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疫第一線書寫人民至上答卷

2020-12-14 光明日報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專家尹昌林、易斌等為患者施行緊急氣管切開術。圖片由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提供

【決戰最前沿】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黨員,我先上」「我去過小湯山,我有經驗」「援利抗埃,我是隊員」……

在有「長江上遊醫學中心和陸軍旗艦醫院」之稱的西南醫院,軍人的血性已然沸騰。除夕之夜,數十名白衣勇士蹬上作戰靴,背上迷彩行囊,義無反顧從西南山城向荊楚江城馳援,兩周之後的凌晨,第二批隊員接續出徵,以衝鋒的姿態勇當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捍衛者。

這些來自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呼吸科、感染病科、重症監護室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在最危險的地方捨生忘死、迎難而上,用他們的精湛醫術和永不放棄的頑強精神,給患者帶去生的希望,為西南醫院贏得讚譽。

「軍人保家衛國, 哪分什麼初一十五」

大年三十,西南醫院奉命組建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重症組,張宏雁副院長從緊急抽組64名隊員到完成針對性集訓,僅用了5個半小時。醫療隊員劉遠橋的一句話反映了大家的共同心聲:「軍人保家衛國,哪分什麼初一十五。」

2月13日凌晨3:30,醫院第二批醫療隊領隊劉蕾從院領導手中接過隊旗,她揮舞旗幟,在夜空中劃出一個大大的「V」字。一縷晨暉中,劉蕾和隊員們乘坐的運-20直飛武漢。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中國勝。病理科主任卞修武院士、老年醫學與特勤醫學科主任熊瑋、ICU主任尹昌林、心內科主任張志輝、血管外科黃學全教授、中醫與風溼病免疫科王勇教授、兩位「南丁格爾」、護理專業博導孫薇……為了決勝疫情抗擊,西南醫院選派多學科骨幹出擊,將自己最精銳的部隊投入抗疫戰場。

西南醫院還是軍隊定點收治單位。呼吸與重症科主任周向東,在奔赴武漢之前,作為重慶市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早從1月下旬起,就已經在重慶多個區縣對新冠肺炎救治工作進行了指導。

周向東的治療經驗給戰友們帶去不少啟發,臨床上也廣泛使用了他的「妙招」——在部分儀器設備有限的情況下,通過氧合指數的變化,更加簡便高效地篩查出重症患者。

在火神山醫院,有一個臨時建設的專業解剖實驗室,卞修武院士通過整合軍隊醫院和地方醫院的研究成果,將現有的發現及已經進入診療常規的相關病理特徵傳遞到一線,幫助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更好認識病症原因,提高診治水平,他的專業意見被寫入國家衛健委的診療方案。

精準治療,被譽為「最值得信賴的人」

「29床患者出現呼吸衰竭、腎衰等症狀。」火神山醫院綜合科主任毛青和戰友疾步跑入病房。

「馬上清理呼吸道,呼吸機準備。」護士嫻熟地連接好各呼吸機管道,快速地將呼吸支持參數調整到備用狀態,連接呼吸機、固定面罩,整套動作行雲流水,漸漸患者的氧飽和度回升了。持續的心電監護,急查動脈血氣、尿素氮等指標,建立靜脈通道給予急救用藥,毛青和護士長彭渝時刻關注患者病情變化,並適時調整救治方案。經過一系列處置,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大家緊繃了兩個小時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防護服裡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毛青來到武漢後總是步履匆匆,爭分奪秒地了解全病區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療方案,採取抗病毒、抗感染、提高免疫力、抗肺纖維化及營養支持等方式對症治療,是患者「最想見的人」,被譽為「最值得信賴的人」。

「注意口罩、護目鏡,別忘細節。」監控大屏幕前經常響起感控科主任遊建平提醒隊員的聲音。46歲的她是戰鬥在泰康同濟醫院裡睡眠最少的人之一,戰友們都親切地叫她「遊媽」。遊建平看似柔弱如水,工作卻雷厲風行,一到武漢,她就迅速建立起《感控管理規範》《PPE穿脫質量監控日報制度》《紅區應急處理流程》等系列制度,為診療安全託底。

治病更治心,將「春天」送進病房

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的感染區,護士吳治敏觀察到,有一扇怎麼也「關不上」的病房門。護士長鮮繼淑了解情況後得知,原來是35床的患者老周擔心隔壁病房的妻子病情惡化,便總是把門打開。

「我來解決這個問題。」鮮繼淑找到責任醫生協商,並與感染區多名患者逐一溝通,連續調整了6名患者的床位,將老周和妻子調整到了同一個病房,病房的門也終於關上了。西南醫院歷來強調,醫者治病,更治心。鮮繼淑高度認同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相輔相成,患者心理健康必須重視。

為了緩解病人的情緒,護士張歡、肖潔等在防護服上畫上櫻花、荷花、白玉蘭等,將「春天」送進病房。大家還將「三·八」節上級慰問的玫瑰轉贈給患者。在日常的診治與護理中,無論是為生褥瘡的病人翻身、擦拭身體,還是給聾啞患者餵藥,大家都十分注意患者的感受。

例行查房中,一線護士反映許多患者肺功能恢復慢,治療時間長。得知這一情況後,帶隊領導立即查閱資料,和護理骨幹一起討論改進治療方案。很快,護士們就在宿舍錄製了一套「新冠肺炎呼吸康復操」。該康復操應用於臨床,收到患者連聲稱讚:「你們這些軍校老師,水平不一般」。患者張先生為表達對吳英等醫護人員的感謝,主動在病房中開了一次「個人演唱會」。

無論在武漢,還是在重慶,在這場嚴峻的「雙線戰疫」中,西南醫院的醫護人員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身體及心理壓力,卻始終秉承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一貫傳統,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為他們帶去光明與希望,交上了一份人民軍醫的優異答卷。

(本報記者 劉小兵 本報通訊員 羅曉)

相關焦點

  • 中國記「疫」: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中新社北京5月14日電 題: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大考」。
  •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勠力戰疫 書寫精彩答卷
    它檢驗著各級各單位應對突發事件的治理能力,它更像是個「熔爐」,錘鍊著黨員幹部把人民健康舉過頭頂的初心。在南陽市委、市政府,臥龍區委、區政府領導部署下,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聞令而動,快速啟動應急機制,立即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幹部,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和擔當的磨刀石,吹響戰鬥「集結號」!
  • 直與天地爭春回——戰疫大考中書寫深圳優異答卷
    深圳特區報於今日刊髮長篇綜述報導,並推出8個版《深圳戰疫力量》專輯,回顧戰疫中深圳擔當、深圳作為,呈現深圳在應對這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重要經驗和啟示,向英雄的人民致敬,向人民的英雄致敬,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發團結奮進力量。敬請垂注。站在2020年歲末回望這一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貫穿始終。
  • 大考中交出優異答卷
    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疫情,新華社武漢報導團隊勇於擔當,忠誠履職,不負重託,不辱使命,播發各類稿件1萬多條,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時反映疫情發展最新動態,廣泛傳播疫情防控科學知識,用心用情書寫抗「疫」一線感人事跡,推出一大批鎮版刷屏之作,充分發揮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作用。 如果說這次大疫是一場大考,那麼參加抗疫報導的全體同志交出的是一張優異答卷。
  • 深圳戰疫,感謝有你——致全市人民的一封感謝信
    深圳戰疫,感謝有你——致全市人民的一封感謝信 2020-12-10 0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至上」的旗幟在高高飄揚 ——戰疫中的民政力量③
    人民生命健康至上,民政服務機構的堅守,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書寫了一份特殊的答卷。把特殊困難群體安危當作頭等大事 疫情暴發後,215萬多民政服務對象的安全和健康,受到黨中央格外關注。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要求強化特殊場所和重點人群防護措施,專門部署養老、救助、兒童福利、精神衛生醫療等機構壓實屬地責任,實施更嚴格的管理措施。
  • 3個月,20張圖,記錄白衣戰士「戰疫」溫暖瞬間
    回眸丨3個月,20張圖,記錄白衣戰士「戰疫」溫暖瞬間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  他們挺身而出  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  他們衝鋒在前  一個個迷彩身影奮戰在抗疫一線  一幀幀感人畫面定格在鏡頭之間  從除夕夜星夜出徵
  • 中國用艱苦卓絕的努力書寫「抗疫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中國用艱苦卓絕的努力書寫出壯麗的「抗疫答卷」。
  • 頭頂警徽,肩扛金盾 鐵血丹心書寫戰疫溫情答卷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沂源縣公安局南麻派出所所長任祥坤和無數民警一樣,向險而行,交上了一份有溫度的戰疫答卷。此時,藏藍色的警服不是防護服也不是安全服,可它是戰疫服,任祥坤沒有退縮,走上前,與劉某某面對面交流了解情況。回到派出所後,任祥坤連夜對劉某某的活動軌跡和密接人員展開調查,在1月30日上午,摸清了劉某某密接者132人的詳細信息。1月31日,劉某某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任祥坤的這次隨訪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株洲天元區:書寫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在建設特色鮮明宜居幸福的現代化新區進程中,天元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位置,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全區發展規劃,搶抓機遇,創新思路,著眼優質、著力均衡,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以「奮進之筆」書寫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工作重心向教育傾斜、項目資金向教育傾斜、技術力量向教育傾斜。
  • 踏浪揚帆,書寫青春答卷——隆坊中學開學第一課
    important}踏浪揚帆,書寫青春答卷——隆坊中學開學第一課節目圍繞「少年強,中國強」這一主題,以「團結·科學·擔當」三個篇章展開生動講述,彰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弘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現中國少年兒童在這場疫情中的成長和精神面貌。
  • 人民至上 英雄無畏
    在飛機墜毀前的37秒內,王建東為了避開密集居民區,對向無人區,多次調整飛機方向,直到臨近地面時才選擇跳傘,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王建東把最壞的結果留給自己,把最好的機會留給人民,用行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現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光輝形象。  危難時刻見證大愛忠誠,英雄壯舉書寫軍人榮耀。這便是最可愛的人。
  • 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做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講堂:「國有疫情,醫生即戰士!」
    張伯禮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答卷,「全國一盤棋」的制度優勢,英雄的人民「萬眾一心」的答卷和中醫藥「文化自信」的答卷,共同譜寫了中國抗疫的壯麗篇章。「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張伯禮指出,這是我國抗疫精神的五條經驗,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我們最可靠的主心骨,偉大的抗疫精神是我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 保山:奮力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也是寄託每個家庭對美好生活期盼的重大民生工程。   「十三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堅定不移貫徹「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出臺一系列政策,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交出了一份沉甸甸、高質量的教育答卷。
  • 「地評線」大江時評:以戰疫「最美姿勢」書寫戰貧「最美答卷」
    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
  • 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楚雄州近年來教育工作綜述
    教育為先」從一句口號、一個理念,轉變為一個個具體的項目、一項項有力的政策措施,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教育精準扶貧成效明顯,書寫了令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為全州城鄉居民素質提高、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匯聚書寫「中國之治」四川答卷的力量
    匯聚書寫「中國之治」四川答卷的力量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報告會側記   「『中國之治』,關鍵在黨。」  聆聽宣講報告後,大家表示,報告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聽後倍感振奮、深受鼓舞,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書寫「中國之治」的四川答卷貢獻力量。收穫信心「四個自信」更加堅定  距報告會還有20分鐘,參會者們帶著期待的心情,陸續落座主會場。
  • 生命至上 萬眾一心抗大疫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帶領我們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 膠州魏君毅:在戰「疫」一線書寫「人民至上」答卷
    在疫情防控一線,她舍小家、為大家,她把所轄市場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如今,她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說:「我明白自己肩上所承擔的責任,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迎難而上,守護好廣大市民的『菜籃子』」。  半島記者 黃超 通訊員 劉景剛   [編輯: 王苗]
  • 鍾南山在人民日報撰文: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回顧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苦鬥爭,一個個感人細節詮釋著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一件件生動事實彰顯著生命至上的使命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