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房即維權,這樣的事情近年屢見不鮮。近日,有中鐵華僑城·和園業主向記者反映,開發商聲稱價值每平方米1萬元的精裝修交房時不盡如人意,出現了多種質量問題。
除了精裝修的質量問題,業主們還反映,在購買時銷售所介紹和承諾的項目情況與實際不符,出現了貨不對版的情況。
01精裝「入坑」業主:碎石填充40多處算好的
近日,記者走訪位於大興德茂的中鐵華僑城·和園小區,受到疫情影響,6月中旬開始,和園業主陸續收房。
「剛看到房子的時候我都快哭了。」一位業主告訴記者,她於2019年62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購買了一套110平方米的精裝修戶型。當時主要看中中鐵和華僑城都是央企,樣板間設計精美,銷售介紹精裝修均採用各種大品牌。
但實際收房時看到眼前的精裝房,怎麼也不像萬元標準的。「如果自己逛下家裝市場就知道了,每平方米價值4000就不錯了。」該業主表示,項目的售價起伏較大,最高時72000元/平方米,估計買在高位的業主心裡更難平衡。
記者走訪發現,多套精裝房正在進行補修,業主反映地磚出現空鼓,大理石碎裂,石材破損缺角,瓷磚脫落、牆皮脫落等問題很多家都有出現。
有業主告訴記者,他家的大理石地磚出現用碎石填充的有40多處,而跟鄰居的交流中發現這種情況還並不算糟糕。
新浪微博上業主留言
「我家的大理石缺了一塊,開發商填膠補修,但是補修完的效果我感覺無法接受。」
據了解,中鐵華僑城·和園目前主推150-180的戶型,仍有兩棟樓在售,均是毛坯交房,均價5.8萬元/平方米上下。項目在2018、2019年主推精裝房,均價曾在6.2-7.3萬元/平方米波動。
在銷售口中,價格差被解釋為精裝與毛坯的差異,但「萬元標準」的精裝配備並未在購房合同中有所體現。
目前購買精裝房和毛坯房的業主一起收房,很多業主表示還是購買毛坯房划算。一位家裝人員表示,收房樣式是否與樣板間一樣倒還沒那麼重要,和園精裝房最大的問題是石材選用差,屋內氣味刺鼻,影響業主入住。
針對精裝質量問題,業主們要求開發商出具材料的相關合格證明、質量保證書和進價明細。和園項目方面則表示,對於主要裝修材料,開發企業可公示合格證及相關檢測報告。對於出示材料進價明細屬於開發企業與供貨方之間的合同約定事宜,不需要向業主出示。
02涉嫌虛假宣傳
除了精裝修的問題,業主們反映購房時銷售介紹或者承諾的配備並未兌現。
5號樓一位業主表示,當初她購買和園非常看重銷售承諾的一梯一戶,私密性好,兩戶之間互不幹擾。經過與銷售反覆確認了這點之後才交的意向金。
但實際收房時,卻發現是兩梯兩戶,兩個電梯一個樓梯,並不能做到當初承諾的兩戶互不幹擾。
「2019年購買的時候,房子已經蓋好了,但銷售說工地危險不讓去實體樓看,估計就是瞎說騙我們的了。」該業主說。
除此之外,業主們還對在購房時銷售宣稱有西門,但實際情況卻沒有西門表示不滿。
業主們認為,在售樓處現場沙盤和平面圖上都有西門入口的標示,是誤導。
而在宣傳時,和園主打的智能社區中的配備也未能兌現。
中鐵華僑城·和園微信公眾號截屏
業主告訴記者,可以說當時大力宣傳的智能家居這塊兒嚴重縮水,比如宣傳中的智能呼叫電梯完全沒有。再比如智能門鎖與宣傳時品牌對不上,而且門卡沒有加密,用手機隨便就能複製,安全性極差。
據了解,業主們上述產生分歧的問題在合同中並沒有直接體現,這也讓業主們感到維權很被動。
03相關回應
對於業主們反映的各種問題,記者聯繫了中鐵置業北京公司和園項目相關負責人楊鋒。
楊鋒表示,項目確實存在一些工程質量問題,工程部正在安排維修,近期在與業主們積極溝通,協商解決出現的一些問題。
對於業主們反映的精裝縮水,貨不對版等問題,楊鋒表示,目前所有精裝交付的產品和樣板間所呈現的是一樣的,只是石材由於批次不同,樣式會有點變化,但材質都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問題。
呼叫電梯後期被認為使用度較差,沒有太大安裝必要,就取消了,後期的宣傳資料上已經不體現這些東西了。
而規劃中本來就沒有西門,北門、車庫尚處於沒有完工狀態。
「我們跟很多業主見面,大部分業主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80%以上的業主都收房了,部分業主可能是因為房價降低了,提出很非理的要求。」楊鋒說。
對此,記者諮詢了北京市方利律師事務所律師賈瑞果,賈瑞果律師表示,裝修標準的依據可以依照合同附件、宣傳冊、網站、公眾號這些公開途徑,銷售人員的承諾相關證明材料,如果和合同內容不衝突,而是補充關係的,可以作為裝修標準的一個補充證明材料。
一梯兩戶一梯一戶,智能化這些概念,一般作為開發商宣傳的亮點,搜集途徑比較多,可以結合是否會給項目房價帶來影響,或者業主使用便利的角度來考慮和權衡。
賈瑞果律師表示,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商業廣告是一種要約邀請。此時,廣告和宣傳資料就可以視為合同內容。
法律判定最主要的還需要看證據,賈瑞果律師建議業主們對證據進行搜集整理,在與開發商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時,可以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文/北青網記者 張鬱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