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如此「暴利」,醫美為何掙錢費勁?

2020-12-20 大美業雲商寶

顏值即正義,在這個看臉的社會,通過醫療手段變美已經逐漸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和認可。醫美項目也慢慢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下班沒事兒去打個水光針、美白針等。因為皮膚美容項目,風險小,費用不高,多數人選擇去嘗試。

隨著所謂「顏值經濟」大爆發,醫美的高毛利徹底點燃了行業的熱情。然而在醫美行業光鮮亮麗背後,有些下遊企業也有自己的「心病」。

市場夠大而且夠亂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4-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已從521億元增長到1217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3.6%。佔全球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約13.5%的市場份額。2019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460億美元,國內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60億元人民幣,近五年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長速度。

此外,預計2018年至2023年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將以24.2%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成為全球前十大市場中增速最快的市場。

早在2017年,中國每千人平均接受醫學美容治療僅為11.7次,而在韓國,美國,巴西和日本的千人普及率分別為80.4%、50.1%、43.6%和27.0%。因此,隨著行業發展及大眾對醫美服務的接受度更高,未來該市場仍具有巨大增長空間。

林子大了啥鳥都有,雖然醫美市場夠大但也夠亂。《每日財報》注意到,當前除了合法的機構市場還存在大量沒有辦理正規手續,在無證經營或證照不全的情況下營業的非法醫美機構。根據中國數據研究中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數據顯示,非法醫美機構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可怕的是,黑診所的年手術量是正規診所的2.5倍,超過2500萬例。

在此背景下,醫美行業上遊企業依舊盈利能力較強,代表性公司毛利率可達 50~90%,淨利率可達25~60%。以華熙生物為例,2019年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為77.28%、33.34%;昊海生物科技2019年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為77.31%、23.11%。

而在下遊企業中,還存在集中度低、營銷費用高、盈利能力有待改善的問題。

顏值經濟看似很美,但盈利卻很難

醫美國際前身為深圳鵬程醫院,創辦於1997年。公司於2005年成立第二家美容醫院——深圳鵬愛醫療美容醫院。自2011年起,醫美國際通過併購重組的方式在國內實現快速擴張。

經營範圍為美容醫療服務提供商,提供美容服務,包括手術美容治療,如眼科手術、鼻整形、隆胸和吸脂;非手術美容治療,包括微創治療和能量治療,如雷射,超聲波和紫外線治療,以及其他美容服務,如美容牙科,以及一-般醫療服務。

儘管醫美行業發展較迅速,但並不代表醫美國際的盈利前景也樂觀。

財報顯示, 2016-2018年,醫美國際淨利潤分別為5053萬元人民幣、-7243萬元人民幣、-2.53億元人民幣。公司2016-2018年經調整淨利率分別為7.0%、8.5%、6.9%。

2019年年報顯示,醫美國際實現營收8.69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的7.61億元增長14%。

然而,扭虧的同時市場上也傳來質疑稱,導致公司在2019來了淨利潤扭虧的根本原因,是以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導致的公允價值變動被計入了公司的當期損益。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在資產負債表被列為「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初始按公允價值確認,之後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這一項目的變動不反映公司實際的經營利潤情況,這也意味著,此次在醫美國際業績中出現的1.37億元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收益,其實是公司估值下跌的結果,與公司當期經營業績無關。

與此同時, 2016—2019年,醫美國際的銷售費用逐年升高,分別為2.312億元、3.304億元、3.34億元、4.13億元,各佔同期收入的39.5%、43.1%、43.8%、47.5%。

在費用大增的背後,醫美國際的實際經營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在競爭激烈的醫美行業,醫美國際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醫美國際需要在研發上多下功夫,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複合型醫美人才是企業良好發展的重中之重,同時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提升機構的信息化水準,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技術、先進的軟體和工具們開展精細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經營和服務。

近年來,醫療美容(下稱「醫美」)市場的爆發,不僅為從業者帶來了巨大商機,也引發了眾多社會問題:由水貨假貨、無證行醫及黑機構等灰色領域引起的定價混亂、隱患操作、虛假營銷等情況,均對市場造成了不良影響。

2020年,監管層將強化對醫美行業的監管,行業洗牌即將出現。

醫療領域,沒有哪個行業存在如此多的民營機構。醫美的屬性到底是什麼?如果這個概念不清楚,這個行業的發展就舉步維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會長張斌對第一財經表示。

他透露,《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正在修訂,現在已經進行到第9稿,有望今年出臺。

享受過醫美服務的人大多會遇到這樣的場景:一杯咖啡或一杯茶,每個客戶會在醫美行為之前享受一系列服務,離開時還會得到一個小禮物。

但這讓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李世榮極為憤怒:「醫生靠的是自己的實力,做好了手術之後才會有人找你,而不是靠一杯咖啡、一個禮物。行業應該回歸醫療的本質。」

這雖然是李世榮個人的不滿,卻描述了整個醫美行業的營生現狀:無關醫療的服務行為大行其道,最核心的醫療服務卻成為最輕的一環。

醫美服務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鏈條:諮詢師負責前期溝通銷售,醫生護士提供醫療服務,諮詢或護士提供診後管理。

艾瑞諮詢報告顯示,從醫美機構的價值分布(成本結構)來看,獲客營銷佔比最高,達30%~50%;其次為醫療服務和藥品器械採購,佔比分別為15%~25%和10%~20%;此外,諮詢銷售佔比在3%~7%,行政管理佔比約為2%~3%。除去上述成本,還有房租水電等固定成本,該類成本佔比僅次於獲客營銷,但地域差異較大。

醫美行業平均淨利潤為1%~10%,然而受其依託資源的不同,部分機構利潤可高達50%以上,也有部分機構呈現長期虧損。

「很多醫美機構的利潤非常低,用100元的獲客成本,求取5元的利潤。如果沒有很強大的資金支持獲客成本,這個領域最好不要進入。」一位醫美行業的醫生表示。

該醫生表示,醫美行業產生的價值,主要由渠道與搜索平臺獲取,且是醫療價值的2~3倍。在重獲客營銷的經營模式下,機構經營者多通過壓縮醫療服務、院內管理等成本,以獲得更高利潤。

行業困境的背後,是整形外科醫生數量的遠遠不足。也正因此,醫美的狂熱需求催生了大量無證人員非法上崗,引發行業亂象。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整形醫院與美容醫院醫生僅7419位左右(包括整形外科、皮膚科、中醫科、口腔科部分醫生)。

「這樣會害了一批醫生!一般而言,整形醫生的成長需要10餘年,醫生需要在外科工作幾年,然後在整形科工作幾年,才能上醫美的臨床。現在什麼科室的醫生都去做醫美,僅僅是因為利益的驅使,這會害了他們。」李世榮表示。

欲了解和學習更多微整形、非手術雷射項目組合運營請繼續關注我們大美業雲商寶。

相關焦點

  • 行業如此「暴利」,醫美國際為何掙錢費勁?
    醫美項目也慢慢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下班沒事兒去打個水光針、美白針等。因為皮膚美容項目,風險小,費用不高,多數人選擇去嘗試。隨著所謂「顏值經濟」大爆發,醫美的高毛利徹底點燃了行業的熱情。然而在醫美行業光鮮亮麗背後,有些下遊企業也有自己的「心病」。
  • 醫美暴利:何時能退燒?|醫美|暴利|玻尿酸|顏值經濟|-健康界
    隨著「顏值經濟」崛起,醫美行業暴利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以上市公司愛美客為例,自9月28日進入創業板來,截至12月14日,愛美客累計漲跌幅達到433.94%, 遠超過滬深300,目前總市值達728億,動態市盈率超過170倍。
  • 暴利的醫美行業:女人的錢,究竟有多好賺?
    這還是對經銷商和醫美場所的價格,到了天貓,寶尼達的單支/0.5ml的價格是10800元起,這個暴利真是突破我的想像!不過,話說回來,成本這麼低,打在臉上真的沒問題嗎?其實,成本暴利的背後還有高額營銷費,激烈的競爭讓醫美行業營銷變得格外重要!從傳統廣告到網際網路平臺再到機構導流,像我們熟悉的那幾個醫美平臺,機構入駐都需要繳納至少20%的利潤分成。還有美容院、美髮店、美甲店、甚至網紅、微商都成為了渠道,每介紹一個客戶都有一定的抽成。
  • 30元成本賣10000,醫美企業:我們不賺錢
    幾十元東西,賣幾百元,甚至幾千億,愛美客當真是暴利。然而放眼整個醫美行業,這樣的現象真的只是個例嗎?去年5月在美上市的新氧,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8.68%、82.62%、85.08%,逐漸增高。
  • 醫美暴利:何時能退燒?
    來源:新浪財經文/理邏 張藝瓊(實習生)隨著「顏值經濟」崛起,醫美行業暴利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根據艾瑞諮詢預測,2021年中國醫美市場有望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市場,2023年總體規模有望達到3115億元,而愛美客,則正是醫美行業暴利的一面鏡子。截至2019年,愛美客在細分賽道的市佔率為10.1%,為國貨第一。
  • 真實數據告訴你:醫美行業有多暴利?
    中國2019年的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00億,近五年複合增長率30%,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醫美滲透率依然在全球處於較低水平,中國醫美每千人的每年診療次數僅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韓國的六分之一,很多知名機構預測未來這一行業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可以達到萬億級別。
  • 一年收6億,醫美真的暴利?
    4月9日凌晨,醫美平臺新氧科技提交了赴美上市招股書,納斯達克有望迎來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醫美,這是一個暴利與神秘共存的行業,嚴重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借錢整容也值得,有人則避之不及。而讓投資人興奮的是:這還是一個十年前就進入高速發展期、黃金時代裡遍地是錢,且增長空間巨大的行業。但錢,真的那麼好賺麼?
  • 從瑞麗醫美IPO,透視暴利醫美行業投資趨勢與...
    不為別的,正因瑞麗處於風口上的醫美賽道,而其在港交所上市,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並透視醫美連鎖機構及上下遊產業鏈在行業中的地位。 如此可以推斷分析,全國醫美服務機構處於區域化的競爭格局,集中度低,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
  • 醫美行業真的暴利?毛利率90%都嫌賺得少,「拉客」成本太高
    中國2019年的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00億,近五年複合增長率30%。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醫美滲透率依然在全球處於較低水平,中國醫美每千人的每年診療次數僅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韓國的六分之一,很多知名機構預測未來這一行業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可以達到萬億級別。
  • 醫美國際股價腰斬、賺錢費勁,背後還有6萬整形黑診所野蠻生長
    「 1 」業績重挫,股價腰斬醫美國際搭上近幾年醫美整形行業駛向「平民化」的快車,成為國內首家在美股上市的連鎖醫美機構。截至去年年底,醫美國際旗下有21家醫療美容中心,其中19家為全資或主要控股的美容中心。值得注意的是,與眾多走資本擴張模式的企業一樣,醫美國際同樣面臨盈利的質疑。「 2 」「暴利」的醫美行業難賺錢醫美行業曾因「低門檻+暴利」吸引了無數入場者。
  • 解密:醫美(整形美容)行業不為人知的掙錢秘訣
    解密:醫美(整形美容)行業不為人知的掙錢秘訣看到一則新聞說成都已經取代去年的首爾,名列《2018年雙11醫美消費城市榜單》的第一名。今年的第二名是南京,第三名是上海。前不久,四川成都宣布打造「中國醫美之都」。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此外,A股唯一一家眼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也是如此,2019年毛利率高達71.17%,這意味著眼鏡成本僅為售價的3成不到。 還有五大眼鏡生產基地之一的丹陽,佔據著全國80%的眼鏡市場。
  • 「醫美茅臺」愛美客毛利率驚人,暴利玻尿酸還能維持多久?
    伴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及中產階級群體崛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消費者醫美意識快速提升,推動醫美市場高速增長。2012至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從298億元增長至1769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28.97%,但相比於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中國醫美市場還處於剛起步階段。
  • 醫美暴利神話破滅:價格戰擠壓利潤空間 加快行業洗牌
    在顏值經濟風口下,醫美產業備受資本市場關注。據wind數據,年初至今,醫療美容指數近一年累計漲幅達53.5%。醫美產業鏈充滿想像空間,但也並非處處金礦。曾被視為醫美行業最為「暴利」的中遊醫美機構,並沒想像中美好。不少掘金者在一遍遍洗牌中,黯然出局。
  • 暴利媲美茅臺?一文帶你了解醫美聖品——玻尿酸行業
    其中,玻尿酸在醫美行業作為美容填充劑的使用最早進入市場化,在微整形領域作為隆鼻、下巴充盈、豐唇和抗皺等填充劑,或作為保溼水光針的注射產品,佔據了醫美填充劑市場的主要份額。除了醫美行業外,眼科、骨科等領域玻尿酸同樣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但是這部分的市場有待挖掘,目前國內玻尿酸最主要仍是用於求美。
  • 「醫美茅臺」愛美客毛利率驚人 暴利玻尿酸還能維持多久?
    伴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及中產階級群體崛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消費者醫美意識快速提升,推動醫美市場高速增長。2012至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從298億元增長至1769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28.97%,但相比於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中國醫美市場還處於剛起步階段。
  • 現在做啥行業是比較暴利?現在幹什麼比較掙錢?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什麼行業會變得非常暴力?第一古玩古玩,也叫文物、古董等,是古代文化遺產中遺留下來的物品,古玩市場即古董文物交易市場。作為人類文明與歷史縮影的見證者,融合了史學、方志、金石、博物、鑑定等學科。經過千百個朝代的起起伏伏,藏玩之風依然不衰,古玩交易依然興旺,古玩市場也見證了這一切,三年未開,三年不開。
  • 小報告丨千億顏值經濟崛起,醫美行業為何營收走衰?
    「顏值時代」的到來讓整容醫美屢見不鮮,醫美消費者需求的提高,也讓醫美行業的價值得以體現。受疫情影響,2020上半年的醫美行業營收並不樂觀。6月26日,醫美國際(AIH.US)發布的2020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91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809億元下降49.7%,淨虧損為8310萬元。
  • 成本幾十售價上萬,醫美江湖「三巨頭」高毛利能持續多久?
    隨著招股書的披露,隱藏在醫美行業背後的「暴利」被徐徐揭開。以愛美客的主打產品為例,其旗下一款填充型玻尿酸產品愛芙萊,成本價為31元,出廠價為311元,經過下遊經銷商的層層加價,美容醫院的售價大概在1000~2000元/支。
  • 新氧攜手西南醫美標杆星榮開啟公益進行時 醫美行業龍頭效應凸顯
    繼武漢同濟醫院後,新氧聯手醫美行業標杆星榮整 形外科醫院成立的第二家公益救助基地落戶西南醫美重鎮——重慶,並首次引入了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MDT)。李世榮教授也表示,「星榮的模式可以複製,但如此高規格的專家團隊、醫療技術設施以及新氧公益的大力加持,是無法複製的。醫美醫生的使命是讓更多人變美,未來,星榮整 形外科醫院將與新氧攜手,共同為中國公益項目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