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數學行程問題——追及問題,變量下的思考

2020-12-15 生活中的數學思維

提到行程問題,在我們的腦海中,馬上就可以浮現出三個要素:路程、速度和時間,而提到追及問題的時候,我們又可以想到的是路程差是個定值。比如:

(1)直接的追及問題: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同向而行,幾分鐘後甲追到乙。這兒的A、B兩地的距離差是個定值,同時出發,到追到乙,兩者用的時間相等,變量為速度。

(2)環形跑道追及問題:甲乙二人同時出發,同向而行,多少分鐘後甲追上乙。這兒的變量仍是速度,距離差值為環形跑道的周長。

(3)乙從A地出發,多少分鐘後甲也從A地出發,到相距多遠的B地與A相遇。

……

以上這些都是比較經典的行程追及問題,時間×速度差=追及的距離,這個公式相信大家早已心有定數,當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留言告知於小編,以後的幾個專題就專門就行程問題作以講解。而我們今天所要分析的是,變量下的追及問題:

例:在一條馬路上,小明騎車與小光同向而行,小明騎車速度是小光速度的3倍,每隔10分有一輛公共汽車超過小光,每隔20分有一輛公共汽車超過小明。已知公共汽車從始發站每次間隔同樣的時間發一輛車,問:相鄰兩車間隔幾分發車?

分析:初看此題,是不是感覺有點麻煩了,變量太多,還沒有直接的數據。那麼,除了設未知數,別無他法。先設車的速度為x米/分,再設小光的速度為y米/分,則小明的速度為3y米/分,剛剛寫出的公式還記得嗎?時間×速度差=追及的距離,便可列出等式:

10(x-y)=20(x-3y)

可得出 x=5y 這個結論,意即:車速是小光速度的5倍,

也就意味著,小光走10分鐘,相當於車行駛2分鐘,再結合,每10分鐘有一輛車超過小光,那麼相鄰兩車的發車間隔時間就為8分鐘。

看懂了嗎?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記住公式重要會用更關鍵,四種類型行程問題及解題思路
    最近複習到應用題中的行程問題,並進行了專項測試,結果呢,讓很多同學們很是困惑:明明上課我都聽得很明白,可是遇到實際應用問題就不會解呢?公式我都會背,怎麼不知道該用哪一個呢?事實上,行程問題的確是我們初中數學學習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 小學數學行程問題匯總,經典問題解析
    研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之間關係的問題稱為行程問題。速度、時間、路程的基本數量關係:(1)速度×時間=路程 (2)路程÷時間=速度(3)路程÷速度=時間1.一般行程問題一般行程問題也只研究一個人或物體運動的問題,以及基本數量關係速度乘時間等於路程解決即可
  • 小學1-6年級數學公式大全:行程問題公式
    小學1-6年級數學公式大全:行程問題公式   一般行程問題公式   平均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時間。   同向行程問題公式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路程÷追及時間=(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時間=追及路程   反向行程問題公式   反向行程問題可以分為「相遇問題」(二人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
  • 小學數學火車行程問題,數學老師:主要是要學會畫示意圖
    人過橋(隧道),由於不考慮人的寬度,從人上橋到下橋,所行路程就是橋的長度,是普通的行程問題,但是火車過橋就不同了,火車是有長度的,從火車接觸橋頭開始,到火車尾正好離開橋尾為止,所行路程為橋長+車長。過橋問題是行程問題中的一種情況。
  • 九章算術與小學數學行程問題——鳧雁相遇
    在小學數學裡的行程問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相遇行程問題」,一類是「追及行程問題」。運用行程問題的原理可以解決許多數學問題。比如工程問題、行船問題和工作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行程問題的國家,而且利用這個原理來解決實行的生產和日常生活問題。距今1900多年前的東漢初期,我國有一本叫《九章算術》的數學書。
  • 一元一次方程應用(行程問題)
    3章第2節     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行程問題)2.達成目標: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和完成《微課學習任務單》規定的任務,學會分析行程問題應用題,體會找出相等關係的必要性,並學會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分析出行程問題中的相等關係。
  • 鄭州小升初數學行程問題典型題
    鄭州奧數網11月21日  行程問題,是鄭州小升初、鄭州杯賽必考的知識點。像此類的重要知識模塊,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要抓取重要知識點和重點題型,不要盲目做題。   小編整理了行程問題的典型例題,供同學們練習備考。
  • 五年級數學~行程問題
    今天給大家介紹行程問題中的兩個重點:「火車過橋」和「流水行船」兩種類型。一、「火車過橋」問題解答有關火車行程問題的關鍵是抓住火車「通過」、火車「相遇」、火車「追及」時,運動物體行駛的路程這一點,這個路程一定包括火車其本身的車長,這是火車行程問題的特殊性。
  • 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之行程問題,三類詳解,找準等量關係是關鍵
    ,並且作為數學應用題,並不是考察你語文的理解能力,而是重在考察你找出其中的數學關係,用數學的語言來表達清楚實際的應用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學須利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行程問題。行程問題是比較經典的問題,一元一次方程中常見的行程問題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相遇問題、追及問題、航行問題。
  • 小學奧數知識點:行程問題之追及問題(四)
    1、多人相遇追及問題的概念及公式  多人相遇追及問題
  • 八年級數學,一次函數綜合應用之行程問題,每條直線的K都有意義
    八年級數學,一次函數與全等三角形綜合,動點存在性問題難度大初二數學培優,一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問題,要掌握五類題型>一次函數實際應用中,行程問題是比較難的,常見的有相遇問題、追及問題,同時同地出發、同時不同地出發、同地不同時出發、不同時不同地出發、中間休息、到達終點後一車停止運動等等。
  • 2020寧夏省考行程問題之多次相遇與追及問題
    行程問題是歷年考試中必不可少考點,其中比較難的知識點--多次相遇與追及問題,考查逐漸上升。考生要想在公考中穩穩上岸,這部分知識還需考考把握。縱觀歷年考查形式,多次相遇追及問題無外乎包括兩類:直線上的多次相遇追及問題、環線上的相遇追及問題。   一、直線上的多次相遇追及問題:這類題主要就是公式的考查。
  • 行程問題之二追及問題
    一、追及問題【意義】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 。【追及問題關係式】速度差×追及時間=兩者的路程差兩者的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兩者的路程差÷追及時間=速度差【解題思路和方法】在理解行駛時間、地點、方向等關係的基礎上畫出線段圖
  • 六年級數學《追及問題》(提升篇)
    在延時開學期間,我們推出「開心應用微數學」學習專欄供大家學習交流。我們組織了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學員,精心梳理了數學一至六年級上學期的重點內容,同時準備了新學期的學習大禮包。本著學以致用,提升綜合數學能力的思想,我們按「微數學、微闖關、開心做」三個環節進行組織學習。我們用學習來強大自我,共戰疫情。
  • 青島孩子應掌握行程問題的五大解法
    有一種應用題,小學生見了就頭疼,但是它卻是小學數學的重點,不得不掌握,這便是多數小學生都學不好的「行程問題」。行程問題題型多,綜合變化多,解題過程需要學生能夠對運動過程進行演繹和推理,所以行程問題成了小學數學的難點。下文將歸納行程問題的五大解法,希望可以幫助青島的小學生擺脫行程問題的「折磨」。
  • 家長不怕孩子問,行程中的追及問題
    相遇問題是研究兩個物體在同一路線上沿相反方向運動的過程。行程問題中另一類典型的問題是——追及問題。基本的追及問題是研究兩個物體沿相同方向運動的過程。兩個物體在一條路線上的不同位置向同一方向同時出發,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後,經過一段時間後,快的就會追上慢的,這就是追及問題的過程。
  • 有趣的數學經典——分析行程中的「流水行船」問題
    流水行船問題也屬於行程問題中的一種,也是在研究路程、速度和時間三者之間的關係,只不過,在流水行船問題中,速度會因為水流的影響,而發生變化。與此相類似的問題是,在風中騎自行車,只不過那時就叫順風速度和逆風速度了。
  • 小學數學行程問題精選及詳解
    2012年重慶小升初已經開始,在重慶的小升初考試中,數學的重要已毋庸置疑。所以,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12道精選行程例題,有詳細解析,供小升初的同學們學習:   1、羊跑5步的時間馬跑3步,馬跑4步的距離羊跑7步,現在羊已跑出30米,馬開始追它。問:羊再跑多遠,馬可以追上它?   解:   根據「馬跑4步的距離羊跑7步」,可以設馬每步長為7x米,則羊每步長為4x米。
  • 追及問題秒拿分
    面對即將到來的聯考,很多為了考上公務員崗位的小夥伴一直在為此準備著,奮鬥著,但面對眾多知識還是難免產生巨大壓力,尤其是行測中的數量關係,很多人都感覺亞歷山大,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輕鬆愉快地學習一下數量關係中我們應知應會的考點-行程問題中的追及問題。
  • 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與行程問題
    二元一次方程組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選擇兩道用二元一次方程解決行程的問題加深大家對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認識。例1、小華從家裡到學校的路是一段平路和一段下坡路. 假設他始終保持平路每分鐘走60m,下坡路每分鐘走80m,上坡路每分鐘走40m,則他從家裡到學校需10min,從學校到家裡需15min.問小華家離學校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