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奔!羅昊烈士犧牲5周年,妻子深情寫下追憶文章

2021-01-07 振義君

這是一篇烈士妻子寫的追憶文章,看後淚流滿面。烈士叫羅昊,烈士的妻子叫張瀚文。他們原本是幸福的一家,卻因為羅昊的犧牲,這種幸福被無情打破了。但生者堅強,羅昊犧牲後,張瀚文將深深的愛獻給了羅昊的家人,孝敬老人,關愛小孩,讓羅昊的遺腹子羅偉軒茁壯成長。

羅昊是江蘇鹽城人,1985年5月出生,2003年9月入伍,200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排長、作訓參謀,犧牲前為原第12集團軍「朱德警衛團」(現為第71集團軍某部)破障三連指導員。2013年7月14日上午,羅昊在帶領官兵執行重難點課題攻關演訓任務時,遭遇海上突發險情,為保護戰友生命安全英勇犧牲,年僅28歲。此後,原第12集團軍黨委批准羅昊同志為革命烈士,追記一等功,並作出《開展向羅昊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2013年10月11日,原南京軍區黨委作出決定,要求全區部隊廣泛開展向羅昊同志學習活動。

羅昊犧牲後,各級領導十分關心張瀚文的生活,將她安排到原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宣傳科,擔任某業務期刊的編輯。去年,為完成羅昊未竟的事業,繼續為國防事業奉獻,她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東部戰區檔案館,成為一名文職助理館員。

今年7月14日,是羅昊烈士犧牲5周年的日子。今天我們全文奉上羅昊烈士妻子寫的追憶文章,一起緬懷他,傳承他的精神,為強軍興軍貢獻力量!

▲羅昊(中)犧牲前照片。

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追憶我的丈夫羅昊。

直至今日,我始終相信老公就在我身邊,他還在部隊裡工作。每當夜幕降臨時,老公的身影就不斷浮現在我眼前……他和以前一樣,笑容滿面、慢聲細語、溫柔體貼、和藹可親。

往事歷歷在目,夜幕中充滿了歡聲笑語,可是,每次醒來後卻是寶寶的哭鬧聲,窗外嘈雜的汽笛聲。老公,你時而咫尺眼前,時而遙不可及,你到底在哪裡?

▲2013年7月,羅昊追悼會現場照片。

1

2013年7月14日,這是一個讓我永遠刻骨銘心的日子,做夢都沒想到你會離開我。

從那以後我聽到最多的就是「堅強」二字。父母講、部隊領導講、同事同學講:「瀚文,你要學會堅強……」堅強?什麼叫堅強?堅強意味著什麼?之前我沒有想過,更沒有體驗過……

羅昊,大家都說你生得一臉富貴相,心地那麼善良的孩子,咋就這麼沒了?

▲羅昊生前在進行圖上作業考核。

2

2011年國慶節,那是我們第一次在親友的撮合下見面。其實親友介紹有一年多了,但由於你在部隊工作忙沒有時間回來,一直耽誤著。這次還是在婆婆再三催促下你才休假回來的。

第一次見到你,你那雙大眼睛特有神,面帶著招牌式的笑容,尤其是一身橄欖綠讓我覺得格外親切。當時我們倆就互相對上眼開始簡訊聯繫了,但是我的父母很猶豫,表現出很大的擔憂。後來我才知道二老的擔心,羅昊是現役軍人,我們兩人婚後聚少離多,沒有花前月下的身影,沒有夫唱婦隨的生活。

▲羅昊和張瀚文的婚紗照。

那時,二老考驗我說:「選擇了羅昊,就等於選擇了牽掛…….」我堅強回答:「我願意」。 在我百般要求下,二老答應了我們的婚事。可你卻對我講:「選擇我就等於選擇了軍人,選擇了軍人就等於選擇了奉獻,你願意嗎?」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奉獻是什麼?我沒有多想,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麼都願意……

但是婚後,我也埋怨過,因為在我心目中的婚姻是兩個人可以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回家做飯,聊天,看電視,一起帶孩子,周末一起出去和朋友們小聚。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每天都在等待中度過,只能掰著指頭算日子等待著你回家。

每當聽說你要回家探親,我會開心得幾天幾夜睡不著覺,我感覺自己很幸福,每天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每當我要到部隊看望你時,我會興奮很長時間,逢人便講,我要去部隊看望我老公了。但每次到了部隊,你都忙得沒時間管我,每天都要加班到夜裡兩三點。慢慢地我才知道,連隊裡有百餘名戰士需要你照顧,他們也還是個孩子,離開父母到連隊,指導員就像媽媽一樣,夜裡要給他們查房、蓋被子,等他們睡著了你才能去完成手中的工作……

▲羅昊和張瀚文旅行照片。

3

結婚沒多久我懷孕了,可是每次產檢我只能自己挺著大肚子去醫院。看著別人都是老公陪著,我的眼淚只能往肚子裡咽。每次我都安慰自己,將牽掛化作幸福,化作期盼。

婚後,你不在身邊的日子,我懂得了牽掛的含義,相聚時我懂得了幸福,你的呵護讓我懂得了快樂。從2012年結婚到你離開我,剛過18個月。那時,我已經習慣在你的呵護下生活,一直沉浸在幸福的襁褓裡,只要你休假在家的時候,基本都在身邊陪著我,真不敢去想像沒有你的日子我該怎麼辦?

記得你休假在家的時候,每天牙膏為我擠好,洗臉水、洗腳水為我打好,只要你在家,床鋪都未讓我收拾過一次,每次吃水果你都會把皮削好,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牙籤戳好給我吃,好吃的東西永遠都是先讓我吃。每次出去逛街,我的包永遠在你手上拿著,看電影的時候,總是讓我選最愛看的電影……

▲羅昊和張瀚文的婚紗照。

2012年,我們的第一個孩子由於多種原因發育不好,需要引產,你24小時守護在我身邊,從未離開我一步,讓我痛苦的心情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曾經以為那次引產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事,可未曾想到這次才是我經歷的人生中最大的痛苦。

還記得每次去連隊的時候,中午吃完飯,你都搶著去洗碗,戰士們開玩笑地和你說:指導員,你怎麼能洗碗呢?那些都是女人該幹的事。你都笑著說:「幫老婆洗碗是應該的。」你還讓他們也幫著家屬洗碗。從小到大,我一直被爸媽寵著,總是有著小脾氣。可每次和你鬧脾氣,你都讓著我。哪怕是我真的錯了,你也說是你自己錯了。

還記得第一次和你吃韓國料理,吃烤肉的時候你問我怎麼吃,我真的很吃驚,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沒吃過烤肉?

在婚後的日子裡,你和我說得最多的是部隊的生活、你的戰友、你的抱負、你的理想、你的信念…….你每次回家,都是一身軍裝,乾淨利落,英姿颯爽,我引以為豪。

▲張瀚文和兒子羅偉軒合影。

4

老公,我直到你犧牲以後才知道你短暫的人生卻做出了許多讓同齡人望塵莫及的事。

小時候,你就很乖,家裡沒人帶你,婆婆把你一個人放在工作的車間讓你自己玩,你一點都不鬧。婆婆加班的時候你就一個人自己在家睡覺。4歲的你就一個人去浴室洗澡,回來的時候頭上還帶著沒洗乾淨的洗髮水沫子。五、六歲的你就知道生煤爐燒開水給下班的大人洗澡。你以高出一本分數線50多分的成績報考了國防科技大學,在國防科大學習期間,你從有限的津貼費裡省出兩萬元寄給過50歲生日的爸爸、媽媽。你走後,我才發現你10多本獻血證,一本2007年捐獻骨髓幹細胞的榮譽證書。你長年資助部隊駐地一名貧困孩子,帶頭給家庭有困難的戰友捐款,可你自己卻還穿著上高中時的舊絨衣,你穿的內衣和祙子破了洞還捨不得扔,一條壞了褲腳邊的舊軍褲被母親扔進了垃圾桶,你卻又悄悄地撿起來帶回部隊補補又穿起來;你用了10多年的旅行箱還是我今年春節期間才收起來的。我們兩家的家庭條件並不差,卻沒有想到你是如此的節儉,節儉得讓人心痛難捨。

▲羅昊生前獲得的榮譽證書和無償獻血證書。

你是一個超越了這個時代的「精靈」。你在給我寫的唯一的一封家書中說道:「待老公收復臺灣以後,帶你走遍祖國的山河。」特別清楚地記得我曾經問過你:「老公,如果有一天,打仗了怎麼辦?」你沒有絲毫猶豫回答我:「進部隊,我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可我沒想到一切發生的這麼快,這麼突然,讓人無法接受。

但也正是這樣的你,讓我死心塌地,讓我無怨無悔。一個能將戰士當作兄弟的人,一個對事業有著執著追求的人,一個有孝心知道感恩的人,他肯定是一個值得託付一生的人。

5

你犧牲以後,部隊的首長在你的日記本裡發現你記的日記中有這麼一段話:我是一個獨生子,我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但當戰友遇到危險的時候,我要捨身而出。你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你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當代軍人敢於擔當的錚錚誓言。

記得那年我爸通過熟人關係,準備將你轉業到地方。第一時間我打電話告訴你這個消息,可是電話那頭的你沉默了,缺少了往日的甜言蜜語。我急了,你講:「軍人就應該有軍人的擔當,時值備戰時期,我怎能離開部隊…….」我氣憤地幾天沒有接你的電話,我不能理解你所謂的軍人擔當,難道說拋妻別子,犧牲家庭就是軍人的擔當嗎?我想不通。

▲張瀚文和兒子羅偉軒清明為羅昊掃墓。

直到你犧牲以後,戰友們來看望我、安慰我,我才慢慢知道軍人的擔當,我真的很後悔,你能接受我遲到的道歉嗎?

你像是一顆流星,默默地來,又默默地離去,留下的是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無上榮譽。

作為你的妻子,我對你是又愛又恨。我恨你為什麼那麼狠心丟下我們母子,還有4位年邁的老人。雖然我知道你一定會去救戰士,你的性格我了解,從來都是先為別人考慮;雖然你沒有犧牲在敵人的炮火之下,但你是為了國家的國防事業,在踐行強軍目標中為了救戰友以身殉職的。作為妻子,我為老公你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感到驕傲和自豪。

6

7月14日,又是一個7月14日。當年英雄王傑就是7月14日犧牲的,有人因此說你是英雄王傑的化身,我似信非信,但我更加堅信,正是因為有軍人的擔當和勇氣,我們才國泰民安。

你犧牲以後,黨和人民給了你很高的榮譽,組織上給予了你很高的評價。家鄉鹽城人民還在人民公園為你安置好了住地,你短暫的人生,寫下的是不朽的詩篇!

老公,你走後3個月,我們的兒子羅偉軒來到世間。

▲羅昊兒子羅偉軒出生照。

看到兒子,我更加堅信你就在我身邊。你雖然不在了,但你給他留下了其他小朋友一輩子得不到的榮耀。偉軒雖然只是在照片上見過你,但他和我說,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老公,5年了,請你好好睡一覺,我知道你太累了。

你放心,我絕不會辜負部隊首長和地方領導的關心和期望,我會精心撫育兒子健康成長,孝敬公公婆婆安度晚年。

老公,整整5年了,雖然再也看不到你,但我知道你從未走遠,你永遠在我的心裡。

▲張瀚文工作照。

你走了,老公

就像你悄悄地來

靜靜的,沒有留下片言隻語

你走得是那樣的匆忙

匆忙得沒跟爸、媽道個別

匆忙得沒與部隊的戰友們說聲再見

你忘了嗎

你還沒給我發個簡訊

剛出世的孩子還等你起個名

你走了,老公

帶走了壯志未酬的軍人夢

帶走了魂牽夢繞的軍人情

帶走了親人的情和愛

留給親友的是痛和淚

天若有情天不負

來生再續親人緣

想你、愛你的妻子 張瀚文

來源:人民前線微信號

作者:張瀚文

部分圖片來源於前線圖庫

監製:錢武軍

編輯:周振國、徐長江

相關焦點

  • 毛澤東最感謝最愧疚的女人: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妻子楊開慧烈士!
    今天,是毛澤東主席誕生127周年紀念日。我學習了多篇紀念毛澤東的文章。深感作為偉人的毛澤東,也有平凡人的一面,直到晚年,他還一直在思念,深表感謝和深感愧疚的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媽媽文七妹,是媽媽的博愛鼓勵和支持他更好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一個是為了革命和因為他而犧牲的妻子楊開慧烈士。捧讀偉人與這兩位偉大女性的感人故事,讓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
  • 紀念烈士!今天,每一天!
    今天是9月30日,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的日子:烈士紀念日。
  • 贍養公婆、撫養女兒、幫烈士尋親、助貧困孩子 | 葉慶華:最好的...
    12月15日,在為齊河縣祥斌中學的貧困學生顏小寶匯去300元生活費時,葉慶華特意在備註欄寫下這樣一句勵志語。葉慶華是英雄孟祥斌的妻子。11月30日是孟祥斌犧牲12周年的忌日,這段時間,葉慶華特意選擇了為貧困孩子匯生活費的方式紀念祥斌。「從未放棄追尋你的路,最好的思念就是繼續你的事業,最好的傳承就是堅持走好你的路。」葉慶華在日記中寫道。
  • 犧牲70年 13位無名烈士知是誰?
    白軍社在村內走訪時,一次不經意間的聊天觸動了他,當時,61歲的村支部書記王鎖社說:「村裡有座烈士墓,埋著13位烈士,那可是70年前為保護鄧小平犧牲的烈士!」  聞聽此言,一向對歷史很有興趣的白軍社馬上讓老支書帶路,來到村邊一個名為「楊樹圪梁」的山崗下。仰頭望去,一塊低矮的墓碑,被青磚築成墓龕守護著,上書「太嶽支隊十三烈士永垂不朽」。
  • 烈士紀念日 | 43位上海解放前犧牲的革命志士
    雖然我們無法將照片和烈士姓名一一對應,但希望通過幾位宋公園烈士的故事,讓更多人能夠知曉這43名為新中國做出犧牲的革命義士。011949年5月11日,美國記者哈裡森·福爾曼,拍攝了一組行刑現場的照片。在這組照片裡,有人正在細看自己的判決書,有人蹲在地上就著木椅寫遺書,還有警察局旁的「小常州」麵館為義士們準備的酒和面。
  • 一封掛號信寄給犧牲72年的烈士,老兵5年發出千餘封信為烈士找家
    收信人是「姚遠道烈士」,寄件地址為山東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信封上有一段附言:「該烈士(28歲)於1947年12月犧牲於菏澤戰役,望郵遞員同志再辛苦一下,幫烈士找到家。」看到這幾句叮囑,沈寶棟頓感責任重大,但是「湖北省應山縣五區二合莊」這個收信地址讓他犯難。
  • 把毛岸英烈士身上的髒水擦乾淨
    關於毛岸英烈士犧牲的真相,楊鳳安、王天成、龔傑三個人合著了一文《戰友追憶毛岸英之死》——這三人分別是彭德懷軍事秘書、志願軍總部敵情研究參謀、司令部首長辦公室參謀。楊鳳安和王天成在1980年就編寫出版了《北緯三十八度——彭德懷與韓戰》,後來因為關於岸英同志的謠言喧囂塵上,這二位又拉上龔傑創作了《戰友追憶毛岸英之死》,這三人的交叉回憶與印證,明顯要比不認識岸英的楊迪靠譜。
  • 力學所召開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大會
    2013年是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力學所原副所長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為深切緬懷郭永懷先生,激勵和引導廣大職工和研究生繼承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傳統,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研究,12月5日,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召開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大會,郭永懷先生的夫人李佩先生、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院士、中層以上幹部、黨支部和群團組織成員、新入所職工、離退休代表、研究生代表等250餘人參加了紀念大會。大會由黨委書記喬均錄主持。
  • 孝感籍烈士汪耀峰等撲火勇士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烈士家屬...
    楚天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滿達)今晚8點,《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四川木裡森林撲火勇士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包含湖北孝感籍烈士汪耀峰。因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三名當地撲火人員全部犧牲,這其中包括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四中隊三班班長、來自湖北孝感孝昌縣的汪耀峰。頒獎盛典現場,白巖松對話了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四中隊中隊長張浩的妻子張越和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副支隊長冷建春。他們含淚追憶了自己的隊友、家人,表達了對他們的緬懷和敬意。其中,在丈夫張浩犧牲後,張越還替丈夫發朋友圈。
  • 滁州章廣小學組織師生參觀皇甫革命烈士紀念館
    9月16日,滁州市南譙區章廣小學組織部分學生乘車到滁州市皇甫革命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皇甫革命烈士紀念館,接受紅色文化教育。師生們懷著對革命先烈崇敬之情,聆聽少先隊員「小小講解員」張善源、吳雨晴同學深情地解革命烈士光輝事跡,追憶劉少奇、張雲逸、徐海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前僕後繼、不畏犧牲、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同學們紛紛表示,將繼續發揚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和優良傳統,以革命先烈的事跡為動力,爭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 緬懷先烈,傳承基因——紀念紅軍烈士曹官記誕辰 116 周年
    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激勵廣大群眾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忠誠愛國、百折不撓的優良傳統,2020 年 10 月 6 日上午,紀念紅軍烈士曹官記誕辰 116 周年活動,在白雀園鎮舉行。1934 年 2 月 13 日(大年三十),曹官記同志在湖北麻城宋埠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 29 歲。光山縣白雀園鎮黨委、光山縣黨史辦、烈士後裔及親屬、光山曹氏宗親會等 40 餘人參加了紀念活動。
  • 阿樂妻女回憶白丁香烈士 :犧牲時身懷六甲,僅22歲
    同年12月犧牲於雨花臺,年僅22歲。【口述人】時鐘曼,樂於泓第二任妻子。樂丁香,樂於泓與時鐘曼長女。在瀋陽市于洪區的一棟住宅樓裡,我們見到了85歲的時鐘曼老人和她的長女樂丁香。對這個家庭來說,白丁香烈士已然成為了一盞明燈、一種信仰、一種凝聚力。白丁香烈士和革命伴侶樂於泓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 孟祥斌烈士妻子葉慶華:11年間,她為數十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了「家」
    13年間,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烈士的妻子是怎麼挺過來的。直到幾天前,一位志願者告訴錢報記者,葉慶華這些年一直在默默幫抗美援朝烈士尋親。11年間,她已為數十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了家。21日,金華家中,孟祥斌烈士的妻子葉慶華接受了小時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
  • 董雲虎看望慰問謝晉元烈士之子謝繼民,謝堅鋼陪同
    董雲虎看望慰問謝晉元烈士之子謝繼民,謝堅鋼陪同 2020-09-03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犧牲戰士母親生男嬰 烈士蔡家遠有了弟弟(圖)
    劉雲愛生產後非常虛弱  【犧牲戰士母親生男嬰】"我要把兒子找回來"42歲母親高齡產子  8月1日,天津港消防員蔡家遠犧牲一年後,母親劉雲愛順利生下一名男嬰。  蔡家遠的犧牲,讓一個幸福的家庭陷入悲痛之中,母親劉雲愛不願承認兒子犧牲的事實,一直稱蔡家遠在遠方工作。
  • 孝昌烈士陵園為汪耀峰烈士舉行周年緬懷儀式
    4月1日,記者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孝昌烈士陵園為汪耀峰烈士舉行了周年緬懷儀式。因疫情影響,該縣烈士陵園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臨時閉園,此次緬懷活動僅陵園工作人員參加。現場,陵園工作人員清潔了汪耀峰烈士的墓碑,給英雄敬獻鮮花並三鞠躬敬禮,最後在烈士墓前誦讀了祭文。還把網友委託敬獻的鮮花及憑弔文學作品帶給了英雄。據了解,汪耀峰犧牲一年來,其父母多次以汪耀峰的名義捐款捐物,將他無私的大愛傳承下去。在疫情發生之後,汪耀峰的父親再次捐資10000元用於抗擊疫情。
  • 江西這位烈士的戰地家書,吳京讀信幾度哽咽
    重陽節期間,在央視電影頻道「紅星閃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融媒體直播活動中,演員吳京朗讀了38軍113師337團況重晚烈士的戰地家書。況重晚出生於宜春高安汪家圩團山楊林村離開家鄉的時候妻子已身懷六甲直到犧牲他都沒能見過兒子一面當吳京讀到「現在我們為了祖國幸福為了實現真正的和平
  • 老山烈士犧牲前寫的最後一封家書,家人珍藏了30年之久
    在已經披露的史料中,我們也未能找到更多有關塗天偉犧牲前後的細節,只知道他所在的部隊在那次戰役中擔任穿插任務,他是1營犧牲三人中的一個。戰爭本就是殘忍的,犧牲在所難免,但每當一位戰士犧牲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到痛惜,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有至親至愛的家人,塗天偉令人動容的是一封烈士家人珍藏了30年之久家書,而這封家書是塗天偉犧牲前寫的最後一封家書。
  • 烈士犧牲33年後,這個他素昧平生的連隊為他舉行入陵儀式
    經鎮江市政府批准,3月8日,第72集團軍73056部隊雷偵連在鎮江烈士陵園為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烈士沈國良舉行入陵儀式。經鎮江市政府批准,3月8日,在鎮江烈士陵園為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烈士沈國良舉行入陵儀式。由此也揭開了連隊官兵傾心照顧沈國良烈士父母的一段感人故事。
  • 今天,和他們一起緬懷烈士!紀念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20周年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今日(5月8日)是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轟炸二十周年的日子。當地時間5月7日,中國駐塞爾維亞使館舉行紀念活動,緬懷在1999年北約轟炸中犧牲的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三位烈士。全體人員在紀念碑前肅立默哀,並向烈士敬獻花圈。2009年5月7日,貝爾格勒市政府在遭炮轟的使館舊址前豎立紀念碑。在這塊紀念碑上用塞爾維亞和中文寫著:「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刻,給予的支持和友誼,並謹此緬懷罹難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