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正確的處理消極情緒,決定了你的愛情品質

2020-12-25 樂哉情感

能否處理消極情緒,決定長期關係的品質

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是長期關係中的消極情緒問題。

我們接觸過很多情感求助者,很多感情和婚姻的破裂並不是因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由於沒有即刻處理好自己的消極情緒,導致小情緒不斷累積和蔓延,引發和激化了雙方的矛盾,並且在情緒的作用下,做出了無可挽回的、草率的決定。

那麼,在一段長期關係中,遇到衝突和矛盾,是決絕地離開?還是選擇在關係裡解決問題?

我們又該如何在長期關係中處理好消極情緒,避免把最糟糕的部分留給最在乎的人?

1. 放棄以壓抑的方式解決負面情緒的模式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男人對女人說:你太無理取鬧了。這裡的無理取鬧,指的就是女人的情緒化。

與男性相比,女性天然有著豐富細膩的體驗,也更容易產生不同的情緒。

你們或許沒有注意到的是:現實生活中,引起我們情緒以及行為反應的直接原因並不是具體事件本身,而是人們對事件所持的看法、理解,這個理念是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

舉個例子你會明白,比如說:你很喜歡那個新款包包,但男朋友不給你買。此時你會產生不開心的情緒,但其實不開心並不純粹是因為不給你買包這件事,而是你從這件事解讀出了男友不夠愛你。

既然,情緒的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個體對事件的解讀,那麼控制消極情緒的首要任務:

1.當事件發生時,先不要主觀加入自己的解讀。

2.當壞情緒產生時,不要一味壓抑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遇到壞情緒時,會因為害怕被他人看到,而把它們壓抑在潛意識裡。隨著時間推移,很多無法自行消化的壞情緒不斷在我們的內在堆積,所背負的痛苦也會不斷增加。

這使得當我們在面對親密關係時,也會一次次地採取同樣的隔離方式:迴避、拒絕、否認、指責、刪除、拉黑、屏蔽對方的聯繫方式,但最後的結果是,這些方式壓抑了溝通表達,並不是關係的終結。

你一直在麻痺自己的感覺,漸漸的,一次次降低了對負面情緒的承受度,便感受不到關係中的美好。

2.正確看待並接納負面情緒,關係就會自然改善

在說負面情緒之前我想請大家先跟我做兩個動作。

如果你旁邊有小夥伴,你們可以一起完成,如果沒有就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吧。

首先,舉起一隻手,握成拳頭,緊緊地握住。小夥伴舉起一隻手,用掌心去接觸拳頭。感受一下這個狀態。

接下來,還是舉起一隻手握緊拳頭,小夥伴的手此時從下面輕輕託舉起這個拳頭。用心感受一下這個過程。

好的,兩個動作做完了,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呢?

其實,第一個動作我沒有要求手掌去推拳頭,但大部分人在進行這個動作的時候,當手掌接觸到拳頭的時候會自然用力,變成了手掌和拳頭的互相推動,而兩個的力量會越來越強。而第二種方式,當手掌去輕輕的託舉拳頭時,拳頭會自然的放鬆。這個狀態下你想握緊拳頭需要花很大的力氣,而且如果託舉的手掌輕輕安撫一下,你的拳頭還是會不自覺的放鬆下來。

好了,到了這裡如果那個握緊的拳頭就代表你的負面情緒,你領悟到了什麼呢?

是的,當你選擇去對抗你的負面情緒時,你的負面情緒力量反而會更加強大,而如果你接納你的負面情緒,甚至可以安撫你的負面情緒時,你的負面情緒反而溫順了下來。

負面情緒的背後就是自己的內心存在不舒適的感覺、自己內在的黑暗面,所以接納負面情緒也是接納自己,就是去擁抱自己內在黑暗面,真實地面對內心不舒服的感覺,直面自己的負面情緒。看見內在傷痛就像剝洋蔥,讓你流淚讓你鼻酸,非常痛苦,很想逃離;嘗試著與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待在一起,接納自己的情緒,無論是快樂抑或是負面的,都讓情緒自然流轉,而不是壓抑控制它,自然就會逐漸的化解。

當可以自在的和別人相處時,不再被別人的偶爾的忽視、關係中的衝突矛盾、自己的壞情緒輕易左右,輕易做出決斷。你很容易就可以與人們連結,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你的每一個關係都會自然地流動。溝通也隨之順暢。

並不是因為你刻意去做什麼來改善關係,而是你的那份去除情緒陰霾後的喜悅使關係良性互動,使得原本關係中所謂的棘手問題不再是問題了。

3.嘗試積極有效的溝通,而不是積壓、猜忌和內疚。

積極有效溝通,如何實施呢?

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有一天早上,一對夫妻和自己的兩個孩子醒來後,在床上有說有笑,接著老婆和孩子下床,老婆順手拿起遙控器,「滴」地一聲把空調關掉了,笑咪咪地牽著孩子走出房間,好像完全忘了老公還在房裡。

老公開始抱怨說,你怎麼又把空調關了呢?怎麼老是這樣呢?你沒有看見我還在房間裡嗎?只從有了小孩之後,你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經常冷落我的存在,

老公說完之後,老婆立刻回應:「我怎麼可能忘記你在房間裡!後來不是還去叫你吃早餐嗎?我以為你也要出來了,所以先關掉冷氣,免得你又忘記關!或者有的情侶就是很不耐煩的就說:你不會自己打開嗎?自己沒有張手嘛」可想而知,老公接著說:「甚麼叫做我「又」忘了關?我甚麼時候忘記關冷氣?你自己才經常忘記呢,像上星期天……」然後是老婆的反駁、老公更多的反駁、老婆的憤怒、老公的憤怒……,最後他們的結論是「以後還是少溝通吧」。

這就是一種錯誤的溝通方式。

那如何採取積極有效的溝通方式呢?

在老公說完受冷落的感覺之後,不管老婆是否覺得自己有錯,都先道歉:如果覺得自己有錯,就說「對不起,是我不好」;如果覺得自己沒錯,也可以說,「對不起,讓你覺得難過了」。

先道歉,可以迅速降火,讓兩人的溝通儘快結束髮脾氣的階段,進行到說理階段。

在說理階段,對老公的感受加以吸收,進行反映:「你的感覺是不是這樣——我和孩子離開房間時,為什麼會把冷氣關掉呢?是不是覺得我內心裡只有孩子而忘了你的存在?,才會把冷氣關掉,才讓你覺得我心裡沒有你,」這樣說,可以讓老公確定自己真的把他說的話聽進去了。

最近進入解決問題的階段。

而當我們遇到負面情緒時,越是去盲目批判對方和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越容易在自己的內心製造衝突,而使我們變成痛苦消極的人,在親密關係中與另一半漸行漸遠。

因此,積極尋求溝通,含蓄委婉又恰當地說出自己的內心的不舒適感,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有效避免問題。

4、負面情緒才是你心靈成長的契機!

回想一下,多少時候你的成熟是不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小的時候,你學習走路,是克服了對摔倒的恐懼和痛哭才真正站了起來;上學的時候,是克服了多少次對考試的焦慮,不斷調整你才能取得好的成績;戀愛的時候,經歷了分手的痛哭,你才明白如何去愛;甚至股市中,你經歷過股市跌破的傷心才不會選擇縱身一躍。就像我朋友的一句玩笑話:「我已經習慣了。」其實不是習慣,而是在這些的負面情緒裡你獲得了成長。

我曾經幫助諮詢過一個案例,一對情侶,總是吵架,總是感覺兩人不太適合在一起,走到了分手的邊緣。通過和女孩多次電話諮詢溝通後,我發現原來女孩內心中有個定性模式,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可男孩偏偏是一個喜歡提意見的人。他們的相處模式就是女孩遇到問題的時候,男孩總愛告訴她應該如何如何去做,而女孩潛意識獲得的信息卻是:男朋友嫌棄我做的不好,我也知道我做的不夠好,我好難過。女孩潛意識對自己的行為就非常不滿意,而男孩提意見的行為正好觸發女孩不滿意的按鈕,進而對自己的表現經常感到憤怒,憤怒還有是面對男朋友大聲的指責。同樣,男孩內心的初衷也是好意,但是面對女孩的表現和反饋也是憤怒,於是兩人就會不斷的發生爭吵。但是他們都不知道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最後值得高興的事情是我們通過雙方的負面情緒這條線索,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挖掘出了兩人不正確的相處模式進而得到了解決,當兩個人都知道對方的爭吵是源自於什麼的時候就不再會為這件事情苦惱了。

所以,你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產生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這些本身都是有意義的。如果你想成長,你希望以後相同的情景不再產生相同的負面情緒,要做的是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觀察自己什麼情況下產生負面情緒,思考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許幾次之後你會發現,這樣的負面情緒背後是你怎樣的心結,當你知道和了解的時候你就成長了。

而著急的跳出這個情緒只能讓你下次遇到同樣情景或問題時產生同樣的負面情緒,周而復始,也許有一天你真的「習慣」了,而這裡的習慣是你失望了。

任何事情都是雙刃劍,負面情緒也不例外,當利用好的時候負面情緒會幫助你成長。

如果我們只是看到負面情緒鋒利的傷人的一面,唯恐避之不及,那也就錯過了拿起這把鋒利的長劍斬向問題的一面。

歡迎大家更多點讚和關注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消極情緒」?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很重要
    ①學會讓孩子體察自己的消極情緒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沒有辦法獨立分辨出自己所處的情緒是正向的還是負面的,一切都依靠自己的本能來做出第一反應。如果孩子沒有辦法正視自己的情緒,將會成為被情緒所左右的木偶。父母要讓孩子學會體察自己的消極情緒,了解他所帶來的感受,明白自己到底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消極情緒當中,這樣才好對症下藥,排解自己的消極情緒。
  • 只有識別出團隊的消極情緒,才能開始處理這種消極的情緒
    識別團隊的消極情緒是第一步,因為我們只有識別出團隊的消極情緒,才能開始處理這種消極的情緒。發現團隊的日常行為變化。當團隊的情緒受到快速轉型的影響時,團隊成員的日常工作行為就會發生變化。關注消極情緒的特徵行為。
  • 當我們情緒消極的時候,如何學會控制自己
    當我們學會相信思想和遵從思想定律的時候,我們會把思想的價值挖掘出來。這會讓我們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也會為我們帶來希望獲得的東西。如果想對自己的思想進行一些控制,可以試試以下的幾種方法:當自己覺得恐懼而無法進行控制的時候——或許這是因為你對自己的決定有所懷疑,這時你可以對自己說:「我並不是孤獨的,有很多無形的力量在支持著我,所以我不用猶豫,不用害怕,我會在神奇的力量的幫助下,讓那些阻礙我的消極情緒遠離我。」
  • 孩子出現了消極情緒,家長不要感覺不重要,正確地糾正很有必要
    前言:平時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不想看到的,則是孩子情緒出現消極,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孩子,平常都帶著消極的情緒處理問題,以至於父母不知道如何應對,往往出現手忙腳亂。孩子一旦出現了消極情緒,家長不要感覺一切不重要,正確的糾正是特別有必要的,不妨大家好好來了解一下吧。
  • 你是如何對抗生活中的消極情緒的?
    小時候有學業的壓力,長大了有打工人的煩惱,還要面對育兒、養老等各種難題……學會處理生活中的消極情緒,是每個人的必修課。那麼,你是如何對抗生活中的消極情緒的?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消極情緒」都是抑鬱情緒。
  •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本文作者 | 夢雨(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抄襲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在他不開心的時候,允許他哭泣,允許孩子發洩內心的消極情緒。孩子在哭鬧時,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止住哭聲。讓孩子先哭夠了,情緒發洩完了,孩子也就不哭了。
  • 父母應該怎樣妥善處理孩子的消極情緒!
    大約一歲左右,孩子的情緒開始發生改變,兩歲時就出現各種基本情緒,如憤怒、懼怕、焦慮、悲傷等消極情緒和愉快、喜悅、歡樂等積極情緒。積極的情緒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能起前進作用,有助於孩子潛在能力的發揮:消極的情緒則會使孩子的人格出現偏差。對孩子來說,產生情緒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當一個成人發脾氣的時候,旁觀者以好言相勸。然而,當一個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他受到的可能是斥責,甚至會挨打。
  • 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對積極、消極情緒刺激的處理過程都比較遲鈍
    但提到抑鬱症,還是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讓人感到悲傷的疾病、抑鬱症患者很少有開心的時候,反而滿是消極情緒。事實並非如此,正如作家安德魯·所羅門在TED演講《抑鬱,我們各自隱藏的秘密》中所說的那樣:「抑鬱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 兒童情緒變化,可能是在表達「消極情緒」,積極引導非常重要
    每個人都會產生消極情緒。但在一些父母的認知裡,他們會認為孩子每天接觸的東西很少,而且一家人都圍著孩子轉,所以孩子不應該有消極情緒,但這種看法並不正確。工友老張最近被自己孩子的負面情緒折騰得夠嗆,這是因為他家的孩子在前段時間每天下午放學後,都會不顧一切地找東西吃,常常前腳剛吃完一大碗飯,後腳就可以順利吃完一份麵條。
  • 書香有線|員工薦書:《別讓消極心態毀了你》
    本書一共八章,全面地向我們介紹了消極心態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駕馭的;如何不計較得失,從容學會拿得起與放得下,又如何輕視困難遠離抱怨;如何摒棄消極心態,用寬廣的胸懷去包容,又如何趕走消極思想帶來幸福。更教會了我們如何用平和心態去對待世間萬物、成功和失敗,讓所有的結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下面是我對部分篇章的讀後感想,希望能與眾讀者共享。
  • 如何克服工作與生活中的消極情緒?
    消極態度甚至能抵消掉好消息。眾所周知,細菌、病毒等具有傳染性,殊不知消極情緒也可傳染。有人將這種消極情緒的傳染稱為「情緒汙染」。美國洛杉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原本心情舒暢、性格開朗的人,如果整天與一個心情沮喪、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人在一起相處,不久也很容易變得抑鬱起來。而且,一個人的同情心及敏感性越強,越容易受不良情緒的傳染。其實,這樣的事例俯拾即是。
  • 孩子的臉,六月的天,如何正確疏導孩子的消極情緒?
    有一句俗語:「六月的天氣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可見孩子的情緒是多變的,情緒包括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積極的情緒會讓孩子精神飽滿,樂觀開朗,勇敢自信,而消極的情緒會讓孩子精神不振,消極內斂,退縮畏懼,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積極引導孩子的積極的正面的情緒,幫助改變孩子的消極情緒。
  • 警惕父母消極情緒對幼兒的影響
    社會情緒存在兩極性,就像天氣不可能永遠晴朗,有時會狂風暴雨一樣,父母不可能完全避免和消除負面情緒的發生,父母在幼兒面前從不表達消極情緒,那麼幼兒也就永遠學不會面對、表達、處理和排解負面情緒的能力,也無法識別和理解別人的負面情緒。
  • 愛情中該如何正確表達負面情緒?
    一旦你內心產生這種「不公平」「不平衡」的想法時,你的另一半也一定會感受到,你和對方心裡都不舒服,感情也就難以走下去。在維持愛情或者挽回愛情的過程中,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很重要。又有人表示「一旦將內心的負面情緒說出來,這段關係也就完蛋了。」其實,只有負面情緒的爆發才會破壞兩個人的關係,正確表達負面情緒從不會破壞關係,只會助推二人關係更親密。因為一個人在毫無防範的時候,莫名其妙遭受到另一方的攻擊,他的第一反應就會是回擊、抵抗,隨即兩個人爆發一場激烈的爭吵。
  • 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並不對立,積極率是臨界,「檔案袋」是工具
    我們都知道消極情緒,如憤怒的時候會大發脾氣,會大喊大叫,這是顯而易見的表現方式,會給人們帶來健康的損害、人際關係的破壞和幸福感的缺失。 與消極情緒來的直接而猛烈相比,積極情緒就顯得輕微而短暫,但它比你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 如何應對消極情緒和壓力
    然而,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處理這些情緒,你並不是唯一一個與消極情緒作鬥爭的人。很多人對壓力和應對方式都有同樣的問題。當他們感到被傷害、挫敗或憤怒等負面情緒所徵服時,他們知道他們不應該假裝什麼都沒有感覺,但他們也不想沉湎於負面情緒並反省。但是,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聽說這些不是緩解壓力的健康策略,但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呢?
  • 什麼才是消極情緒產生的真正原因?職場人必看的情緒管理法則
    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消極情緒。諸如工作量大,領導施壓,同事關係緊張,薪資和預期不相符等因素,都會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影響到職場人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針對工作中的消極情緒,職場人應學會自我調節,隨時以最積極的態度面對工作,這樣才能在職場上做到遊刃有餘。針對工作中的消極情緒,可以嘗試運用情緒ABC理論來解決。
  • 情緒寶盒----如何正確認識並管理情緒
    「當你們情緒碰到黑點時,你們會怎麼做呢?」問到同學們這個問題時,大家都紛紛說出了自己平常的小妙招。有的孩子說:我會通過聽聽音樂緩解不好的情緒。有的孩子說:我會先讓自己喝一些水然後逐漸讓自己平靜下來。有的孩子說:我會讓自己看看電視。還有的說.接下來就帶大家體驗情緒,在「你演我猜」中,孩子們激情高漲,都想躍躍欲試。
  • 心理學:怎樣改變自己的消極情緒?
    如果在工作或生活當中,我們遇到了逆境,特別是挫折和失敗,一定要學會自我調整心態,不要懼怕所產生的困難和問題,要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並要認識到事情或問題已經發生了,任何消極、憂愁、哀傷的消極情緒都改變不了現實。
  • 警惕消極情緒的滯後性,它會給您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每個人都有情緒,不是積極的,就是消極的。積極情緒會帶來好心態,快樂;消極情緒則會使人不開心,痛苦,甚至是帶來生命的危險。一個人不可能一直保持積極的心態或者情緒。在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經常會給我們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產生消極情緒。這樣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傷害,學習和工作中,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會下降,更會引起很多矛盾。如果感覺到情緒低落,及時調整,對人的傷害就會減少,也會避免很多處事偏差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