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在公益崗位上班沒有繳納社保,可以領失業金嗎?答案是肯定的,是不能夠領取失業金的,因為你沒有繳納正常的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當中就包含了失業保險,領取失業金的前提條件必須是繳納失業保險,並且保證自己在這個單位的累積失業保險的繳費年限要達到一周年以上,才可以正常的領取失業金的待遇,否則的話很明顯你不具備領取失業金的待遇。
即便自己是被原工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那麼也是不符合領取失業金的條件,當然作為原工作單位來講,沒有給你正常的繳納社保,可能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但由於你沒有正常的繳納失業保險,那麼失業金的待遇是很明顯沒有辦法來享受的,所以說對於你個人來說,只能夠要求企業單位來給你補繳相應的社保待遇,並同時失業金的待遇,可以以貨幣經濟補償的方式來獲取。
一般情況下這個所謂的公益性崗位,那麼都是依法建立勞動合同關係的,並且依法繳納社保待遇,只不過這一類的公益性崗位,他的工資待遇標準是按照你所在地區最低工資指導線的水平來發放的,而且這個最低工資指導線是稅前的一個工資收入,比方說你所在地區最低工資指導線是1500塊,那麼你的工資就是1500塊,同時你的個人社保還要從這1500塊扣除,比方說你個人需要承擔500塊錢的社保,那麼在扣除社保費用以後,你僅僅每個月只能夠獲得1000塊錢的實際收入。
這樣的一個公益性崗位才是比較正常的公益性崗位,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沒有跟所在的工作單位建立勞動合同,也沒有交納社保,實際上對於自己來說還是有很大經濟損失。雖然說你可能自己按著靈活就業的方式來交納自己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是作為靈活就業人員交納社保的過程中,每一年至少需要支出1萬多塊錢的費用,那麼平均到每個月,對於你來說,你至少需要承擔1000塊錢的社保交費。
這樣的話那麼很明顯,1000塊錢個人繳費和500塊錢由企業單位交費,自己所付出的成本要高不少,但是由於你沒有正常的通過企業單位來繳納社保,所以說也就沒有了失業保險,沒有了失業保險,即便自己失業以後也就無法享受到失業金的待遇,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申請自己的主張,要求勞動監察部門來進行調查,可以補交的勞動合同關係存續期間的社保,但是補交以後能不能夠領取到失業金,還要看就業失業部門是不是符合這樣領取失業金的條件,最主要的一個條件就是,由企業方面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否則的話自己辭職是無法領取到失業金的。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