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吐槽小學生作業:要求霧霾天數星星

2021-02-18 新華網


媒體報導的《出書辦報、做泡菜、PPT……學校頻出「奇葩」作業家長無奈「陪太子攻書」》一文,在短時間內,引起家長共鳴和熱議。對於參與孩子的作業,支持和反對兩派,哪派家長更多?在爸媽心中,哪一類作業才算做「奇葩」?原本初衷是增進親子關係的作業,為何會引起爭議?帶著疑問,記者再次走進家長和學校當中。

家長觀點

吐槽派

要求霧天數星星 客觀條件根本就不允許

「其實真不是我們做家長的推卸責任,有些作業客觀條件就不允許。」市民李先生說,女兒上小學五年級時,有段時間連續霧天,一天孩子回家說老師讓他們數星星,還要認北鬥七星。「成都雲層厚,有星星的日子本來就少,還要求是北鬥七星,這不是為難人嘛?」李先生吐槽說,這份作業他家孩子後來沒有完成。「或許有很多辦法可以完成這個作業,但是真的不想讓孩子這麼小就弄虛作假,所以我們就實事求是沒有做。」

另一位讀者周女士也講述了女兒的「奇葩作業」。「三年級,要求寫一個經濟小論文,我一個研究生一周之內都寫不出來!」周女士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之前女兒交過科技小論文、藝術小論文、都是她在知網上下載了複製粘貼完成的。周女士笑稱:「明明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大人做的,但是又不能做得太成熟,還要把握好孩子的尺度,簡直比當年完成我的畢業論文還糾結。沒辦法,別人都是爸媽寫,你讓孩子自己寫的話,肯定分數不高。」

點讚派

鍛鍊孩子的綜合素質 一起做作業增進親子關係

孩子們的作業對於當爸媽的來說,到底是甜蜜的「負擔」,還是沉重的「任務」?梳理了數千條留言之後,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吐槽歸吐槽,爹媽們對於這些作業,絕大多數還是贊同的。

「其實沒事,折騰起來挺有樂趣的。平時帶孩子的時間少,只有趁做作業的時候交流一下。」一位贊成派網友的留言也獲得了不少點讚。「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能多陪陪當然更好。」「有些作業確實能鍛鍊到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我挺願意陪他做的。」「在國外,寫論文都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可以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不覺得有什麼奇葩。」

老師聲音

家長不應攀比和包辦 期待看見粗糙稚嫩的作業

王老師是一位有著20多年從教經驗的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了華西都市報關於孩子作業「難倒」家長的報導後,感同身受之餘,她也由衷感嘆:「家長也要松鬆綁」。

「確實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出現超高水平作業,的確有家長攀比的心態在。」讓王老師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經布置要製作PPT,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他本意是希望孩子有個PPT的概念,內容比較完整就行,哪怕只有三四張。「結果交上來的作業,不但基本在20頁以上,而且內容專業,還有不少是購買的模板。」

王老師說,布置一些客觀條件無法完成的作業,是老師的疏忽,家長可以及時與老師溝通。但是對於一些素質拓展的作業,老師也更期待看見孩子自己粗糙稚嫩的作品,「這樣的作業,更加真實,也達到了布置的初衷。」

另一方面,王老師也在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很多老師每次把作業質量高的學生,公布在家長QQ群裡的做法,是不是也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壓力,滋生了家長的攀比心理。王老師說:「家長和老師之間,應該多一些真實的溝通。」

對此有同感的還有某幼兒園新手老師陳老師,她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有時候布置的手工作業,本意是讓家長協助孩子完成,但是到最後,往往為了更好的效果,就變成了爸媽們包辦,甚至請來外援。「其實,家長們不用太緊張,只要是孩子自己完成的,沒有老師會不喜歡自己學生的作業。」陳老師說。

專家視角

素質拓展作業應具可操作性和實現意義

學校應該如何布置作業?家長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學校和家長都在孩子的成長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們的責任是各司其職,而不應混為一談。「學校是知識教育,家長更多的是親情交流,而不是孩子作業的監督員。」熊丙奇說:「家長不是學校教育的附庸,特別是小學之後,更不是孩子作業的協助者。」

對於層出不窮的「奇葩」作業,熊丙奇則認為,特別是素質拓展類的作業,絕不是老師的「拍腦袋」決定,而應該經過學校討論,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現意義的,才能布置給學生。「學校應該成立一個教師委員會,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有不同的評估。」熊丙奇建議,學校成立題庫,將實踐之後具有良好效果的作業納入分級,再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分開布置。「學生作業的布置絕不簡單,更需要科學的實踐。」熊丙奇說。

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家長吐槽作業太刁鑽,網友:我讀的假書
    看到這些奇葩題,有時真有一種大腦轉不過彎來的無奈,怪不得現在的家長都吐槽自己大學畢業輔導不了小學娃,實在是作業的角度太刁鑽。現在的我竟然連小學生的作業都輔導不了啦?智力水平已經退化到這種程度了嗎?事實上,這些題目可是難倒了一大片家長,就連網友們也開始了質疑:難道我讀的是假書?十幾年的知識都不夠用了。
  • 小學生被留小論文作業 母親替寫稱難過畢業論文
    原標題: 小學生被留小論文作業 母親替寫稱難過畢業論文  華西都市報15日報導的《出書辦報、做泡菜、PPT……學校頻出「奇葩」作業家長無奈「陪太子攻書」》一文,在短時間內,引起家長共鳴和熱議,網絡點擊和評論量過萬,父母們紛紛打進華西傳媒呼叫中心028-96111,講述自己和娃兒作業的那些事兒。
  • 小學生一月帶回5個手工活 家長吐槽作業太「拼媽」
    小學生一月帶回5個手工活 家長吐槽作業太「拼媽」 2014-12-31 10:29:08臨近元旦,幼兒園和小學活動頻現,為這些活動提供裝備和手工作業讓很多媽媽們頭疼不已。對此,教育人士建議媽媽們不必這麼高標準嚴要求,重在參與。  現象  小學生一個月帶回5個手工活  李女士的女兒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元旦前夕,學校要舉辦一次聯歡會,讓孩子們自帶糕點和飲料互相分享。
  • 小學生作業,被要求寫四代職業?家長評論:太功利!
    小學生作業,被要求寫四代職業?家長評論:太功利!自從秋季開學以來,僅僅度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卻讓許多人感覺到,這是一個多事之秋;僅僅小學生的作業問題,就連續刷新吃瓜群眾的三觀。從要求觀看《開學第一課》的節目開始,到佛山某小學數學老師,布置「數一億粒米」的家庭作業,緊接著,上海某小學又出現要求寫四代職業的家庭作業,一再讓許多家長提出質疑,認為作業太過奇葩。
  • 看電影寫觀後感,誰綁架了作業
    &nbsp&nbsp&nbsp&nbsp9日,西安不少家長為帶孩子看一場電影,在寒風中排了兩個多小時長隊。「學校發的優惠券上還寫著要寫觀後感,可看這電影一個大人一個小孩要60元,感覺上當了!」不少家長抱怨。
  • 小學一年級語文題碾軋家長智商 專家:小學生作業不宜太難
    一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作業題,不僅難倒了大學本科畢業的小學生爸媽及眾多家長,還在一個從事文字工作的編輯群裡引發了熱烈討論,說法不一。近來,關於小學生作業頻頻碾軋爸媽智商的案例屢見不鮮,不少父母發帖吐槽,是小學生作業太難了,還是家長們知識落伍了?相關教育專家認為,小學生作業不宜太難,也不宜標準太僵化,在答案上應該多給空間,才不致於把孩子的思維「圈」得太死。
  • 大冷天讓學生帶蝸牛 家長吐槽「奇葩」作業
    原標題:大冷天讓學生帶蝸牛 家長吐槽「奇葩」作業 「這大冷天的,去哪抓一隻蝸牛?」10月26日,玉泉小學三年級的家長林雪(化名)在「家長群中」發現了一項高難度作業,科學課上要求每個學生帶一隻蝸牛進行觀察。林雪稱,儘管這次並不是強制,但類似製作海報、製作航模、做麵食等奇葩作業,「這都很正常」。
  • 家長吐槽幼兒園親子作業難 被逼成「手工達人」
    昨日,福州倉山一民辦幼兒園中班家長向本報968111「吐槽」說,幼兒園經常給家長布置親子手工作業,而且有一定難度,對家長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熬夜做手工,家長逼成「手工達人」  林女士的孩子在倉山區華夏濱江幼兒園讀中班。前不久,幼兒園布置了一個製作房屋模型的手工作業,要求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林女士說,自己從事餐飲業,對手工一竅不通。
  • 一年級作業難倒天文學家 出題者是不是該反思?
    摘要:五花八門的節日活動、古怪的作業題目……在不少家長看來,老師們越來越喜歡「刁難人」了。通知中提到了「寒假航空旅遊與高鐵學院的微博、微信推廣,每個學生不低於100個點讚,否則視為掛科」等寒假作業的內容和要求。
  • 家長發帖吐槽孩子作業太多 教育局回應將處理
    「孩子作業太多,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家長發帖吐槽,本報記者調查採訪,常州市教育局回應:將處理違規學校「學校作業太多了,眾多家長反映孩子被逼得在家補作業,凌晨才睡覺!」日前,常州某中學的家長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孩子所在的學校初三學生作業量非常大。
  • 家長吐槽學校要學生帶蝸牛:作業不應成「考家長」
    10月26日,玉泉小學三年級的家長林雪(化名)在「家長群中」發現了一項高難度作業,科學課上要求每個學生帶一隻蝸牛進行觀察。林雪稱,儘管這次並不是強制,但類似製作海報、製作航模、做麵食等奇葩作業,「這都很正常」。昨天,玉泉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蝸牛事件」並不清楚,但學校鼓勵「家校合育」的理念,科學課上提倡學生觀察小動物,學校為此「圈地」養育小白兔、鵝、鴨等供學生觀察學習。
  • 常州家長吐槽:小學生家庭作業太多,每天要做作業到很晚!
    小學生作業那麼多,晚上很晚還沒做完!這樣考試就能考出好成績嗎?:「現在老師把什麼都扔給家長,家長工作一天回來燒飯吃飯之後的時間都要陪孩子做作業,做完作業就得趕緊洗澡睡覺了!搞了半天是解放了老師啊,家長晚上有點什麼遺留的工作什麼的還得等孩子睡著了以後才能有時間去處理!」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 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陪娃寫作業?範小青建議給小學生家長減負
    憑什麼虐家長千萬遍?終於,有人為民請命來了!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說出了廣大家長的心聲,評論區一片叫好聲!」,比如手工課的作業,美術課的作業,有的甚至要求小學生做APP,有的要求拍小學生做家務的視頻,那更是形式主義的表現。
  • 難哭家長的小學生作業!看完令人崩潰,看看你會做嗎?
    要問現在的家長最怕什麼,可能很多家長都要說:給娃輔導作業!很多家長一提到給孩子檢查作業都感到頭大,倒不是因為題目有多難,而是讓家長意想不到,做題的思路簡直&34;,有的家長甚至調侃為了為孩子檢查作業,自己頭髮都要被抓禿了,直呼&34;
  • 小學生奇葩作業,老師要求孩子數一億粒米帶到學校,家長:逗我
    家長和老師因為孩子走到了一起,不是對立面。而是一起協作,老師在學校教導孩子,家長在家裡幫助孩子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家長和老師是共同協作完成孩子的教育。而現在社會,因為一些討厭的家長或者老鼠屎一樣的老師,造成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惡劣。
  • 深圳小學生電子作業要做到凌晨?家長忍無可忍?
    開學第三周,深圳小學生的電子作業幾乎每天都超過兩個小時,家長陪做到十點半以後,更有甚者要到凌晨一點,部分家長被學校和老師留的這類作業搞到苦不堪言、對電子作業忍無可忍?部分家長覺得一起作業網的每一題提示音都幹擾到孩子的專注力。部分家長十分反感孩子總要藉口電子作業玩電子遊戲。大部分家長都覺得深圳孩子視力不佳和電子作業時間過久、作業量過多有關。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近日,長沙某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不跟孩子說喪氣話,不說老師壞話。引起廣泛熱議! 家有小學生,作業忙不停。 每天按老師發的答案給孩子檢查作業,已成為我的必修課。
  • 幼兒園「奇葩作業」:要求小朋友畫30天的月亮,家長代勞瘦了8斤
    現在小孩子的家庭作業,花樣也不斷翻新。幾天前讓「數一億粒米」的作業,剛吐槽玩,又出現了一個奇葩作業,這次還是發生在幼兒園階段:幼兒園「奇葩作業」:要小朋友畫30天的月亮,家長代勞瘦了8斤!選個七八點,有就畫,沒有就畫星星,這作業的初衷應該就是讓學生了解月相的變化,並不是強迫畫月亮。固定時間,不是固定月亮。▲幼兒園「奇葩作業」:要小朋友畫30天的月亮,家長代勞瘦了8斤!看不到也是一種情況,不需等月亮。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家有小學生,作業忙不停。每天按老師發的答案給孩子檢查作業,已成為很多家長的家常便飯。次日,老師還會就作業完成情況點評一番,如果出現錯誤,孩子回到家難免抱怨,自己心中也油然而生莫名的「負罪感」。近日,長沙某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不跟孩子說喪氣話,不說老師壞話。尤其家長們在聽了不要輔導孩子作業之後,更是樂開了花。
  • 三年小學生要寫2000字「科學教育敘事探索」 大學生舅舅來當外援...
    「現在小學生的作業是讓誰做的?是孩子還是家長?家長不會做只能被迫另請『外援』,作業的意義何在?」9月24日,瀋陽網友「東子」向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吐槽,他的外甥在瀋陽的一所小學上三年級,前不久,老師留了一份作業,要求孩子回家寫一篇2000字的科學教育敘事探索,而高考作文的字數要求才只有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