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龍舟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習俗很多,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賽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主題。
為歡度端午,2019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暨"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在廈門集美龍舟池舉行,來自兩岸的龍舟選手們在這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
決賽現場,去年獲得冠軍的集美街道龍舟女隊一路領先,以2分20秒71的成績獲得冠軍,完成"兩連冠"。
隨後進行的男子組"嘉庚杯"爭奪,集美街道安踏隊以1分56秒56的成績將冠軍收入囊中。
楊勁松
廈門市集美街道安踏隊教練
賽前我們進行了兩個月的集訓
今年男隊女隊都獲得冠軍
大家都付出挺多的
希望明年能夠繼續蟬聯冠軍
今年,兩岸共有53支隊伍參賽,其中臺灣參賽隊伍27支,選手700多人,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首次在數量上超過大陸隊伍。
呂銀益
臺灣水域女子龍舟隊教練
我們大概每年都會組隊來參加
平常會自我做體能練習
準備了三個多月
精彩的龍舟賽剛結束,另一邊,來自臺灣的臺北獅頭旺就開始熱鬧錶演,炒熱了現場氣氛,讓現場觀眾近距離領略到了兩岸傳統文化的魅力。
橫放的桅杆塗滿油脂,遊泳好手赤膊上陣,快速過杆,當碰到桅杆尾部的標誌時,鴨子就會放入水中,此時正是捉鴨的好機會。
這是閩南地區端午節特色的民俗活動——"水上捉鴨",相傳是當年鄭成功為了操練水兵而發明的,沿襲至今,成了當地人一年一度的捉鴨比拼大會。
廈門民眾
主要是過杆
抓鴨子也是要人多才能抓得到
一個人抓不到
這是福建傳統節日民俗
所以才開心來這邊抓
一顆粽子,記錄和傳承著端午的樣子。雖然粽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吃粽子的習俗一直長盛不衰,北方吃棗粽,南方吃肉粽。
陳廣和
廈門鷺江佲家酒店廚師長
兩片粽葉要尾巴對尾巴
因為粽葉比較小
我們要是有比較大的話
要兩片粽葉疊起來
尾巴對尾巴
然後折一個角
每逢端午佳節,這裡都會舉辦包粽子活動,由酒店廚師為大家教授包粽子的方法與技巧。學員們有樣學樣,抄起調味過的糯米,揀起豬肉、板慄等配料裝進剛做好的粽盒,再覆蓋上一小把糯米,合蓋、打卷。
陳廣和
廈門鷺江佲家酒店廚師長
這個步驟要緊壓
因為廈門的肉粽是四個角
所以兩個食指和拇指壓到兩邊
然後蓋下來
緊一點就能成四個角了
接著,在眼前架子上的粽繩中,隨手剔出一根,粽子放上去滾一滾,粽繩在手指間一捻、一纏、一勾、打個結,一顆粽子就完成了。
張先生
湖北遊客
這邊的肉粽
跟我們老家的甜粽不一樣
是鹹帶鮮香的肉
正好酒店有這個活動
就來參與一下
曾女士
廈門市民
我不會包
大家都說今天這邊有學包粽子
就過來學一下
沒想到對包粽子有這麼好的興趣
蠻好玩的
廈門的粽子,以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深受歡迎。與其它地區不同的是,廈門味燒肉粽會在配料中加入魷魚乾、海蠣幹、鮑魚等海產品,乾貨通過蒸煮滲透到調好味的糯米中,多了一股地道的海鮮味。
陳廣和
廈門鷺江佲家酒店廚師長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到處 隨時都可以吃到粽子
但很少有家庭會自己包粽子
所以我們端午節舉辦了這個活動
大家放假了 一家人到酒店用餐
我們現場教怎麼包粽子
讓他們有一個親子活動參與
也知道粽子是怎麼包的
廈門衛視記者 朱敘原
節日的儀式,傳統的延續,在一顆香甜軟糯的粽子中完美體現。它不僅能滿足我們的味蕾,更是人們對於風俗文化的守候。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楊啟翔
在臺灣,粽子的吃法和做法有哪些不一樣呢?跟我一起去拜訪一下臺灣的餐飲業者,讓他們來跟我們介紹一下。
在臺灣,傳統肉粽分為北部粽和南部粽,做法上稱為"北蒸南煮",也就是北部粽用蒸籠蒸熟,南部粽則是用沸水煮熟。
江協易
臺北君悅酒店主廚
南部肉粽的米是生的裡面還有生的花生等食材 包覆在一起必須要水煮這就是北部和南部最大的差異性
接下來,用懸掛的棉繩繞著肉粽轉上兩圈,用力將肉粽"腰身"擠出來,再系上一個活結,以便煮熟後拆開食用。
江協易
臺北君悅酒店主廚
綁繩子的時候它的施力點很重要要把它綁得紮實 不要讓它松鬆散散 因為北部粽本身已是熟的米飯 它不會再吸水如果沒有綁紮實
在蒸的過程就會散掉
最後一步,將肉粽放入蒸籠蒸15到20分鐘後,一道香氣四溢的傳統臺灣北部粽就此完成。每年端午節,臺灣餐飲業者會推出一系列的創意肉粽,吸引顧客前來。
除了傳統的肉粽,現在臺灣餐飲行業還爭相創新,今年就有商家推出雞蛋造型的冰粽。把整顆鮮奶麻糬包進蛋殼裡面,再放入雞蛋紙盒中,看起來就是一盒雞蛋。
將冰蛋粽輕輕旋開,裡面的鮮奶麻糬就呈現出來,而品嘗之後,"蛋殼"還可以用來"立蛋"。"立蛋"是什麼呢?「立蛋"是臺灣端午節的一個習俗,也就是在端午節當天正午12點,民眾會嘗試將雞蛋立起來,如果成功的話,說明未來的一年會好運連連。
★素材來源:廈門衛視《兩岸共同新聞》欄目
撰稿: 朱敘原 楊啟翔
編輯:陳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