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上孩子們拍賣自種蔬菜為貧困兒童籌款。 記者駱昌威 攝
孩子們用利是封製作燈籠。 記者黃丹彤 攝
廣州約180萬中小學生昨返校 「頭等大事」是交作業
即使再戀戀不捨,寒假也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昨日,廣州市的中小學生返校上課,開始了春季學期。開學第一關,就是交作業。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孩子是趕在開學的前幾天才「突擊」完成寒假作業,甚至出動了爸媽幫忙。有同學覺得「不值」――老師並不會如平時一樣仔細地批改寒假作業,很多時候只是打幾個大勾,或批上「已閱」。有學生在網上發帖打趣:「辛辛苦苦寫一月,換來老師一個閱」。有家長表示,希望老師能更仔細地批改寒假作業;如果實在看不過來,能否適當減少寒假作業量?
「孩子和大人,都不容易!」海珠區的家長曹先生說,「基本就跟我們上班族一樣,過年前一兩天才放假,初七又開始上補習班。」 女兒不識鄉音 爸媽「捉刀」
「有一項寒假作業是我們做的。」白雲區的六年級女生家長李先生坦承。這項作業是寫段「家鄉童謠」,真讓生長在廣州的「新客家人」小李犯了難。「從小到大,她就沒回過幾次湖南老家。還是我們代她做吧!」李先生介紹,女兒的寒假作業真的挺多,除了學科的書面作業外,還要完成拓展性的作業、如手抄報等等。「她每天至少要花半天來寫作業。」
在百度貼吧、人人網等網絡空間裡,近期「求答案」、「給答案」的帖子比比皆是。有學生列出了寒假作業的出版社、版本、年級,求作業答案,居然也有網友真能給出相應的答案。此外,拍照片傳答案,掃描二維碼、加微信要答案等「高科技手段」都上陣了。
學生辛苦寫 老師不細看?
孩子即將面臨小升初,加上自身文化程度都比較高,李先生兩口子對女兒的學習管得很細,每一門作業都仔細看過,看到錯誤還讓女兒改正。「但是老師改作業就粗得多了。還有老師讓班上成績較好的學生去批改。」李先生說,家長和學生為了完成寒假作業都煞費苦心,還是希望交上去之後能有些反饋。
而越秀區的初二學生小溫早已發現了這個「規律」。他說,平時不管是作業還是試卷,老師都要逐題批改。但改寒暑假作業就「粗放」得多。「除非字跡特別潦草、錯誤非常明顯,否則老師都是打幾個勾,或籤個『已閱』。有的老師會寫上幾句簡單的評語。」他認為,既然老師只是大概看一看,那學生就不必寫得那麼認真。
海珠區的家長劉先生提出,老師批改寒假作業不仔細,是否因為布置的作業量太大?「我兒子才上幼兒園就有書面寒假作業了。」而教育部的相關規定不允許為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布置課後的書面作業。「更何況是幼兒園!」劉先生說。
老師:意在讓孩子繼續學習
擔任了多年小學校長的馬老師告訴記者,老師批改寒假作業,的確和批改平時的作業不一樣。「比如在小學階段,主要就是看看完成的情況,不會一題一題地改。」她談到,假期作業主要是讓學生複習上學期掌握的知識點,所以批改要寬鬆一些。
惠福西路小學邱慶蕾老師也贊同這個觀點,「讓學生在假期裡保持學習規律,不至於『放羊』。」
完成假期作業考驗的是學生、家長的規劃性,邱慶蕾認為,以寒假為例,家長不妨讓孩子在春節前每天學習1小時~2小時,保持學習的規律性和延續性。「儘量在春節前完成作業,安心過年。」
邱慶蕾說,寒假作業並不是「死」的。「如果有家長說,我帶小孩去旅遊,讓小孩了解歷史、地理等知識,完了再讓小孩寫遊記。老師能否不布置這方面的作業?我覺得完全可以。」
小兒回學堂
家長喜鬆綁
「終於給我解放了哇。哈!哈!哈!讓我大笑三聲。」這是一位媽媽在「廣州媽媽網」上發的帖子,題為「抓狂媽咪明天要解放了」。開學首日,對孩子來說,告別寒假依依不捨。但對一些家長來說,真鬆了口氣。
幼兒園男生「小豬」的媽媽發帖說:「一到節假日,三無人員的小豬又得跟著媽媽上班去。天天煩著我。」
「拖兒帶女」去上班的家長不在少數。在市直機關單位工作的琴姐說,因為老人不在廣州,每到寒暑假,兒子要麼去她的單位,要麼去老公的單位。「不敢讓他自己待在家,也不敢讓他跟同學出去太久。社會上的託管班也覺得不放心。扔他回老家吧,又怕老人管不住他。」開了學,琴姐夫婦倆都鬆了口氣。
放寒假不光家長「壓力山大」,孩子有時也挺不情願的。越秀某小學學生子健就特別不喜歡去媽媽單位。「都是不認識的大人,也沒有人跟我玩。這也不能、那也不能,我都煩死了!」子鍵說。
開學典禮最精彩
師生齊high騎馬舞
隨著搖滾版神曲《忐忑》的音樂聲響起,師生們規矩的《第八套廣播體操》瞬間變成了活潑的《健康街舞》……與校長發表新年致辭的「老土」套路不同,昨日早上,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的開學典禮上演了一場歡快奔放的「舞動校園」體育操。
昨日上午9:30, 傳統的廣播體操讓同學們全身肢體充分活動開來。在搖滾版《忐忑》神曲的伴奏下,2000名師生齊齊跳起《健康街舞》,時下流行的勁爆「騎馬舞」也被體育老師改編成該校的特色時尚健身操。「騎馬」、「揮鞭」、「叉腰搖擺」……師生踩著節拍,個個跳得很high,連校長林綺芳都站在隊列前面做「領舞」。這樣的開學典禮儘管讓師生們氣喘籲籲,不過每個人臉上都很燦爛。
林綺芳表示,「我們培養的是有素養、有態度的職業人。」
利是封做燈籠
利是封用來製作大燈籠,金桔子用來製作桔子蜜……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齊參與,爭做環保小達人」的開學典禮昨天上午在廣州市荔灣區金蘭苑小學隆重舉行。
在金蘭苑五年級一間課室,記者看到,應邀前來的學生家長現場指導孩子們利用利是封製作燈籠,利用年桔製作桔子蜜,桔葉製成書籤,桔枝又做成工藝品,環保小創意小手工成了孩子們開學的第一節課。(記者 黃茜 黃丹彤 湯南 通訊員 李周耿 梁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