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闆不滿應試教育 送兒私塾讀四書五經(圖)

2020-12-25 搜狐網
2005年10月,南京「菊齋私塾」正式開課,身著長袍的私塾先生在講解經文(資料圖片)

   昨日,石橋鋪華宇名都城辦公室,重慶某影視公司老闆楊先生看著照片,為遠在山東的兒子擔起心來。

  9月底,楊先生給9歲的兒子辦了退學手續,然後送他到外地私塾去讀四書五經。

  不願兒子為學所累

  家住沙區小龍坎華宇龍泉大廈,據他介紹,兒子原在在沙區某私立小學讀三年級。9月底,他讓孩子退學,隨後送到山東王才貴經典學堂,全日制學習四書五經。為何這樣做?事情還得從兒子的一次家庭作業說起。

  9月17日,兒子放學回家後,發現忘記了家庭作業是什麼,於是焦急地向父親求助。楊先生很尷尬——如果去幫兒子問作業,不一定找得到老師,要是不問,第二天兒子肯定沒法交差。「我突然覺得,一個幾歲的孩子,本該放開天性,怎麼每天被家庭作業所累?」於是,第二天,他便給兒子請了假,從此,兒子再沒有跨進原來的學校。

  請假,只是他的緩兵之計。之後,他跟妻子提起要讓兒子退學,送去私塾讀經,妻子當即反對。楊先生不斷給妻子講解讀經教育的好處,最後妻子終於接受了這個想法。

  對應試教育很失望

  楊先生坦言,作這個決定,頂住了不少壓力。

  朋友們了解到楊先生送子讀私塾的想法後,紛紛前來勸阻。好友周先生說,把孩子從正規教育機制中退出來,無異於拿他的人生賭博,「以後怎麼考學校?如何與其他同齡人競爭?」還有朋友認為,一味依賴傳統經典,楊先生太極端。

  面對種種質疑,楊先生十分坦然:「這個決定,不是我心血來潮,其實有過多年考慮。」楊先生坦陳,自己只是初中學歷,後來為了找工作,才考了個自考的大專文憑。雖然學歷不具競爭力,但他勤奮好學,經過多年打拼,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現在成了某影視公司老闆。

  「反觀如今招收的一些高學歷員工,無論專業技能和文化素質,都不盡如人意,」楊先生說,他的公司曾招過幾個大學生寫文案,可這些人

  連把語句寫通順都會出問題。「我對現在的應試教育比較失望。」

  不希望兒子有權有錢

  關於孩子的未來,楊先生說,他並不希望孩子成為當下人們所期望的有錢有權的人。「只要他能從傳統文化中明白人生的意義,今後,無論在怎樣的生活條件下,能快樂積極地面對世界,就夠了。」楊先生打算,趁孩子還小,先讀幾個經典,今後,如果有必要,再讓孩子與普通教育接軌。「讀高中,考大學都行。」

  本報記者 賀懷湘 實習生 張玉瀟

  新聞連結

  讀私塾違法 升學有問題

  採訪過程中,楊先生始終不願讓記者公開他的個人信息,他說,在去給孩子辦理退學時,才從校方得知,他的行為已經違反義務教育法。

  據悉,現存的所有私塾都沒有合法身份。而新《義務教育法》規定,適齡兒童必須到國家承認的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昨日,重慶市教委相關工作人員人紹,義務教育讓孩子接受的不僅是知識,還有養成教育,即一種認識社會、與人交往的能力,這是家庭教育和私塾環境所無法給予的。

  而私塾的孩子升學問題也是個難題。如果想要順利升入普通中學,學生需在正規小學有學籍,才能參加「小升初」考試。上私塾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學籍問題無法進入正常的教學系統。

相關焦點

  • 應試教育PK私塾讀經,你會選擇站在哪一邊?
    昨日,石橋鋪華宇名都城辦公室,重慶某影視公司老闆楊先生看著照片,為遠在山東的兒子擔起心來。  9月底,楊先生給9歲的兒子辦了退學手續,然後送他到外地私塾去讀四書五經。  不願兒子為學所累  家住沙區小龍坎華宇龍泉大廈,據他介紹,兒子原在在沙區某私立小學讀三年級。
  • 你會送孩子讀私塾嗎?
    如今,這場體制外的實驗走到了十字路口。耐心耗盡,動蕩來了2004年,畫家張中和辦起了梧桐山第一所私塾,取名「蒙正學堂」。他是梧桐山私塾教育的肇始者。後來,在他的拉動下,小學教師,餐館老闆,也在梧桐山開辦了自己的私塾。數年間,越來越多的國學愛好者匯聚這裡,租民房,掛上學堂的匾額。
  • 現代「私塾」:體制外的教育
    私塾在得到一些家長的追捧時,反對之聲也不絕於耳。現代私塾,存在合理性的同時,也存在先天不足。市教委有關人士認為,《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因此,不但這些私塾是違法辦學,送孩子來接受全日制讀經教育的家長也違反了法律規定。這位負責人稱,凡是沒有依法審批許可的辦學行為都是違法的。    即便身在「私塾」內,不少孩子的學籍仍保留在原來就讀的中小學,以備將來升學之用。
  • "在家上學""現代私塾" 你會帶孩子逃離應試教育嗎?
    在家上學、現代私塾等「非典型教育」方式的興起,根源在於對應試教育模式的不滿,是人們對中國教育不滿的表達,也是放進池子裡的「鯰魚」。它們在為市場提供個性化、多元化教育產品的同時,也在某種意義上為中國教育改革提供借鑑,呼喚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深化。  今年的全國兩會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關於「新式教育」的提案,又讓「新式教育」受到了關注。
  • 私塾讀經、在家上學 這都剝奪了孩子的受教育權!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義務教育就等於應試教育,它因種種弊端而被輿論批評。所以不少家長繞過正規學校的義務教育,將孩子送進私塾、學堂或接回家中自己教育,並認為這才是因材施教。但是,對孩子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問題,是不是完全由家長說了算呢?法律告訴我們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如果不送怎麼辦?
  • 湖南岳陽出現多家鄉村私塾 再掀私塾存廢之爭
    這家叫做「五峰新私塾」的私塾於2007年開始興辦,目前有60多個弟子,除了張谷英村本地的孩子,還有很多是從長沙、郴州、平江等周邊地區專程趕過來的。一些外省家長得知這家私塾的情況,也紛紛打電話要求報名。  教四書五經學禮樂  「五峰新私塾」的老師平時主要教學生四書五經、禮樂書畫。
  • 家庭私塾日益增多 折射傳統學校教育理念受質疑
    原標題:家庭私塾日益增多 折射傳統學校教育理念受質疑   現今,有一些家長不認可目前的全日制學校教育,便把孩子送到個人開辦的家庭私塾學習。這些孩子在家庭私塾裡學習四書五經、琴棋書畫、英語數學等課程。在家上學現象的日益增多,折射出當前我國傳統學校教育理念受到質疑。
  • 怎樣的私塾教育更能適應時代的教育需求和發展?
    私塾——從字面上看,很容易讓人想到傳統國學的教育方式,當然儒家學說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內容,所以當下很多私塾主要的教學內容就是《三字經》《弟子規》《四書五經》《聲律啟蒙》等,為了適應當代社會的職場知識需求,也會開設英語、體育、美術、音樂、手工等課程,但重文輕理的現象十分普遍。
  • 男子自辦私塾 弟子英語全對拼音乘除都不會(圖)
    教育學家指出私塾教育可以做短期智力開發,但在現代知識結構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上存在缺失不過,夏先生堅持,自己正在努力實現的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要接軌應試教育不在話下。那麼,當傳統經典遭遇應試試題時會發生什麼?近日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再度走進私塾,對夏先生7歲的女兒進行了測試。現場測試英語:「這個也太簡單了!」「沒關係,只管考!英語可以難一點,初中的沒問題!」
  • 深圳梧桐山現「讀經村」 私塾學館達十餘家(圖)
    梧桐山下多私塾 每日琅琅讀經聲  僅五六年時間,梧桐山村的私塾學館已達十餘家,成為遠近聞名的讀經村  拜著孔子先師的畫像,讀著四書五經,練著琴棋書畫,閒時遊山玩水。不經意間,一股私塾學館熱潮正在城市悄然興起,可引之為據的便是深圳梧桐山村從五六年前的一家已發展到如今的十餘家,規模最大的有學生上百人。本報記者近日在梧桐山探訪時居然巧遇眼下正「隱居」此處的「全球兒童讀經教育」的首創者王財貴博士。  私塾是針對3至13歲孩童設置的全日制讀經之所,所謂讀經就是「誦讀古今中外的經典」。私塾因為大量、集中、專心地讀經而受到王財貴的推崇。
  • 上家庭私塾,還是上普通學校課堂?
    這些孩子在家庭私塾裡學習四書五經、琴棋書畫、英語數學等課程。在家上學現象的日益增多,折射出當前我國傳統學校教育理念受到質疑。然而,私塾教師授課能力、家教資質和評估等都存在一定問題,孩子能否全面成長也不確定,並且我國尚無相關立法規範這種教育模式。對家庭私塾,我們該怎麼看呢?
  • 另類學校引關注:現代「私塾」豈能替代學校教育?(圖)
    是教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陶小莫繪  清晨6時,人們還在睡夢中,海口桂林洋濱海度假區某別墅區會準時傳出琅琅讀書聲,「之乎者也」,聲聲入耳。這是出現在海南省第一家現代「私塾」海口孔子學堂的場景。據悉,這裡的孩子最小的僅2歲,最大的10歲,讀經誦典是他們最主要的學習任務。孩子們拜孔子畫像,讀四書五經,打太極拳。
  •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他懷揣著一個夢想,要將延續了2500年的中國私塾教育的精華揉合到現代教育中去,不讓它因為五峰私塾朱執中老先生的封館棄教而走下歷史舞臺。
  • 《大老爺》四書五經怎麼讀
    在大老爺手遊中四書五經究竟該怎麼讀呢?在大老爺手遊中四書五經讀書的方式又是什麼呢?不清楚的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大老爺四書五經讀書方式攻略 讀書四書五經是每一本書熟練度都要160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詩經,尚書,春秋,周易】 1.聲望200後入學屬性不好要100銀子好一銀就行了然後讀書遊戲隨緣加熟練度
  • 上海當代私塾孟母堂今被叫停 讀經教育認定違法
    松江區教育局出臺告示,明確表示設在錦軒新墅小區的「孟母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有關規定,屬於非法教育機構,應立即停止。但是「孟母堂」並沒有在小區內消失。  松江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今天明確表示,「孟母堂」依然屬於非法教育機構,相關部門將聯手在慎重評估之後,儘快採取有效措施。
  • 讀私塾,上大學,「在家上學」靠譜嗎?
    和在家上學一樣,私塾也有市場。三年前,方哲萱、劉翔離開北京,在蘇州太湖邊的東山鎮覓得一處江南園林後開了家私人書院,孩子穿漢服學國學,嘗試教育模式之外的另一種可能。(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9月2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讀私塾,上大學,「在家上學」靠譜嗎?》)
  • 教育困局不解,經學不絕,私塾就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讀經私塾是教育的倒退
    賈亮讓孩子學國學不是壞事讓孩子讀私塾就是違法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
  • 首次面臨大規模嚴查 私塾教育帶上緊箍咒
    隨著國學熱的興起,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給予孩子更富個性化的教育方式,私塾教育也大勢所趨般的火了起來。愈發走俏的同時,違法辦學、打著傳統教育幌子進行商業化攬財等現象不斷發生,讓私塾教育屢屢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 明古今之變,究教育之道——談古代私塾的蒙學、識字、常識與訓詁教育(文字+視頻)
    今天,雖然有新的困難,但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為我們辦學提供了許多古代所不能比擬的便利條件,很多古代無法擺脫的限制已經不復存在。因此,今天的教育者應明古今之變,深究教育之道。從最高明的經典讀起,而不是從蒙學讀起;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讀經為中心,堅持老實大量,這才是讀經教育培養人才之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