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車從A地,乙車從B地同時相向而行,乙車到了A地後立即返回,又在距B地140千米處追上甲車,已知甲車的速度是20千米每小時,乙車的速度是50千米每小時,那麼AB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分析:這是個行程問題,我們所要抓住的重點是,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係。

第一種方法:當乙車追上甲車,時兩車的行駛時間是相等的。但路程不同,乙車再跑140千米就相當於跑兩個全程。而甲車一個全程還差140千米。解:假設AB兩地路程相距x千米。
(x-140)÷20=(2x-140)÷50
5×(x-140)=2×(2x-140)
5 x-700=4 x-280
x=420
答:AB兩地相距420千米。
第二種方法:相同時間內,路程與速度成反比。
甲車與乙車的速度比為20:50也就是2:5,所以如果兩車行駛的時間一樣長,那麼乙車的行駛的路程將會是甲車的2.5倍。
根據甲車離B地還差140千米,以甲車的速度,還需要140÷20=7(小時)才能跑完全程。如果乙車也同樣再跑7小時的話,總共可以跑2.5個全程。因此最後7小時所跑的路程減去140千米就是半個全程。
7×50-140=210(千米)
210×2=420(千米)
第三種思路。追及思想,乙車到達A地,馬上返回B地,在距離B地140千米處追上甲車,是不是相當於乙車比甲車多跑了一個全程?我們可以把它當作全程追及的過程。相當於乙車在一個全程外的地方,與甲車同時同向出發,最後再追上。

假設乙車x小時追上甲車。
(50-20)x=20x+140
X=14
全程長:14×30=420(千米)
這種採用的是把它看作是同向出發的追及問題,兩車行駛的時間相同。求出追及時間,知道速度(差),然後再根據路程=速度×時間算出全程。
思路不同,過程不同,結果還是異曲同工。只是解題抓住的是不同的等量關係。比如兩車的行駛時間相等,或速度與路程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