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可做福建小吃-香噴噴肉羹!肉羹應該可以說是我們福建的驕傲,可以歷經多少年都不敗,肉羹是傳統羹類料,代表福建菜的菜色之一。記得從小的飲食裡就常常是肉羹麵、肉羹米粉、冬粉的在生活裡陪伴著我們長大。等長大後就也把這個好味道傳承給孩子們,孩子們也都喜愛這個傳統的好味。有一個不同是現在有時吃的肉羹有過多的肉筋讓吃起來的口感有些怕怕的,再來就是現在一份肉羹湯裡看得見的肉羹真的沒多少條,稀稀糊糊的芡湯也沒有什麼蔬菜配料,對於肉羹麵的喜愛真不該被外賣的品質給打敗。
最近試著自己從頭做起做肉羹。一份梅花肉切成條狀,加入醃料醃製片刻,裹上魚漿放入文火水鍋裡泡熟,就這樣的肉羹輕鬆完成,一點都不難而且有自己家裡的味道。利用煮肉羹的湯汁加上蔬菜成為湯底後把肉羹放下去後打個芡汁,濃濃稠稠的湯頭燙一份意面放入湯碗,一碗肉羹麵在家裡廚房裡感動上場。
肉羹
材料:
梅花肉600克、魚漿600克、玉米粉 3大匙
醃料:(醃料的用量可依個人喜好自行調整)
蒜末5瓣量、醬油2~3大匙、米酒1-1/2大匙、白胡椒粉1大匙、五香粉1/2小匙※ 五香粉僅提香用,加多會苦不宜、肉桂粉1/2小匙、海鹽1/2小匙(可視醬油用量後的鹹味調整用量)、細砂糖1/2大匙(可用味霖取代)、香油1大匙、太白粉1大匙
大致的材料這樣成列出來,開始要做肉羹啦,絕對比想像和看著試範來的容易。
買回來的梅花肉洗淨略擦乾後切成約1.5釐米寬的條狀,放入盆中加入蒜末。(條狀的長度可以自己決定一下,兩口大小的長度通常是4~5釐米,等會還要裹上魚漿還會有長度和寬度的增加)
這次買的梅花肉還不錯耶,不喜歡太肥的肉肉。
醃料中除了太白粉外的醃料都開始依序加入,蒜末、醬油、米酒、五香粉、肉桂粉、糖、鹽、香油。
帶上拋棄式手套開始抓拌肉條兒們,這樣可以使肉調入味也稍微的讓肉質軟化。(當然也可以不用手套只不過多個工具可以讓操作優雅些,不會沾黏滿手覺得噁心)
然後加入太白粉繼續的抓勻。抓好後就要放著靜置至少30分鐘讓肉條浸潤在醃料的薰陶中,放至越久越能入味。冬天可以就這樣的蓋上保鮮膜靜至等候,夏天時要將肉條盆放在冰箱冷藏比較理想。
這一盆大概靜置了3個小時的模樣(因為沒有急著做)。
接下來在包覆魚漿之前要先做個防護動作,加入玉米粉先行抓勻作為肉條和魚漿之間相好的媒介。這個動作可以避免下鍋後魚漿和肉條分離,壞了肉羹的製做也壞了心情。
拌勻玉米粉的肉條,這個時候已經香到一個令人昏倒的狀態。(若不做肉羹其實這時把肉條拿來用炸的也會大受歡迎的)
接著把魚漿加入肉條盆中,開始要和體。
※這個時候可以開始將炒菜鍋注入大量的水後放在煤氣灶上小火慢慢的將水加熱,等會作為燙泡肉羹用。
就這樣的把魚漿和肉條在盆子裡攪拌均勻,讓肉條儘可能的均勻被魚漿包覆。
看得出來鍋子裡的水有些冒小泡,這時可以逐一的將魚漿肉條放入水鍋中。因為魚漿肉條加入會讓水溫下降,這正是我們要的,因為這樣才不會讓肉羹熟成太快,來不及操作。
逐漸的肉羹就成型了,火力仍維持在小火的狀態,慢火泡熟即可。
泡煮肉羹的湯汁也可以說是美味高湯可別倒掉,這個高湯正好作為肉羹湯的湯底。
煮好的肉羹利用漏勺撈起瀝乾水分放入盆中冷卻,冷卻後可以分裝入冰箱冷凍保存,隨時想吃的時候都有庫存備料。肉羹不僅可以煮羹湯也可以用來搭炒白花椰菜,不錯吃喔。
香菇切絲和胡蘿蔔絲、白蘿蔔塊炒香後加入高湯下金針菇煮沸後放肉羹繼續煮開後打個蛋花就完成啦。沙茶和烏醋則在盛碗食用前加在碗底利用湯的熱氣提出香味。
豬肉別老燉著吃了,教你個新做法,每星期準做一次,不吃就饞得慌!自己家裡做的才可以這樣超大碗又不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