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7 月,全國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垃圾分類活動,不知道大家所在城市執行的怎麼樣了?
回收來的塑料瓶一般會被統一運送至回收處理站,然後被打包成瓶磚運輸至再生企業進行再加工,加工後的瓶片可紡成再生纖維,最終可能成為你身上穿的衣服。
這是一條典型的廢棄塑料回收再利用產業鏈。
由打包站回收來的瓶磚
從「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到全世界呼籲限制使用,塑料的發展不過百餘年的歷史,但廢棄塑料已成了急需治理的「白色汙染」。如何有效的回收利用,是當前塑料行業的重要課題。
從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獲悉,去年中國的廢棄塑料產生量為6300萬噸,其中32%被填埋、31%被焚燒、7%被遺棄,僅剩餘約三成被回收利用。
在廢棄塑料中,PET塑料瓶是回收率最高的產品,再生PET也是最成熟的再生塑料產品。
這一產品,正催生出一個3000億元以上的新市場。
從瓶子到衣服:興起的循環經濟
回收後的瓶子,需要進行清洗、分類、篩選、破碎,清洗破碎後的PET塑料瓶薄片(下稱PET瓶片)隨即被浸泡在工業洗滌槽中,然後利用水的懸浮法,分離出懸浮在水面上的瓶蓋、標籤紙等。
沉於水底的PET瓶片,會被收集乾燥,再送入擠出機加熱軟化,然後切割成米粒狀大小的PET切片,最後被打包送至紡織或其他下遊企業。
經過清洗破碎後的PET瓶片
對再生PET切片紡織前,還需要進行乾燥脫水、加熱融化,最後通過層層的全自動紡絲設備,才可被製成能紡衣製鞋的再生纖維。
自動紡絲設備拉絲並絲
去年,耐克在其《影響力報告》中指出,耐克76%的鞋類和服裝已採用了可回收材料。自2010年以來,耐克已累計轉化了從垃圾填埋場等地回收來的超過75億個塑料瓶。
再生PET瓶片所做的鞋子
同樣計劃用再生纖維代替原生纖維的還有阿迪達斯、迪卡儂等國際品牌。其中,阿斯達斯宣布,到2024年將全面採用再生纖維。
據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再生PET分會預計,目前高端再生PET市場規模正在以100%的速度遞增,未來全球將會出現一個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88.15億元)的市場。依據下遊應用品牌方釋放出的需求信號,未來十年,再生纖維行業都將呈興旺之勢。
從低端到高端:待解的產業難題
之前的廢棄塑料瓶都是做低端產品,而低端再生塑料產品含有的雜質較多,主要用作再生水管、塑料桶以及沙發的填充物等。
近三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下稱「禁廢令」)的實行,疊加環保整頓的雙重影響,國內再生塑料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
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廢塑料進口量為705噸,2018年的進口量驟降為7.6噸,同比下降98.92%。
「散、亂、差」的低端再生塑料企業,也成為當前環保整頓的重點目標。
再生塑料原料供應減少,促使價格上行,但市場整體對再生塑料的需求較為平穩,這導致生產廠家利潤被不斷壓縮。
目前,制約企業向高端再生PET行業進發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產成本較高、產品質量不穩定等。高端再生PET切片價格高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回收的塑料瓶體積較大,整體運輸成本較高。二是回收後的塑料瓶有部分需要人工分揀,清除瓶子標籤背後所黏有的膠水等,人工費較高。三是高端再生PET的產能仍較小,還不能形成規模效應。
高端再生PET切片價格過高,可能會導致很多終端企業接受不了。這是眾多中小企業對高端再生塑料參與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從回收到包裝:變革的塑料市場
目前,中國的塑料瓶回收體系較為粗放。在日本、韓國等國家,居民回收塑料瓶前會先對塑料瓶進行清洗、晾乾,並對塑料瓶的瓶蓋、瓶身和標籤進行分離。
這種精細化的回收方式,既可以節省塑料瓶回收後人員的分揀工作,還可以減少塑料瓶的汙漬、雜質,從源頭上提高塑料瓶的回收質量。
塑料瓶在消費前的包裝設計,也有較大的改進空間。例如,大眾熟知的雪碧瓶為綠色瓶身,這種帶顏色的塑料瓶會加大回收後製成透明PET切片的難度。
一些塑料瓶身上的標籤採用的是非水洗的膠黏劑,需要人力手動進行刮除,殘留的膠黏劑還會影響塑料瓶的再生質量。
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副秘書長劉叢叢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塑料瓶回收難題,需要構建塑料製品消費前易回收體系。即所有的塑料製品都有統一的可回收標準,從而減少回收環節,降低回收成本。
已有些塑料包裝企業,開始進行變革。
ChinaReplas2020「金蘋果獎」頒獎現場
在今年的中國塑料回收和再生大會上,歐芬藍泰的PET瓶可水洗膠黏劑標籤、美國艾利丹尼森的Clean Flake PET等產品獲得了「金蘋果獎」,以表彰這些企業的塑料可回收性設計理念。
這兩款獲獎的標籤均採用了可水洗的膠黏劑配方,在回收過程中,標籤和瓶身可以潔淨地分離。
最後,觀察君認為:塑料的未來終究是光明的,但塑料行業的轉型升級仍將有較長的探索之路要走。
來源:界面新聞,今日廢塑料
END
獲取行業最新動態
按【姓名+公司名+職務】發送備註
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