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野菜原本就少,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顯得格外珍貴。而冬筍無論是在產量上還是味道上,均以絕對的優勢成為冬天裡最受人們歡迎的野菜,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上。別看到處是賣冬筍的,其實,冬筍來之不易,它是長在泥土下,沒有足夠經驗的人,是無法尋到,不似春筍的嫩尖坦露在地上,一眼便可以看見。所以,竹筍的價格往往比春筍貴幾倍。
然而,市場上的冬筍質量良莠不齊,在沒有撐握好挑冬筍的技巧之前,能否買到好吃的冬筍,完全憑運氣。有的人不懂,偏偏喜歡挑最大的,殊不知冬筍太大反而已經變老,味道不好,可食率也低。所以,老農民告誡不要貪大,有一種筍殼全部翹起有空隙,這樣的冬筍白送也不要,因為已經老得咬不動了。
冬筍該如何挑選?
1、觀外殼買冬筍最重要的就是要買到新鮮的,剛剛挖出來的最佳,肉質細嫩甜味足。從挖出來見光那刻起,冬筍會慢慢變老,所以保存時間越短越好。如果冬筍外殼溼潤,並且上面沾有泥土,包裹得很緊湊,剝殼難度大,說明冬筍很新鮮。外殼全部翹起並有空隙,一定不要買。
2、看大小冬筍一般小個的便宜,中個的貴,前2天有農民擔來冬筍賣,小個只要3元一斤,中個的卻賣到8元一斤,為什麼二者價格差別如此之大呢?因為小個的殼多肉少,太大個的一般不建議買,生長周期長,基部已經老硬,剝開殼下面的連刀子都無法切進,浪費多,能食的部分太少。
3、看顏色和形狀新鮮的冬筍外殼為亮白偏淺黃色,剝開殼筍肉的顏色也比較白,若是偏黃色,說明已經開始變老。健壯的冬筍圓潤飽滿最佳,扁形是沒發育完全的,畸形的是病蟲害所致。還有一點就是儘量購買根部少的,有些由於根部挖斷,剩下的肉都為可食部分。
4、捏、聞用手捏一下堅硬飽滿的,表示新鮮程度高,反之空癟的說明不新鮮。另外,拿起來聞一聞,有明顯竹子的清香,並伴隨著泥土氣息,證明冬筍很新鮮,如果有異味,有可能是用藥水處理過。
只有買到好品質的冬筍,才能真正體驗到它的美味。冬筍炒臘肉,炒五花肉那都是一等一的美味,令人慾罷不能。
冬筍到底要不要焯水?
1、新鮮程度高的不需要焯水實際上,導致冬筍苦澀味的主要物質是單寧和含有苦味的胺基酸,並不是網上所言的草酸,草酸僅排第三。
由於冬筍的單寧含量和苦味的胺基酸含量多少,主要與冬筍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有關,而單寧和苦味胺基酸含量與光照時間長短、光照強度大小從正比。新鮮程度高的冬筍,見光時間少,因此單寧和苦味胺基酸含量都低,不但不存在苦澀味,而且還略帶甜味,這就是為什麼冬筍比春筍好吃的原因。所以,新鮮程度高的冬筍是不需要焯水的,焯水後,不但會破壞冬筍的營養成分,而且口感也會降低。
2、保存時間長需要高溫去除苦澀隨著冬筍的保存時間延長,單寧和苦味胺基酸含量增加,苦澀味明顯,需要通過高溫焯一下水,去除它的苦澀味,但焯水時間不宜過長,否則營養流失過多,而且失去清脆口感。
除了焯水處理外,用沸水浸泡1~2天或者高溫蒸煮著吃,均能將冬筍中的單寧、苦味胺基酸等令竹筍苦澀的物質分解揮發掉。
大家好!我是筱雅美食記,一個廚藝愛好者,傳遞一日三餐的美食溫暖,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關注、點讚、轉發、收藏、評論,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