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老師都非常熟悉,
設計教案是教學工作中
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有人說,
現在很多學校教學
已經進入「無手寫」時代了,
在信息技術廣泛使用的今天,
「寫」教案是不是有點落伍了?
我們還有必要寫「教案」嗎?
今天,
一起來看看這些「驚掉下巴」的教案~
乍一看,這是哪位學霸的筆記?
其實這是長沙市第十一中學高一年級
地理老師李維珍的備課本,
紅色字跡標出重點、
隨處可見的箭頭記錄著她的思路,
這份教案仿佛自己就會「講知識」。
這份長郡雙語李瀟琳老師手寫的《黃河頌》 教案,
工整程度堪比印刷~
你知道奧運會標誌怎麼來的嗎?
雅禮洋湖實驗中學的王菁老師用手繪的方式
講明了奧運會標誌的變遷過程,
最終課程落腳點用於為自己班級設計班徽。
(小編實名羨慕,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得到了班徽)
厲害了!
這是長沙市第二十一中學蔡銀銀老師
《工筆畫-出水芙蓉圖》教案,
精緻程度讓人驚嘆!
這簡直是一件「藝術品」~
翻開麓山蘭亭實驗小學何娟老師的美術教案,
你會發現教案不僅是平面的,
還可以是立體的。
為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不少老師都喜歡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製作教案。
你看~
田家炳實驗中學的胡玉榮老師
將孩子們熟悉的佩奇一家引入教案中。
用憨態可掬的佩奇一家講知識,
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們的距離。
博才梅溪湖小學南校區的寧敏老師
講解《形形色色的背景》,
不得不說,
這畫一看有種梵谷的氣質。
天心區湘府英才小學邱玉婷老師
所做的教案圖文並茂,
讓我們看到了滿滿的責任感。
西雅中學的老師備課時緊跟網絡熱點,
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材料為學生們講課。
還有這份教案,
看似「雜亂無章」,
實際上是老師反覆備課的結果。
懂教育的人就會知道,
這些寫得密密麻麻的教案,
凝聚了一個老師許多精力和心血,
彰顯了一個老師兢兢業業的教學作風。
我們都知道,
備課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
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
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
手寫一份教案不僅能加深老師的印象,
也能理清思路,這樣才能備得深,
才能講得透,析得準,練得精。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教育名師於永正老師是怎麼談備課的吧!也許會對你的備課工作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01
備課不等於寫教案
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和寫教案等。
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
02
隱性備課最重要
我把備課分為隱性和顯性兩部分。如果說寫教案是顯性的,那麼,鑽研教材、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備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隱性的了。
第一步:鑽研教材。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
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
備「朗讀」,一是多讀,用心揣摩課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多聽別人朗讀,聽錄音。平時,我特別喜歡聽廣播電臺的小說朗讀、詩歌朗誦,這對提高我的朗讀能力大有裨益。三是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鍊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
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鑑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我先努力去做。
此外,隱性備課還包括查閱資料。書到用時方恨少。記得蘇霍姆林斯基聽了一位歷史老師講課,很感動,問他是什麼時候備課的,這位老師回答說:「備了一輩子。」一個好的教師,隨時隨地都要為備課做準備。
03
要思考教法
在思考教法的時候,必然「備學生」、「備學法」。上邊說了,課文鑽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隨之有了。即使教師在教學前沒有找到什麼好的教學方法,只要朗讀好了,讀出文章的妙處和味道來了,也能把課上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04
教案一定要寫
隱形實際上並不隱形,它指的是在寫教案之前的準備工作。當然其中包括無形的思考。但我認為,備課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顯性備課。
所謂顯性備課指的是寫教案。教案一定要寫,但不要拘泥於形式。我所記下的東西都是重要的東西,以防忘記。這相當於「作戰計劃」。
教學目標要記,過程要記,關鍵詞語的處理及體會要記,老師要講的重要的話要記;要求學生回答的問題、要求學生寫的片斷、造的句子,我先寫一寫,造一造;重要的參考資料也寫下來。我以前書寫較工整,為的是校長檢查能得到好評。現在寫得較隨意,底線是自己必須能看懂。有些課文考慮得比較周密,我只寫個大體教學過程。對已經教過數次的課文,我只寫新的體會、新的處理方法。
總之,備課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從方便教學出發。
備課本,書寫了敬業盡責的態度;
教案,體現了對教學的熱情;
課本,灑滿了對知識的尊重。
感謝老師們備課時的用心投入,
為孩子們帶來乾貨滿滿、
生動有趣的一課。
部分來源:光明社教育家
總編輯丨亦小秋
校 對丨曉 白
編 輯丨小 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