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日本便利店的優點 為何讓日本人深愛

2020-12-19 贏商網

  「桃子在冰箱內保存三小時最為甜美。」

  這句話被印在日本一家7-Eleven便利店海報上,以提醒顧客桃子要這樣吃才最味美。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

  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時至今日,像這樣面積在 60 - 200 平米之間,全年24 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已經遍及全日本,總數超過56,000 家,平均每百萬日本民眾擁有388 家便利店,在中國,這個數字是54 。而在便利店最為密集的東京,便利店數量超過 5700 家,平均每10萬人就擁有 49 家便利店。

  引起我們注意的還有另一組數據:2014 年日本便利店的國內市場規模首次超過了10萬億日元,遠超百貨商場和藥妝店 6 萬億日元的規模,僅次於超市(18 萬億日元)。其中7-Eleven 的銷售額為4萬億日元,全家以近 2 萬億日元的銷售額首次超越羅森(需求面積:30-150平方米)位列第二,前三名便利店銷售總額佔據了80% 的市場份額。

   

  便利店在日本提供的服務,從最開始的24小時營業,到支付水電煤、甚至是保險、稅金等各類非公共事業費,以及開設ATM機,收發快遞,到現在的送貨上門,日本便利店把「便利」幾乎做到了極致。在接受我們採訪的日本留學生以及當地日本人中,許多人一天會多次出入便利店,因為便利店幾乎可以搞定所有的日常所需。

  在中國,年輕人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費人群。而在日本,覆蓋的則是各個年齡層。「少子老齡」的趨勢使得便利店推出了很多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全家、7-Eleven 都開設了送貨上門的服務。

  「便利店的價格、專門店的美味」是日本便利店食物服務的宗旨,除了標配的關東煮、冷熱飲等,便利店推出的特色食品已經越來越多,比如 100 日元的現磨咖啡、甜甜圈、煎餃味的炸雞塊,他們似乎對消費者喜好有精準的把握。

  東京一家全家便利店店長告訴《好奇心日報》,便利店的麵包廣告詞很重要,人們偏向買帶有疊詞形容詞的產品,可能刺激食慾,如用もちもち(軟糯)等包裝廣告詞的麵包賣得特別好。

  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期間,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集團 80% 的東北地區分店在兩周內恢復正常營業,為災民提供衛生間、自來水以及生活必需供給。

  「即使震感已經緩和,但只要看不到7-Eleven的燈光像往常一樣亮起,心中就還是會有隱隱的不安。」

  這大概就是便利店的魅力。即便消費稅上漲,7-Eleven的店鋪利潤也能夠連續32 個月創下新高。

  日本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

  1954 年5月,7-Eleven開出日本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1980 -1990年間,各個品牌的連鎖便利店開始擴張,7-Eleven連鎖公司創始人鈴木敏文曾把這段時間稱為「便利店文化在日本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之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上班族開始把鄰近的24小時便利店視為『自家的另一個冰箱』。」

  但到現在,便利店早已超越了另一個冰箱的概念。

   

  根據網站nifty在2013年的調查:

  從早到晚都有營業

  到處都有門店

  可以借用洗手間使用

  能夠支付公共事業費

  食品種類豐富

  一般想要的東西便利店都有

  可以在ATM機取錢

  可以使用一體機

  能夠收發快遞

  可以在便利店買各類門票

  以上是日本人最喜歡便利店的十大理由。從消費行為來看,單純只為了購物進入便利店的顧客只佔20%,也就是說高達八成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還抱有其他目的,比如列印、繳費、取錢等等。說便利店是日本民眾的一站式生活服務也不為過。

  這些店內服務不僅增加了顧客的到店頻率,也確實拉動了商品銷售額的增長。

  以7-11為例,其 ATM 機平均每天交易次數約為120次。同樣是排隊等待取錢,消費者在便利店展現出的耐心要遠勝於在銀行的表現,大多數顧客都會選擇瀏覽貨架,或是在報刊區翻上幾頁雜誌,「站讀文化」也是日本便利店特有的一道風景線。

  便利店的 Wifi 服務也是如此,很少有顧客會站在店裡什麼都不買,只是埋頭使用無線網絡。7-Eleven 甚至利用門店的 Seven Spot 無線網絡服務在集團內的店鋪間實現對顧客的相互引導。例如,通過 7-Eleven 門店的 Seven Spot 免費贈送顧崇尚·西武的活動入場券,從而將便利店的顧客引導至百貨商場。

  而除了這些服務,到處都是的便利店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便利。

  不止是便利,還注重細節

  一位曾在日本東京 7-Eleven 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們:在7-Eleven 工作,首先要學會如何快速的包裝。

  在日本便利店購買女性衛生棉、衛生巾等用品,便利店都會提供貼心的包裝服務。店員會用像 The Body Shop 一類的高級紙張像禮物一樣包裝好,既更衛生,也防止尷尬。

  便利店的食物也可以很美味

  「食物的季節感很強」、「品質絕不輸於專業飲食店」,在我們採訪的日本留學生和當地人中,無一例外都提到了這兩點。

  即便世界上大多數便利店都會提供易於保存的食品,日本便利店卻熱衷於根據季節變化推出層出不窮的應季食物。比如每年的春季,便利店都會推出品類豐富的櫻花便當、櫻花壽司、櫻花與玫瑰味冰淇淋等。

  日本某網站曾羅列出日本便利店在外國遊客中人氣超高的五大理由,頭一條就是「高品質的食物」。要知道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在便利店解決掉一餐多少是有點湊合的感覺,但在日本,即便是一碗便利店出售的泡麵,也是通過員工自己挨個泡水、試吃,找到了最佳口味的水量,然後貼上一個標籤貼告訴消費者怎麼泡。

  關於如何保證食物的味道,鈴木敏文曾在其自述《零售的哲學》中舉過一個例子:午飯時間 7-Eleven 董事們會聚集在一起試吃公司的產品。紅豆糯米飯糰作為一款經久不衰的暢銷產品,在剛被研發出來時被他批評為「沒有嘗到糯糯的口感」。一問原因,原來是生產工廠沒有蒸籠蒸製大量糯米的工藝和設備,因此選擇了和普通米飯相同的做法,導致口感上有所差異。他立即要求產品下架,並且在之後引進新設備,對糯米的種類、淘洗方法、浸泡時間、紅豆的選擇、煮法等所有的要素都重新研究,做出「糯糯的口感」之後才又重新上架。

  在競爭激烈的零售行業,為了吸引消費者,各家便利店品牌在食品研發上都卯足了勁。SUNKUS 每周都會推出 5-8 種新自有甜品。全家也會每周與甜品製造商研究自有的商品研發,每次會議都會討論 30 多種新商品,而最後能夠商品化的甜品僅為 2-3 種。

   

  從賣別人家的產品到推出自有品牌

  7-Eleven 曾在日本推出知名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限定營銷,開賣 2 分鐘內,25 臺高達 2 米、售價 183.6 萬日元(約 11 萬人民幣)的初號機模型全部銷售一空。

  關於為什麼日本人看到限定商品就難以自持,日本網友曾在 Twitter 給出這樣的答案:「特別限定」就像櫻花一樣充滿了世事無常之感,日本又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買到特別限定的產品能令人感受到獨一無二的喜悅。

  除了日本人真的很喜歡特別限定產品這個原因之外,不得不承認只有市場足夠成熟商家才敢進行這類營銷,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便利店的自有品牌經營。

  日本便利店諸多自有品牌都經營得有聲有色,完全沒有給人以「純廉價、質量良莠不齊、低品位」的感覺。羅森旗下的甜品曾以其細膩的口感被授予世界精品大獎 (Monde Selection) 金獎。7-Eleven 自家化妝品牌 ParaDO,被認為是性價比十分不錯的開架化妝品。

  與知名品牌合作也是便利店經常採用的策略,比如羅森就與餃子的王將(知名連鎖餐廳)合作推出煎餃味的炸雞塊,與敘敘苑(知名烤肉店)一同推出特色色拉。

  從普通便利店到主題便利店

  在橫濱山下公園,有一家名字叫 「Happy 羅森」的羅森便利店,以出色的親子服務聞名。店鋪一分為二,前半部分是商品區,有大量的兒童書、玩具和嬰兒食品可供選擇,後一半則作為室內的兒童遊樂設施和用餐區。

  另一家位於東京 Kugahara 的羅森門店則主打健康理念,一進門就是合作農場的蔬菜,有專門的貨櫃賣營養便當,每個月都會推出新的健康食品。此外,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店內的體脂測量儀(就是你在健身房看到的那種)。店內還設有很大的藥櫃,除了店員,還配有 24 小時提供服務的藥劑師。

   

  懂得把握用戶需求

  7-Eleven 在 2001 年設立 「IY BANK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即現在的 SEVEN 銀行)」的初衷,這並非是外界所強烈質疑的「便利店進軍銀行業」,而是意在讓 7-Eleven 便利店獲得安裝 ATM 的資格。

  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從 20 世紀 90 年代後期,許多顧客在接受問卷調查時提出「希望能在便利店裡增設 ATM 」。

  比起問卷調查,現在他們洞悉用戶需求比過去更快了。

  一位全家便利店店長告訴《好奇心日報》,每周他的店裡都有 100 個以上新產品上架,採用 POS 系統的結帳機器上有數個按鈕,分別對應:男小孩、女小孩、男成人、女成人等等,店員結帳時會將這些性別年齡等特徵錄入系統,反映出每個產品在不同時段的銷量以及受歡迎人群。

  當然,現在更流行且方便的做法是掃描會員卡獲取詳細的購買細節,研究出包括什麼天氣人們喜歡買什麼等信息,支持新產品開發和貨品更針對性地擺放。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越來越強,這家店也推出主打營養低卡路裡的盒飯,全家一款低於 500 卡的非常受歡迎,曾創造過 20 天內賣出 100 萬份的銷售業績。在老齡化程度非常高的日本社會, 60 歲以上人群掌握的資產總額超過了 1,000 萬億日元,比 20 - 50 歲階層擁有的總資產還多。

  對此,便利店越來越多地推出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全家便利店和地方政府合作,為老人送便當,老年顧客還可以打電話讓店員把其他生活用品一同送到家裡。7-Eleven 的店員會在送貨的同時,附帶去周邊的獨居老人家走訪,確認其是否安康。

  今年 4 月,部分便利店與地方政府籤訂了體檢合作協定,市民可以通過便利店預約體檢,或者在便利店附近配備的體檢車和體檢帳篷完成體檢。

  作為日本做的最好的便利店品牌, 都有哪些業界創新?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日本經濟經歷了高速增長,消費需求迅速高漲,大型超市迎來了繁榮期,一時間街上大多數小型商店門可羅雀,營業額大幅跳水。1973 年,便利店模式被引入日本,正是當地小型零售店最難熬的時候。

  時任伊藤洋華堂董事的鈴木敏文與美國南方公司籤訂 7-Eleven 特許加盟協議。「人們總是習慣性地以為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越少越對自己有利,但實際上小型零售店經營不善的緣由並不在超市的崛起。」鈴木敏文認為,生產效率低下和「價廉=暢銷」的陳舊經營理念才是商店衰敗的原因。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價值,鈴木敏文所做的第一個努力就是減少採購量的「小額配送」。

  日本的便利店平均單店面積在 110 平米左右,SKU 數在2,500 品類左右。在過去,訂貨慣例是從批發商處大批量進貨,直到貨源不夠時再進行下一輪採購。這樣很容易導致「門面極小,卻極力呈現儘可能多商品」的便利店累積大量不良庫存。

  但在當時,一天多次的「小額」進貨是任何一家批發商都無法接受的做法,甚至被認為違背「常識」,然而,正是在「常識並非永遠正確」的信念下,鈴木敏文做成了許多現在早已習以為常,在當時卻是開創先河的事情。你可以在下圖中看到 7-Eleven 在零售行業的一些創新。

   

  日本便利店的下一個市場可能是中國

  面對少子老齡化的社會問題,日本企業逐漸把經營放眼於海外的巨大市場,「7-Eleven 便利店的下一個舞臺將是世界。」鈴木敏文曾在 2013 年明確表示。

  以 7-Eleven 為例,截至 2013 年其全球門店總數已超過了 5 萬家,然而在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丹麥、瑞典和挪威等 16 個國家和地區中,僅中國部分區域的門店和美國的所有門店由日本方面直接參與經營,其他門店則和 2005 年完成了 100% 子公司化的美國 7-Eleven Inc. 籤訂了特許經營許可合同。

   

  近 20 年前就已經入華的羅森在中國的門店主要集中於上海地區。羅森上海地區總經理張晟日前表示,羅森計劃在2015 年上海及周邊城市門店數將從目前的380 家增加至500 家,再在2-3 年內擴至1,000 家。

  在上海佔有了較高市場率之後,全家則繼續北上開拓北京市場。

  當然,你可能會覺得中日便利店在「便利」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不過情況看上去也正在好轉。

  好奇心研究所曾經發起「你為何愛便利店」的調查,有讀者留言說,「深夜漆黑道路上的一處亮光,這就夠了」。

  看來,人們對於便利店的需求,可能差不太多。

本文轉載來自:好奇心日報 作者 宣海倫,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日本便利店數突破5.2萬家 日本人喜歡便利店哪裡?
    截至今年 3 月,日本全國便利店數已經突破 5.2 萬家。其中又以東京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三家便利店 7-11、羅森(需求面積:30-150平方米)、全家在東京就擁有超過 5700 家店鋪,在一些便利店「激戰區」簡直隨便走兩步就有一家便利店。   那麼日本人到底喜歡便利店哪裡?
  • 日本便利店數已超5.2萬家 日本人為何如此喜歡便利店?
    截至今年 3 月,日本全國便利店數已經突破 5.2 萬家。其中又以東京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三家便利店 7-11、羅森、全家在東京就擁有超過 5700 家店鋪,在一些便利店「激戰區」簡直隨便走兩步就有一家便利店。   那麼日本人到底喜歡便利店哪裡?
  • 日本便利店都有什麼好,日本人那麼愛它
    這句話被印在日本一家7-Eleven便利店海報上,以提醒顧客桃子要這樣吃才最味美。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一方面,一二線城市已然開始面臨類似日本的飽和問題,增長空間有限。  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9年我國便利店行業市場滲透率達到10407人/店,而日本為2208人/店。相比之下,前者的滲透率幾乎只有後者的五分之一,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 日本便利店,便利到「過分」!
    根據2013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人喜歡便利店的最大理由是24小時營業,其次是有衛生間、可以繳納水電費、收發快遞等。可以看出,便利店不僅為顧客提供24小時購買商品的服務,它們已經成為日本民眾的生活必備站點。截至2015年3月,日本全國便利店數已經突破 5.2 萬家。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最近,日本全家被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全資子公司的新聞,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據日媒報導,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全資公開收購,預計到8月24日將完成。對日本人來說,去便利店購物已經成為了一個日常生活習慣,日本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便利店文化」,即使全球都興起了便利店行業,日本的便利店產業及文化仍然算得上是全球第一。日本的便利店發展如此壯大,是因為有其獨特的經營特點。
  • 因人手短缺,日本全家便利店放棄「24小時營業」!日本便利店變革...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全天候營業」是便利店相較於其他零售業態最大的優勢與特色。但因人手不足,在日本,這種十分依賴人力的經營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近日,日本全家便利店正式宣布,今後將不再全天候營業。財經頻道特約記者李茜文:作為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全家在日本全國共有16000家店鋪。此前各店鋪一直堅持24小時營業,可以說為周邊居民帶來了諸多方便。而受到人手不足的影響,全家便利店宣布將從明年3月起,允許加盟店根據自身情況縮短營業時間,不再全天候營業。
  • 為什麼日本人離不開當地的便利店?
    看日劇經常會發現,便利店這個詞高頻率出現,便利店的場景也是高頻率出現,所以外國人都說日本人已離不開它,為什麼會這樣呢?日本民眾和我國民眾不一樣,我們有什麼東西需要購買習慣去超市,但是日本是很少出現逛超市這種事,因為一個便利店已經可以把日本人的生活需要全覆蓋,簡直方便到「變態」!
  • 佔領全球的日本便利店,在中國卻抬不起頭,讓人費解
    如果說在日本7-11大約有將近20000家,那羅森和全家合在一起至少有30000家。所以在國土面積狹小的日本,沒走多遠就能看到一家便利店。日本的便利店裡面到底賣的什麼?為何如此受日本歡迎?比如:日本最常見的便利店7-11,就像是一個迷你的超市。它的店面雖然很小,但是當你逛完之後,就會發現很多東西超市裡沒有,可便利店裡卻都有。
  • 為何日本便利店廣受歡迎?中國遊客逛完吐槽國內便利店,確實如此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越來越多的人對審美都了很高的追求,中國的女性也不例外,那麼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出去旅遊,提到旅遊不得不說,中國人最愛去旅遊的地方應該就是日本了,因為在日本不僅有好玩的景點,還有很多藥妝店、免稅店之類的,這簡直就是女性的購物天堂啊,想買什麼就能買到什麼
  • 日本便利店觀察(四):進化中的便利店
    「可以說,日本便利店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的產物。」便利店作為社會公共設施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導致整個日本經濟發展停滯,日本陷入了所謂的「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便利店自出現以來,便是以年輕人與核心家庭為主要消費群體。然而,隨著人口結構與家庭結構的變化,便利店的消費群體與消費需求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便利店在面向年輕人的同時,也必須要考慮高齡者的需求。2007年,日本團塊世代(指日本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開始進入退休年齡,各個便利店企業也都不得不關注這個群體的需求。
  • 日本人為什麼對便利店情有獨鍾?看完驚呆了
    コンビニ、是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convenience store)的簡化語,即便利店或小賣部。根據2013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人喜歡便利店的最大理由是24小時營業,其次是有衛生間、可以繳納水電費、收發快遞等。可以看出,便利店不僅為顧客提供24小時購買商品的服務,它們已經成為日本民眾的生活必備站點。以上內容節選自《在日本?
  • 日本便利店的雜誌區為何都在窗邊?看完你就懂了!
    去過日本的小夥伴一定已經發現,日本的便利店布局雖然都略有不同,但是靠近窗邊的位置一定有一塊雜誌區,上面擺放著各種書籍和報紙。有些小夥伴會有這樣的疑問,便利店的窗邊一般都是太陽直射區,書本放在那裡,不是特別容易卷邊變舊嗎?
  • 日本居然還有「關東煮日」,這種便利店美食年輕人最喜歡
    之前宅在家裡快一個月,特別懷念天氣冷的時候到便利店吃一杯關東煮的那種滿足感,尤其是在夜裡。今天小編想聊聊關東煮。這種起源於日本的一款街頭小吃,為何會成為中國便利店的流量擔當?而其即食、耐煮的特性,也非常適合便利店的消費節奏,一直是便利店的頭部品,是年輕人最寵愛的夜宵。關東煮和便利店,誰成就了誰?談起關東煮,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起便利店。業內有一種略顯極端的說法,看一家便利店地不地道,嘗嘗他的關東煮就夠了。
  • 「日本語」是什麼讓日本人有了5.2萬家便利店
    截至今年3月,日本全國便利店數已經突破5.2萬家。其中又以東京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三家便利店7-11、羅森、全家在東京就擁有超過5700家店鋪,在一些便利店「激戰區」簡直隨便走兩步就有一家便利店。那麼日本人到底喜歡便利店哪裡?
  • 日本便利店,一個無所不能的神奇地方
    1974年5月,711日本一號店「豐洲店」於東京都江東區開店1975年6月,福島縣郡山市虎丸店開始實行24小時營業自此便拉開24小時便利店在日本的序幕。盤點日本五大便利店7-ELEVEnセブン-イレブン作為日本便利店開拓者的711成立於1973年,本隸屬於美國南方公司,2005年成為日本公司,作為其他便利店的楷模,店數最多,目前在日本國內擁有21009家店鋪。
  • 細數日本東京的美麗景點
    細數日本東京的美麗景點「現代」與「古韻」碰撞出了東京的獨特魅力,有太多的「感受」等待著你穿梭於這全球最複雜的交通系統之間去體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日本東京的那些美麗景點。東京鐵塔東京第二高建築物東京塔的顏色為紅白相間,是因為航空交通管制規定以利辨識。
  • 日本便利店不願再「守夜」
    有日本朋友曾經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便利店在日本猶如守護神一般,讓人們能夠打發深夜裡突如其來的飢餓和寂寞。」然而近來日本媒體報導稱,部分便利店網點將試行縮減營業時間試驗,令不少人懷疑日本便利店的傳統是否已經發生動搖。
  • 日本便利店功能指南
    但在日本,不誇張地講,便利店能給你整個世界。那麼便利店到底能幹什麼呢?1、買食物這是最基本的功能了。這裡說的食物包括吃的、喝的、熱的、冷的、生的、熟的、正餐,零食等等等等。8、ATMATM也是每家便利店的標配。在日本,手裡沒有現金還真是沒什麼安全感。
  • 日本記者細數美國優於日本9大方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新聞網站「en.rocketnews24.com」8月10日報導,近日,日本動漫真人秀記者Yoshio結束了為期一周的美國聖地牙哥國際動漫展後回國,他表示美國在很多方面做得都比日本好。下面,就是Yoshio細數的美國優於日本的9各方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