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敢說真話」是對友情的尊重

2020-12-15 共青團中央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四日

·

今日配樂《不為誰而作的歌》

歡迎到網易雲音樂,關注@共青團中央

收聽更多團團推薦的歌兒

1

1

1

小學時就不說了,有那麼兩三個要好的性子硬的朋友,基本就能避免被同年級或高年級的小孩兒欺負。

再大一些,到了初高中時的朋友,比起小時候的莽撞,感情上就會顯得成熟和真實一些了。

早些年,我家住在城郊,高中後去了縣城裡讀,因為離家遠,只能住校。開頭那些天不習慣集體宿舍的擁擠,偶爾下了晚自習會很想回家,而家和學校之間有一公裡多的路段沒有路燈,路兩邊也沒有建築,烏漆嘛黑的。

坐我前後左右的幾個同學一商量,就分成了兩兩一組輪流送我回去。

於是很多個下了晚自習的夜晚,他們中總會有兩個人騎著自行車,穿過坑窪不平、寂靜幽暗的城郊土路,一直看我騎車進入當時所住的家屬區大院再回學校去。來回要40分鐘左右。

還記得那時候我們騎著自行車,在黑暗的土路上起起伏伏,聊到飛起。靠著他們的擔當,我過了差不多半個學期,直到適應了住校生活。

好多年後,我生活在外地,當年深夜送我的朋友們基本都在老家成家立業了。我們依然保持聯繫,在同一個微信群裡,經常為搶幾毛錢的紅包嗨得不行。

後來讀了大學,也有了幾個很談得來的朋友,課餘時經常幾個人一起扎堆。

比如一個東北男生,溜旱冰水平冠絕全系;再如有個威海的男生,球迷,經常把家裡給的生活費換成球票;還有一個濟南的,典型的人帥心好,由內而外都陽光得要命。

我跟著他們學溜冰,看球賽,學習怎麼讓自己內心也有更多光亮。

畢業後,偶爾我們去對方的城市,會見一面,坐下來喝瓶啤酒,聊聊過往和現在。

1

2

1

大學畢業後我做了自由撰稿人,因而結交了一批編輯朋友。

西安的陳同學是我寫稿的第一個編輯,那是20年前了,打電話還沒那麼方便,我們說稿件,很多時候用手寫信件的方式。

兩年後他離開雜誌社去做別的工作了,但一直都在督促和鼓勵我好好寫。

我們那時並沒見過面,但他覺得如果哪天我不寫了,就是對自己的浪費。他很認定這一點,也讓我自己越來越堅定了這一點。

2003年春節過後,陳同學開了個影視劇工作室,當時一個電話一張機票就把在老家的我拎去了西安。

那年他剛談了女朋友,正熱戀。知道我路痴的陳同學便安排自己的女朋友陪我逛街、吃飯,陪我辦手機卡、租房子……給我當了好一陣子助理。

我們做第二個劇本時陳同學結了婚,把女朋友變成了媳婦兒。他媳婦兒跟我說,他們打算以後換房子時門對門買兩套——他們住一套,我住一套,這樣照顧我比較方便……

可後來因為寫劇本壓力過大,我還是離開了西安去了一家雜誌社。他沒留我。他說,我還在寫字就夠了。

1

3

1

後來我做了一份比較安穩的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寫作。

而工作以後的朋友,最早是同事關係發展出來的。同事間三觀對路,脾性相投,很容易發展為朋友,捎帶著彼此家人也相互熟悉後,友誼就越發牢固了。

比如同事多年的黃老師。這些年,周末或者節假日,他做頓拿手好菜,也會把我召過去。廚房裡忙忙碌碌之後,黃老師和他酒量頗好酒風也不差的媳婦兒,會一起跟我把酒言歡。

黃老師平時有點兒貪酒,但凡外面有我參加的酒場,他家媳婦兒就放心多了。

她知道,我會適當看著讓他少喝;萬一勸不住他貪杯喝多了,我也會負責地把他送回去。絕不會讓他在大街上晃悠半個晚上都找不到家門……

還有個同事中的朋友,基本是我各種電子產品的修理工。他不僅聰明而且還冷幽默,除了花錢不咋大方其他事兒還是挺大方的,怎麼調侃他都不會生氣。

他還是個很好的玩伴兒,每次單位組織活動,我倆都能找到新花樣兒。

1

4

1

也有一種隔空交流的朋友。幾年前我認識了一位小呂老師。

小呂老師話不多,知識面廣,詩詞功底也極紮實,話題到了某一處,脫口而出便爆出些冷僻的知識點。

因為不在同一個城市,我們經常在微信裡聊追的劇,看的書,等等。

同樣的劇和同一本書,每個人理解的角度是不同的。但是我們都很願意分享彼此真實的想法,並願意接受對方毫不掩飾的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我們在朋友交往過程中,有一條是鐵律:真誠。

隨著歲月流逝,我越來越珍惜那些敢於和我說說真話的朋友了。這種「勇敢」是對友誼的信心,也是對我作為朋友,最大的認可。

周六、周日主播投稿郵箱:

tuantuanfm@163.com

發送內容:個人簡歷+音頻小樣

郵件標題請註明「青聽-主播」

陪你·成長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我們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

有一條是鐵律

真誠

陪你青聽|蔡 妍(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團委)

編  輯|蔡 妍(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團委)

主  播|王慕清(團團小姐姐)

制  圖|蔡 妍(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團委)

剪  輯|舒 嘯(青島理工大學團委)

投稿郵箱|tuantuanfm@163.com

來 源|半月談《品讀》2019年第10期

作 者|趙海寧

圖片來源|千庫網

相關焦點

  • 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其中有真話,有謊言,該如何過濾,又該如何傾聽,可謂是一種智慧。莎士比亞說:「一個人寧願聽一百句美麗的謊言,也不願聽一句直白的真話。」為人處世,最難得的,是敢於聽真話,更懂得珍惜說真話的人。02假話好聽,真話難得。《罪與罰》裡有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比說真心話更困難的事,但也沒有比阿諛奉承更容易的事。」
  • 敢和你說真話的人,值得深交一輩子
    一個人寧願聽一百句美麗的謊言,也不願聽一句直白的真話。 敢於聽真話,是直面自己的勇氣;珍惜說真話的人,是為人處世的智慧。要知道,只有真心為你好的人,才會花時間指導你,花心思勸告你。他感慨道:「剛入行時,經常有人給我指出不足,可現在,每個人都說我肯定沒問題,想聽句真話都難。」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太多曲意逢迎,虛偽附和。
  • 耿飈:敢講真話的「將軍大使」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特別是在東歐各國,人們也不敢掛在胸前,為此耿飈提出應有所修改。可以說,直接陳信對毛澤東指出不用毛主席像章作贈品,是需要一定勇氣的,但這正體現了耿飈敢講真話的品格和魄力。而毛澤東不但在自己名字上畫圈表示同意,而且讓周恩來籤發到相關各部委。之後,中國各代表團所送的禮物改為畫有中國畫的摺扇、風光明信片和攝影畫冊等。
  • 堅守講真話的公心正氣
    賣馬的結果無須細究,但這種敢說真話、講求信譽的誠實品格,值得我們學習。高爾基說過,「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言為心聲。講真話,說到底是堅持做人起碼的品格要求和道德底線。  講真話是一種黨性要求。黨員領導幹部是否講真話,既是人格品質的體現,更是黨性觀念的集中反映,不僅折射出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對事物的認知、對群眾的情感,而且關乎黨的作風和形象。
  • 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好話誰都會說,嘴皮一動,人人都喜歡聽;真話誰都吝嗇,話一出口,人人都不愛聽。真話戳心,也許產生怨恨。講實話的人才是關心,關心你的人才會說真話。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吧,敢批評你的人,是貴人;能幫助你的人,是恩人;會勸告你的人,是摯友。
  • 做人,一定不要違背自己的良心而不敢說真話
    一個人,如果不說真話,即使是不敢說,也會因為自責而受到良心上的煎熬。歷史上,有很多冤假案例,造成千古遺憾。為什麼會這樣?一是辦案者的別有用心,二是一些人不能、不敢說真話。竇娥在被處死前,說:「我是冤枉的,你們如果不相信,我死後三年內會幹旱……」果然,三年旱災,造成民不聊生。後來她的父親考中為官,平反昭雪,懲治了貪官。
  • 繆可馨事件:小孩一說真話,大人就崩潰了
    兩千年前,趙高指鹿為馬的時候,只有一個目的,找出那個說真話的人,幹掉。 為什麼說真話就要被幹掉? 因為敢在權勢和壓力面前說真話的人,只會遵從自己的心,這樣的人很難被控制。 撒謊騙父母肯定不對,可她想要說的真話,父母有興趣聽嗎? 詹妮弗是個極端的特例,但是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會對父母撒謊,不是因為道德感低下,而是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對父母說真話遠遠不如謊話更容易被接受。 與其被指責、嘮叨和強迫,不如說點好聽的讓父母閉嘴吧。
  • 巴金:說真話
    有一天我遇見晚報的前任社長,問起來,他說:「還沒有弄到房子,」又說:「到時候會要你寫篇文章。」我說:「我年紀大了,腦子不管用,寫不出應景文章。」我不曾答應下來,但是我也沒有拒絕,我想:難道說真話還有困難!過了幾天我出席全國文聯的招待會,剛剛散會,我走出人民大會堂二樓東大廳,一位老朋友拉住我的左胳膊,帶笑說:「要是你的《爝火集》裡沒有收那篇文章就好了。」他還害怕我不理解,又加了三個字:「姓陳的。」
  • 超直白的英文告示牌:啥真話都敢說!
    超直白的英文告示牌:啥真話都敢說!
  • 人民日報:領導幹部要敢於講真話說實情,起示範帶頭作用
    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一定要本著「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原則,歡迎和鼓勵別人講真話。「忠言逆耳,良藥苦口」的道理誰都知道,可真要實踐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尤其是領導幹部,如若習慣了「聽好聽話」,想要聽幾句「真話」、喝幾口「良藥」就難了。
  • 「說實話、說真話」英語怎麼說?
    tell the truth,說出真相,說實話,說真話。我知道世衛組織因為多次讚揚中國的抗疫行動而遭受巨大壓力,但我們不會迫於壓力就不說真話。appreciate,欣賞、賞識、重視、感激,感謝。We should tell the truth and that's the truth.
  •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蘇貞昌你敢說句真話嗎?!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蘇貞昌你敢說句真話嗎?!參與互動   蘇貞昌你敢說句真話嗎?!
  • 張文宏敢於說真話 居然還與當年的四環素有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8月22日播出的《未來說·執牛耳者》節目中,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和老師翁心華教授回憶了「敢於說真話」的傳承張醫生這次講話之所以受大夥喜歡,是因為他敢於說真話、敢於表達真性情,可是也有人說表達真性情的人會受傷,有人可能不太喜歡這樣說話風格特別直的人,但也有人說這不能怪張醫生,要怪老師,翁老師也是說話特別直的人。「說直話、說真話」,這是這對師生的傳承。其實,翁老師的老師戴自英教授就是這樣一個忠實於科學精神來做事情的人。戴自英教授是中國臨床抗生素的奠基人,是一個著名的感染病專家。
  • 不敢說愛了,怕打擾了友情
    捉摸不透的心,是無法衡量的距離,我們說的都很在意,卻是很難接近彼此的心靈,就像我的夢想、你的夢想,我們彼此看到的世界都不太一樣,總感覺有那麼一點差距,擱在我們之間它很短、看不見,又很長,望不穿。如是天涯相臨近,不知心比天涯遠,若是兩地共此時,知識兩心在身邊。
  • 老梁說事:堅持說真話,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假話不傷人!
    而我們的著名主持人老梁就一直堅持說真話。那麼為什麼他一直堅持說真話呢?那時因為他聽了北大以為著名教授的一段話,這讓他頗有感觸,並且老梁十分認同這位教授的看法,也許是被洗腦了,所以他聽完以後就堅持說真話。這位北大的著名教授就是錢理群先生,他在總結我們這個社會為人處世之道的時候,處於真話和撒謊之間,他有非常精彩的三點論述。
  • 何偉失業律師:堅持說真心話 努力說真話 拒絕說謊話
    竊以為,符合事實的真心話是真話,不符合事實的違心話是謊話。發自內心並成功說出來的話是真心話!真話是對善良和智商的考量,真話成就了人類的文明。人類文明因探索求真活動而成就及演進,真話成就了人類文明的今天並保障著文明繼續前行。探索求真的能力不僅體現了人類的文明程度,也體現了每一個參與個體的向善意願及認知智慧。
  • 央視主持人趙普,因敢說真話被迫離開工作崗位,回鄉創業後變富翁
    敢說真話的人,此刻顯得更加彌足珍貴。講真話,需要巨大的勇氣假話易說,真話難講,在社會裡是公認的。面對領導的慰問,我們即使辛苦,也要裝作不辛苦的樣子,繼續加班。遇見一個素質低下的同事,即使你再討厭、再反感,還是要笑臉相迎。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我們生活的時代。
  • 成儒現場痛批郭敬明:作品毀一代年輕人,網友:終有人敢說真話
    到了點評環節時,李成儒直接率先開炮,說坐在這兒看這個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從藝術上說。我沒聽見他們三個人說什麼臺詞。聽不清這是演員的大忌。請問練過十幾年臺詞嗎,練過一年兩年、三年嘛。且不說投入不投入了。作品家國情懷忠人義士,我們要寫的東西太多了。難道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在看這種高中生談戀愛,男生抱著女生剛一走進就哄起來了,那我們這個舞臺幹嘛呢?
  • 王旭明:老師應鼓勵並引導學生說真話
    圖為語文出版社社長 王旭明    獲獎語錄:老師應鼓勵並引導學生說真話」「作為老師,當我們發現敢於講真話的學生時,應鼓勵、引導,而不是打壓。」他舉例道,江蘇南通某中學學生,在升旗儀式時把一篇經過校方審定的稿件偷換成自己準備的另一篇講真心話的稿件,王旭明認為對這名敢於講真話的學生不但不應打壓,還應該表揚和肯定,應該充分肯定這名學生說真話的勇氣,後面加兩句話就行了:這位同學你反映的社會現實不合理,正因為存在這些不合理的現實才需要我們廣大同學發奮努力去改變。
  • 為何說他一路坎坷走來,嫉惡如仇?在娛樂圈敢於說真話的難能可貴
    相聲藝人郭德綱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表演藝術家,他說相聲時的樣子深情飽滿,是很多粉絲不眠之夜或長途旅行的必備良藥。郭德綱老師曾經說過:我希望能說一輩子的相聲,等到80多歲的時候還能跟于謙老師站在小茶館的舞臺給大家說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