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用戶意識到,雲桌面相對於傳統PC模式,不僅能夠滿足應用需求,成本上的優勢也非常明顯。不過大部分人不太清楚如何去計算雲桌面的成本,或者僅僅是供應商的硬體報價,很難具有說服力,導致面對決策部門無法提供有力的材料,項目遲遲不能上馬,甚至「望雲興嘆」。
實際上如果從宏觀角度談成本確實非常難,一是雲桌麵廠商各個不同,另外用戶應用也大不同。下面通過幾個應用分類從用戶角度進行分析。
在分析前希望各位能了解幾個名詞:
Windows雲桌面:是一款基於Windows系統底層的雲桌面 採用一鍵式安裝,10分鐘部署完成,無需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不懂電腦也能輕鬆掌握。代表廠商如微軟RDP、禹龍雲的CloudS雲桌面。
Linux雲桌面:是一款基於Linux架構的桌面虛擬化軟體,採用基於KVM的底層虛擬化技術,功能強大,應用複雜,需要專業IT技術人員安裝、部署及維護。代表廠商如VMWARE、思傑、禹龍雲CloudV雲桌面。
TCO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可以被描述為資產購進成本及在其整個生命服務周期中發生的成本之和。TCO決不等同於資產的購買產品,它還要包括資產購進後運營和維護的費用。
小微型(<50個用戶雲桌面)
這部分用戶涵蓋的面很廣,包括小微企業雲辦公、普/職/高教雲計算機教室、雲培訓室、房產中介門店等等。這類型客戶基本上沒有配備專職的IT技術維護人員,所以成本的計算相對簡單。所以建議小微型用戶選擇基於Windows系統底層的雲桌面,採用一鍵式安裝,10分鐘部署完成,無需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不懂電腦也能輕鬆掌握。
其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1、硬體投入(佔比60%)
和傳統PC一樣,普通辦公沒必要選用I7架構。雲桌面架構的選擇也是同樣,就好比你一個人吃飯,本來2分鐘,1升水的成本就能洗好碗,如果買個6套用餐具的洗碗機那的確不太合適。
2、功耗(佔比30%)
主要是雲伺服器(500W)、雲終端(5W)對比傳統PC(200W)。
3、運維5年(佔比5%)
傳統PC 三年後故障率直線上升(約10-15%淘汰率),一般五年替換;雲桌面終端免維護壽命可達10年甚至更久,升級和維護伺服器即可。
感謝禹龍雲桌面華中營銷中心高原先生提供的Windows雲桌面數據參考
小結:從上表50用戶對比可以看出,採用Windows雲桌面模式5年總體成本不到傳統PC的50%,雖然以上計算不是百分百準確,但數據還是有很好的說服力,可以說基本反映了真實成本情況。
中大型(>100個用戶雲桌面)
這部分用戶涵蓋的面也很廣,包括中大型企業雲辦公、普/職/高教雲平臺、政府、醫院等等。這類型客戶基本上有配備專職的IT技術維護人員,其應用複雜,功能要求更高,其成本的計算也比較複雜。這類型用戶基本選擇基於Linux系統底層的雲桌面,採用分布式、冗餘結構、還包括伺服器虛擬化等等,需要專業的IT維護技術人員,且在廠商的指導下進行安裝、運維。
這類型用戶的成本主要通過TCO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來體現,主要包括:
1、硬體投入(佔比60%)
這裡僅核算雲桌面部分,與其搭配的網絡、存儲同傳統PC模式差不多,所以不列入核算
2、功耗
主要是雲伺服器(500W)、雲終端(5W)對比傳統PC(200W)。
3、設備維護(5年)
傳統PC 三年後故障率直線上升(有運維人員約降低到5-10%淘汰率),一般五年替換;雲桌面終端免維護壽命可達10年甚至更久,升級和維護伺服器即可。
4、人力成本
>100用戶基本上都配置了專職的IT技術維護人員
感謝禹龍雲桌面企業事業部雲雷洪源先生提供的Linux雲桌面數據參考
小結:從上表200用戶對比可以看出,採用Linux雲桌面模式5年TCO總體成本僅相當於傳統PC的60%。數據可以說基本反映了真實成本情況。
選擇雲桌面除了選擇不同的廠商,架構,知道其優勢,更需要懂得如何用數字說話,向用戶向領導遞交有說服力的材料,讓企業早日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