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999年,6位中國臺灣新竹交通大學的學生聚在一起,從學校的文字BBS開始,一步步摸索,建立起了世界排名的前20的網站——「無名小站」。無名小站之後成功被 Yahoo 收購,然而創始團隊最為遺憾的是,這個流量當時比網絡相冊 Flickr 還大的項目最終沒能走向國際化。
白駒過隙。多年之後「無名小站」創辦人之一的林弘全 All in 區塊鏈創業,創辦了 Poseidon Network。這一次,Poseidon Network 的野心是要做新一代網際網路數據汪洋中的「海神」,不只是走向國際化,更要成為去中心化儲存與內容傳輸服務的行業領頭羊。
在新一輪的區塊鏈項目直接登錄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浪潮中,我們看到了許多此前內涵被隱藏的項目,因為極高的關注度而廣為人知。在熊市中深耕前行,不因一時的市場起伏而動搖,來自中國臺灣的 Poseidon Network 就是其中之一。
2018 年開始構建的 Poseidon Network,在發展短短一年多之後,宣布與 BitForex(幣夫,全球排名前十交易所)、新加坡 ABCC 及韓國 Probits、ChainX 交易所、中國臺灣 ACE 等多家知名交易所達成合作協議,即將在今年5月首發上市。該項目的創始人帶著當年全球流量排名前20網站的網際網路創業光環,又被分布式資本投資的全球著名孵化器 LongHash 選中,Poseidon Network 到底何方神聖?
Poseidon Network 是什麼
試想以下場景:你在手機或筆記本電腦上追看《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卻由於帶寬不穩而在精彩處突然卡頓,只能呆望著屏幕等待網絡順暢。
這種痛苦經歷想必大家都經歷過。
在這樣的處境之下,如果只需要花少許費用就能夠實時從周邊獲取額外的帶寬,來提高生活體驗或滿足緊急需求,豈不美哉?而這正是Poseidon Network 要解決的痛點。
具體而言,Poseidon Network 的目標是通過區塊鏈 Layer-2 的技術來達成分布式的內容傳輸與儲存。團隊計劃運用市場佔有率世界前三的網絡儲存設備商 QNAP 的 500 萬臺遍及全球的硬體產品 NAS 為網絡節點,輔以個人計算機與手機為輕節點,來讓內容傳遞網絡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 與分布式儲存網絡 (Decentralized Storage Network, DSN) 服務變得更為快速與廉價。
那麼,什麼是 Layer-2 技術呢?
現今區塊鏈基礎設施的核心發展障礙之一為每秒交易速度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TPS)過低,而技術社群已逐漸將尋找可行解決方案的目光由 Layer 1 轉至 Layer 2。Layer-2 技術是指將原本在鏈上處理的部份運算挪到鏈下處理,等到處理完成後,再將最終結果記錄到鏈上的技術。Layer 2 技術的重點在於即使將部分運算移到鏈下處理,仍能保證數據的安全性與一致性。當前主流的 Layer 2 技術有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側鏈(Sidechain) 與Plasma等。
什麼是 CDN ?
CDN 是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內容分發網絡)的縮寫,意旨內容傳遞網絡。若把網際網路比擬成道路,那麼世界主幹網絡便是「國道」級高速公路;而 CDN 則是「省道」、市區裡的高架橋、快速路、越江隧道。快速路分流可以大大緩解主幹網絡的擁堵情況。
CDN 技術已經得到了普遍應用。比如,一個中國用戶想訪問 IMDB 電影資料網站時,並不需要直接跨越太平洋,訪問 IMDB 在美國的主伺服器。用戶只要訪問在日本、韓國甚至是中國境內的 CDN 節點伺服器,就可以快速的獲得信息,極大提升訪問速度。
Poseidon Network 的革命性就在於:提供一個共享平臺,任何用戶都可以出租家裡的 WiFi 或有線網絡帶寬,來提升別人的內容訪問速度。
什麼是 DSN ?
DSN 是 Decentralized Storage Network (去中心化存儲網絡)的縮寫,通過將內容分散儲存於各地,避免由單一組織掌控數據源來提高數據的安全與隱私性,並提高閒置儲存空間的使用率。
圖:當前主要的DSN服務提供商
CDN與DSN市場:潛力巨大 增長快速
在了解了上述基本概念之後,我們再來看看 CDN 和 DSN 的全球市場蛋糕有多大。
CDN市場
下圖為 2003 年至 2017 年間,CDN 國際市場規模的變化趨勢圖。當前五大主流 CDN 服務提供商分別為Akamai、CloudFlare、Amazon Cloudfront、Goolge Cloud Platform 與 Microsoft Azure,其中佔有最大市場的是 Akamai,同時收費也是最昂貴的。而最便宜的是 Cloudare,也是一般開發者的首選。
圖:2003 年至 2017 年 CDN 市場規模變化趨勢
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 所提供的預測報告,全球 CDN 市場預期將從 2017 年的75 億美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309 億美元,期間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 32.8 % 。
然而,該市場面臨的困境在於傳統 CDN 服務提供商的發展速度趕不上需求端的快速發展。舉例而言,實時串流加速服務是民眾觀看網絡影片時廣泛需求的服務,但需要服務商在用戶所處地區建置昂貴的硬體中心,這在一些偏遠地區是很難被滿足的。因此,當前有許多新興競爭者結合新技術的發展來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DSN市場
據PR News Wire 報導,全球雲端儲存的市場規模將從 2017 年的 300 億美元擴增至 2022 年的 889 億美元,期間的年複合成長率為 23.7 %。
當前,結合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與雲端儲服務的業者有FileCoin、SiaCoin、Storj、MAID 等。他們共同的特色是採用 Layer 1 解決方案,也就是建立一條主鏈,並把數據切碎放到不同的節點上,而後運用精巧的算法證明該網絡中確實存有該數據塊。
Poseidon Network 則另闢蹊徑,只在鏈上儲存檔案的哈希值 (Hash),而將原始數據存放在鏈下,從而大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下面我們就將深入了解一下 Poseidon Network 的運作機制。
Poseidon Network 的創新機制:PoD
圖:組成 Poseidon Network 整體架構的四大模塊
Poseidon Network 的主要功能由下述四大模塊定義:
l 客戶端應用(User App)面向用戶的應用程式,為帶寬與儲存空間分享的前端接口。用戶通過該工具來購買帶寬與儲存空間、上傳/下載文件。
l 預言機(Oracle)協助鏈上的智能合約存取鏈下數據的雲端系統。
l 鏈下模塊由作為超級節點的 NAS 群與作為輕節點的手機與個人計算機組成,提供分布式的儲存、CDN 與可信執行環境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TEE) 等服務。
l 鏈上模塊Poseidon Network 結合不同公鏈的優點於一套系統中,建立不隸屬於單一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層。例如,運用 IOTA DAG 免交易手續費的優勢,將使用者 ID、檔案 ID、URI 等原數據 (Metadata) 存放於 DAG 中,來確保這些數據無法被竄改。另一方面,結合以太坊的穩定性、EOS 的高 TPS 與適合管理數字資產的 NEM 區塊鏈,依據需求彈性調用不同公鏈上的智能合約。
下圖展示了 Poseidon Network 的運作機制。其中的 QCDN 為該團隊開發的去中心化內容傳遞網絡,其中包含被稱為 Qontroller 的分布式流量調度器,與稱作 QEdge 的節點。
圖 :Poseidon Network 技術架構
如何有效率地將帶寬在分享者與需求者間妥當分配,舉凡流量的接入、分流、選擇合適的 QEdge 等優化問題是 Qontroller 負責的工作。Qontroller 將來自全球各地的訪問流量,合理分配到各個 QEdge,除了扮演供需之間的中介角色外,也維繫用戶體驗與節省成本的核心價值。
另一方面,組成 QEdge 的硬體涵蓋伺服器、NAS、電腦到手機,用戶可以在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前提下,通過簡單設定讓設備成為 QEdge,並通過內容的傳輸獲得報酬。這一過程稱之為「傳輸證明共識」(Proof of Delivering, PoD)。
圖:PoD 傳輸證明共識機制
相對於數據的儲存,Poseidon Network 的運作機制更重視內容的傳遞。在這種情況下,該團隊創造 PoD 的驗證機制來建立獎勵機制,這意味者每個節點只能根據自身傳送的內容數量獲得獎勵(平臺通證 QQQ),並需要由相鄰節點進行驗證。Poseidon Network 的產品有其適合的內容類型,比如直播、影音傳輸、軟體升級、照片分享等等。
總之,Poseidon Network創新的 PoD 機制將引領 CDN、DSN 領域發生一次全新的變革,帶來更透明公開的數據傳遞新標準。
通證模型:QQQ
QQQ 作為網絡內的功能型通證,在 Poseidon Network 主網裡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在主網裡唯一流通使用的通證。
使用者可以花費 QQQ 來使用Poseidon Network 裡面的所有服務,也可以將閒置的資源共享,例如:帶寬、儲存空間、算力......等等,來取得 QQQ。
Reward 獎勵機制
用戶安裝 QEdge 客戶端 APP 後會開始獲得積分。積分達到標準就會被 Qontroller 列為 QEdge 節點,開始協助內容的傳遞,並經由傳遞產生收益。默認支付周期為每日支付。同時,用戶也可以自行選定支付方式,以增加收益。影響收益的參數會在智能合約中定義,由社群大眾共同決定。
圖:代幣分布
商業模式該團隊規劃的商業模式是創建一個內容傳遞及版權保護的分發及加速平臺。進程分為三個階段:
l 落地階段 - B2B 商業模型:從 2018 年第三季營運至今都屬於這階段,專注在服務企業級客戶的需求,同時只接受團隊認可的 NAS 與伺服器成為超級節點。
l 播種階段 - C2B2B 商業模型:為接下來將專注的商業模式。通過實裝完整的個人計算機端與手機端的 QEdge 軟體,提高輕節點的數量,讓所有人都可以釋放閒置的帶寬與儲存等資源,並將其提供給企業級別的需求端。
l 綻放階段 - 2C 商業模式:等到節點的基礎設施發展穩定,且內容產業客戶就位後,團隊將增加對一般用戶的服務支持。初期的功能將放在高速載片、無延遲的串流影音服務,例如百度盤提供的下載服務或者 NBA 比賽的實況轉播。
關於 Poseidon Network 通證體系的更多介紹可以訪問他們的官網:poseidon.network 了解。
團隊成員與合作夥伴
· 林弘全Light Lin – Co-Founder & CEO他是一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於 2003 年共同創辦社交平臺「無名小站」,2012 年創立群眾募資平臺FlyingV,兩者均成為臺灣知名新創公司。其後更負責溼地創意實驗基地與豐利創投的營運,並在 2017 年共同創辦區塊鏈項目 Biilabs 。林弘全曾向媒體坦言自己投身區塊鏈創業的心路歷程:「我在創業這條路上大概已經走了快20年,之前2003年創立一個社區,然後在2017的時候又做了一個眾籌的網站,然後2018年我也賣掉。在這一兩年當中,我看到區塊鏈這個技術並加以關注。雖然我是比較晚才關注這個技術,但是由於我經歷過網際網路發展的道路,所以我認為區塊鏈技術在未來會帶來巨大的改變。對我來說,我這次最主要的初衷其實就是希望說可以通過參與區塊鏈這次的大浪潮,做一個世界規模級的項目。我也希望說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去做一些真正能夠改變一些世界上的事情。」
· 林上傑Mike Lin – Co-Founder & COO為 javaworld.tw 與 CodeData 的創辦人,是 Qinfra Inc. 的共同創辦人。
· 王建興Qing Wang – Co-Founder& CTO臺灣知名 IT 專家,曾獲「趨勢百萬程序競賽」首獎,為 Qinfra Inc. 的共同創辦人。
實力強大的合作夥伴與投資人
· 中美兩大頂級孵化器共同孵化Poseidon Network 如此快的速度,與得到中美兩國的孵化器加持不無關係。Poseidon Network 來到中國,得益於由萬向區塊鏈和分布式資本聯合投資的全球知名孵化器 LongHash,幣圈著名 KOL 暴走恭親王也是 LongHash 的聯合創始人。此外,Poseidon Network 還得到了美國舊金山的著名孵化器 #Outliers Accelerator的加持。#Outliners 是一家遍布舊金山、紐約、波士頓和西雅圖的區塊鏈加速器和基金,曾投資和孵化過多個明星項目,如:Harmony, Kambria, Content Protocol 等。
· 客戶與企業合作夥伴Poseidon Network 商業落地也要比大多數區塊鏈項目快得多。目前已經採用 Poseidon 服務的公司有:博客來(臺灣地區最大網絡書店)、OHMYGOD 遊戲派對(臺灣地區上市遊戲公司)、Pandora Move、卡提諾論壇(臺灣地區最大網絡論壇)、初樂直播與Superlanding等;在測試中的有:痞客邦 (PIXNET,臺灣地區最大興趣社群博客網站)、巴哈姆特(臺灣地區最大遊戲論壇與電玩社群網站)。隨著落地應用的增加,Poseidon Network 的體量也不斷增加,月傳輸內容量達 2,700TB,分布式儲存空間已超過 400 TB。
· 顧問、投資人與交易所Poseidon Network 早期投資人包括:中國臺灣第二大電信公司臺灣大哥大CEO(千億臺幣市值)、IBM大中華區首席法務顧問、Google 雲系統全球第二大代理公司 CEO 等,均為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資深行業領袖。交易所方面,Poseidon Network 已經與BitForex(幣夫,全球排名前十交易所)、新加坡 ABCC 及韓國 Probits、ChainX 交易所、中國臺灣 ACE 等多家知名交易所達成合作協議,即將在今年5月首發上市。
總結:創業老兵再出發 數據傳輸領域的「海神」未來可期
Poseidon Network 集結了多位來自中國臺灣的創業老兵,創始人團隊多年一起打拼創業的默契,讓這個項目相比於其他願景「科幻」的項目而言,更接地氣、更具備商業落地的現實場景。
可以說區塊鏈行業經歷了 2017、2018 的瘋狂熱潮,如今整個行業正在回歸理性、回歸價值規律。Poseidon Network 正是這一趨勢的體現,它沒有描繪一幅「顛覆未來」的宏偉藍圖,而是實實在在的用區塊鏈技術改造現實、增強現實,讓 CDN和 DSN 服務結合區塊鏈,使該領域得到跨越式的發展。也讓 Poseidon Network 的商業利益變得現實可靠。
總結起來,項目的特色在於:
l 與領先的硬體製造商強強聯手創始團隊來自中國臺灣,與眾多臺灣籍硬體製造商有良好的人脈網絡和深入的合作關係。Poseidon Network與全球排名第二的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依託網絡的挖礦存儲商)設備製造商 QNAP深度合作。這是從硬體層面佔據市場份額,直接保障 Poseidon Network 作為軟體層得到大面積應用的保證。
l 切入既有利基市場,利潤現實可期與許多區塊鏈項目旨在打開一種全新的市場不同,Poseidon Network 瞄準的是一個既有的市場蛋糕:以 NAS 等硬體設備為基礎的全球 CDN 與 DSN 服務。這個市場2022年將達到 309 億美元,期間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 32.8 %。Poseidon Network 的解決方案具體可行,有極大的後續開發空間。區塊鏈不是只有軟體層,更需要綁定硬體,深度引爆。
l 團隊均為創業老兵,執行力強,商務落地迅速Poseidon Network 的團隊核心成員具備紮實的技術背景,並擁有多次成功的創業經驗。項目去年發布初代產品,目前測試網絡已建立 100 個以上的運作節點,遍布全球。團隊執行力不可謂不高。
Poseidon Network 根據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和優勢,通過辨識出一大塊既有的龐大市場,以此為基石,去改造現實,拓展「區塊鏈+」的應用疆界。而創業團隊又有足夠的商業智慧與資源,結合硬體製造商的優勢資源,使技術真正落地。
與世紀之交的網際網路1.0泡沫一樣,大量通過區塊鏈募集數千萬美金的新創公司或許會重新洗牌,但更多敢作夢卻務實的創業者也能在此時開始。
誠如 Poseidon Network 創始人林弘全所言:
「我寧願做一個紮實產品,我寧願走到國外,跟陌生的投資人談,讓他們從0開始相信我的產品,說實在雖然很難,但我不認為會輸。」
創立無名小站後將近20年,拓荒精神不改,誓言從0開始,引領去中心化存儲發展浪潮。Poseidon Network 或是這座小島上走出來的最具國際化視野和野心的區塊鏈明星項目。
責任編輯:秦普嶽 / 作者:Sonny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