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消費場景融合之痛:培訓機構倒閉了 學費分期還得還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被視為普惠金融切入場景消費重要切口的教育分期貸,由於各種原因,正不斷暴露著風險。

近日一則社會培訓機構關店停業、而通過分期方式支付學費的學員們卻不得不繼續還款的消息讓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教育分期貸上。一方是用戶「賠了夫人又折兵」,一方是借貸平臺面臨著聲譽和不良的損失,教育分期之過應由誰來承擔?而諸如教育分期等場景類分期的風險又將如何防範?

接受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不論是教育分期風險,還是租房分期風險等,都是金融與場景在融合過程中的痛點體現。並不能將所有的責任推給借貸平臺,借貸平臺僅僅提供了金融產品和服務,而金融產品的選擇權在於用戶本身,風險產生的關鍵是在於培訓機構。若要防範,只能強化對場景平臺的過程管理和貸後管理,然而這種監管難度較大。培訓機構並非借款人,借貸平臺只能從一些外部指標進行粗略判斷。

市場擴張下風險漸露

在推出初期,基於「網際網路+金融+教育」的創新模式——教育分期貸款本被予以了極大的期待。所謂教育分期,其實就是學費分期,學員通過培訓機構報名,培訓機構委託第三方借貸平臺向學員放貸,學員以分期支付的方式支付學費。

從模式上看,這是一種三方得利的方式,學員享受了「分期支付」的便利,培訓機構提高了生源和現金流,借貸平臺則降低了獲客成本;另從市場規模來看,這一市場還存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據德勤發布的報告《教育新時代》預測,至2020年,我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將達1.24萬億元,佔教育總規模的37%。智研諮詢也曾預計,至2020年,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將有1107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3%。

由此,不少平臺和機構紛紛加入其中,教育分期貸可謂是「風光無限」。教育機構方面,目前如滬江網校、TutorABC、VIPKID、英孚教育等知名在線平臺均已支持分期付學費;借貸平臺方面,主要玩家有三類,一類是傳統商業銀行,一般以信用卡分期或消費貸分期的方式來進行,另一類是諸如度小滿、京東金融等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再者是消費金融公司。

以度小滿為例,根據其今年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度小滿教育分期業務已經累計提供超過230億元的貸款,超200萬人。其中40%以上用戶來自農村,15%來自國家級貧困縣,超80萬用戶是大專以下學歷。再如螞蟻金服,於去年設立5億教育專項基金,計劃在2019年為45歲以下成年用戶的職業培訓等需求提供貸款分期,用戶可獲得至少3期分期免息優惠,預計全年將為1000萬人次提供支持。

然而,與生機勃勃的市場同時存在的還有暗流湧動的風險。「說白了,教育分期的風險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來自C端用戶的,一個是來自B端商家的。」一位資深消費金融從業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早前的教育分期,存在用戶騙貸的情況比較多,現在更多的風險敞口集中到了商戶上。」

「其實不止教育分期,像預付卡式的消費分期都會存在這種的風險。」上述資深人士坦言。像一些長租公寓公司、網際網路裝修平臺發生資金鍊斷裂後,經營者跑路,導致租戶無房可租、裝修合同不能履行,但消費者仍需按照合同償還貸款。「如果購買的是商品還好說,畢竟就一次性交易,但像服務類的,比如教育、健身、美容美髮等,或者是期限長的,風險相對更大。」他說。

不過,針對教育分期的亂象,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舉措。2018年8月,《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發布,對培訓費一次性收取的時間跨度作出規定,要求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明確收費周期要合理,按照課時收費的,每科一次性收費不能超過60課時,按照培訓周期收費的,一次性收取周期不能超過3個月的費用。

分期風險如何防範

儘管已出臺文件規範,但業內亂象並未止。在培訓機構失聯或者跑路後,消費者的苦水在於「明明無法繼續上課了,錢卻得繼續還,不還就要上徵信」,他們中大多數的訴求是希望借貸平臺能夠暫停還款。但於借貸平臺而言,貸款人按照合同還款本就是應該的事。

「借貸關係是發生在用戶和平臺之間的,且是真實存在的,就好比貸款消費,不能說東西不見了,就不再還錢了。」一位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說道,「也會有用戶說,培訓機構和借貸平臺是連在一起的,不培訓了自然就不用還款。但就算機構跑路,借貸平臺其實在一開始就把用戶的學費全部支付給了機構的。」

換言之,借貸平臺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受害者,當教培機構不能如約提供服務時,學員兼借款人的利益受損,會極大影響其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而平臺不僅要遭受不良損失,很多時候還會面臨聲譽風險,形成一種雙輸的局面。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亦對記者表示,借貸平臺只是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而金融產品的選擇權是在用戶身上,只要產品本身沒有問題,也未發現金融機構與合作機構有不法行為,借貸平臺則沒有義務承擔責任。

那麼應該如何防範培訓機構跑路的風險?「對於消費者來說,需要對所選擇的品牌、分期的期限等做判斷。」前述資深從業者告訴記者,「相比借貸平臺,消費者的確更難了解培訓機構的財務情況,所以自身要根據風險偏好選擇適當的產品,再者期限也不要過長。」另外,他還稱,儘管是借貸平臺是和用戶之間建立了關係,但由於場景分期的特殊性,平臺仍需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比如關注教育機構成立年限、學生規模等。

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告訴記者,對借貸平臺來說,最簡單的辦法是提高合作門檻,只與頭部教培機構合作,不過頭部機構競爭激烈、業務空間有限,要想把規模做大,還是需要與二三線教培機構打交道。

如此一來,「真正有效的辦法還是強化過程管理和貸後管理,不僅僅監控借款人,更要監控教培機構,做到風險早發現、早應對。」薛洪言稱。但這其中的問題在於,培訓機構並非借款人,沒有義務向借貸平臺提供詳細的財務數據,金融機構只能從規模、口碑等一些外部指標進行粗略判斷,難以實時追蹤培訓機構的經營狀況。

也有觀點稱,可設立第三方存管機構統一管理用戶資金。對此,不少業內人認為,此舉在實操中存在難度。一來,建立資金池後可能衍生另外的風險;二來,本身缺少現金流的培訓機構不見得會同意;再者,無相應的監管規範。

「整體上看,這個風控難度很大。」前述銀行業人士說,「此前也有人提到,看能不能幾家機構聯合監管,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針對不同的場景實施不同的策略,比如注意分期期限等,或者建立民間監督機構,但這在管理方面存在難度。」

事實上,風控問題也正是很多金融機構至今沒有參與到消費分期中來的主要原因。

金融與場景融合之痛

其實不論是教育分期風險也好,還是租房分期風險等,都是金融與場景在融合過程中的痛點體現。近年來,在產品「以用戶為中心」的傾向下,不少金融機構為了獲客、保持客戶黏性去做場景,而場景方來做金融,兩者加速融合。

融合過程中,就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亂象,有的專業人士都無法區別,更不用說普通的金融消費者。在薛洪言看來,保護消費者利益、維護金融行業聲譽與場景方適當盈利並不矛盾,但如果行業信譽一點點塌陷,那麼越來越多的人會將消費分期等同於套路貸,這個觀念一旦形成,便難以扭轉。

消費金融是一種創新嘗試,提高了部分人群獲得金融資源配置的機會,儘管各方無法迴避對合作場景把控不力、貸款收費不透明、綜合信息費過高等問題,但也應該為它的發展提供一方良性沃土。

目前,部分經驗豐富的機構已積極採取措施。比如以數位化的手段完善資產端閉環場景的風險把控,實地走訪場景平臺,從資質、店面分布、營業情況等多個維度進行審查,及時發現風險等。

相關焦點

  • 金融與消費場景融合之痛:培訓機構倒閉了,學費分期還得還
    來源:第一財經金融與消費場景融合之痛: 培訓機構倒閉了,學費分期還得還作者: 段思宇對於消費者來說,需要對所選擇的品牌、分期的期限等做判斷。近日一則社會培訓機構關店停業,而通過分期方式支付學費的學員們卻不得不繼續還款的消息讓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教育分期貸上。一方是用戶「賠了夫人又折兵」,一方是借貸平臺面臨著聲譽和不良的損失,教育分期之過應由誰來承擔?而諸如教育分期等場景類分期的風險又將如何防範?
  • 林曉金融觀察:韋博英語消費分期的還款者應該是誰?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金融機構貸款給這些學員,這與當下我國消費金融發展狀況有關,消費場景是消費金融最重要的支撐,場景連結了消費的供給方商戶和消費者本身,包括消費金額,消費商品,支付方式,是金融信息最集中的地方,最流行的場景有教育、旅遊、購物、家裝、租房、醫美等。就教育分期而言,其消費場景堪稱完美。
  • 專注教育消費金融場景 蠟筆分期喜迎2周年
    玖富創始人、CEO孫雷作精彩演講,肯定了蠟筆分期過去兩年的成績,對蠟筆分期未來發展規劃表示認可,並表示未來會一如既的支持蠟筆分期。同時為了感謝廣大用戶兩年來的支持,蠟筆分期還推出「蠟筆免息月」、「課程打折」等重磅優惠活動,各種低至冰價的熱銷課程帶你清涼一夏。
  • 誰是消費金融場景之王?
    來源:蘇寧金融研究院作者: 孫揚 無場景,不金融。消費金融是最依賴場景的金融產品。疫情剛剛好轉,金融機構消費金融部門的各路人馬就開始四處視頻會議、雲籤約和拜訪活動,布局帶消費場景、剛需、數位化程度高、客群質量高的頭部場景已經成為他們2020年的頭號任務。那麼誰是消費金融場景之王?消費金融場景生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 13家消費金融巨頭場景戰略深度解析,誰能問鼎消費金融場景之王?
    根據捷信消費金融最近發行的ABS的數據,在線下分期場景中,手機數碼站穩第一梯隊,家居和家用電器是第二梯隊,旅遊、婚慶、教育處於第三梯隊,健身、樂器和醫美場景還沒有形成規模。在雲南,捷信分期已與蕾特恩、欣奕除疤、天津痘博士、苗醫生等眾多醫美機構展開合作。
  • 深耕場景化分期服務,蠟筆分期助力消費升級
    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玖富紛紛上線有消費場景的分期業務,場景化未來趨勢已經顯現。專注於C端的場景化金融,使其冰冷的金融融入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場景,更是增添了人性化的溫度。    場景化不僅能夠幫助快速獲客,而且通過融入場景還能夠吸引大量用戶持續關注,刺激用戶消費觀念升級,最終達到方便用戶、便捷消費的目的。
  • 蠟筆分期深耕教育分期 場景、風控兩翼缺一不可
    2018年金融科技何去何從?場景無疑將繼續輝煌。監管層面鼓勵有消費場景的網際網路信貸,因為資金去向更加清晰,有利於風控。而場景化金融是一片十分龐大的市場,下面又包括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細分領域,想想貫穿、遍布生活生命中的消費場景有多少,就可以想像這個市場有多大,只要有消費的地方都有做分期的可能,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 招聯金融場景:建設分期商城 與青少年英語培訓平臺VIPKID合作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如今,消費金融和場景的融合成了新的發展形勢,打造融入場景個性化的消費金融產品、開發非貸款服務也開始成為潮流,作為消費金融頭部企業,招聯金融深知消費金融是最依賴場景的金融產品,因此,也在不斷改變自身的發展方式。  眾所周知,招聯金融是經中國銀監會批准,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組建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
  • 培訓機構關門跑路 教育分期支付「後遺症」該怎麼治
    韋博英語學員維權的背後,既關乎教育培訓場景,又與消費分期資金提供方密切相關。這一事件將教育分期的「後遺症」再度推至幕前。  培訓機構關門跑路  學員需要繼續還貸  10月初,韋博英語因資金鍊斷裂,其位於北京、成都、上海、廣州等地多個校區拖欠員工工資,並停止運營。
  • 誰是消費金融場景之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消費金融是最依賴場景的金融產品。疫情剛剛好轉,金融機構消費金融部門的各路人馬就開始四處視頻會議、雲籤約和拜訪活動,布局帶消費場景、剛需、數位化程度高、客群質量高的頭部場景已經成為他們2020年的頭號任務。那麼誰是消費金融場景之王?消費金融場景生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 ...機構為何突然崩盤?多家銀行及網際網路巨頭也有涉及,上萬學員分期...
    文內圖片來源:詹晨  作為消費信貸領域的重要場景,教育市場想像空間巨大,持牌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巨頭、消費信貸公司爭相湧入該市場。  然而圍繞金融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學員三方之間的亂象卻層出不窮,正在持續發酵的「韋博英語倒閉」事件就是其中一個典型。20年的老牌培訓機構為何突然爆雷?
  • 北京擬禁止培訓機構誘辦超萬元分期信貸!有機構關停學員仍需還款
    近日,北京市教委就《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付式消費管理細則》徵求意見,擬規定培訓機構預付費的收費時長不得超過3個月,禁止引導消費者分期付款超1萬元等,預付費消費模式問題或將有解決之道。今年以來,多家教育培訓機構被曝突然關店停課,涉及大量消費者課時未完成、預付學費未退。各地對教育培訓機構的資金不受監管、退費難、機構跑路等現象,均採取了相關規範措施。
  • 教育培訓機構倒閉跑路 消費者如何維權
    教育培訓機構履行授課義務,學員履行支付培訓費的合同義務。由於學費高昂,動輒數萬元。此時,金融機構貸款服務的優勢凸顯,無法一次性支付培訓費的學員選擇了從金融機構辦理分期貸款,學員與金融機構形成貸款合同關係。這種關係,一直到貸款償還完畢時才告終止。培訓機構和金融機構之間存在合作關係。
  • 反思場景金融:醫美分期的硝煙與落寞
    於消費金融行業而言,可以套用:如果一家機構想要做場景,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看上去很性感;如果一家機構想要買教訓,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誰也數不清裡面有多坑。  醫美分期看上去確實很性感,客戶都是愛美女性,交易有場景,有營業場所,金額又高,簡直是最甜蜜的金融場景。
  • 「韋博英語疑似失聯」警示:機構即刻斷貸 學員還得還貸款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韋博英語疑似失聯」警示教育分期:機構即刻斷貸,但學員還得還貸款教育分期再出風險事件。近期,多家媒體報導稱,成立20餘年的老牌培訓機構韋博英語疑似大量關店,「跑路」「破產」傳聞不斷。
  • 韋博英語陷關門風波:萬名學員學費分期貸款 遇還款難題
    證券時報記者 詹晨 段久惠 作為消費信貸領域的重要場景,教育市場空間巨大,持牌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巨頭、消費信貸公司爭相湧入。 然而圍繞金融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學員三方之間的紛爭日益增多,正在持續發酵的「韋博英語倒閉」事件是其中典型。
  • 華爾街英語 學費分期的糊塗帳
    「教育分期貸款」作為新興消費市場上的創新金融工具,最初的設計理念是為了幫助更多的弱勢學員獲得公平教育的機會,它作為消費信貸場景的理想應用,具有顯著的普惠金融價值。
  • 幼兒園、各類補習班太昂貴,「達分期」提供親子教育學費的金融分期...
    幼兒園、各類補習班太昂貴,「達分期」提供親子教育學費的金融分期服務 作者:36氪 發布時間:
  • 租房分期合作三方機構「資金池」被監管,場景分期經營模式迎來新變化
    《意見》還明確,加強貸後管理,嚴格審查貸款用途,防止住房租賃企業形成資金池、加槓桿。 住房租賃企業不得以隱瞞、欺騙、強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費貸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優惠等名義誘導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費貸款。
  • 不要黑培訓貸,分期消費走向前臺是大趨勢
    央視財經頻道29日報導了《教育培訓亂象 參加培訓被貸款 培訓貸成投訴重災區》。甲女士,上萬元學費,一次性支付太多,營業員就介紹了分期的「培訓貸」。但由於學校原因,要退費,學校承認是自己的原因,但又堅決說「這個費用的話確實是不能退」。乙先生更慘,培訓機構跑了,他還得繼續還貸款,不還貸款還面臨惡意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