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與央廣網聯合主辦,即科集團協辦的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成立會暨2020中國醫療美容監督管理論壇在京隆重召開。即科集團營運長黃琛在論壇環節發表了主題為「顏值經濟的金融科技服務在醫美行業的規範與創新發展」的精彩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即科集團營運長黃琛
即科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服務了上萬個民營醫療機構,同時,我們通過服務持牌金融機構,把金融機構的合規產品引入到醫療美容行業。主要產品是消費金融產品,融資租賃產品,還有企業服務。
作為過去5年醫美行業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我想還是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分享一下金融科技,作為顏值經濟的大舞臺上的一個配角,怎樣配合行業一起規範與發展。
金融對醫美行業發展的作用
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世代消費者的成長造就了全球追逐顏值的熱潮。人們對於顏值的迫切需求隨著智慧型手機,社交網絡,直播平臺的普及,爆發性地增長。圍繞著顏值的需求,形成了供給的生態圈。其中,醫美是美妝、健身、護膚等不同需求中的「顏值經濟」高端解決方案。在買房買車以外,醫美消費是消費者為數不多的大額的消費支出項。在全世界均是如此。
有需求,有供給,就有金融。對於金融,存在很多爭議和誤解,經濟學家陳志武說,如何全面而正確地理解金融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因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現代化都離不開金融。
金融對醫美行業的發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的作用。
首先,消費金融拉動消費的作用,非常直接地促進了醫美機構銷售額的提升。在相對成熟的監管和法制體系下,美國的醫美消費金融發展了三十年。以前的GE是著名的醫療設備提供商和金融服務方。最早給醫美和齒科機構做設備融資租賃,然後衍生出消費金融。根據數據分析,在美國單筆超過600美金的交易,使用分期的比率就達到40%,而通過消費金融,求美者的購買服務的決策時間,由70多天,縮短了一半。GE的CARE CREDIT也是在美國整形齒科眼科聽力寵物醫療行業第一的消費金融服務商。服務了17萬個診所。但是在2015年以前,中國醫療的消費金融服務是空白的。
除了消費金融,融資租賃對醫療機構的開辦,和擴張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特別是在醫美行業,輕醫美儀器的迭代更新的速度之快,對很多機構都是不小的投資。我們國家的現狀,是即使在現在,很多醫療機構,並不能方便快捷地獲得此類金融服務。
更重要的一項金融服務是保險服務,醫師責任險在西方始於1920年代。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轉移和分散風險的作用。在我國,類似的保險在三甲醫院完成了98%的覆蓋。在民營醫美機構,覆蓋還是屈指可數,有很多機構跟我們說看看我們能不能夠幫助他們獲得分散風險的產品。
金融科技的作用
商業的本質通過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獲得收入。金融服務對醫療服務業的發展,是可以非常正向,雙贏的。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對金融服務可獲得性的短缺的現狀,和其他行業都很相似。我們國家的金融服務,還處在供給產品和服務比較單一的發展階段。國企等機構得到了大多數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民營機構,是很難獲得好的金融服務的。
在這個環境下,金融科技應市場的強大需求而誕生了。前幾年,因為金融監管對新生事物的寬容,沒有及時跟上P2P這樣的新事物的野蠻生長,高峰時期大家都知道,P2P有4000多家,到這個月已經清零,但是留下一大堆受害的投資人還在處理當中。經過一輪一輪的強監管,逐步抓住了核心風險,一個一個「炸彈拆除」。而剩下的金融科技機構,也在有章可循,有政策可依的環境中,回歸服務和金融的本質。
我們可以一起回顧一下金融在醫美行業這些年的高速發展中,作為一個配角,我們經歷的過程。
2014年,即科核心團隊,離開全球知名外資銀行,決定通過金融科技,為金融機構打通市場的毛細血管,把服務傳遞到小微企業和民營機構。開始了艱難的創新之路。
我們受到美國的CARE CREDIT的啟發,在2014年年底,推出了全國第一款與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合作的消費金融產品,在拜博口腔上線,之後逐步拓展到整形行業。金融科技的作用,不是顛覆,而是服務。服務持牌機構,設計金融產品,設計體驗,並且協助把控風險。更重要的是幫助持牌機構,抵達到銷售現場。服務商戶,為商戶提供適合市場的產品。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符合需求的金融產品。我們衍生出新的服務,服務監管。這次的活動我們通過科技、通過自己的服務網絡觸達到幾千家醫美機構。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科技平臺幫助監管和協會,在需要管理和觸達到非常複雜的市場的時候,我們能夠助一臂之力。
當前我們籤約服務的整形醫療機構有1萬家。每個月在即科平臺上活躍的有4000多家。
通過消費金融,很多醫美機構的銷售轉化率得到了提升。特別是疫情後,很多醫美機構,通過新的金融產品,我們的超G會員服務,提高了老客戶的留存和復購。
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即科和持牌機構合作的民營醫療機構專用融資租賃服務也成功上線。當時很多機構面臨疫情的現金流壓力,需要有更多的流動性和避險資金,我們及時補上了這一個服務。
2020年10月,我們又協助人保財險,推出了醫師責任險。每個醫院僅需付出2萬多的成本,一臺車的車險價格,就可以獲得覆蓋一個醫院的專業的保險服務,分散風險,降低醫療事故糾紛處理的難度。推出兩個月,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人保承諾的機構客戶數起步量。保險服務,原先的整形意外險,各家都嘗試過推廣,但是推廣的不是很順暢。而且沒有降低糾紛的處理難度。因為保險公司賠付給個人以後,消費者還是會和醫療機構索賠,發生很多衝突。人保精心打造的醫療機構的醫師責任險,是賠付給醫院,再由醫院賠付給消費者。律師費、鑑定費全部覆蓋。大大降低了糾紛處理的難度。這麼好的產品,如此普惠的價格,以前不敢開發推廣。因為依託我們的覆蓋網絡,我們的團隊和技術觸達到萬家醫院。現在已經展示出很好的接受度。一些地方的衛健委醫療事故處理負責人親自到即科來探討交流,如何推動醫美機構醫療糾紛各方理性的處理方法,保險到底應該擔當什麼樣的角色。對我們來說,我們感覺到在做的事情產生了非常正向的價值。我們希望幫助人保,把這個產品做到和車險一樣普及,為行業專業和理性地分散風險出力。
一個行業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單一金融機構沒有辦法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小額的融資租賃,小額的分期消費,小額的保險產品,金融機構沒有高效的抵達方式。即科深耕場景,就是不斷洞察行業的需求,然後和金融機構聯合開發產品,提供服務,通過科技平臺來實現單一機構無法達到的服務水準。服務,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服務好消費者,服務好醫美機構,服務好持牌金融機構,服務好監管機構。
金融科技的規範
當前金融科技服務醫美的一點點成果,其實是穿越了驚濤海浪。如果,2014年就像2020年這樣的金融監管環境,即科的很多新的服務和產品,就可以提早幾年推出。因此,為什麼即科人,每個人都脫口而出的「合規即生產力」,是由衷的體會。監管有利於行業的規範,有利於產品創新。
但是在早期,金融科技行業的一些從業者不夠自律,金融監管還沒有跟上,行業在2016年到2019年,經歷了殘酷的金融亂象與醫美亂像的雙重炮火洗劫。2016年,一些網際網路打法的小貸或者P2P,開始了無底線放貸,擾亂了市場秩序。黑產、中介和不法醫美機構從業人員,聞風而動,發明了很多騙貸方法。最終,服務這個行業的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損失慘重。大家對金融機構有很多誤解,認為金融機構是騙貸的幫兇。事實上,所有的騙貸,首先損失的就是金融機構。真金白銀,變成壞帳。而每一個詐騙實際上都有醫療機構的參與。即使中介是主謀,從我們協助警方的刑事案件中發現,醫療機構的老闆或者核心人員,一定是心知肚明,參與其中。今年疫情後,迎來了警方對醫美詐騙的打擊高峰。我們協助警方在北京、上海、貴州、杭州等地,刑事立案近10起,杭州有一個案件在2017年配合警方,到2020年才有時間騰出手來做。醫美老闆都身價不菲,投入很高,為了騙取幾十萬貸款,付出的代價是非常慘痛的,涉案醫療機構的參與人員後悔莫及。
典型的詐騙手法:
1.醫院找人套現,虛假整形。參與的消費者都是信用資質不錯的人,所以這種是比較隱蔽的。但是這些人利慾薰心,心存僥倖,實際上也是同謀,最終發現受騙上當。
2.忽悠正常信用資質的人來免費整形,承諾返現,幾個月後,跑路。有一個平臺叫做美美咖,類似這樣的平臺還在各個地方蠢蠢欲動。客人最後還是會找到醫院,產生很大的糾紛。其實醫院一開始知道這個渠道是有問題的,但是很難拒絕這種誘惑。
3.套路貸,不良中介,有時候是醫療機構股東,到58同城開個網紅主播招聘,然後說員工不漂亮。公司免費整形,然後工作不達標,炒魷魚。
任何一種案件,最終,都會被刑事立案。只是時間早晚,因為這個裡面的證據鏈是非常清晰的。這些不良渠道能給醫院帶來的收益,是蠅頭小利。後果,短期是消費者來上門投訴,長期則捲入刑事案件。雖然出現詐騙的機構,相對是少數。但是給行業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對合法經營的機構的形象,造成了損害。
金融科技服務醫美的市場,首先,需要醫美機構要對法律的底線,心懷敬畏。有些紅線絕對不能碰,不要有僥倖。其次,內部的公司治理要提高。老闆自己學一點法律,學一點財務。醫療機構投資上千萬,自己身價不菲,靠騙貸坑幾十萬。每一個案子,受害人都會秋後算帳。為這點錢鋌而走險,做醫院,又怎麼可能有初心,怎麼可能經營好。敢於在金融上鋌而走險詐騙的醫療機構,也不會在遵守醫療監管的規範上有什麼敬畏。
即科作為金融科技平臺,首先要保護消費者。如果消費者沒有做醫美項目,我們有無理由,7天無費用的猶豫期。如果醫院拒絕退貸,我們有消費者維權平臺,會免費為客戶起訴維權。目前是100%勝訴率。第二,我們要保護持牌金融機構,在技術上,管理上,降低和減少欺詐。作為金融科技平臺,我們更重要的是要保護醫療機構。
這也就是大家要理解,為什麼我們公司的員工會戴一個紅色的牌子在身上?這是我們對員工的警示。為什麼消費分期,我們對每一個客戶錄盡職告知視頻。任何免費整形,工作整形,返現整形都是詐騙。
因此,我們要積極參與促進中國整形協會的自律聯盟,大家從自己做好,同時也要積極驅逐行業劣幣。
同時,我們也會呼籲服務醫美機構的金融科技平臺和持牌機構,通過協會的自律聯盟,約定和遵守行業自律。不要用所謂網際網路的老套路,擾亂本來已經恢復平靜的醫美市場。一起心懷初心,為行業做好服務。
合規即生產力,就是最好的的創新
今天的醫美,營銷創新,產品創新已經亂花漸入迷人眼。金融服務的創新也是超過國際上的同行的技術和服務水平。我希望我們合作機構的夥伴朋友們,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真正的創新是什麼?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根據我們服務的醫療機構的客戶數據,客戶復購率,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多。為什麼?大家在服務客戶和合規上的投入,肯定比不過在廣告和渠道的獲客上的投入。而品牌的建設,也還是停步在砸錢買流量的階段。一個優秀的企業,主要客流,來自於存量客戶的口碑,來自於復購,剩下的少部分來自於購買流量,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宜家。這樣的獲客成本才會健康。這樣就不會被渠道綁架,被流量綁架。
合規不是情懷,自律不是情懷。從商業價值最大化的角度,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投入服務投入合規,需要的資源是不多的。我的個人建議,首先,經過了一年的飛奔,花一些時間自查,制定標準的SOP,內部設定專業的合規崗,內審崗,或者請專業第三方來協助。其次,打開投訴通道,收集投訴意見。以客戶服務和口碑為KPI,提高客戶由衷的推薦的口碑,這是對公司治理提升最重要的途徑。比如我們這裡接到的最多的投訴,是客戶分期後後悔了。我們有七天無費用無理由退貸。第三,培養員工嚴格的合規意識,增加高素質團隊。醫美行業從業者收入不菲,找得到基本素質高的員工。我們給每一個員工,工牌上,掛一個紅色的牌子。上面寫了可能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對應的刑法。不斷重複進行底線管理,底線教育,法制案例教育。
同樣,金融科技平臺,更是要聚焦規範。進一步提升合規,提升服務水準,這就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很多散戶老闆,也希望有能力整合資源的機構,比如協會的自律聯盟,推薦專業的培訓,專業律師和合規專業人員。一些專業服務機構已經主動聯繫即科成為合作夥伴,免費提供基本服務,團購提供升級服務。
讓我們的自律聯盟的朋友們一起努力,在這個捕捉輿論眼球的醫美行業形成一股清流。打造出真正的品牌,成為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市場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