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賽龍舟、立蛋……兩岸端午玩法多 傳統節日如何創新?

2020-12-22 廈門衛視

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龍舟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習俗很多,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賽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主題。

為歡度端午,2019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暨"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在廈門集美龍舟池舉行,來自兩岸的龍舟選手們在這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

決賽現場,去年獲得冠軍的集美街道龍舟女隊一路領先,以2分20秒71的成績獲得冠軍,完成"兩連冠"

隨後進行的男子組"嘉庚杯"爭奪,集美街道安踏隊以1分56秒56的成績將冠軍收入囊中。

楊勁松

廈門市集美街道安踏隊教練

賽前我們進行了兩個月的集訓

今年男隊女隊都獲得冠軍

大家都付出挺多的

希望明年能夠繼續蟬聯冠軍

今年,兩岸共有53支隊伍參賽,其中臺灣參賽隊伍27支,選手700多人,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首次在數量上超過大陸隊伍。

呂銀益

臺灣水域女子龍舟隊教練

我們大概每年都會組隊來參加

平常會自我做體能練習

準備了三個多月

精彩的龍舟賽剛結束,另一邊,來自臺灣的臺北獅頭旺就開始熱鬧錶演,炒熱了現場氣氛,讓現場觀眾近距離領略到了兩岸傳統文化的魅力。

橫放的桅杆塗滿油脂,遊泳好手赤膊上陣,快速過杆,當碰到桅杆尾部的標誌時,鴨子就會放入水中,此時正是捉鴨的好機會。

這是閩南地區端午節特色的民俗活動——"水上捉鴨",相傳是當年鄭成功為了操練水兵而發明的,沿襲至今,成了當地人一年一度的捉鴨比拼大會。

廈門民眾

主要是過杆

抓鴨子也是要人多才能抓得到

一個人抓不到

這是福建傳統節日民俗

所以才開心來這邊抓

一顆粽子,記錄和傳承著端午的樣子。雖然粽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吃粽子的習俗一直長盛不衰,北方吃棗粽,南方吃肉粽

陳廣和

廈門鷺江佲家酒店廚師長

兩片粽葉要尾巴對尾巴

因為粽葉比較小

我們要是有比較大的話

要兩片粽葉疊起來

尾巴對尾巴

然後折一個角

每逢端午佳節,這裡都會舉辦包粽子活動,由酒店廚師為大家教授包粽子的方法與技巧。學員們有樣學樣,抄起調味過的糯米,揀起豬肉、板慄等配料裝進剛做好的粽盒,再覆蓋上一小把糯米,合蓋、打卷。

陳廣和

廈門鷺江佲家酒店廚師長

這個步驟要緊壓

因為廈門的肉粽是四個角

所以兩個食指和拇指壓到兩邊

然後蓋下來

緊一點就能成四個角了

接著,在眼前架子上的粽繩中,隨手剔出一根,粽子放上去滾一滾,粽繩在手指間一捻、一纏、一勾、打個結,一顆粽子就完成了。

張先生

湖北遊客

這邊的肉粽

跟我們老家的甜粽不一樣

是鹹帶鮮香的肉

正好酒店有這個活動

就來參與一下

曾女士

廈門市民

我不會包

大家都說今天這邊有學包粽子

就過來學一下

沒想到對包粽子有這麼好的興趣

蠻好玩的

廈門的粽子,以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深受歡迎。與其它地區不同的是,廈門味燒肉粽會在配料中加入魷魚乾、海蠣幹、鮑魚等海產品,乾貨通過蒸煮滲透到調好味的糯米中,多了一股地道的海鮮味。

陳廣和

廈門鷺江佲家酒店廚師長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到處 隨時都可以吃到粽子

但很少有家庭會自己包粽子

所以我們端午節舉辦了這個活動

大家放假了 一家人到酒店用餐

我們現場教怎麼包粽子

讓他們有一個親子活動參與

也知道粽子是怎麼包的

廈門衛視記者 朱敘原

節日的儀式,傳統的延續,在一顆香甜軟糯的粽子中完美體現。它不僅能滿足我們的味蕾,更是人們對於風俗文化的守候。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楊啟翔

在臺灣,粽子的吃法和做法有哪些不一樣呢?跟我一起去拜訪一下臺灣的餐飲業者,讓他們來跟我們介紹一下。

在臺灣,傳統肉粽分為北部粽和南部粽,做法上稱為"北蒸南煮",也就是北部粽用蒸籠蒸熟,南部粽則是用沸水煮熟。

江協易

臺北君悅酒店主廚

南部肉粽的米是生的裡面還有生的花生等食材 包覆在一起必須要水煮這就是北部和南部最大的差異性

接下來,用懸掛的棉繩繞著肉粽轉上兩圈,用力將肉粽"腰身"擠出來,再系上一個活結,以便煮熟後拆開食用。

江協易

臺北君悅酒店主廚

綁繩子的時候它的施力點很重要要把它綁得紮實 不要讓它松鬆散散 因為北部粽本身已是熟的米飯 它不會再吸水如果沒有綁紮實

在蒸的過程就會散掉

最後一步,將肉粽放入蒸籠蒸15到20分鐘後,一道香氣四溢的傳統臺灣北部粽就此完成。每年端午節,臺灣餐飲業者會推出一系列的創意肉粽,吸引顧客前來。

除了傳統的肉粽,現在臺灣餐飲行業還爭相創新,今年就有商家推出雞蛋造型的冰粽。把整顆鮮奶麻糬包進蛋殼裡面,再放入雞蛋紙盒中,看起來就是一盒雞蛋。

將冰蛋粽輕輕旋開,裡面的鮮奶麻糬就呈現出來,而品嘗之後,"蛋殼"還可以用來"立蛋"。"立蛋"是什麼呢?「立蛋"是臺灣端午節的一個習俗,也就是在端午節當天正午12點,民眾會嘗試將雞蛋立起來,如果成功的話,說明未來的一年會好運連連

★素材來源:廈門衛視《兩岸共同新聞》欄目

撰稿: 朱敘原 楊啟翔

編輯:陳錦華

相關焦點

  • 穿傳統服裝包粽子,長沙幼兒園迎端午歡樂多
    其中小班的萌娃用畫、撕、剪、貼等方法裝飾「手工粽子」,中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用輕質粘土「製作」出粽子。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這次的端午節活動更具挑戰:畫一畫,畫出端午激情洋溢的龍舟比賽;折一折,折出稜角分明的彩色粽子;系一系,系好端午滿載韻味的彩色絨線。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著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
  • 端午習俗,賽龍舟包粽子,是在表達什麼?其中另有隱情!
    端午節將至,只道一聲:端午安康!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說起端午節的習俗,人都會想起包粽子、賽龍舟。但是過了這麼多年的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究竟是在暗示什麼的,它想表達什麼呢,我們有仔細想過嗎?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競賽。
  • 賽龍舟 品粽子 踩街遊——臺灣民眾熱鬧慶端午
    這是家住新北市的黃先生一家四口第三年在端午節參加在臺北大佳河濱公園舉辦的節慶活動。當記者問起賽龍舟的來歷時,上小學一年級的黃廷軒脫口而出:「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臺灣各地端午節不可或缺的活動。9日開幕的「水岸臺北2016龍舟嘉年華活動」規模最大,活動豐富,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看,感受傳統習俗。
  • 賽龍舟、比賽包粽子...看山東各地如何花式過端午
    今天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起源於春秋的端午節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內涵,紀念屈原、伍子胥等歷史人物,又使這個節日凝結了感人的愛國情懷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賽龍舟、比賽包粽子、外出旅遊......看山東各地市民如何花式過端午。
  • 端午粽子該怎麼包?傳統粽子和水晶粽子一起學
    臨近端午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端午作為傳統節日,賽龍舟是重要的民俗活動,吃粽子成為不變的傳統習俗。粽子又稱「角黍」、「筒粽」,使用粽葉包裹糯米和各種食材蒸製而成,粽子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的粽子便是作為慶端午的食物。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端午節火到海外:老外泳池裡賽龍舟,速賣通上搶購「包粽子神器」
    宅家包粽子,泳池賽龍舟……外國人上速賣通搶購「神器」歡慶端午一組數據顯示,端午節已經火到海外,海外消費者上中國電商平臺搶購粽子、龍舟相關產品,為節日忙得不亦樂乎。過去一周,中國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上的端午節相關品類銷量暴漲,其中龍舟相關產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了75%,海外買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61%。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福州舉辦端午民俗文化節 再現兩岸共同端午習俗
    三名孩童體驗傳統端午民俗「立蛋」。記者劉可耕攝  中新網福州5月30日電 (記者 劉可耕)「春花半落坊巷中,初夏端陽映徑紅……」30日,80歲高齡的福州百六峰詩社社長陳明安在福州端午民俗文化節活動中,率領20位身著漢服的孩童用福州方言齊聲誦讀端午主題詩詞。  當天,恰逢端午佳節。以「品粽懷古過端午·樂享佳節返童真」為主題的端午民俗文化節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
  • 包粽子、掛香囊、DIY龍舟……燕塘街坊花式過端午!
    端午的習俗有很多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掛菖蒲……為傳承端午傳統文化,豐富社區生活,促進鄰裡交流,昨天下午,燕塘社區在新燕花園前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遊園活動。活動現場設置了包粽子、掛香包、DIY龍舟模型、系五彩繩等豐富多彩的端午民俗體驗環節。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 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作為宋朝人,五月初五該咋過?
    從這些節日上,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端午節有的按著節日的主要活動來命名,有的則按著農曆五月初五的幹支紀元法來命名。總之,從這些不同的名稱,我們可以總結出端午節不僅古老,而且華夏多民族都認可的節日。但是每一個朝代下,對於端午節的重視程度不同,舉辦的活動也各有差異。
  • 華師大端午遊園會成傳統文化嘉年華 「復古」看點多
    原標題:在大學校園傳習優秀傳統文化  舞龍、立蛋、做香囊,還有一場鑼鼓喧天、古意盎然的遊園會……昨天,華東師範大學的校園裡分外熱鬧。迎接端午佳節,各地的傳統民俗都被學生們一一「移植」到校園裡。  遊園會「復古」表演看點多  昨天中午,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不少學生循著鑼鼓聲,跟隨著身著傳統服裝、舞著大龍的民俗行街表演隊,一路行至學校華閔前廣場。在這裡,一場別開生面的端午遊園會閃亮登場。
  • 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在南充就要這麼耍!
    6月23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為慶祝傳統佳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南充不少地區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圍繞賽龍舟、包粽子等端午民俗,推出了一系列豐富的端午活動。潑水祈福 感受傳統魅力 鑼鼓喧天、 水花四濺……6月21日,在南充市蓬安縣的周子古鎮碼頭,一系列新花樣:水龍祈福、龍舟拔河、江上搶鴨等豐富而有趣的文化活動引得遊客紛紛前來。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臺灣寫真:臺北迎端午 肉粽包烤鴨+老外賽龍舟
    中新社臺北五月二十八日電 題:臺北迎端午:肉粽包烤鴨 老外賽龍舟                中新社記者 曾嘉 黃少華  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節臨近,全臺各地都在做準備,記者所在的臺北街頭已經是粽香四溢,龍舟賽場敲鑼打鼓,節日氣氛漸濃。
  • 歡度端午|包粽子、賽龍舟、體驗非遺……聖名環球城邀你體驗端午...
    一雙雙巧手翻飛,一個個粽子新鮮「出爐」。6月7日,端午佳節,渝北聖名環球城推出「咱們的節日——端午」非遺傳統文化展示活動,吸引我市1000多個家庭前往參加,市民們包粽子、穿漢服、劃旱地龍舟、體驗非遺項目展示,體驗到端午佳節滿滿的儀式感。
  • 賦予傳統節日更多新時代文明特色丨端午
    在第十屆北京端午文化節期間,延慶區開展賽龍舟、包粽子、做香囊、掛艾草、展非遺等眾多傳統特色活動。本報記者 趙 晶攝朗誦詩詞、表演歌舞、包粽子、賽龍舟……粽葉香飄四海,百舟競渡風流,濃濃的文化氛圍「包裹」著每一顆中國心。又到一年端午時。
  • 賽龍舟吃粽子 《靈山奇緣》端午大禮包來襲
    賽龍舟吃粽子 《靈山奇緣》端午大禮包來襲 2018-06-16作者:葉子豬整理來源:葉子豬 在全新的端午版本中,有著濃鬱的傳統氣息,包粽子、賽龍舟等全新活動,讓這一回合休閒、戰鬥齊歡樂。  呼朋喚友齊聚青春這一回合:http://huihe.qq.com/cp/a20180511bsd/index.htm
  • 掛艾草 包粽子 戴五色線……「這些端午習俗讓節日更有意義」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6月24日,在鄭州街頭隨處可見賣艾草、賣香包,以及包粽子的場景,這些祖祖輩輩傳下的習俗你是否也參與了呢?一大早,家住宏鑫花園的陳慧便騎著自行車來到新密,在曲梁鎮一片荒地上,折了4棵艾草和一大包蘆葦葉,回到鄭州後又在菜市場買了一袋蜜棗和一包江米。陳慧介紹,下午會把這些食材洗洗蒸蒸,然後再將艾草掛在門口,這樣可以驅瘴避邪,等冬天幹了,再取回來泡泡腳,對身體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