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開始發現,孩子上小學後有很多的活動都需要自己配合。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少都需要家長手把手教孩子。老師們有很多的小規定,家長不能理解,認為老師是小題大做。
小佳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孩子第一次寫小學作業,題目很簡單。數學作業裡有一道連線題,要求數清楚物品數量後,連接上對應的數字。小佳在教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沒想太多,孩子找對了就行,連線不是很直,看著也不算很亂,就交作業了。
作業交上去第二天,孩子放學後跟小佳說,作業做錯了。小佳一開始不信,回到家沒多久就看到老師在班級群裡發的通知。原來,老師規定&34;,而沒有用直尺連線的作業是不合格的,孩子回家以後要擦掉重做。
小佳對老師的要求感到質疑,這則通知一出,也引起了家長們的爭議。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現在的目標是把題目做對,沒必在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糾結要;有的家長覺得,用直尺連線是在培養孩子的習慣。
不過,最後小佳還是按照老師的規定,定帶著孩子用直尺重做了一次連線作業。
一個簡單的作業,老師在意的不只有答案是否正確,還有答題的細節:作業做得夠不夠規範。在社會中,有很多事情,比如要填的文件,都要按照規定一步一步做,從小就要求孩子按規定來對他來說有一定的好處,而孩子剛上小學,正是養成習慣的好時候。
1、 相對安靜的環境
家長想要陪在孩子身邊寫作業的話,要控制好自己,不要製造出噪音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家長不放心讓孩子自己在房間寫作業,堅持在一旁看著。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也很考驗家長,有的家長覺得無聊,會在一旁看電視或者做其他的事情,發出噪音影響孩子。這樣是不建議的,家長應該儘量安靜地陪伴在孩子身邊。
2、 不要動不動就指手畫腳
小學生的作業在家長的眼裡特別簡單,家長一看題目就知道答案了,可有時候在家長的注視下,孩子會覺得有些緊張,想問題比較久。有的家長沉不住氣,就開始嫌棄孩子&34;,然後迫不及待地告訴他該怎樣分析、答案是什麼。家長不如先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等他遇到難題再適當指導。
3、 管理好情緒
對於一些小問題,孩子一時馬虎大意了,家長要稍微提醒一下,而不是直接破口大罵&34;其實孩子本來是會的,只要提點一下就懂了,可被家長這一吼,他會不知所措,丟失思路。孩子寫作業磨蹭,家長也不要不停催促,偶爾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就好。
孩子年級越高,家長會漸漸發現,老師改起捲來會講究卷面的美觀度。每個人都喜歡看整潔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在眾多作業中脫穎而出。家長與其到那個時候再要求孩子,不如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今日互動話題:你贊成讓孩子用直尺連線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