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2020-12-17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

  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說起端午節的習俗,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吃粽子和賽龍舟.

  關於端午節有很多歷史傳說,最為 的就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設立的.

 

  根據梁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荊楚人為了紀念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水,所以在這一天競渡,為的是打撈屈原.

 

  但實際上,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早在屈原所處時代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

 

  《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

 

  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

 

  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代以後,「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別稱,一躍成為主流的稱呼.

 

  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

  粽子的來源非常早.

 

  根據《太平御覽》記載,商湯時期葛伯搶了農民的黍肉餉,還把農民殺了.

 

  所謂黍肉餉就是黍做成的熟食,也就是粽子的前身.

 

  所以食用粽子的習俗應該非常久遠.

  西晉有個名人叫周處,就是「周處除三害」的周處.他寫了一本記錄地方風俗的名著,叫做《風土記》.

  《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說的就是在端午這一天,要煮鴨子和角黍吃,角黍就是粽子.

 

  早在春秋時期,用菰(音 gū)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這時,包粽子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肉類、板慄、紅棗、赤豆等,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粽子的形狀出現了錐形、菱形.

 

  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

 

  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

 

  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為箬(音ruò)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肉、松子仁、棗、胡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直到今日,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論文中考證認為:古代吳越是崇拜龍的,並認為他們是「龍子」。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江河水裡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有「斷髮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以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祭龍神,也給自己遊戲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

 

  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

 

  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餘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

 

  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就是當時一種競渡所用的船。

  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1991年端午節(6月16日),在屈原的第二故鄉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

 

  如今,每年端午的國際龍舟節,已成為備受世界矚目的賽事.

 

  端午節也是古代的「衛生節」.

 

  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端午節時,民間還給小孩佩香囊、系五色絲線,用於襟頭點綴裝飾.

  將五彩線系在手臂上大約是從魏晉時期流行起來的.

 

  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用五彩線(五彩在古代是吉祥的顏色)系在兒童手腕上,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因此,五彩線又稱「長命縷」.

 

  蘇軾在《浣溪沙·端午》一詞中寫道:「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蘇軾的這首詞,主要提到了宋代人過端午的三個習俗:採蘭草沐浴、系五色彩線、髮髻上掛符錄避邪.

 

  還有一些端午節的習俗慢慢的失傳了,比如「梟羹」.

 

  梟即貓頭鷹,在古代,貓頭鷹被認為是惡鳥.

 

  根據《史記》記載,在漢武帝時,端午節要把貓頭鷹做成羹,賞給大臣和諸侯.

 

  還有用雄黃酒塗抹在小孩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或用雄黃酒在小孩的頭上寫上王字等,這些現在都不大流行了.

 

  此外,端午本身就有娛樂的成分,所以,端午的習俗還包含著體育競技、走馬踏青、飲酒賦詩、服飾打扮,等等.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能吃什麼?各地有關「吃」的風俗,有你的家鄉嗎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能吃什麼?各地有關「吃」的風俗,有你的家鄉嗎端午節的由來,想必大家在書本上或者長輩的口中都聽到過看到過吧。每年端午節,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太相似,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吃粽子。不過除了粽子之外,在端午節,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有不同的吃文化,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江南地區節日期間愛吃五黃。意思就是五種帶有黃字的食材,鮮美的黃魚和黃鱔,還有好吃的鹹鴨蛋,以及黃瓜和雄黃酒。這幾種食材一到端午節是必吃的。江浙地區節日期間喜歡吃五紅。江浙地區偏愛紅色食物,在端午時節,一定要吃五紅,據說可以消暑闢邪。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端午節除了粽子鴨蛋綠豆糕,還有哪些有趣的飲食習慣?
    端午,是我國在2009年通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端午我們普遍是有著吃粽子、划龍舟等等活動。但是在各個地區,端午還有其他不同的有趣飲食風俗,今天六和義大廚就來帶大家看一看各地都有哪些有趣的端午飲食習慣。
  •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這幾種小吃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這幾種小吃端午節這天,我們都知道要賽龍舟,吃粽子。但是,由於地域、民族、風俗等因素的交融,往往不止粽子這一種小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除了粽子之外的端午節美食吧!打糕很有民族特色打糕,是朝鮮半島上的韓國與朝鮮兩國人民以及從朝鮮半島遷徙到中國東北三省的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是把糯米(江米)煮熟後反覆捶打而成的,做打糕絕對是個體力活兒,最主要的是可以鍛鍊臂力。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筋道,味香。因此,朝鮮族歷來把打糕當作上等美味,每逢年節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貴賓時,都要做打糕。
  •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可以吃什麼,來看什麼是吃五紅五黃的傳統習俗
    不過不管怎麼說全國各地在端午節這天都有著豐富多彩的風俗活動。像是划龍船、賽龍舟、吃粽子等,但是除了這些大家廣泛知道的活動,還有不少大家不知道的飲食習俗,比如端午的健康飲食講究「五紅」「五黃」,那麼什麼是「五紅」「五黃」呢?今天阿代就跟大家一起扒一扒端午吃「五紅」「五黃」的習俗。
  • 【網絡中國節】除了粽子,端午還有哪些「吃」的樂趣?
    內容簡介:  五月五,端午到。茜茜祝大家端午安康!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關於吃食的趣事。  五毒餅:  吃印有蛇、蠍子、蜈蚣、壁虎、蛤蟆五毒圖案的五毒餅,是北京獨特的習俗。
  • 端午將至,光吃粽子還不夠,這8種傳統美食記得吃,美味寓意好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等等。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這一天,中國不同的地區會通過不同的形式來慶祝,其中最常見的則是賽龍舟和吃粽子,這兩大禮俗從古代一直傳承到現在。
  • 除了粽子,端午還有哪些「吃"的樂趣?
    內容簡介:五月五,端午到。茜茜祝大家端午安康!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關於吃食的趣事。五毒餅:吃印有蛇、蠍子、蜈蚣、壁虎、蛤蟆五毒圖案的五毒餅,是北京獨特的習俗。將五毒印在食物上,把它們吃掉,寓意以毒攻毒,祈求消病強身。五紅菜:江蘇南京一帶,民間有吃「五紅」的端午習俗。
  •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時間:2020-06-27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
  • 看新聞學單詞|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我們還可以……
    今天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羚羊君(aa-acad)先在這裡祝大家端午安康,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拿到心儀的offer。前言羚羊君(aa-acad)有一年的端午節就是在英國度過的,當時我就在想:如何像身邊的英國朋友們介紹端午節呢?當時初到英國,詞彙量不夠的我只好自己爆粽子送給英國朋友,告訴他們,今天是個中國節日,吃這個!
  • 端午節可別光吃粽子,這些活動和來歷故事一定要知道哦
    一年中有很多的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意義和來歷故事,每個節日也都會有自己的儀式感和民俗文化風俗,都是獨一無二的,除了風俗文化還有飲食文化,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屬於這個節日要專門吃的食物,比如中秋節吃月餅,清明節吃青團,端午節吃粽子,等等,那麼這些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歷故事,今天我們來講講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 端午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還需要立雞蛋飲菖蒲喝雄黃這些你知道嗎?
    端午節習俗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節日。古代「午」與「五」同音,所以 端午又稱端五、重午或重五。南北朝 時,端午又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 所以又叫「浴蘭節」。唐宋時,此日午時為「天中節」,而午時為「陽辰」, 所以它又稱端陽。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還要採艾草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
  • 身為浙江人的你,知道家鄉怎麼過端午嗎?考生能吃粽子嗎?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就要來啦!關於端午的起源你了解多少?作為浙江人,對於浙江各地的端午風俗又知道多少呢?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你還知道多少?
    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假期了那麼廣西人在端午節都會有什麼民俗活動呢?以往提起端午我們的記憶就是吃涼粽、賽龍舟其實廣西端午特色民俗和活動還有很多,快和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賽龍舟由來已久。
  • 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五月初五過端午,農村除了划龍舟吃粽子,民間還有哪些民俗文化?
    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是一個古老的民俗文化節日,起源於上古時期祭龍活動,自從屈原憂國憂民主張沒有得到實現時投身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才演變成為紀念屈原為主體的民俗文化節日。人們都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中國之大,端午節民間風俗,風情萬種,姿態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