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平臺研究:傳統電商與視頻平臺競爭白熱化

2020-12-12 騰訊網

一、2020年直播電商行業發展現狀

在剛過去的今年「雙十一」期間,僅當天,直播帶貨在全平臺貢獻了63.12億交易額,觀看量達7.91億人次;整個活動期間,直播帶貨累計創造了107.56億交易額,累計銷售超過12.09億件商品,觀看量累計達141.34億人次。

1、直播電商發展歷程

中國電商直播最早發展於2016年,從最初以內容建設與流量變現為目的起步嘗試,產業鏈至今逐步完善、多元化,目前行業處於爆發式增長期,交易量快速增加,頭部流量平臺和交易平臺持續向直播傾斜資源。

2016年淘寶、京東正式上線直播功能,電商直播開始逐步發展,2017年快手、抖音相繼上線直播功能,淘寶直播內容、流量、玩法不斷升級,2018年快手、抖音推出了一系列商業變現模式,包括熱搜榜、MCN 合作等,並上線了購物車項目。

通過直播營銷帶貨變現,2019年淘寶等平臺電商直播全面爆發,拼多多、騰訊加入直播大軍,電商直播朝向更大的規模、更專業的分工以及與傳統電商進一步融合的方向發展。

2、直播電商曆經幾年發展,已進入爆發期

2018年直播電商快速發展,增速超600%,2019年,正式進入爆發期,直播電商整體成交額達4512.9億元,同比增長200%,且直播電商已逐步從粗放式的自由發展,轉變為穩定而系統化的發展模式。

但同時,直播電商在2019年,僅佔國內網購整體成交額的4.5%,相對於國內目前直播電商的火爆程度,還有不小的成長空間,短期內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直播電商發展已歷4年,最初只有淘寶和蘑菇街兩個平臺,隨後多個電商及直播平臺跟進,到現在直播電商已成為標配,帶貨主播也從網紅髮展為明星、企業家等多元化發展。

二、直播電商行業產業鏈現狀

直播電商經過幾年的發展,逐步發展到目前完善而系統化的產業生態。

1、傳統電商流量紅利即將結束,需要新的媒介形式獲取新增流量

由於人口紅利見頂與競爭環境惡化等因素影響,電商平臺獲客承壓,獲客成本逐年升高,行業處於爭奪存量,製造增量以尋求增長的時期,其中包括提高購買轉化率以及市場下沉。 直播起初是淘系提高品牌商在平臺轉化率嘗試的手段之一,類似團購與短視頻,此後隨著直播帶來了良好的轉化效果,其入口的優先級逐步提高。

此外,內容平臺的入局給直播電商帶來新增流量,抖音快手的用戶畫像與電商平臺的消費主力高度吻合,而電商平臺亦能彌補內容平臺變現時在供應鏈資源的欠缺,兩者的合作更加深入,為直播電商蓬勃發展帶來契機。

2、短視頻平臺用戶增長放緩,直播成為新流量變現新形式

經歷了2018年的高速增長後,短視頻產品月總獨立設備數在2019年增長放緩,增長率穩定在1%左右。

用戶增長乏力促進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加速商業化變現進程,其中,電商帶貨幫助短視頻平臺進一步刺激了用戶消費,提升了用戶價值,直播帶貨業務在短視頻平臺的比例和重要性逐步上升。

3、消費品牌廠商受業績增長壓力,開始追蹤投入回報性價比

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品牌主業績增長承壓。2019年,中國消費類品牌商的廣告宣傳推廣費增長明顯趨緩,同比增長僅7.2%。在品牌主廣告投入力度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品牌主對品效合一的營銷效果更為看重,對廣告的預算結構也產生了相應變化,整體從對傳統媒體廣告的投入轉向對短視頻/直播等新興營銷形式的資源傾斜。

4、C端用戶對直播電商接受度較高,對此模式有明顯需求

截至2020年3月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2.65億,佔網民整體的29.3%。電商直播能擁有如此廣泛受眾群體的原因,一方面是平臺加以引導,增加用戶被動消費向主動消費的轉化;另一方面,信息爆炸、用戶時間碎片化,粉絲效應與從眾心理等因素導致其傾向作出快準穩的消費決策。

對於短視頻平臺用戶,用戶對內容趣味性的追求越來越高,以唱歌、聊天+打賞為主要模式的娛樂直播行業已進入疲軟期,購物已經變成直播用戶主要的消費方式,點擊第三方電商平臺購物的用戶高達51.6%,在平臺內置電商中購買商品的用戶達48.0%,產品內嵌的直播功能使得用戶「打賞主播」的消費習慣發生轉移。

5、政府機關鼓勵新業態發展,引導整體市場規範化發展

行業規範化政策不斷頒布和實施,使直播電商行業生態將更加規範化運行,一定程度上去除行業內惡性競爭導致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保護行業內優質企業或機構,推進整體行業生態向更加成熟和健康方向發展。

三、傳統電商與視頻平臺各有長短

從最初的淘寶、蘑菇街,到現在的抖音、快手、拼多多、京東等等平臺,聚合成了目前直播電商領域的頭部平臺參與者。

目前頭部的平臺參與者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傳統電商為主的電商平臺拓展新增流量,二是短視頻平臺探索流量變現。

平臺間取長補短,合作博弈成為常態

電商平臺內容化與內容平臺電商化成為平臺的模式擴展方向,但搭建新模式需較多的時間、資金與技術,且培養自身平臺用戶的消費或內容新習慣也還需時日,電商與內容媒體的合作成為相互賦能、為進一步培養自身平臺用戶內容或消費習慣的突破口。

在合作中,兩者相互補足,電商平臺獲得了更多外部流量與更多渠道給消費者種草,而內容平臺資源位的使用效率、收入均得到了提升。

但是,二者的關係比合作更微妙複雜。因為內容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體量和流暢的用戶運營體系,如果自成生態閉環對電商平臺造成極大的威脅,而電商平臺對內容平臺現有的流量和資源威脅(如主播)也是存在的。

雙方都想自成生態,目前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端倪。但短期內,雙方主要是各取所需的關係,這種互相成就又互相博弈的關係將一直存在。

相關焦點

  • 抖音電商閉環 店寶寶:電商競爭白熱化!
    近日多家媒體都在報導:懸而未決的抖音電商閉環,真的來了。有知情人士透露,抖音電商閉環在一系列「快進」之後,終於全面「定檔」「最快時間就在8月底」。全品類!抖音直播外鏈必須入駐星圖把多方面消息人士獲得的最新消息整理如下:1、區別於兩周前的化妝品類目大調,此次抖音閉環將針對全部品類商品;2、此次閉環針對的是抖音直播電商,短視頻、廣告業務,以及頭條、西瓜等產品系電商暫不涉及;3、所謂抖音電商閉環,並不是切斷外鏈,而是要求直播商家和主播使用抖音小店,或者掛在購物車裡的外鏈必須進駐星圖平臺的商品庫;
  • 蘑菇街範懿銘:電商本質還是商,平臺競爭拼細活
    近日,蘑菇街資深副總裁範懿銘做客國內首家商業視頻財經媒體容眾財經,暢談疫情之下的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提前預售周期背後的隱藏原因,並針對直播電商三大陣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疫情之下,電商平臺拉長「雙十一」競爭資源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行各業受到衝擊,直播電商在疫情初期也受到較大影響。
  • 4大直播電商平臺暗藏了哪些商機?
    電商直播特殊在哪? 四大主流直播電商平臺的差別在哪? 今天我要分享的話題是「如何借力直播電商,抓住新商機」。從以下4個方面來展開: 1.剖析直播電商火爆的具體原因。 2.四大主流直播電商平臺對比及運營建議。
  • 直播平臺開發:電商直播APP成為帶貨新渠道
    從5分鐘賣出14000隻口紅的李佳琦到「618」帶動總成交額超5億元的「淘寶一姐」薇婭,電商直播正在一次次刷新自己創下的銷售記錄。屢屢創下新高的數字背後,是一場關於消費者、電商平臺、商家以及MCN機構的狂歡。不過,這不僅是電商人的節日,也不僅電商平臺的戰役,戰火已經蔓延到短視頻平臺,抖音和快手已經宣布「參戰」。現在的直播已經是電商的標配而不是選配。
  • 電商平臺殺入直播 個人網紅直播賣東西漸難
    ­  「親」的背後是以淘寶店主為代表的電商平臺,而「寶貝」的背後則是新興的直播平臺。­  進入2016年,這兩個曾經沒有多大競爭關係的行業忽然發現,「網紅」正在成為需要爭搶的稀缺資源,而這場暗戰或許將決定電商平臺的未來走勢。
  • 新直播電商平臺靠什麼吸引消費者
    一邊是秀場 一邊是電商 新主播吸粉有道4月23日,拼多多開始對外招募秀場直播公會。據郭建華透露,他經營的藍色引擎公司目前是拼多多合作規模比較大的直播公會。他說,與淘寶直播平臺不同,拼多多客戶端並沒有搜索直播間入口,進入直播間僅靠好友分享連結進入,這非常符合拼多多打造的社交電商平臺屬性。
  • 極光: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DAU明顯減少,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
    一、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2020雙十一購物節重大意義疫情後的雙十一對於電商行業意義非凡,消費需求爆發疊加商家復甦焦慮,平臺競爭白熱化。雙十一作為疫情之後全球最大的消費季,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或者電商平臺而言,均具有重大的意義。
  • 產品經理有話說|直播電商競爭激烈,拼多多為什麼要做「插件式」直播?
    從目前的局面來看,快手、抖音、淘寶和騰訊是直播的四大平臺,各巨頭以直播為抓手,爭奪電商行業越來越珍貴的流量資源,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拼多多也想要做直播。春節過後,拼多多以「助農直播帶貨」起頭,陸續推出了」拼交會「復工直播、瑤族女縣長直播、電商小鎮直播、七大博物館直播等形式助推平臺「插件式」的直播。
  • 漢聰解析電商平臺趨勢:讓電商從高價回歸「性價比」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的生活越來越碎片化,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電商平臺交易。漢聰電商深知,行動支付得益於行動裝置的便利性和便攜性...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的生活越來越碎片化,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電商平臺交易。
  • 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 | 雙十一報告
    一、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2020雙十一購物節重大意義疫情後的雙十一對於電商行業意義非凡,消費需求爆發疊加商家復甦焦慮,平臺競爭白熱化。雙十一作為疫情之後全球最大的消費季,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或者電商平臺而言,均具有重大的意義。
  • 對話網紅電商服務平臺魔筷:如何做電商平臺「適配器」?
    在3G-4G時代,由傳統社交(微博)和電商(淘寶)平臺的流量主導第二波流量的局面正在改變,在4G末期短視頻(抖音,快手)和移動直播(淘寶直播)等內容生態崛起,流量結構再次改變。在流量去中心化時代的趨勢推動下,用戶開始集聚在一些新的流量生態下,同時淘寶難以消化的供應鏈轉由抖音和快手消化。快手最先將電商化提上議程,2019年,當年快手電商完成交易額約596億。
  • 社交電商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社交電商平臺?
    具體來看,搜索電商,也就是以淘寶、京東為代表傳統電商,其交易要素組合順序是:需求,觸點,信任。即從需求出發,通過搜索觸達商品,通過商品和服務建立信任。而內容電商,交易要素組合順序是:觸點,需求,信任。KOL等通過圖文、視頻等內容形式推薦商品,用戶接收內容,與自身需求產生吻合併形成轉化,所以,內容電商本質是導購模式的線上化,而小紅書、什麼值得買都屬於這類平臺。社交電商,其交易要素的組合順序是:信任,需求,觸點。平臺用戶通過分享、拼團等形式,將商品信息在自身社交圈層中擴散,被傳播者基於信任關係,再結合實際需求,形成平臺閉環的銷售轉化。
  • 上海: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直播電商平臺,培育優質MCN
    該措施包括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直播電商平臺,推動國內外頭部平臺在滬設立功能性總部,培育一批生活服務、工業品、農產品等專業直播電商平臺。支持本市電子商務園區、電子商務基地、文創園區、產業園區等,結合特色產業發展,加強內容製造、視頻技術、直播場景等直播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和集聚優質直播平臺、MCN機構、專業服務機構入駐,形成集群效應。
  • 直播平臺競爭白熱化 鬥魚造星力十足
    原標題:直播平臺競爭白熱化 鬥魚造星力十足   如果說2016年是直播的元年,那麼2017年對於直播來說可謂是轉折的一年。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6年以直播為創業項目的公司多達上百家,在App Store 裡搜索「直播」這個關鍵詞,便能看到上百個App。
  • 流量是電商平臺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胃王吃播不僅浪費糧食,還會營造不良的社會風氣,針對這種直播亂象必須「零容忍」。2020年7-8月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熱點分析(四)2020年8月26日,抖音宣布10月9日後,抖音直播間只支持小店商品,第三方來源的商品將不再支持進入直播間。更早前抖音通過降低佣金比例來鼓勵主播使用小店而非第三方電商平臺的商品連結。
  • 直播電商深度報告:直播電商爆發,是集體狂歡還是格局重塑
    短視頻驅動流量遷移,直播電商迎來爆發 從 2016 年開始各電商平臺就開始推出直播功能,但整體推廣和使用度相對偏低,其中 蘑菇街 2016 年 3 月就開啟直播功能,隨後淘寶、蘇寧和京東相繼推出直播功能, 2017-2018 年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開始推出直播帶貨,此後 2019 年各網際網路平臺
  • 網際網路圈瘋玩直播 淘寶快手等直播帶貨競爭白熱化
    事實上,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加速進入直播帶貨,李佳琦、薇婭等「後來居上」,張大奕的帶貨影響力已不復當年,淘寶、快手、抖音等直播帶貨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QuestMobile 3月發布的《2020中國移動直播行業「戰疫」專題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網民對移動網際網路依賴加大,網際網路的使用時長比日常增加21.5%。另一個明顯上升的趨勢是視頻類直播的「份額」佔比。
  • 如何在電商平臺上做營銷?
    在疫情的影響下,線下消費活動受阻,線上電商渠道顯得更加重要,不僅是食品、美妝、快消等日常品類,就連奢侈品、房產、汽車等高額商品,也開始重視電商鏈路的搭建與探索。相信在後疫情時代中,線上電商會成為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必須補足的一塊短板。然而今天的現狀卻是,大多數企業知道電商的重要性,卻不知從何入手進行電商營銷。
  • 電商直播平臺APP有哪些?哪個最火熱?
    電商直播平臺APP有哪些?哪個最火熱?
  • 電商系列報告:直播電商新趨勢從流量導購到品效合一
    機構:申萬宏源投資摘要直播帶貨是電商發展長期趨勢:1)直播、短視頻的興起使得用戶流量時長分配發生變化,同時也改變了廣告主品宣投放計劃;2)直播展示性、直播電商起於流量,發展空間由供給決定:用戶對高性價比產品和更具互動性、場景化的線上購物體驗的需求驅動了直播電商的蓬勃發展,然而具備真正帶貨能力的KOL稀缺,行業頭部效應顯著,商家對主播帶貨的品宣需求決定了直播渠道的資源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