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的杏花村有許多,在廣東,也有一個「杏花村」,不過,廣東的杏花村不以酒出名,而是以「杏花雞」而聞名於世。
杏花村,位於封開杏花鎮,青磚黛瓦,石板深巷,村中古樸斑駁的古居建築遍布,一條條狹長的小巷四通八達,連接起一排排舊式老屋,幽麗純粹的自然生活風光令人沉醉。儘管現在村裡居住的人很少,但是村中的一房一樹一景,都會勾起人們對昔日往事的回憶。
杏花雞,原稱榃花雞,又稱"米仔雞",生長於封開縣杏花鎮。是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的廣東三大名雞之一,2014年被評為"廣東名雞"稱號。千百年來,勤勞淳樸的封開人民代代相傳,留下了回味無窮的杏花雞。據封開縣誌記載,杏花雞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養殖歷史,明清年間一直是朝貢的貢品。杏花雞皮薄脆口、骨細易嚼,素有"玻璃皮、蔗渣骨"的美譽,無論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樣嫩滑鮮甜,尤以白切最佳,吃起來有清、鮮、甜、爽、骨香之感。
杏花雞大多放養於杏花鎮溪邊竹林下,或山上松樹下,常以野草蟲蟻餵食,杏花雞以「兩細」(頭細、骨細),「三黃」(毛黃、腳黃、嘴黃),「三短」(頸短、身短、腳短)聞名,外皮爽脆,肉質鮮嫩,骨香入味,吃起來有清、鮮、甜、爽、骨香之感。因此,杏花雞在古代一直是向朝廷進貢的貢品。
識貨的老廣,一聽到「封開杏花雞」就垂涎三尺,一碟嫩滑細嫩、雞皮閃著金光的白切雞仿佛就在眼前。好的食材用恰當的做法製作,才能讓他味道更美,下面小編給大家給大家介紹幾道杏花雞的家常菜做法!
白切杏花雞:
1、杏花雞選用農家自家養的為好,但是一般很難買到。
2、燒一壺開水,殺雞、拔毛,然後清洗乾淨,再清理雞的內臟,注意一定要小心點,不要把雞膽弄破了,這樣雞肉就會苦了。
3。鍋裡加入清水燒開,用手提著雞頭,然後另一隻手拿鍋勺往雞身上澆,反覆澆均勻,使雞的腹腔內外溫度保持一致。
4、之後將整隻雞放入鍋中浸泡,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如果你知道熟沒熟可以用牙籤插到雞身裡,如果還有血水證明還沒熟,繼續煮,沒有血水就熟了。
5、煮好之後將雞放在一邊放涼。注意:一定要讓它涼了,可以放到冰箱裡面冰凍,不然砍出來的雞肉很爛的。
6、然後剁一點薑末、香菜、蔥花、蔥頭,調一個專屬於杏花雞的醬油調料。
7、然後就可以開吃了,這裡注意,調好的醬油調料不要直接放在全部雞肉身上,可以放在碗裡,吃的時候蘸一點。時間長了,雞肉會被醬油醃時間太長了,會被醃爛。
豉油杏花雞:
1、杏花雞洗淨備用。
2、將生抽、杏花米酒放入碗裡。加入一碗水攪拌均勻。
3、準備八角、桂皮、陳皮、冰糖、薑片、蔥段。
4、熱鍋放入適量的油,加入薑片、桂皮、八角、蔥段煸香,之後加入冰糖,煸炒至焦金色。
5、然後加入調好的醬汁加蓋煮開。
6、醬汁煮開再煮轉小火煮5分鐘。之後轉開大火後放入雞,待燒開後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煮20分鐘。
7、每煮5分鐘把雞翻過另一邊繼續蓋上蓋子慢煮。這時醬汁就會慢慢變得濃稠,而雞肉就會越煮越入味了。
8、煮了20分鐘後醬汁就已經燒乾了一半,這時候可以開中火把其餘的醬汁稍微收幹即可出鍋。
9、放涼後就可以切成塊狀食用了。
不僅如此,杏花雞產的雞蛋,比鵪鶉蛋稍大些,在陽光下一照,紅彤彤的蛋黃惹人喜愛。
這種雞蛋不僅味道鮮美、蛋黃柔軟、色澤鮮豔,而且是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的理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