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向人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天的幼兒是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創造者,他們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熟練的技術,還要有革新、創造的本領。因此,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早期繪畫對培養幼兒創造力有著獨特的作用。那麼,如何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呢?美術教育通過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安排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以教師兒童化的語言,以及為幼兒提供各種作畫材料等發展創造性思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文學滲入,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通過多看、多想、多講、多畫,為幼兒提供創作小天地等方法,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其觀察能力、表現能力,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一、給幼兒創設一個輕鬆的環境,充分調動幼兒的創造積極性。
⒈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大膽提問,大膽創造。約束和禁令不僅會束縛孩子的手腳,也會約束幼兒的頭腦。在這樣的環境裡,幼兒循規蹈矩、情緒緊張、墨守成規。久而久之,幼兒只會消極的順從,被動的接受。形成了習慣於聽從他人,人云亦云,缺乏思考、探索的能力,更談不上有所創造。而在輕鬆、活潑的環境裡,幼兒才不會有心理負擔和壓力,才能放開手腳參與各項活動,才可以充分地想像、交流和表現,才能更好地進行創造。這樣的環境,才能促使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無拘無束地動手動腦,積極地去想、去畫。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制者,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幼兒感知,使其能投入到故事情境之中,讓其思緒隨著故事線索走,從而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用一個故事或者一首兒歌、詩歌來調動幼兒的興趣,引導他們根據聽到的內容設計一個畫面,這樣不僅對文字有深入的了解,也會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培養。
⒉幼兒的思維不是孤立進行的,它常隨著活動而產生與進行著。教師應提供良好的活動場所及各種活動工具、材料,供孩子們選擇,使孩子們不受限制地按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遊戲、創造,開發美術活動的新天地。為幼兒設置多種可供選擇的活動區域,如塗色區、泥工區、拼貼區等。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的思維得到不同程度的啟發。幼兒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主動、自由地開展美術活動,他們的創造力也得到了極好的發揮。
二、結合實際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拓寬幼兒創造的思路。
⒈美術教學和參觀、散步、日常觀察精密結合。幼兒繪畫的素材都來源於生活,這是孩子們最熟悉的環境。教師應該多為幼兒提供直接接觸生活和自然的機會,提高感性認識。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讓幼兒通過各種感知覺,直接感受各種不同的事物,加深對事物的印象。幼兒只有做到心中有畫,才能筆下有畫。孩子們運用自己已有的記憶和想像作畫,效果是令人滿意的。繪畫不僅給予了他們動手操作的樂趣,而且也是一種快樂的創造。
⒉美術活動和遊戲緊密結合。遊戲是幼兒生活中的基本活動。幼兒在遊戲中運用美術的技能技巧,製作大量的玩具和遊戲材料,把美術活動與遊戲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豐富遊戲的物質條件,促進了遊戲的開展,在遊戲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和啟發幼兒,就一件事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總結其特點,並能進行合理的想像,同時,教師要能對觀察細緻、想像大膽的幼兒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為幼兒的創造力提供保護的土壤,促其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