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景俊海:亞太翻譯界應為地區繁榮發展創造條件)
中國網西安6月17日訊 主題為「亞太地區翻譯的明天」的第八屆亞太翻譯論壇今日在中國陝西西安召開。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景俊海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致辭。
以下為致辭全文: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上午好!
今天,我們相聚在古城西安,參加由國際翻譯家聯盟、中國翻譯協會聯合主辦,西安外國語大學承辦的「第八屆亞太地區翻譯論壇」。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宣傳部,並受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蔣建國同志委託,對本次論壇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與會中外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國際翻譯界為促進中外交流做出的努力和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中國翻譯事業的重要發源地。早在2100多年前,漢代使者和商人從長安出發,遠達今天的中亞地區,打通了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從這裡出發歷時17年,行程5萬裡,把大量印度佛經典籍引入中國,貯藏於長安大慈恩寺內,也就是距今天會場僅3公裡的大雁塔,並花費十幾年的時間將1335卷經文譯成漢語,成為中國翻譯史上的一座豐碑。因此,在西安舉辦亞太地區翻譯論壇,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義。
語言是人們溝通與交往的重要工具。西方有一個著名的巴別塔的故事,講的是早期人類只有一種語言,他們聯合起來想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為了阻止這個計劃,便讓不同的人群講不同的語言,使他們相互之間不能溝通,最終這座塔沒有建成。翻譯的重要作用就是拆除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之間的藩籬,使信息能夠準確、快速、廣泛傳播,進而促進人們的相互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交融。
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多年的歷史變遷,生生不息,源遠流長。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鑑而形成的文明。通過中外翻譯,中國外取異域之精華,內化本土之傳統,兼收並蓄,博採眾長,融合發展,同時也將中華文明的精粹傳播到國外,讓世界共享中華文明的璀璨風華和獨特魅力。近代以來,一大批中國翻譯界的優秀知識分子,以開啟民智、救國救民為己任,翻譯了大量西方政治、文學、社會科學著作,為中國人民睜眼看世界打開了窗口,促進了思想開放和社會進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中國翻譯事業蓬勃發展,湧現出大批優秀翻譯人才和大量精品佳作,中國成為當之無愧的「翻譯大國」。在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翻譯始終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國。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描繪了構建歐亞非互聯互通大格局的藍圖和願景。實現了「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語言相通,亞太地區是全球聚集人口和民族最多、經濟文化發展最具活力、各國交流合作最為活躍、語言文化多元且差異較大的地區。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亞太區域內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這既為亞太翻譯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同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藉此機會,我就加強亞太翻譯界交流合作、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橋梁,提出四點建議與大家分享。
第一,把握大勢,增進互信,為亞太地區繁榮發展服務。中國有句古語,「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在治國理政中,語言發揮著定國興邦的重要作用;在國際交往中,翻譯擔負著增信釋疑的重要功能。希望亞太翻譯界把握亞太地區發展大勢,多做促進溝通、解疑釋惑的工作,為地區繁榮發展創造條件。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國際社會了解和認識中國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中國已經成為亞太乃至世界翻譯行業的重要對象國,希望亞太翻譯界把一個全面、客觀、真實的中國介紹給世界,在推動中國與外部的良性互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第二,兼收並蓄,與時俱進,推動翻譯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在翻譯行業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產生了一大批學識淵博的翻譯大師,形成了比較系統完整的翻譯理論。比如,玄奘提出翻譯「既須求真,又須喻俗」;中國近代著名翻譯家嚴復首倡翻譯要做到「信、達、雅」,即準確無誤、通順暢達、優美自然,等等。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對信息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語言進化發展中不斷湧現新詞彙新概念新表述,翻譯的內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拓展。希望亞太翻譯界發揚優良的治學傳統,加強研究,博採眾長,涵容不同語言文化精髓,推動翻譯理論和實踐不斷創新,打造更多滿足不同受眾需求、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佳作。
第三,加強規範,健全體系,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發展,翻譯行業的內容、形態和手段都發生了劃時代的變革。總體看,翻譯行業的發展與時代要求相比,還處於初級階段,行業標準化服務、管理與監督機制和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翻譯服務市場需要規範引導,高素質翻譯人才比較緊缺,加強翻譯行業科學規劃和標準化建設迫在眉睫。我很高興地看到,本屆亞太翻譯論壇將翻譯行業體系和標準化建設列為重要議題,希望與會嘉賓深入交流、充分討論,為亞太地區建立統一、科學、完善的翻譯行業標準體系獻計獻策。
第四,深化交流,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進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信息的傳播,實現翻譯的高標準和「本土化」,需要加強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亞太翻譯論壇成功舉辦了七屆,已經成為亞太翻譯界開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將成立亞太翻譯聯合委員會,發表亞太翻譯論壇《西安共識》。希望亞太翻譯界以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契機,在人員往來、信息交流、產品互換、技術研發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同時,加強與區域外國家和地區同行的交流,共享各自致力於翻譯文化與翻譯行業發展實踐取得的成果,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姿態推進行業發展,實現共同進步。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村」,翻譯領域的相互依賴度越來越高。衷心希望亞太翻譯界的合作之路、友誼之路、創新之路越走越寬廣,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發展、開放發展、創新發展和聯動發展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西安是我的老家,這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我曾在這裡生活、學習、工作了55年,一年前才離開這裡,深切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在這裡所創造的輝煌,也長期受到這裡文化的滋養和薰陶。西安古城長安,是一個吉祥如意的地方,第八屆亞太翻譯論壇在這裡舉行,還要發表《西安共識》,我相信《西安共識》必將成為亞太翻譯論壇的重要轉折點,必將載入史冊,必將鑄就新的輝煌。最後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原標題:景俊海:亞太翻譯界應為地區繁榮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