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相向而行的行程問題,怎麼轉化成同向追及問題

2020-12-17 專注小學數學

甲車從A地,乙車從B地同時相向而行,乙車到了A地後立即返回,又在距B地140千米處追上甲車,已知甲車的速度是20千米每小時,乙車的速度是50千米每小時,那麼AB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分析:這是個行程問題,我們所要抓住的重點是,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係。

相向而行(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種方法:當乙車追上甲車,時兩車的行駛時間是相等的。但路程不同,乙車再跑140千米就相當於跑兩個全程。而甲車一個全程還差140千米。解:假設AB兩地路程相距x千米。

(x-140)÷20=(2x-140)÷50

5×(x-140)=2×(2x-140)

5 x-700=4 x-280

x=420

答:AB兩地相距420千米。

第二種方法:相同時間內,路程與速度成反比。

甲車與乙車的速度比為20:50也就是2:5,所以如果兩車行駛的時間一樣長,那麼乙車的行駛的路程將會是甲車的2.5倍。

根據甲車離B地還差140千米,以甲車的速度,還需要140÷20=7(小時)才能跑完全程。如果乙車也同樣再跑7小時的話,總共可以跑2.5個全程。因此最後7小時所跑的路程減去140千米就是半個全程。

7×50-140=210(千米)

210×2=420(千米)

第三種思路。追及思想,乙車到達A地,馬上返回B地,在距離B地140千米處追上甲車,是不是相當於乙車比甲車多跑了一個全程?我們可以把它當作全程追及的過程。相當於乙車在一個全程外的地方,與甲車同時同向出發,最後再追上。

同行而行

假設乙車x小時追上甲車。

(50-20)x=20x+140

X=14

全程長:14×30=420(千米)

這種採用的是把它看作是同向出發的追及問題,兩車行駛的時間相同。求出追及時間,知道速度(差),然後再根據路程=速度×時間算出全程。

思路不同,過程不同,結果還是異曲同工。只是解題抓住的是不同的等量關係。比如兩車的行駛時間相等,或速度與路程成反比。

相關焦點

  • 小學奧數知識點:行程問題之追及問題(四)
    所有行程問題都是圍繞""這一條基本關係式展開的,比如我們遇到的兩大典型行程題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的本質也是這三個量之間的關係轉化.由此還可以得到如下兩條關係式:  多人相遇與追及問題雖然較複雜,但只要抓住這兩條公式,逐步表徵題目中所涉及的數量,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 小學數學行程問題匯總,經典問題解析
    2.相遇問題兩個人或物體同時或不同時從兩地相對而行,經過一定的時間相遇,這種行程問題稱為相遇問題,相遇問題也成為相向運動問題。例如: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3.相離問題兩個人或物體從相同或不同的地點出發,背向而行,這種行程問題稱為鄉裡問題,如下圖所示:相離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相離距離=速度和×相離時間例如:甲每分鐘行80米,乙每分鐘行60米,兩人同時同地出發,背向行3分鐘後,甲乙相距多少米?
  • 2020寧夏省考行程問題之多次相遇與追及問題
    行程問題是歷年考試中必不可少考點,其中比較難的知識點--多次相遇與追及問題,考查逐漸上升。考生要想在公考中穩穩上岸,這部分知識還需考考把握。縱觀歷年考查形式,多次相遇追及問題無外乎包括兩類:直線上的多次相遇追及問題、環線上的相遇追及問題。   一、直線上的多次相遇追及問題:這類題主要就是公式的考查。
  • 奧數--行程問題
    奧數行程問題(一)專題簡析:我們把研究路程、速度、時間這三者之間關係的問題稱為行程問題。行程問題主要包括相遇問題、相背問題和追及問題。這一周我們來學習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行程問題。解答行程問題時,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時間之間的關係,緊扣基本數關係&34;來思考,對具體問題要作仔細分析,弄清出發地點、時間和運動結果。
  • 二元一次方程組行程問題,相遇追及、環形跑道、順流逆流,你會嗎
    行程問題是二元一次方程組中比較重要的一類問題,相遇問題、追及問題、環形跑道問題、順流逆流問題、順風逆風問題、火車過橋問題等等,這些問題你都會嗎?01行程問題例題1:某站有甲、乙兩輛汽車,若甲車先出發1h後乙車出發,則乙車出發後5h追上甲車;若甲車先開出30km後乙車出發,則乙車出發
  • 鄭州小升初數學行程問題典型題
    2、流水行船   【例5】甲、乙兩艘遊艇,靜水中甲艇每小時行千米,乙艇每小時行千米.現在甲、乙兩遊艇於同一時刻相向出發,甲艇從下遊上行,乙艇從相距27千米的上遊下行,兩艇於途中相遇後,又經過4小時,甲艇到達乙艇的出發地.水流速度是多少?   3、獵狗追兔   【例6】獵人帶獵狗去捕獵,發現兔子剛跑出40米,獵狗去追兔子。
  • 一元一次方程應用(行程問題)
    3.學習方法建議:適時暫停視頻,思考、分析,先學習線段式相遇與追及問題,再學習環形跑道問題,最後學習會車(錯車)問題。特別注意通過畫線段圖的方法,找出相等關係的過程,最後總結行程問題的規律。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行程問題是一元一次方程中最重要題型,行程問題中的三個基本量及其關係:路程=速度×時間、時間=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時間。
  • 小學教育之奧數行程問題篇:甲和乙的命運邂逅,讓小學生舉步維艱
    我們把這種題目及其變種衍生題目統稱為「行程問題」。行程問題,一個讓無數小學生聞題色變的題目,一個小學教育上的史詩級難題。 行程問題通常分為三類,即相遇問題、相向問題和追及問題。行程問題研究的是物體運動時,速度、時間和行程三者的關係。解決這一類問題需要熟悉並掌握解題思路。基本方法就是從題幹中提煉出關鍵信息,再套用公式計算。
  • 小學教育之奧數行程問題篇:甲和乙的命運邂逅,讓小學生舉步維艱
    我們把這種題目及其變種衍生題目統稱為「行程問題」。行程問題,一個讓無數小學生聞題色變的題目,一個小學教育上的史詩級難題。行程問題通常分為三類,即相遇問題、相向問題和追及問題。行程問題研究的是物體運動時,速度、時間和行程三者的關係。解決這一類問題需要熟悉並掌握解題思路。基本方法就是從題幹中提煉出關鍵信息,再套用公式計算。
  • 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行程問題知識點及題型詳解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暑期特訓系列之行測數量關係:行程問題重要知識點及題型詳解  行程問題是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數學運算的常考題型之一,涉及最多的是相遇問題與追及問題。中公教育專家提醒各位考生,在複習數學運算的過程中,應重點掌握行程問題中的幾種題型和解題方法。  一、行程問題知識要點  (一)行程問題中的三量  行程問題研究的是物體運動中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係。
  • 公務員考試丨行測積累:行程問題之相遇追及
    行程當中的相遇追及問題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下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基本概念和公式。對於相遇問題來說,題目的先設條件一般是甲乙兩人同時從A、B兩地出發相向而行,最終在AB路段的某一點C相遇,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甲乙的初始距離AB段其實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相遇路程了,這段路程其實是由甲乙兩人共同走完的,它等於甲走的路程AC加上乙走的路程BC,因此我們又把相遇路程叫做路程和。
  • 行程問題之二追及問題
    一、追及問題【意義】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 。【基本題型】例1、甲、乙兩人同時同向出發,兩人相距340米,甲在前,乙在後,甲每分鐘走60米,乙每分鐘走80米,幾分鐘後乙能追上甲?解題思路:這道問題是典型的追及問題,求追及時間。路程差:也就是甲、乙兩人相距340米。
  • 6.七年級數學:兩船相向而行,幾小時相遇?同向而行幾小時追上?航行問題
    七年級數學:兩船相向而行,幾小時相遇?同向而行幾小時追上?航行問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你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有趣的數學行程問題——追及問題,變量下的思考
    提到行程問題,在我們的腦海中,馬上就可以浮現出三個要素:路程、速度和時間,而提到追及問題的時候,我們又可以想到的是路程差是個定值。比如:(1)直接的追及問題: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同向而行,幾分鐘後甲追到乙。這兒的A、B兩地的距離差是個定值,同時出發,到追到乙,兩者用的時間相等,變量為速度。(2)環形跑道追及問題:甲乙二人同時出發,同向而行,多少分鐘後甲追上乙。這兒的變量仍是速度,距離差值為環形跑道的周長。
  • 快速解答行測行程問題有妙招
    行測考試考的就是大家的反應能力,那麼在做行測數量關係這部分的行程問題時我們發現行程問題相對比較難,其實難就難在行程問題分為很多種題型,每種題型解題方法和所用公式都不一樣,如果沒有清楚區分清楚行程問題的具體題型的話就會發現做起題目來很吃力,就算能做對所花費的時間也較長,那考生應該如何去快速解答行程問題呢
  • ...公務員考試行測:行程問題之直線兩地同時相向出發的多次相遇問題
    2014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即將來臨,為了幫助廣大考生積極備戰山東公務員考試,中公教育專家特別推薦考情資訊,深度剖析時下熱點,整合公考疑難問題,預祝廣大考生在山東公務員考試中金榜題名,榮獲佳績。行程問題之直線兩地同時相向出發的多次相遇問題——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 楚景惠老師行程問題是每年國考和省考的必考題型,根據這幾年的國考和各省省考的題目來看,行程問題出題方式比較多,例如2013年山東省公務員52題考查了普通行程問題,55題走走停停問題、63題為牛吃草問題;2012年山東省考55題考查牛吃草問題、
  • 行測高頻考點:環線相向問題答題技巧
    行程問題中的環線運動問題是近幾年行測考試當中的熱點。今天介紹環線運動中的相向(反向)出發的題的解題方法和思路。相向問題是指在環形跑道上,運動的兩個主體同時、同地、相向(反向)出發的一種情況。當二者相遇時,他們的路程和就為環線跑道的周長。相遇N次,路程和為N個周長。
  •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行程問題
    常見的行程問題主要為以下四類:①相遇問題;②追及問題;③順水(風)逆水(風)問題;④過橋梁(隧道)問題。【例1】(相遇問題)某公路的幹線上有相距108km的A、B兩個車站,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站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已知甲車的速度為45km/h,乙車的速度為10m/s,問經過多長時間兩車相遇?
  • 必考典型應用題之追及問題詳解
    3個以上的對象之間的相遇追及問題。 所有行程問題都是圍繞這一條基本關係式展開的,比如我們遇到的兩大典型行程題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的本質也是這三個量之間的關係轉化。由此還可以得到如下兩條關係式: 多人相遇與追及問題雖然較複雜,但只要抓住這兩條公式,逐步表徵題目中所涉及的數量,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 五年級數學~行程問題
    今天給大家介紹行程問題中的兩個重點:「火車過橋」和「流水行船」兩種類型。一、「火車過橋」問題解答有關火車行程問題的關鍵是抓住火車「通過」、火車「相遇」、火車「追及」時,運動物體行駛的路程這一點,這個路程一定包括火車其本身的車長,這是火車行程問題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