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吐槽寒假作業:熱愛文學的女兒被迫在家拆電器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每到寒暑假,家長們就會上網吐槽那些「難倒眾生」的作業題。這個寒假,隨著各種綜合實踐作業的興起,畫中華鱘、拆解電器、看數字猜成語等作業,成為家長們新的吐槽對象。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神題。

    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報導

    二年級作業 畫條中華鱘

    吐槽:老師你不能讓學生畫條常見的魚嗎?這玩意兒有多少人見過?難道為完成作業,還得帶孩子上高檔飯店吃一條?

    現在,傳統的寫寫算算、做做試卷早就過時了,面對五花八門的各種綜合實踐作業,有家長點讚,也有家長叫苦。

    「有一天女兒問我中華鱘長什麼樣,一下子把我問住了。」宋女士的女兒在巴南區某小學讀二年級,對於女兒突然提出的這個問題,宋女士覺得莫名其妙,後來才搞明白,原來女兒的寒假作業有一項是觀察中華鱘並在A4紙上畫一條。

    「說實話我也沒有見過中華鱘,無法給孩子描述中華鱘的樣子,只能上百度找,從很多中華鱘的照片中,找了一條相對好畫的,讓女兒照著畫。」

    宋女士說,雖然聽女兒說這是一項與環保有關的作業,但她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老師另闢蹊徑找了這麼一條怪異少見的魚,「除了在飯店見過這種活魚,平時還真難見到,難道為完成作業要去吃一條中華鱘嗎?」

    五年級作業 做主題小報

    吐槽:四開紙、橫版、裝訂線、版面、留白、報頭……老師,這些報紙的專業術語,對一個五年級孩子會不會難了點?

    家住楊家坪的5年級學生小苗的寒假作業包括兩部分:一是紙質作業,二是參加社會實踐。小苗說,紙質作業相對容易,自己花四天時間就完成了。而社會實踐作業則讓小苗覺得完成起來十分困難,尤其是學校要求的製作主題小報。

    小苗說,小報以某次活動為主題,要求通過參觀、訪談、參與實踐等方式,以隨筆、日記等形式呈現在小報中。在內容方面,需要寫一篇文章、畫一幅畫、編一首童謠,開學的時候還要進行評選。

    對於小報的格式,學校有非常詳細的要求:「四開紙、橫版,左側預留2釐米裝訂線,其餘部分橫向對摺,分左右兩個版面,上下左右四邊各留2釐米,中縫留4釐米,報頭位於頭版(左側)左上方,包括報紙的名字和出版時間等。」

    小苗媽媽說,這些專業的術語連他們大人都搞不懂,更別說小苗這個5年級的孩子了。

    六年級作業 看數猜成語

    除了以上那些實踐類作業,有家長吐槽說,那些所謂「趣味」作業,也讓人頭大。比如下面這道題。

    家長黃先生第一次從讀6年級的女兒那裡聽到這道題時,著實費了一番腦筋:請猜出五個成語,第一道題是20除以3,第二道題是1除以100或者叫做百分之一,第三道題是9寸加1寸等於1尺,第四道題是12345609,第五道題是1、3、5、7、9。

    昨天,重慶晨報記者拿著這樣的考題隨機採訪了幾個成年人,大家都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樣子,那麼我們來公布答案好了:

    20除以3,因為它的答案接近於6.6666,所以這道題的答案是陸續不斷,或者是六六大順都行;百分之一就是百裡挑一;9寸加1寸等於一尺即是得寸進尺;12345609,七零八落;1、3、5、7、9無雙數所以叫做舉世無雙,或者你把它答出天下無雙都行。

    吐槽:老師,我女兒的愛好是文學。為了完成作業,我不得不花100元買個舊微波爐回家,然後還得讓女兒把它拆了。

    高一作業 拆廢舊電器

    朱成華這兩天也正為女兒的寒假作業發愁,女兒在九龍坡區某中學讀高一。「物理作業其中一項是拆掉一個廢舊電器,認識該電器的工作原理,還有那些電子元件。」

    朱成華說,這個作業看起來不難,但是,他們在第一步—找到一個廢舊電器這個問題上就卡了殼。「現在,哪個會把不用的廢舊電器堆在屋頭嘛,有的話也早就丟了。」

    向親戚朋友打聽了一圈無果後,朱成華最後找到一個經常到小區來收廢舊物品的男子,從他那裡花100元買了一個廢舊微波爐。「別人都是賣廢舊物品,我們是買廢舊物品。」朱成華頗為無奈地說,關鍵是,買回家還得把它拆了。

    朱成華覺得,這項作業,對於那些讀理科的男生來說或許是個不錯的實踐作業,對於愛好文學的女兒來說,有點不著調。

    聲音> 家長應看重做作業的過程

    對於這些形形色色的寒假作業,有些家長認為,如果主題和內容不夠吸引人,「而最後呈現的僅僅是一張小報的話,很多人大冷天是不會真的出去實踐的。」

    家長黃先生也有自己的想法:「現在學校為了追求與國際接軌,經常還布置一些調查類的作業,最後還要完成報告,用PPT或者視頻等呈現,這種作業明顯太難,學生沒有能力獨立完成,大部分就要靠家長幫助了。」

    小苗媽媽對學校布置的作業倒並不反對,她認為,學校就是希望家長能配合讓孩子的寒暑假過得更有意義,雖然過程稍微麻煩一點,但自己能夠理解。

    事實上,家長的心態可以轉變一下。南開小學校長錢小波說,家長不要簡單地把寒假作業理解為考試,做寒假作業更大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得到鍛鍊。

    對一些家長和學生認為比較難的題目,比如趣味數學等,可能孩子一下子想不出來,但是孩子思考了,他就得到了鍛鍊,有的題目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的,孩子最後懂了,學習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從更深的角度看,將來孩子在社會上也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領導說的做的一件事「過頭」了,怎麼辦?所以家長對寒假作業的心態還是應看重過程。

相關焦點

  • 13579猜個成語 家長吐槽寒假作業變十萬個冷笑話
    答:天下無雙 ……  每到寒暑假,家長們就會上網吐槽那些「難倒眾生」的作業題。這個寒假,隨著各種綜合實踐作業的興起,畫中華鱘、拆解電器、看數字猜成語等作業,成為家長們新的吐槽對象。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神題。  二年級作業 畫條中華鱘  吐槽:老師你不能讓學生畫條常見的魚嗎?這玩意兒有多少人見過?
  • 這些寒假作業神題遭家長吐槽
    原標題:看了這些寒假作業題 家長們又悲劇了……    每到寒暑假,家長們就會上網吐槽那些「難倒眾生」的作業題。這個寒假,隨著各種綜合實踐作業的興起,畫中華鱘、拆解電器、看數字猜成語等作業,成為家長們新的吐槽對象。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神題。
  • 網友吐槽寒假另類作業:根據姚明檔案編寫人物傳記
    學生:在寒假常規作業下開放型作業成甜蜜負擔 老師:以玩的心態應對 不要背負太大壓力  寒假剛剛開始,不少學生發現寒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奔著「高大上」的潮流而去。不僅形式五花八門,各類被戲稱為「奇葩」的作業內容也在考驗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在另類作業大行其道的同時,學生表示「想說愛你不容易」。試卷、作文等常規作業也一個都不少地排滿假期。
  • 布置寫春聯制花燈等「花式」寒假作業 家長有苦難言
    繪製一張家庭平面圖,製作一份春節小報,設計一項科技小發明……用家長杜女士的話來說,這種作業孩子一個人肯定完不成,必須「全家人投入戰鬥」。臨近開學,不少小學生家長紛紛吐槽:寒假作業本是為了鞏固課堂所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可如今卻時常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需要家長「打雞血」般幫他們完成。這樣的作業意義何在?!
  • ...寒假 學校 布置作業 小學生 幫助孩子 女兒 彩色列印 作文 五...
    這已經是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給她布置的第三個寒假作業了,第一個作業是把自己的一篇徵文打字列印出來,第二個作業是把自己在家裡做家務的情況拍成照片洗出來。   記者調查發現,這個寒假裡,像周女士這樣為孩子完成假期作業的家長還有不少。   「我女兒留了兩篇徵文,要求必須是A4紙列印出來,而且文檔裡還要增加圖片。我家裡沒電腦,只好到單位來給孩子做。」
  • 寒假作業老師僅批「閱」引家長質疑
    有同學覺得「不值」――老師並不會如平時一樣仔細地批改寒假作業,很多時候只是打幾個大勾,或批上「已閱」。有學生在網上發帖打趣:「辛辛苦苦寫一月,換來老師一個閱」。有家長表示,希望老師能更仔細地批改寒假作業;如果實在看不過來,能否適當減少寒假作業量?「孩子和大人,都不容易!」
  • 學生節前忙遊玩 節後全家上陣幫孩子補寒假作業
    雖然今年寒假被戲稱為「史上最長」,但由於春節較晚,所以年初九就開學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還未從假期模式中切換過來,這兩天忙著趕寒假作業。記者調查發現,寒假最後兩天,許多爸媽幫孩子一起趕作業,做題目、製作PPT、兔子燈,各式各樣的作業逼著家長各顯神通。  「趕作業帖」引巨大共鳴  「前幾天玩瘋了,這幾天兒子趕作業到半夜,有沒有人一樣?」
  • 這份一年級的寒假作業火了!家長爆發:我被孩子作業折磨到兩點!
    這份幾乎能以假亂真的報紙,實際是昆明家長黎女士和女兒楚楚一起合力呈現的一份——寒!假!作!業!說起製作這份《楚楚生活報》的初衷,黎女士說,是因為自己的職業,正好與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契合——「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是製作以春節、讀書和旅遊為題的3份小報。」「我在媒體供職!
  • 六年級寒假作業
    鐵佛中心學校2021.01.22尊敬的家長: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愉快的寒假生活馬上就要來臨,為了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管理,保證學生假期活動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我們制定了學生安全事項的工作提示,請您仔細閱讀,教育、引導、確保您的孩子能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充實」的寒假假期。
  • 做小報錄英文歌 蘇州學校個性寒假作業累倒家長
    這位家長說。 記者調查發現,蘇城一些學生的寒假作業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抄課文、背書、做練習題這麼簡單了,而是充滿了各種個性創意。然而,過猶不及,有些「創意」十足的寒假作業堪稱「奇葩」,不僅對孩子們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是對不少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來說,也是勉為其難。
  • 在學校上課和在家上網課時,作業量有哪些區別?學生:放我開學吧
    可正因為網課,引起了眾多的熱議和吐槽。其中反響最大的莫過於學生、老師、還有家長了。老師被迫當主播,買設備升寬帶,學技術上直播。學生被迫當粉絲,定鬧鐘下軟體,刷好評答問題。家長被迫當監工,買平板連無線,守孩子上網課。
  • 擺拍文明行為、寫華容道步驟……家長吐槽被奇葩作業「完虐」
    「這些遊戲開發智力其實挺好,就是怕孩子做不出來,老師又要求必須有答案,就要家長幫忙。這不是給每天下班回來筋疲力盡的家長出難題嗎!」隨著家長對孩子教育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家長與孩子成長之間的矛盾、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其中,「輔導孩子寫作業」幾乎成了家長吐槽的最大「槽點」,甚至有家長被氣成了「心梗」。
  • 寒假作業發個電子版,家長自行列印,家長:學校沒紙了嗎?
    前兩天,聽到家長們在群裡吐槽:為了孩子讀書,現在家裡都要備上印表機了。原來,現在很多老師布置作業,都是在微信中發一個電子稿,讓家長自行列印出來。這不,放了寒假之後,老師們又在群裡布置作業,照例還是電子稿,讓家長自行列印,這讓家長們很不理解,學校布置寒假作業,為什麼不能統一複印好,發給學生,如果是需要收點工本費,相信很多家長都是可以理解的,這樣讓家長自己去列印,增加了多少麻煩,家長花費的錢也比統一複印要多。
  • 家長吐槽小學生作業:要求霧霾天數星星
    對於參與孩子的作業,支持和反對兩派,哪派家長更多?在爸媽心中,哪一類作業才算做「奇葩」?原本初衷是增進親子關係的作業,為何會引起爭議?帶著疑問,記者再次走進家長和學校當中。家長觀點吐槽派要求霧天數星星 客觀條件根本就不允許「其實真不是我們做家長的推卸責任
  • 小學生寒假作息時間表及創意寒假作業清單
    主要任務是: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讓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檢查孩子的寒假作業,沒完成的作業儘快完成;預習新課,為新學期的學習做好準備。01完成寒假作業寒假開始前,老師都會給孩子布置寒假作業,這些作業裡有學習作業,也有生活作業。孩子在寒假期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要拖到開學前才開始趕作業。要安排好每天的學習任務,按質按量完成,家長也要及時督促。
  • 幼兒園手工作業太難引吐槽 家長嘆作業成「拼媽」
    幼兒園手工作業太難引吐槽 家長嘆作業成「拼媽」 11月15日,南昌市民琪琪媽媽向本報吐槽,開學以來老師已經布置了四五次手工家庭作業,而且難度都還不小,現在成了她的一個負擔。  家長:手工作業難度大  「在初冬時節,千姿百態的樹葉紛紛飄落到地面上,請走進大自然,收集各種樣式的樹葉,巧妙地結合粘、剪、畫等方式,製作出一幅漂亮的『樹葉畫』。」
  • 對與錯:班主任寒假在班級群監督學生作業,家長怪教師越俎代庖
    放寒假班主任還在班級群天天監督學生作業這個問題,最近不知為何也是讓一部分家長吐槽滿滿。這些家長不滿的對象涉及到老師、手機和教師群裡的其他家長。這和我最近看到的一個搞笑視頻有點類似,孩子小的時候摔倒,父親一邊踢地罵其不好一邊哄孩子。
  • 趕不完的寒假作業愁煞家長:代勞網上買糊弄欺騙
    趕不完的寒假作業愁煞家長  「我要知道這次出差不能當天去當天回,我就不答應了。」杜萌說。  杜萌在一家出版社工作,正在為多出一天的差發愁。  其實,讓杜萌愁的並不是出差本身,而是出差的時間正好趕在兒子開學前兩天,杜萌本來想用這兩天的時間督促兒子把作業做完,結果臨時安排的出差任務打亂了杜萌的計劃。
  • 合肥家長熱議作業該不該籤字 有人吐槽"到底是誰上學"
    資料圖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安徽合肥市教育局出臺文件,要求中小學校檢查寒假作業時不得要求家長籤字。」孩子寫完家庭作業,然後由家長在作業本上簽字,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家校互動方式,是很多人童年時的經歷,也是成為家長後承擔起的責任。但在近幾年這種方式引發很多家長的吐槽。家住合肥市的方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剛上一年級,沒想到最不適應的竟然是自己。
  • 每天幫孩子做作業 家長吐槽「這是逼著我們辭職」
    現在,陪著讀口算、預習英語單詞、背誦語文課本上的繞口令、完成手工製作的任務……成為很多小學生和家長的日常。近來有幾位家長對作業的「吐槽」在網上引起共鳴。同事孩子上小學才上2個月,他每天要花大量時間監督孩子完成各項家庭作業。一些家庭作業甚至變成了家長作業,家長跟著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