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阮松萍)詹明高一家是雲南省曲靖宣威市楊柳鎮可渡村的建檔立卡戶,最近一年,詹明高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最近還出現了便血、嘔血的情況被送往醫院。因為患了嚴重的胃潰瘍,急需輸血,在血庫血源緊張的情況下,「掛包幫」他家的南方電網雲南曲靖供電局的張光瑩主動獻血,幫助詹明高渡過難關。
張光瑩為老人獻血。張光瑩供圖
貧困戶病重急需輸血
詹明高家所在的村小組叫巖頭,屬於雲南曲靖宣威市楊柳鎮可渡村。地如其名,從可渡村遠眺,山頂處就是巖頭小組,看著不遠,但從村裡開車,中途需繞到貴州境內,一個半小時左右才能抵達。要是爬臺階上山,也得花上半個多小時。
詹明高家是建檔立卡戶,妻子有些殘疾,從前全靠詹明高耕耘10畝林地過活。44歲時老來得子,家裡陸續添上了他們三姐弟,家裡條件不好,孩子們早早就輟學在外打工。
最近這一年,詹明高不時會感覺身體不舒服。今年孩子們回家過年,感覺詹明高身體越發孱弱了,時常只想躺著。疫情過後,妹妹繼續外出打工,為了照顧父親,兒子詹建平則在家看守。
一周前,詹明高情況愈發不好,開始便血、嘔血,請來親戚開車送醫院。經過3個多小時車程,5日晚,父子倆趕到曲靖宣威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
「胃潰瘍嚴重,血紅蛋白太低,極重度貧血,需輸血穩定病情。」治療的同時,詹建平遵醫囑提交了輸血申請,但血庫血源緊張,建議家屬獻血幫助,詹建平急忙求援於親戚朋友。
次日一早,到了獻血處,大夥才發現走得匆忙,忘帶身份證,無法獻血。回醫院的路上詹建平更恨自己,咋就不多長點肉呢?體重不達標,獻血計劃也泡湯了,無計可施,詹建平一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結對幫扶的張大哥主動獻血
正在一籌莫展之時,電話響了,屏幕顯示:南方電網雲南曲靖供電局張光瑩大哥。
「建平,上個月我來看望你父親時他身體還不錯,是怎麼了?我能做些什麼嗎?」原來,「掛包幫」他家的張光瑩看到了他朋友圈發出的求救信息。
張光瑩看到詹建平在朋友圈發出的求助信息後,第一時間聯繫他。張光瑩供圖
「掛包幫」是雲南建立健全全省扶貧攻堅「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幹部幫戶」定點掛鈎扶貧工作長效機制的簡稱,張光瑩便是南方電網雲南曲靖供電局確定的結對幫扶詹明高一家的扶貧幹部。
得知急需輸血的信息,張光瑩很著急。血型不一樣,是否可以捐贈?是否可以異地捐贈?曲靖市中心血站就諮詢給出肯定意見後,張光瑩告知了詹建平這一消息:「我一個人獻血怕量不夠,你不要急,等下我再找個朋友一起去,兩個人就可獻800毫升,後面血庫會調配O型血給大爹。」
安排好手頭上的工作,張光瑩就到醫院看望詹明高。阮松萍 攝
5月6日下午,詹明高終於輸上了血。考慮到供血條件和更方便治療,在醫生的建議下,7日下午詹建平將父親轉院至曲靖。「你們姐妹不要著急,檢查完按醫院要求辦理住院,我安排好工作就來。」接近下午6時,一到醫院,張光瑩、詹建平便快步去找醫生詢問治療方案。
先輸血、打針調養身體,再進行切胃手術、化驗。費用國家可以減免百分之七八十,自家承擔部分不算太多。身邊有人陪伴,不善言談的詹建平多了一些安心,跟醫生溝通完,懸著的心才放了大半。隨後,張光瑩又幫一家人辦理陪護手續,帶大家熟悉醫院環境,安排食宿……
長時間在外務工,跟幫扶家裡的張光瑩接觸甚少,詹建平只聽父親電話裡提起,兩年多來張大哥不時來家噓寒問暖,送這送那……想跟張光瑩說些感謝的話,張光瑩卻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們安心照顧大爹,有事給我打電話,我得空就過來幫忙。」 張光瑩表示,「對於扶貧,我的想法是,既然『掛包幫』,那就是親人,人家有困難,我能幫的一定幫!」
此前,張光瑩不時去看望老人。張光瑩供圖
這兩年曲靖供電局駐村扶貧隊幫詹明高家吊了頂、刷了牆,還給他家裡添置了一些家具。詹建平對病床上的父親說,「有這麼多人幫我們,你一定要趕快好起來,後面還有好多福等著你慢慢享呢!」
雲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公示顯示,5月7日,經州市審核、省級核查和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包括詹明高家所在的雲南曲靖宣威市等31個貧困縣(市、區)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擬退出貧困縣序列。據了解,類似詹明高一家的貧困戶,目前曲靖供電局已經幫扶2439戶9847人脫貧。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阮松萍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