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中,最難寫的是《讀後感》和《觀後感》。今天我就講講《讀後感》和《觀後感》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吧。
其實,《讀後感》和《觀後感》的寫法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一個是「讀」,一個是「觀」。讀,是說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觀,是說看了一部電影、電視或一個節目。
所以,學會《讀後感》,就會寫《觀後感》了。
一,《讀後感》五步法:
注意事項:開頭(第一段)要精練,點名作者、篇名和總的感受即可,控制在50字左右。
注意事項:引述部分要求簡明扼要,概括原文中心,引出某一點或一個警句。內容要概括,萬萬不可照抄原文。
注意事項:議論觀點,即緊扣原文所引述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亮」出自己的觀點。
注意事項:聯,要聯繫實際,要真實可信。
注意事項:結,就是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既使文章完整,又可以使主題突出。
二,《讀後感》範文展示:
讀《沒頭腦和不高興》有感
讀完任溶溶爺爺寫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後,我懂得了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個小孩子,他們人如其名:沒頭腦整天丟三落四;而不高興每天愁眉苦臉,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高興」,在仙人的魔法裡發現自己長大後幹出了許多糗事……
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壞習慣,導致他們長大後做出的事情讓人恥笑,讓人厭惡,讓人反感。最終他們醒悟過來對仙人說:「讓我們從頭來過,得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吧!」是啊,小時候的一些行為習慣,對我們長大以後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的行為。就比如我,有一次像沒頭腦一樣上學忘記帶語文課本了,幸虧媽媽及時把書給我送了過來。要說不高興的事,那就更多了:單詞沒記住,手工做得不如意,考試沒考好……這樣不高興的事數不勝數,但歸根結底還是習慣不好造成的。
《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長大後才能幹成大事。好的習慣會受益終生。願生活中那些沒頭腦和不高興都早點醒悟過來吧!
聲明:本文配圖全部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