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頂級名雞大賞

2020-12-17 廚影美食

「NO Chicken,No Feast!」廣東人「無雞不成宴」的傳統,地球人都知道。雞,有著吉祥、大吉大利的諧音,向來是廣東人餐桌上的摯愛。廣東人對吃雞的講究與鍾情,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廣東人喜歡吃雞,食肆對雞的製作也是千變萬化,花樣頻出;基本上所有的烹飪手段,幾乎都可以適用於雞。在廚師的眼中,燜、炒、燉、醃、扒、烤、煎、炸、煲皆適用之,鹽焗味、椒鹽味、蔥油味、吊燒味、口水味、白斬味、沙姜味、醬油味等皆可入味。

白切雞

粵菜廚壇中,雞的菜式有上百款之多,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正是白切雞,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睞。白切雞始於清代的民間酒店,是體現粵菜對食材品質追求的極致之一。

首先是雞的選擇,未生蛋的母雞是白切雞的主料,但是坊間認為,生過一次蛋的母雞才最好吃。第二是產地,海南文昌雞最佳,其次是清遠雞,湛江雞,所謂的「三黃雞」並不在考慮範疇。第三是雞的年齡,180天最佳。好吃的白切雞皮嫩肉滑、鮮香味美,令食客越清淡越滋味的返璞歸真的感覺。

清平雞

說到清平雞,自然要提到清平飯店。上世紀80年代初起,清平飯店以專營各款雞餚起家,十幾年間風靡廣州,主營品種有白切雞、油蔥雞、隔水蒸雞、一雞三味等,樣樣都是佳作。80年代,清平飯店經擴建後,為了進一步提升知名度,決定研製出一個具有獨特風味的品種,然后冠以「清平雞」的美名。

幾位廚師經過研究,考慮到本店白切雞皮爽肉滑,隔水蒸雞味長期透骨髓的特色,便把兩者結合起來。他們用多種藥材、香料研製出一種特製的白滷水,代替清湯浸雞;用陳年雞湯代替冷水浸雞,讓雞肉在過冷河時不斷吸收原雞湯,以保持雞的鮮味和原味。經過反覆研製,終於試製出一個皮爽肉滑,連雞骨都有味的名菜,這就是今天為人們眾口稱讚的「清平雞」。

為確保清平雞的質量,清平飯店採取了三項措施:1、堅持選用1250克至1500克重的清遠三黃雞烹製,這種雞骨軟肉嫩,是製作「清平雞」的上乘用料;2、堅持即削即制,即午市賣的,早上削制;晚市賣的,午後削制,從而保證了「清平雞」的鮮味;3、在製作過程中堅持分批放配料的方法,保證「清平雞」質量一致。清平雞推出後,深受市民喜愛,為吃上那獨特的「雞味」,排上幾小時的隊也在所不惜。高峰期時,清平雞日銷量可達近萬隻。1994年清平飯店寶華路分店開業時,當時的廣州市長題詞:「清平雞,廣州第一雞」。

市師雞

市師雞源於上世紀20年代,是在廣州市立師範學院(簡稱市師)附近一家食肆出品的白切雞。話說創始人很想到市立師範學院讀書,無奈家貧,後來為了謀生,也為了接近心中的聖地,每天就用家傳的秘方制雞在學院後面的市師路賣。市師雞鮮美軟滑皮脆,醬料也很特別,一雞配三種蘸料——豉油、姜蔥和蜆芥,淋上去的豉油帶出雞肉的甘甜,用蜆芥,入口有點鹹,嚼著竟然又會有海產的鮮甜。

之後將浸好的雞隻斬件,東方賓館的「東方市師雞」,按雞隻大小,每隻斬件24到32塊,以一隻2斤2兩的雞為例,大致可以分為:雞背10件,雞胸6件,雞腿2隻各4件,雞翅6件……這些都是前期工序,「東方市師雞」的最大特色在於將一般白切雞所跟的姜蔥蘸料改為特調醬油,用致美齋頭抽、草菇老抽加適量糖,經過特別調配而成,上桌時跟在碟上,吃前澆淋在雞上。可以說,吃「東方市師雞」,汁醬所起的完全是畫龍點睛的神來作用,如果說雞本身是髓,那麼特調醬油就是整道菜的魂。這道菜被食家譽為「東方不敗雞」,肥嫩軟滑,有濃鬱的豉油香味,因皮爽、肉滑、骨香入味而聞名。

九記路邊雞

九記路邊雞,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如今,都基本上保持著一定的大排檔風格,當年其白切雞名聲在外,據說因見食客蹲於路邊津津有味地吃雞,遂被人以「路邊雞」三字呼之,從此成為九記白切雞的別號,並且佔據了廣州「十大名雞」的一席之地。

九記路邊雞其實依舊是白切雞的做法,用的是清遠雞,但對於雞隻的選取,每隻雞都是180天左右、兩斤半到兩斤八兩的清遠雞,保證口感和肥瘦程度。只用清水和鹽浸雞,不添加其他配料,嚴格控制浸雞的溫度和時間,追求最大程度上保留雞的新鮮和原始的味道。浸雞的過程也要看天時,據說不同溫度下浸雞的手法也略有差別,雞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之後的口感,是不是皮滑肉嫩、雞皮爽口且不會過油等等,浸雞一步是關鍵。

此外九記路邊雞最見長之處還在於其蘸料,一是秘制的豉油,二是手打的姜蔥,姜蔥蘸料中還有一個關鍵點,所用的油,是熟油,更將姜蔥的香逼出來,雞藉此東風,味道也相應提升不少。路邊雞雞身油亮,皮肉分明,雞皮爽口,肉質鮮嫩,卻沒有肥膩感,配上手工剁制的姜蔥蒜料,口感滿分。

太爺雞

「太爺雞」創始於1911年。相傳清朝末年,廣東新會有個叫周桂生的縣令,因辛亥革命丟了烏紗帽,彷徨之際,跑到廣州經營起滷燻雞的生意來。周桂生原是江蘇武進人,酷愛吃雞,在江蘇和廣東為官時嘗遍兩地名食,典型的「老饕」,當時廣州的雞饌不多,幾是「白切雞」為主,但江蘇菜系中雞饌的製作相對來說就豐富得多,但欠缺的是雞種,周桂山看準了這個市場,用江蘇的烹調方法,廣東的名雞種,而且選用未下過蛋的「雞項」,於是一味雞身棗紅光潤透亮,燻而不焦,皮爽肉香,香入骨髓,嚼之生津的雞饌應運而生。初時此雞還未有正式的名稱,後來人們知道制雞者居然是一個舊縣令,於是,「太爺雞」呼之若出。

太爺雞的製作過程很講究,首先要將宰好的光雞放進鍋中浸泡,並用中火煮約15分鐘,使之均勻上色。那鍋精滷水的配料有十多種,絕不外傳,店方還與掌握關鍵程序的廚工籤署保密協議。接著,浸熟的雞放在盤架上晾約半小時。再以水仙茶葉、白飯、糖等材料放到白鍋內炒至出煙,將滷好的雞隻放進去燻焗,於是雞隻的風味變得非常獨特,茶葉是「香料」,白飯是「煙料」,而糖是「色料」,這三種主要的煙燻料,可以令到雞餚「棗紅色澤誘人,雪白雞肉香,皮脆而肉滑」。

白切雞講究的是原味,鹽焗雞強調的是鹹香,豉油雞偏重於鮮甜,而「太爺雞」則可稱為「和味」,剛入口時略有煙燻的微焦苦味,不過很快,雞肉中的甜味、香味,肉汁中的醬香味,都混雜在一起,有百味雜除的感覺,但是也不顯得過於渾濁,茶葉的清香,醇厚的雞味,令人嘗過後,難於忘懷。

大同脆皮雞

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廣州各飲食店爭創招牌雞菜餚,市師雞、江南百花雞、脆皮雞等名雞餚相繼出現。其中的脆皮雞是根據金陵片皮鴨的製作原理創製而成的,因皮脆、骨香、肉鮮美嫩滑,色、香、味、型俱佳,別具一格,為各飲食店爭相仿製。這款脆皮雞後來輾轉傳到大同酒家,經大同酒家名廚師的精心改良,成為大同酒家的招牌菜之一,並在1988年全國飲食業優質食品評比中獲「金鼎獎」。大同脆皮雞的製作有四個關鍵:一是原料以清遠雞為主;二是浸雞的白滷水要保持質量;三是晾雞所需的時間春、夏、秋、冬不同;四是雞從炸、切、上席要配合默契、快捷,才能保持特色。這款雞餚皮色大紅,寓意吉祥,表達喜慶,凡是來大同酒家擺喜慶酒宴的,總少不了它。

江南百花雞

江南百花雞原為廣州文園酒家的特色菜,是將蝦膠攤瓤在雞皮內側蒸熟而成。裝盤時以江南名花夜來香或白菊花伴邊,故稱為 「百花雞」。此菜色彩鮮豔,質地脆嫩柔軟,清淡爽口,既有雞的甜味又有蝦的鮮美。

廣州文昌雞

北園花雕雞

花雕肥雞是廣州有名的傳統菜餚。20世紀60年代,北園酒家名廚黎和將「花雕雞」的傳統製作方法作了改良,將原一鋁煲放進幾隻雞一齊製作,改作用瓦罉放一隻雞,將花雕酒和味料倒入煎焗而成。在砂鍋內煎香豬肥肉至出油,炒香小洋蔥與香蔥,再下入以醬油、冰糖等調成的料汁及大量的花雕酒,待香氣蒸騰後下入整隻雞燜煮直至酥軟入味。選材方面,北園選擇的是清遠筆架山的三黃雞,肥瘦適中,雞味濃鬱;而香味的關鍵花雕酒則必須要15年以上的陳酒方可。此外燜煮花雕雞必須用砂鍋,因其有著良好的導熱性,在燜煮雞肉的同時能使美味的醬汁全都滲透入雞肉之中,吃來滋味十足。上桌時也直接以瓦煲(砂鍋)呈上,能更久地保留菜的溫度,揮發出醬汁裡濃鬱的花雕酒香,上桌時菜餚色如琥珀,酒香氤氳,教人沉醉。

豉油雞

豉油雞又稱醬油雞,色澤鮮亮,雞肉嫩滑,是比較出名的廣東家常菜,因為用料簡單,做法簡單,味道卻特別好,做出來得雞肉特別嫩滑可口,而備受大家的喜歡。蔥、姜、豉油、冰糖就是製作豉油雞的全部味料。這看似簡單的菜,更考驗廚師的功力。雞的大小,每種料的多少,火候的掌控,絲毫不能懈怠。最終的成品,雞皮爽滑,加上恰如其分的油花,帶來彈潤豐腴的口感。雞肉清甜且絲絲分明,骨縫間滲透了鹹鮮的湯汁。咀嚼中雞的味道溢滿齒間,調味料的豆香、豉香、蠔味層層深入,互不爭搶。

蔥油雞

蔥油雞是廣東的一道傳統名菜,滑潤細嫩,清鮮醇厚,蔥香四溢。本地土雞、紅蔥頭是最上乘搭配。整雞放入盛滿蔥姜的盤中,大火蒸8-10分鐘,入涼水浸涼,斬塊入盤。香油熱鍋,入紅蔥爆香,淋入盤中即可。雖說製作方便,講究全在食材本身及廚師對於時間的掌握。這道菜很能代表廣東的口味,沒有過多的調料,主要以新鮮食材取勝,肉質滑嫩,蔥香四溢,百吃不膩。

化州香油雞

化州香油雞,是化州地區最盛行的雞肉做法。每當碰上年例或者宴席,香油雞絕對是主角,而日常飲食中無論酒店還大排檔上,香油雞也是最受歡迎的菜式之一。它屬粵菜系廣東白切雞一支,名聲由來已久,雞肉皮脆肉嫩,入口香滑,油而不膩,配上秘方特製的香油,齒過留香,過齒不忘,由此名傳千裡。

化州香油雞的製作很講究原材料和製作工序,首先雞必須是精選農村山地圈養的走地閹雞,因為走地及吃山中野食長大,所以肉質口感非常好;然後是嚴謹的製作工序,化州香油雞有隔水清蒸和熱湯澆制兩種做法,隔水清蒸做法口感爽滑而有彈性,味道濃厚,原汁原味;熱水澆制則口感爽滑而嫩香,散發清香。隔水清蒸/熱水澆制都很講技術,時間/火候不夠或稍過,雞的味道和口感就會大打折扣;還有化州香油雞的最大特色,就是秘方配製的香油,香而不燥,齒過留香。

葵花雞

風沙雞

風沙雞是廣東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菜,出自老牌粵菜館黃埔華苑酒家。所謂「風沙雞」,是採用「南材北烹」的做法。它用的雞種仍然是清遠麻雞,風味是近年北方新創的烹飪方法,就是用秘制的「風沙汁」進行吊燒。「風沙」就是指炸香的姜茸和麵包糠,要在適當的火候下炸得乾脆,吃起來才香脆。而雞則是取2斤左右的嫩光雞,宰殺挖空肚子,用淮鹽生醃,滷過脆皮水後放置於大缸內爐火烤制。這樣烤制出來的風沙雞,表皮脆彈,用手指輕輕一戳就能彈回來。剛烤制出來的風沙雞,油潤誘人,肉嫩帶汁,夾起一件裹上姜茸的雞肉,一啖咬落去,滿口姜香,還有鮮香的雞肉汁流出來,最美妙的就是「風沙」的焦香加上雞皮的爽嫩,濃香誘人。

鹽焗雞

鹽焗雞是客家菜中的代表菜式。這隻鹽焗雞,利用鹽導熱的特性,把醃漬入味的雞用紗紙包裹,埋入烤紅的晶體粗鹽之中,上桌的時候,鮮香四溢、肉滑皮爽。不過真正用鹽焗屬於傳統製法了,現在酒店大多採用更簡單的水焗法——把光雞放在熱湯裡浸熟後,撕離骨、肉、皮,用麻油、精鹽等調味料拌和,再砌成雞形上碟。至於哪種做法更好吃,只能說見仁見智了。

豬肚包雞

豬肚包雞,又名鳳凰投胎,是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顧名思義,豬肚包雞就是用生豬肚把生雞包住,用水草紮好二頭後放到特配的湯料中煲熟,湯裡濃中帶清,有濃鬱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其食法也很講究:首先飲原汁原味的豬肚包雞湯;接著將豬肚包雞斬件後放入湯中繼續煲5~10分鐘,吃豬肚和雞肉,豬肚爽口異常,雞肉鮮嫩可口,湯的味道更增添了雞的鮮味;然後放入菜乾,香菇等幹類雜菜,吸收肉味,湯味變得清甜;最後加入肉丸,鮮雞什,竹腸等肉類,湯水越加濃鬱美味。

客家鹹香雞

吃客家菜,一定少不了鹹香雞。指定用鄉下的紅毛騸雞,圖其肉質結實、油香足。用熱水把雞慢火浸熟,晾乾後均勻搽上鹽,醃製後再洗淨,吊幹兩個小時,再人手撕肉起骨,以確保雞肉入味爽滑。雞肉滑嫩而有嚼勁,雞皮爽脆,鹹香入味連白肉都沒有口感上的空缺,吃起來是欲罷不能,根本停不下來。

桑拿雞

桑拿雞,選用放養的走地雞,新鮮屠宰,再用特製的「桑拿」器具,下層為雞骨湯底,上層為鏤空的濾網,將雞塊、黃喉、雜菇、紅棗、枸杞等食材一起放置在上層濾網之上,蓋上蓋子,用蒸汽將食物蒸熟。店家專門將雞肉切成指頭般大小,一來讓蒸汽容易滲透,二來使得配料的香味在極短的時間內滲入。焗完桑拿的雞肉果然皮爽肉滑。桑拿雞最特別的地方是蒸汽最後會凝結成水滴,滴入下層的湯底中,這樣就把上麵食材的味道跟雞骨湯底最後融合成為香濃鮮味的靚湯,不可錯過。

窯雞

窯雞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廣東客家名菜,流行於深圳、惠州、河源、梅州、贛州一帶。做法類似於鹽焗雞,是有名的「農家樂」菜之一。它的做法是把雞宰殺洗淨後把掏空腹腔,塞入蒜頭、香菇等佐料,雞身內外都抹滿精鹽,再用錫箔紙嚴嚴實實包好。等窯上的瓦片燒到泛白時熄滅柴火,將包好的雞放進窯裡後即把窯弄塌,在窯上覆一層厚厚的泥土或沙子防止熱氣散發。有時為了保證雞肉不粘上沙土,還可以在窯上面倒扣一個鐵鍋,再蓋上沙土。

一小時左右就可以開窯取雞了。只消稍微打開錫箔紙包一角,雞肉的香味就會撲鼻而來。若把整個錫箔紙打開,一隻金黃金黃的童子雞就會展現在你面前。

廣東雞饌,千變萬化,花樣頻出,細細數來,菜式可多達上百款之多。微信篇幅有限,不可盡述,疏漏之處,歡迎補充。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

相關焦點

  • 廣州「十大名雞」江湖事:有的屹立不倒,有的看淡浮名,有的消失匿跡…
    在廣州乃至廣東,素有十大名雞之爭,這是廣州烹飪界針對雞的一場「華山論劍」。奪取名號者,把十大名雞的牌匾掛在門前,酒樓頓時蓬蓽生輝。廣東十大名雞,往往能勾起廣東人塵封已久的回憶。1993年7月,廣東名廚紛紛匯聚於素有製作「廣州第一雞」之稱的清平飯店,在此切磋廚藝,並第一次評出了「廣東十大名雞」。
  • 廣東三大名雞之杏花雞,古代朝廷的進貢,堪稱舌尖上的美食
    全國的杏花村有許多,在廣東,也有一個「杏花村」,不過,廣東的杏花村不以酒出名,而是以「杏花雞」而聞名於世。杏花村,位於封開杏花鎮,青磚黛瓦,石板深巷,村中古樸斑駁的古居建築遍布,一條條狹長的小巷四通八達,連接起一排排舊式老屋,幽麗純粹的自然生活風光令人沉醉。
  • 廣東三大名雞,信宜雞聞名珠三角省港澳,傳說出名與偉人有關係?
    雞肉大家吃得多了,因為廣東人有句話:「無雞不成宴」。現在不少人還不了解廣東的三大名雞,其實廣東三大名雞:一個是信宜懷鄉雞,又名信宜三黃雞,二是清遠麻雞,三是惠州的鬍鬚雞。信宜三黃雞被廣大食客稱為「廣東高檔肉雞」,成為一些星級酒店的「招牌菜」。每年銷往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活雞高達3000多萬隻,約佔每年山地雞出欄量的57%,並逐年有提高的發展趨勢。
  • 中國四大名雞,名雞之首,都是哪裡的特產?
    今天和朋友聊天,談到吃的,我說我很愛吃雞肉,啥樣的都愛吃,朋友問我,那你吃過中國四大名雞嗎,問的我一愣,這還有四大名雞的說法啊,趕緊上網查了一下,還真的有,看來是我沒學問了,被朋友群嘲了,哈哈。  中國四大名雞:  符離集燒雞,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燻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  符離集燒雞  符離集燒雞是宿州市埇橋區的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
  • 國內「最美味」十大名雞
    雞是我們最常見的家禽,自古以來關於雞就有許多特色名菜,下面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國內幾種名雞,排名不分先後。白斬雞,是中國特色菜品,起源於廣東,南方喜食。肉色潔白具有蔥油香味,佐以醬油或特製普寧豆醬,保持了雞肉鮮美,原汁原味,十分可口。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上海十大經典名菜。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因為主要烹飪工藝是蒸,所以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有補虛養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早在2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
  • 廣州「十大名雞」變遷史
    廣州「十大名雞」變遷史  廣州「十大名雞」變遷史,也是廣州飲食界「雞聚雞散」的變化歷史,更是廣州食客飲食習慣演變的生活史。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一些擅長製作廣州名雞的老廚師退休或所服務的酒家飯店幾經合併,令一些廣州名雞退出了食壇。
  • 各地方品種優良的名雞,從外貌特徵上,能認識多少個呢?
    主要突出腳短,黃色,主羽毛呈黑色為特徵,是廣東四大名雞之一。惠陽的鬍鬚雞,產於廣東省的惠陽區,是比較優良的品種,身型以背短,後軀豐滿。最為表現出的是須處有生長小羽毛,形狀像鬍鬚,所以稱為鬍鬚雞。仙居雞的產地在浙江仙居縣,又稱梅林雞,品種優良,體型比較小,肉質鮮美。身體羽毛多樣化,花色,黑色,白色三種,是當地浙江的名雞之一。
  • 心目中的十大名雞排行榜
    下面介紹一下中國很是好吃的十類名雞排行,歡迎大家喜歡,內容非權威機構提供,僅為個人主觀傾向,如果其他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1、符離集燒雞符離集燒雞是安徽傳統名菜,中華歷史名餚,國宴名菜之一。溝幫子燻雞色澤棗紅明亮,味道芳香,肉質細嫩,回味無窮,食者讚不絕口,深受人們青睞,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之首,蜚聲四方。6、道口燒雞道口燒雞是河南道口鎮特產美食,始於清朝順治十八年,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人們喜愛道口燒雞,是因為它香味濃鬱、酥香軟爛、鹹淡適口、熟爛離骨、肥而不膩。
  • 廣州十大名雞出爐
    本報訊  (記者林曉麗)由廣州市經貿委、廣州地區烹協、美食導報主辦的中國(廣州)百鳳朝陽烹飪大賽暨廣州十大名雞的評選認定,經過了兩個月的評選,廣州酒家的廣州文昌雞、廣州礦泉大可以飯店的真味雞等11個品種的雞入選了廣州十大名雞。
  • 廣東頂級鵝肉吃法大賞
    廣東人除了喜歡吃雞廣式燒鵝民間有說法:「廣東三件寶:燒鵝、荔枝、涼茶鋪。」燒鵝幾乎是粵菜餐館的必備菜式,正所謂南方愛燒鵝,北方喜烤鴨。在清光緒年間的《廣州竹枝詞》中記載:「廣東烤鴨美而香,卻勝燒鵝說古岡(今新會),燕瘦環肥各佳妙,君休偏重便宜坊」,可見燒鵝與燒鴨在粵菜之中已早負盛名。燒鵝以小個的清遠黑棕鵝為優,因肉質嫩,味鮮,骨頭小,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烹飪燒鵝的最上乘的原料。然後選生長70-76天,重量約2.5-3公斤的鵝為佳,這時的鵝肉嫩又有鵝香。
  • 中國最好吃的「四大名雞」,德州扒雞上榜,迄今為止你吃過幾種?
    中國最好吃的「四大名雞」,德州扒雞上榜,迄今為止你吃過幾種?中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特色美食,如果中國地圖可以用美食標誌,那應該跟下圖一樣,看著就要流口水,於是吃遍中國,成了不少吃貨的人生追求!
  • 廣東「三大名雞」激烈交鋒,肇慶為這事再次名動羊城
    10月17日至19日,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舉辦的「肇慶市扶貧產品展銷會暨封開杏花雞美食節」活動吸引了省內外的眾多美食專家、農業龍頭企業和酒店廚師的參與和關注,不少專家學者為封開杏花雞的品牌宣傳推廣出謀劃策,酒店大廚則通過廚藝大比拼的方式展現杏花雞的獨有品質。
  • 廣州這家老字號賣十大名雞之首「清平雞」!雞香不怕巷子深
    廣州這家老字號賣十大名雞之首「清平雞」!雞香不怕巷子深世界上有很多好吃的美食,每一種美食帶來的美味都是有所不同的。其實小吳對於好吃的美食都是非常嚮往的,想必大多數朋友也都跟小吳一樣,非常嚮往這些美食。比如小吳要去吃的就是一家廣東的老字號餐廳,這家老字號餐廳賣的招牌菜就是清平雞。清平雞是廣州十大名雞之首,由原清平飯店王源老師傅一手創立。清平飯店關閉後,得到王師傅真傳的弟子也是散落四方。這其中,友聯飯店、莫大毛,以及文記壹心雞算是將清平雞做得比較正宗的。友聯小吳之前去過,這次要去另一家,文記壹心雞試試。這兒的雞,據說「皮爽肉滑,骨都有味」!
  • 我國最好吃的10大名雞,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吃完紛紛稱讚
    對體質虛弱,病後或產後用雞肉或雞湯作補品食用更為適宜,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名雞,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吃完紛紛稱讚。1、山東德州扒雞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德州扒雞是漢族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德州扒雞製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三大名雞聚首德州共商創新發展之路
    三大名雞論壇現場  大眾網德州5月24日訊(記者 石少軍)5月23日,德州扒雞行業協會組織的「中國三大名雞創新發展論壇」在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來自安徽符離集燒雞行業協會及道口燒雞行業協會的代表應邀參加了本次論壇。
  • 我國最有特色的「三大名雞」,吃完不服都不行,叫花雞榜上有名
    當然,我不僅僅只是會吃而已,我對雞的了解還真不少,下面就給大家扒拉一下我國的「三大名雞」,真是吃完不服都不行。第三種、白斬雞這是一道廣東美食。白斬雞看起來雖沒啥味道,白白淨淨的,但吃起來卻很有滋味,我們都知道廣東人做菜只要講究的是原滋原味,所以這白斬雞自然也是如此,這肉質真是鮮嫩可口啊!
  • 中國「四大名雞」排名,德州扒雞慘遭墊底,國宴名菜「獨佔鰲頭」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特色的「四大名雞」,每一道都自帶流量,不僅風味獨特,光聽菜名分分鐘就能被饞出口水呢~提起「吃雞」大家肯定不陌生,最近不管是在遊戲圈還是美食圈,一直都呼聲特別的高。雞肉也是我非常愛吃的一種肉,不管是炸雞還是扒雞,不管是燒雞還是燻雞,真是每一種做法我都愛吃的不得了呢。
  • 粵菜中最有名的四道菜,圖二是廣州八大名雞之一,圖一是極品
    廣東文昌雞,廣東文昌雞是廣東省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以海南島文昌雞為主料,配以火腿 、雞肝、郊菜,經煮、蒸、炒而成。此菜造型美觀,芡汁明亮,三樣配料顏色不同,滋味各異,為廣州八大名雞之一。明爐烤乳豬。明爐烤乳豬,又名燒乳豬。早在西周時代已列為「八珍」之一,那時稱為「炮豚」,即烤乳豬。
  • 中國頂級餛飩大賞
    如北京、江浙滬一帶仍稱之為餛飩,廣東則因口音不同而沿「餛飩」之音稱為雲吞,福建、臺灣稱之為扁食,四川則叫它抄手……今天,我們一起來見識一下各地的特色餛飩。看師傅包餛飩乃是一大賞心事,師傅安坐桌前,用刮板挑起肉餡抹在左手的餛飩皮上,順手一捏即成型,餛飩下擺有如紗裙,半透明,層層疊疊,隨風決然可以略略飄舞,師傅隨手一甩,餛飩便如蝴蝶飛舞般入鍋。餛飩在沸水一滾即起,用海碗盛放,餛飩漂浮在骨頭清湯麵如花瓣展開,兩三點蔥花滴翠奪目,極簡中極美味。
  • 中國四大名雞之一山東德州扒雞,竟然源自河南安陽滑縣的道口燒雞
    中國四大名雞的山東德州扒雞,竟然源自河南安陽滑縣的道口燒雞!中國四大名雞指的是河南安陽滑縣的道口燒雞,山東的德州扒雞,安徽的符離集燒雞,遼寧的溝幫子燻雞。這四大名雞,你吃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