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用大王和小王分別來指代了拼音中的聲母和韻母以及音標中的輔音和元音。並且著重強調了,拼讀過程中,永遠都是大王管小王。也就是拼音中我們只能聲母拼讀韻母,音標中我們只能輔音拼讀元音。這篇文章,我更側重於對元音和韻母的異同進行比較。附帶的會有個別聲母出現,當然,我會隨著他們的出現也一併進行說明。
我們先來看看音標中的元音成員,以及拼音中的韻母成員。
這張表格共四列,布局特點如下:第一和第三列是拼音中的部分韻母,第二和第四列是音標中的元音。但凡被放在了並排的位置,要麼是發音近似,要麼是長相近似。你會發現,拼音中的韻母和音標中的元音,有些長相非常相似,但數量並不多。還有一些長相不同的卻被放在並排的位置。拼音的韻母發音都比較舒緩,而音標中的元音不同,它們在發音的過程中會有一種跳動的感覺。除了長音元音外,其餘的發音都很短促有力。
敲黑板,看重點了:如果說韻母和元音有同行並排的情況,那無形中對孩子們而言,學習陌生知識的負擔被降低了不少。只要能把拼音和音標發音近似的琢磨清楚,剩下的工作量就變小了。因為剩餘的音標,拼音裡邊沒有重樣的。
在第一列音標元音列表(即表格中的第二列)中,注意,我是說只看第一列音標列表。從 / / 開始一直到 / e /,一共有6個,其實他們的發音除了/ /和/ e /兩個發音差別較大外,其餘的都可以理解為是一一對應的,差別就在於,前五個發的是長音,後邊五個發的都是短音。只是長相不同罷了。這是一種比較偷懶的理解,但對於入門來說,較為便捷。此外,/ /和/ /的發音更接近於韻母中的ao。所以,在一開始去識記元音音標長相的時候,可以進行一對一的比對記憶。比如/ a: /對/ /,一個髮長音,一個發短音。如此一來,通過反覆比對練習,既可以記住長相的不同,也可以記住發音的區別。
關於第三列韻母和第四列元音,我們先來回顧拼音在韻母中的一個細微分類:單韻母和複韻母。
所謂單韻母就是韻母只由一個拼音字母實現,而複韻母是由兩個甚至是三個拼音字母實現。因為三字母複韻母並沒有可直接對應的元音,所以上邊的表格並沒有涉及三個字母的複韻母。但是,單雙韻母的概念在元音音標中也有類似的表述:單元音、雙元音。概念的表述也和拼音的單雙韻母大致相同,區別在於元音中沒有三元音的概念。
如果細緻研究過拼音的複韻母(這裡特指兩字母的複韻母),我們會發現,實際上,發音並不是像老師們所講授的那樣直接出一個發音。複韻母的發音實際上是第一個單韻母和第二個單韻母不斷加速連讀才出來的發音。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以下幾個比較明顯的複韻母:ei、iu、ui。以 ei 為例,實際上是從 e 開始,然後平滑過渡到 i 的發音,然後加速連讀,最後就會出來所謂ei的發音。當初我給亮仔口頭引入兩個字母的複韻母發音的時候,使用的就是從單韻母不斷加速連讀,讓他來感受這裡邊的變化。
如果上邊的模式可以理解,那麼所謂雙元音的發音奧秘就被破解了。雙元音和複韻母的發音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分別發出兩個單元音的發音,然後從左向左,平滑過渡,然後加速連讀。當然了,就發音差異性上來說,ai的發音區別是比較大的。以「大海」兩個字來說,美聲或民族唱法裡邊對這兩個字的處理,和流行唱法的處理相比,美聲或民族唱法的發音更接近於音標中的雙元音發音,而流行唱法的發音則更接近於拼音中的複韻母發音。推薦兩首歌曲讓大家去感受和對比:一首是張雨生的《大海》,另一首是關牧村的《大海啊,故鄉》。
下邊我用lord和kite這兩個單詞的音標來對今天的元音進行分解說明。本文只涉及發音說明,不再對詞義進行標註。
先對上次文中提到的內容做個回憶:拼音中的聲母作用和音標中的輔音作用相同,韻母和元音作用相同。所以,在音標中,但凡長相和拼音中聲母長相相同的,我們都可以將其認定為是輔音。輔音的發音比元音的發音要特殊很多,有不少學生甚至是成人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困惑:為什麼音標表上的輔音發音在單詞的音標中沒有辦法直接使用去拼讀呢?其實不是完全不同,而是說輔音在單詞音標中的位置不同,發音會有所差異。為了能夠讓拼音的相關知識在音標中得到極致地使用,我將輔音同一個字母的發音根據具體音標的情況,大部分分解成了兩個發音。一個是音標表中的發音,一個是聲母長相的發音。明確了這個原則,我們再來看下邊的兩個單詞。
lord/ ld /
/ l /本身的發音本身很怪,是那種發音感覺卡在嗓子後邊的音,聲母發音當然就是 l 的發音了。在這個單詞的音標中,/ l /因為位於元音的前邊,所以具備拼讀元音的功能,所以在拼讀的時候,直接發聲母音(了的音)。然後先來拼讀輔音和緊挨著輔音的元音,/ l /,拼讀的時候,其實很像拼音中的 lao (一聲調)的拼讀過程, 拼完後,發現還剩了一個/ d /。/ d /的長相一看就和拼音聲母的 d 一樣,所以在拼讀元音的時候,也是發聲母音。注意,是拼讀元音的時候發聲母音。然而這裡的/ d /後邊沒有元音了,所以不能發聲母音,只能發音標表中的音標音。*1 關於音調的問題,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再單獨講解。那不屬於音標拼讀的問題,而是讓發音更好聽、更地道的問題。
kite/ kait /
和lord一樣,這個音標中也會發現一共涉及到三個音標,第一個是/ k /,第二個是/ ai /,第三個是/ t /。長相像聲母的便是輔音,所以/ k /和/ t /是輔音。又因為/ k /後邊有緊挨著的雙元音,所以/ k /可以直接發聲母音,然後用聲母音去拼/ ai /,得到/ kai / 的發音。而/ t /後邊沒有元音了,所以只能發音標音,一個只出氣不出聲的 t 音。這種只出氣不出聲的輔音,我們稱之為是清輔音。而又出氣又出聲的輔音,我們稱之為是濁輔音。
*1、以後的文章中,會反覆出現「聲母音」或「拼音音」以及「音標音」的說法。「聲母音」和「拼音音」的表述在意思上是一致的,因為之涉及在輔音字母講解時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