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場景金融:醫美分期的硝煙與落寞

2020-12-20 和訊

  

  醫美場景看上去很美好。醫美分期是一個充滿廝殺的戰場,如果沒有過硬的獲客能力、風控能力、服務能力,結局只能是在這個戰場上被消耗殆盡而一敗塗地。

  本文作者Lucas,為消費金融行業觀察者,原標題《醫美分期,是蜜糖還是砒霜》。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北京人在紐約》裡有句經典臺詞:「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

  於消費金融行業而言,可以套用:如果一家機構想要做場景,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看上去很性感;如果一家機構想要買教訓,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誰也數不清裡面有多坑。

  醫美分期看上去確實很性感,客戶都是愛美女性,交易有場景,有營業場所,金額又高,簡直是最甜蜜的金融場景。

  但實際上,很少有玩家在醫美分期市場佔到便宜,除了一大批倒閉的中小機構,頭部公司也不例外,諸如捷信。

  如此矛盾的現狀,不得不讓人思考:醫美場景究竟如何?對消費金融機構來說,到底是蜜餞還是砒霜?

  01

  醫美分期的硝煙與落寞

  這個市場曾經的瘋狂,但凡經歷過的人,應當記憶猶新。

  大約在2016年左右,醫美分期市場開始崛起,當時消費升級的觀念深入人心,很多機構將醫美市場看高到年均數千億的規模,甚至有機構稱醫美市場將達到8000億的規模。

  醫美分期市場很快火熱起來。一方面,醫美項目金額一般比較大,用戶有分期的需求;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金融當時也在高峰期,大量資金在尋找資產,風投資本也看好互金公司做醫美場景。

  從2016年開始到2017年12月底的141號文之前,行業可謂是群魔亂舞,每個月都會有新的分期平臺誕生。整個市場硝煙瀰漫,平臺數量已不可考,至少上百家。

  隨著141號文出臺,消費金融行業步入分水嶺。再加上醫美分期行業風險暴露,騙貸案件高發,風控難度大,並沒有多少互金公司在醫美上掙到利潤。

  到2018年的時候,市場上的分期平臺銳減到30家左右,留下助貸公司與持牌金融機構來打掃戰場、收拾殘局。

  在這個階段,捷信大張旗鼓入局,投入了6000多人進行擴張,在某些區域市場,甚至在醫美商家中做到一店一人的布局;前海雪球也招聘了大批線下地推人員,進軍醫美行業;另一家醫美分期頭部機構任買科技,線下團隊也達到800人左右。

  頭部消金機構高調介入,卻沒有撿到便宜。發展到現在,醫美分期市場進一步洗牌,捷信,前海雪球也撤出了市場,任買科技則暫停了擴張。

  除了頭部公司的變陣,還有很多公司經歷了徹底退出甚至清盤的結局。如在醫美分期市場深耕多年的喬融金服已倒閉,曾經在醫美市場推出「星計劃」分期產品的買單俠,還有麼麼貸,均走向了清盤。

  起初各路諸侯廝殺慘烈;現在硝煙持續、許多大小醫美分期機構進進出出,雷聲大雨點小地猛衝一陣歸於慘敗。市場起起伏伏只用了四五年的時間。

  02

  頭部平臺為何敗走?

  捷信是消金行業的頭部公司,營收規模、利潤都領先,還有龐大的線下地推團隊,卻在這個看上去很好掙錢的場景馬失前蹄,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挖。

  為什麼頭部公司搞不定醫美分期市場?

  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成本過高,分期的收益難以覆蓋成本,導致模式難以為繼。成本主要在兩方面,一是獲客成本,二是線下團隊帶來的財務壓力與管理成本。

  醫美獲客難。我們總覺得醫美市場很大、很有前途。但是環顧四周,真正做過醫美手術的人卻不多。艾媒諮詢的數據是2019年醫美用戶過千萬,不過更多是選擇輕醫美,花幾萬甚至十幾萬做個醫美整形的客戶並沒有那麼多。

  而在醫美客戶中,選擇分期的比例又較低。在一家醫美門店的客戶中,如果有20%的客戶選擇分期,那就是非常高的比例。頭部醫院分期滲透率甚至不到5%,導致獲客成本極高。

  另外,龐大的地推團隊讓企業的運營成本高企。在高峰期,一家醫美門店往往有五六個來自消費分期機構的員工。而醫美是一個低頻的場景,一個非頭部門店一個月往往也就幾萬的分期成交金額,生意好的大門店也就幾十萬,使得人效很難提升。

  據新流財經報導,某消金公司在昆明的線下團隊大概400人,但醫美分期月放款量的峰值為1200萬元左右,平均單人的月產能3萬元,能效非常低,但是不布人就很難搶到業務。

  從這兩點大家應該可以隱約感覺到,醫美市場規模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是的,很多機構可能是被市場上一些不負責任的報告中通過各種模型算出來的數據吸引進來的。那些數據並非通過嚴謹的市場調研而來,恐怕經不起推敲。

  綜合公開資料,目前整個醫美市場規模應該在2000億元左右。中國註冊的醫美機構約2萬家,其中較為活躍的機構只有五千家左右,這裡面六七成的機構並不支持分期支付。究其原因:一是規模相對小,二是這些機構屬於精品醫美,主要做熟人圈的生意,既不投百度競價排名廣告,也不投渠道。

  剩下三四成的機構支持分期支付,不過客戶不一定會選擇分期。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門店的分期率不會超過20%。因為很多醫美客戶選擇的醫美項目費用並不高,可能只有幾千元,沒必要用分期。

  這樣看來,2000億醫美市場,留給分期機構的空間充其量也就百億元級別。

  當大量機構廝殺在這個規模並不大的行業裡的時候,為了競爭往往還會採取降低分期費率、對用戶進行紅包補貼等運營手段。如此一來,想掙錢就會更難。

  03

  被低估的風控難度

  當分期機構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醫美客戶,並戰勝了競爭對手、獲得了向客戶提供分期的機會後,還會面臨一道坎,那就是風控。

  在醫美分期剛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很多人覺得這個場景的風控很容易做:消費都在線下實體店進行,商家跑路風險低;客戶大多是愛美女性,即使出現違約,也比其他群體更好催收。

  然而,回過頭看,從業者普遍小看了醫美場景的風控難度:雖然有實體門店在,但騙貸的情況依然屢見不鮮,大多數分期機構都出現過醫美機構、醫美中介、醫美客戶騙貸的案子,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講幾個觸目驚心的例子。

  客戶大多是第一次做醫美項目,在貸前和貸中,分期機構只能審核客戶的資料,沒多少數據可以輔助判斷風險,風控環節幾乎全部推到了貸後。此前多家媒體曾報導,不法分子與醫美機構合謀,偽造做醫美手術的證據,找消費金融機構騙取貸款。。

  醫美機構良莠不齊,很多不正規的醫美機構各種不靠譜的操作,也常常蘊含著風險。例如醫美返現,一些醫美平臺比如美美咖以返現為誘餌來吸引客戶,最終美美咖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停止返現,客戶遭受損失。

  同時,醫美機構還會和一些不良渠道合作,通過工作套路高薪誘騙客戶消費。在女性被騙進行貸款並做醫美手術後,騙子公司消失,人去樓空。這時候往往會形成壞帳,因為女性受了騙,大多不願再還貸。

  諸如一度風光無限的莆田系分期平臺喬融,更是突然跑路。自己的醫院,自己做風控兜底,難免被人懷疑有自融。

  醫美還是一個糾紛高發的領域,每年有四萬多例的醫美項目糾紛,因為醫美服務很難標準化衡量,客戶如果對效果不滿意,糾紛很容易發生,而糾紛的結果往往是客戶拒絕還貸。

  除此之外,醫美風控還有大量的或明或暗的坑。欺詐手段之隱蔽,地推團隊之容易被腐蝕,輿情風險之抓眼球,合規之艱難,讓大玩家也會苦不堪言。

  人即風險。近幾年,部分機構為了搶佔市場向醫美機構主管個人瘋狂返利的違規現象比比皆是。有業內人士透露,某公司在實際放款過程中,公司業務員會向借款人收取額外手續費,自己與醫美機構主管個人私分。返點行為的存在,是對資金方和求美者的變相欺詐。

  如此複雜的一個業務,使得消費金融機構即使把錢貸出去了,也不容易獲得收益。難怪頭部消費金融公司要撤出或者轉型,中尾部機構大量倒閉。

  綜上所述,醫美場景看上去很美好。醫美分期是一個充滿廝殺的戰場,如果沒有過硬的獲客能力、風控能力、服務能力,結局只能是在這個戰場上被消耗殆盡而一敗塗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新金融琅琊榜。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醫美分期,是蜜餞還是砒霜?
    對於金融行業來說,也可以套用:如果一家消費金融公司想要做場景,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看上去很性感;如果一家消費金融公司想要買教訓,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誰也數不清這裡面到底有多坑。醫美分期看上去確實很性感,客戶都是愛美的小姐姐,交易有場景,有營業場所,金額又高,簡直是最甜蜜的金融場景。
  • 風控面前屢屢失守 醫美分期「富貴險中求」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車寧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相較於其他分期場景,醫美分期更加依賴於催收,行業整體逾期率陡然升高。再加上疫情爆發後,人們對線下醫美項目的消費需求被抑制,多項線下業務也隨之遇冷。另一方面,疫情也影響了醫美行業主要客群的收入,無形中加劇了催收的難度。」但也有樂觀者認為,疫情只是「休止符」。
  • 醫美分期:行業出清是個「整容術」
    作為醫美消費主力,他們更願意接受「先使用後付款」、「邊使用邊付款」的購物方式,並逐漸在各種消費場景下使用該方式進行付款。這些90後剛剛步入職場,無論為了愛情亦或事業,都有很強烈的變美需求。但經濟基礎卻不足以支撐他們的變美願望,為完成醫美整形手術,往往需要家庭支持。
  • 租房分期合作三方機構「資金池」被監管,場景分期經營模式迎來新變化
    同時,以租房分期為代表的場景分期,曾在以往興盛一時,卻又亂象叢生,未來或將步入正軌。對於消費金融來說,場景分期可謂是主流玩法。 場景分期的蓬勃發展,既得益於現金貸新規這一直接因素,也與「三方共贏」的最優模式有關。2017年12月,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下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稱: 通知)。
  • 新氧上線醫美分期產品「氧分唄」旗下子公司只提供技術服務
    新氧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為了能夠讓用戶更方便地為顏值付費,剛剛上線了醫美分期服務「氧分唄」,定位於「消費醫療 生活美容分期」,入口位於新氧醫美APP「我的」—「小工具」。新氧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產品是新氧近期剛剛上線的,目前已經投入使用。
  • 微眾銀行全面殺入外部場景:切入家裝分期,模式有點特別 - 專注金融...
    不過,此款「微裝貸」和土巴兔平臺其他銀行的裝修分期模式略有不同。土巴兔先託管資金,避免騙貸家裝分期作為典型的場景分期業務,早年便有各類金融機構進行探索。家裝分期與醫美等場景分期存在類似的固有風險,即商戶和借款人聯合騙貸,或者中介和商戶聯合騙貸等現象。
  • 蠟筆分期深耕教育分期 場景、風控兩翼缺一不可
    2018年金融科技何去何從?場景無疑將繼續輝煌。監管層面鼓勵有消費場景的網際網路信貸,因為資金去向更加清晰,有利於風控。而場景化金融是一片十分龐大的市場,下面又包括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細分領域,想想貫穿、遍布生活生命中的消費場景有多少,就可以想像這個市場有多大,只要有消費的地方都有做分期的可能,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 誰是消費金融場景之王?
    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公司,加速滲透線下場景平臺,在垂直場景進行裂變經營。微信「分付」入場,有硬撼整個消費分期市場的強大野心。手機廠商的金融板塊開闢「借錢」專區,憑藉近10億日活硬流量躋身頭部消費金融場景。產業網際網路開始「圈地運動」,自建信用支付產品。消費分期巨頭「不務正業」,打造場景消費聚集權益服務,構築生態護城河。其次是消費金融融入剛需場景。
  • 13家消費金融巨頭場景戰略深度解析,誰能問鼎消費金融場景之王?
    傳統消費金融機構開始轉向線上場景,回歸到可控生態,精簡外部場景。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公司,加速滲透線下場景平臺,在垂直場景進行裂變經營。微信「分付」入場,有硬撼整個消費分期市場的強大野心。手機廠商的金融板塊開闢「借錢」專區,憑藉近10億日活硬流量躋身頭部消費金融場景。產業網際網路開始「圈地運動」,自建信用支付產品。消費分期巨頭「不務正業」,打造場景消費聚集權益服務,構築生態護城河。
  • 場景分期喜憂參半:現金貸退潮後,資金來了,但騙貸大軍也來了…
    文 | 二八現金貸監管突然而至,對於消費金融的另一大軍「場景分期」來說,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在某種意義上,監管認可了場景分期,他們也算揚眉吐氣,資金爸爸們都主動來敲門,他們不再有資金缺乏之慮。就連女性用戶為主的醫美場景,也受到了波及。「我們加強了監控力度,最近的通過率下降了10%,商務人員和我都快撕逼了。」一醫美平臺的風控負責人陳志燁稱,但這不可不為。
  • 租房、整容、上課都分期:動輒貸款,誰來買單?
    近年來,教育分期、醫美分期、新車/二手車分期糾紛不斷,不少金融機構因此利潤、品牌雙雙摺損。作為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的重要抓手,場景金融正面臨考驗。在新網銀行副行長劉波看來,「場景金融的本質是將場景的交易風險與金融的信用風險疊加到了一起」,當場景出現交易風險,極易引發信用風險。
  • 拒絕非法醫美,星計劃全新風控系統開創醫美分期新模式
    醫美分期行業也成為資本必爭之地,目前國內麼麼貸、麗人貸、麥芽、星計劃、新氧分期等企業都在通過跑馬圈地爭取市場份額。 作為專注於醫美消費分期的企業——星計劃提示眾多消費者,如今的整形美容市場魚龍混珠,「三非」盛行,想要避免「三非」整形,有一下三點必須要注意: 1. 整形場所要正規,外科整形、微整注射均屬於醫療範疇,私人無證工作室、美容院、美甲店、美髮店等場所是不具備整形資質的; 2.
  • 誰是消費金融場景之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傳統消費金融機構開始轉向線上場景,回歸到可控生態,精簡外部場景。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公司,加速滲透線下場景平臺,在垂直場景進行裂變經營。微信「分付」入場,有硬撼整個消費分期市場的強大野心。手機廠商的金融板塊開闢「借錢」專區,憑藉近10億日活硬流量躋身頭部消費金融場景。產業網際網路開始「圈地運動」,自建信用支付產品。消費分期巨頭「不務正業」,打造場景消費聚集權益服務,構築生態護城河。
  • 專注場景金融服務,桔子分期著重發力汽車後市場與早教市場
    從其消費金融產品線來看,桔子分期目前主要為客戶提供兩大方面的服務:分期商城,通過公司自建的電商平臺結合消費金融產品,為18-40歲的年輕用戶群體提供分期購物的服務,分期購物品類主要包括3C數碼、輕奢商品、服裝鞋帽、美妝、母嬰用品等,目前桔子分期商城合作的B端主要有京東、蘋果、OPPO、VIVO等企業。
  • 專注教育消費金融場景 蠟筆分期喜迎2周年
    玖富創始人、CEO孫雷作精彩演講,肯定了蠟筆分期過去兩年的成績,對蠟筆分期未來發展規劃表示認可,並表示未來會一如既的支持蠟筆分期。同時為了感謝廣大用戶兩年來的支持,蠟筆分期還推出「蠟筆免息月」、「課程打折」等重磅優惠活動,各種低至冰價的熱銷課程帶你清涼一夏。
  • 幼兒園、各類補習班太昂貴,「達分期」提供親子教育學費的金融分期...
    幼兒園、各類補習班太昂貴,「達分期」提供親子教育學費的金融分期服務 作者:36氪 發布時間:
  • 細數那些醫美分期的花樣翻新
    而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2017年統計數字,中國醫美行業的市場規模目前已躍居於世界第二位,2019年我國每年整形人數將超過2000萬人次。龐大的整容市場,催生了另一個市場——醫美分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在醫美分期的江湖中,想要美起來,真心不易。
  • 分期樂「網際網路+金融+消費場景」成校園市場隱性冠軍
    肖文杰講了一個真實案例,他發現分期樂平臺上的手機分期購買,在周一是個高峰期,周五則是低谷。這樣的情況頻繁發生。後來分期樂團隊與學生用戶交流後發現,學生們周末的時候去逛街,去各種線下店體驗不同的手機,去看去摸。周末從線下店確認好目標之後,周一則用分期樂購買。 服了,年輕人真會「享受」。也正是基於對大數據的分析、對年輕人的了解,分期樂不斷探索新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場景模式。
  • 數十個醫美分期詐騙團夥被端,美團、新氧、平安消金逆勢殺入
    醫美分期,這個曾讓消費金融機構赤膊爭搶的場景,到如今已變成騙貸產業鏈重點投注的對象。醫美分期由滿眼性感到充滿風險,仍難擋巨頭繼續嘗試。撰文 | 冬彌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平安消費金融、美團、新氧等機構殺入醫美分期,使醫美場景再次成為消費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不過,警方打掉的一系列特大醫美套路貸案件,似乎預示著醫美場景的風氣仍有渾濁。
  • 即科黃琛:顏值經濟的金融科技服務在醫美行業的規範與創新發展
    其中,醫美是美妝、健身、護膚等不同需求中的「顏值經濟」高端解決方案。在買房買車以外,醫美消費是消費者為數不多的大額的消費支出項。在全世界均是如此。有需求,有供給,就有金融。對於金融,存在很多爭議和誤解,經濟學家陳志武說,如何全面而正確地理解金融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因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現代化都離不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