中鑽進血管裡,跟著血流循環全身。」
  • HEK293細胞在轉染實驗中的作用
    HEK293細胞生長迅速,胰蛋白酶化速度快,所以不要在胰蛋白酶中長時間孵育,否則可能會有大量細胞死亡。解凍後的細胞應至少傳代兩次,然後接種進行轉導實驗。並且要非常輕柔地處理,因為細胞很容易分離。在轉染實驗中,HEK293細胞接種於約5*10^6細胞/10cm培養皿中,接種後次日細胞約40-50%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