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聽學生們匯報。校方提供
中新網杭州5月28日電(童笑雨)「社會上到處都有科學難題,只要你善於思考研究、堅持不懈。希望你們從小開始,培養愛科學、愛鑽研的品質,善於問『為什麼』。」5月28日,在杭州崇文實驗學校,著名感染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如此勉勵學生。
當天,「崇文實驗學校2020小海燕創新研究室成果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創新研究室」是崇文實驗學校為有研究興趣和能力的學生定製的個性化課程,每年學生都會基於研究,在校內發表科學小論文。
此次是該校第四屆成果發布會,共評選出14項傑出成果獎、47項提名成果獎和41項入圍成果獎。李蘭娟是這場發布會的「特邀嘉賓」,也是頒獎人。
朱李揚介紹他的發明,智能升降環保小便池。校方提供
發布會上,該校六年級學生朱李揚憑《智能升降環保小便池》獲得李蘭娟「善於發現、思考、鑽研與探究」的評價。
這是一款智能感應外加螺杆自動升降的小便池,能自動判斷使用者高矮情況,並通過超聲波安全區域監測,提醒使用者在安全距離使用。起因是朱李揚發現公共廁所中,由於小便池太高,小朋友使用不方便。
為此,他查看了商場、學校、單位的50個男廁小便池,採訪了120名高個(180cm及以上)和矮個(120cm及以下)男性,發現70%的小便池是一種高度,只有30%的男性認為小便池高度合適。
「為了做好這一項小發明,我每天花4小時學習編程,正式完工前,失敗了20多次。」朱李揚說。
李蘭娟院士為學生籤名。 童笑雨 攝
同朱李揚一般,該校五年級學生賈蘇馳的《基於數學模型的「新冠」疫情分析》也被評選為傑出成果獎。
「看完兩位小朋友的研究成果,我非常感動。」李蘭娟說,她在學生身上看到了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善於鑽研、善於探究的精神,這也是科學家的精神。
她希望學生們從小愛科學,從小愛鑽研,善於問「為什麼」,善於探索新事物。「科學研究中遇到困難是常事,但只有善於思考,堅持不懈,才能勇挑重擔。」(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