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樁,怎樣才能做到真正地放鬆
薌老站樁所強調的「松」,與太極拳裡的「松」是一個道理,打太極拳肩臂鬆開,講究肩臂象洋娃娃那樣一根線連在肩膀上,就是為了解放脊椎,大龍做功,不讓肢體的後天局部力做功的意思;在薌老的著作裡,這個放鬆的狀態叫做「脫肩松臂懶束腰」、「玉樹掛寶衣」。陳式太極拳也有「四塊放鬆」的要求(陳照奎),即兩肩與兩胯的放鬆,目的也是為了解放脊柱。
-
站樁的原理:站樁是如何放鬆我們的大腦和身體?
今天我再從植物神經的角度跟大家聊聊站樁背後的原理。植物神經,估計大多數人對這個名詞很陌生。但是他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卻有非常大的影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雖然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身體素質反而更弱了。不知道多少人被失眠,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折磨,更有甚者被焦慮症弄的不能正常生活。
-
站樁放鬆的不傳之秘,站樁松腰的訣竅,什麼叫做下盤紮根之感
—— 以下是正文 ——咱這裡是給大家深入一下,不理解也很正常,對於放鬆來說,只要你真正放鬆好之後,你一定會深感站樁之魅力的!初學養生站樁很多人初學站樁時別人教他意守丹田,意守湧泉等,這點如果按照咱教的養生樁,我不反對一來就運用意念的做法,畢竟我們也這樣教過,但是對於自學者,我建議是不意守,呼吸方面也不去控制,首要第一點是先能站下來,通過調整身體姿勢,動靜,虛實的基礎上,全身自然的放鬆,自然呼吸,凝神定意,可以有適當的意念活動,畢竟雜念來了,總歸有的,輔助達到思想入靜
-
站樁姿勢不正確會如何?道家站樁正確姿勢
這裡要涉及一個很大的題目,也是很根本的問題,就是站樁到底是在幹啥。對於這個話題,可以展開很多,因為不同層次不同人不同其他的情況都會有不一樣的道理。這裡僅僅簡單的談談,就不做長篇大論了。對於太極拳來說,安靜下來,我想是入門的一個必要條件。如果一個人,從外在氣血到內在心神都不能安定,是很難體會到自然世界裡面的一些希夷的東西的。而要想安靜下來,松放是前提,是安靜的最好方法。
-
調心:站樁時老是靜不下來怎麼辦?
文:公眾號 正氣站樁學堂圖:網絡(侵刪)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很多人初學站樁甚至自學站樁多年都沒有得到什麼效果,很大原因在於心靜不下來,不管眼睛閉不閉,反正就是一站那站樁要求要做到精神內守,這樣才能集中注意力不散亂,有利於功夫的進一步提升。要做到精神內守,首先得停息雜念或者清楚知道每個雜念的產生和消失。那麼如何停息雜念呢?可以嘗試以下方法。當你站在樁時,請保持好姿勢不動,這時把精神集中到呼吸上,藉助調息來入靜停息雜念。
-
精選 | 站樁最難過的一關,你過了嗎?
筋骨關第一處為肩頸拙力,由於普通人的用力習慣都是端著肩膀讓肩頸肌肉用力,所以松肩頸為站樁入手第一步。記得我剛開始站樁的時候,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肩和脖子,腿累了會發抖,但我還可以堅持,畢竟腿的力氣要大,而肩膀累了卻酸痛難當,忍不下去了。此關如何過?無他,放鬆。將這些酸痛的肌肉放鬆,讓肩胛後背的肌肉發揮作用,去支撐肩膀的重量。
-
站樁的正確姿勢(詳解),站樁功的正確練法,初學者怎樣站樁姿勢 站樁多長時間最好,中醫站樁正確姿勢 怎麼站樁 方法 姿勢
初學階段我建議可以聽導引詞,練功音樂來輔助堅持,後面的時候,隨著心性的提高,自然就會排斥這些外物的。當我們能夠真正靜下來的時候,不拘泥於環境,於鬧市之中亦能練功,這才是修心,這才是修行,隨處可靜!舌頂上顎,這個被濫用的方法!
-
站樁:一種簡單的補氣法教學
站樁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鍊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你說的站樁不就是蹲馬步嘛,誰不會啊,哪有這麼神奇啊。蹲馬步是站樁的一種,站樁還有很多種類。大家可別小瞧了這個站樁,「萬動不如一靜,萬練不如一站」。
-
站樁的根本是讓人氣機中和,讓虛實整合
我們站樁是為了更好地調整虛實關係,調整母體與用的關係,所以我們的虛不是整體的虛,我們的松也不是整體的放鬆,就是在屬於陰、屬於內圈的這塊,必須要放鬆到照海穴。所以我們放鬆時要從眉間放鬆,脖子放鬆,下頜內扣脖子內藏使心氣放鬆下來,小腹放鬆。
-
正確的站樁姿勢初學,初學者怎樣站樁姿勢,中醫站樁正確姿勢
站樁可以不需要任何意念,意是意,念是念,不可混淆,當你的念頭落下靜止,則思維停止,神活,就會找到心,心隨意起,故能明察二、周身放鬆,舒適得力,四肢、關節、軀體、內臟,都儘可能放鬆,但要「松而不懈",即能維持姿勢,又不得用力。
-
靜坐、站樁的時候無法入靜怎麼辦?
答:盤腿不是必須的,以身體的中正、放鬆為核心要領。如果雙腿筋骨過於僵硬,還要強行盤腿,導致整個靜坐過程當中注意力完全在腿上,那麼便不如不盤,自然端坐即可,脊椎打直,雙手掐子午決自然下垂,雙腿著地,膝蓋與腳尖朝前,身、心均要保持放鬆。
-
每日站樁 | 每天都站樁,不知道要領和禁忌可要吃大虧了!
兩腳平鋪於地,與肩同寬,全身很隨意地放鬆;腿稍彎曲:膝蓋不超過足尖,可使膝蓋不受太大的力,把體重放在前腳掌的三分之二處;腰略後突,胯微下坐,臀部慢慢地往後靠,如同坐一個高凳,似坐非坐,以保證小腹松圓。十個手指之間要如同夾一根香菸,不能讓它掉下來。雙手如同抱著籃球。兩肩膀撐開,腋半虛(想像腋下夾著氫氣球,用力輕了這個氣球就飛出去了,用力緊了這個氣球就爆了)。眼睛似閉非閉,頭呢,下頜稍微往回收一下,和脖子之間好像夾住一個桌球;同時,感覺頭上面有根繩子吊著(身體很輕,神經系統得到了休息)。
-
太極站樁,站的是什麼樁?
站樁時脊背要放鬆。為了使脊柱具足強大的氣機,依靠腰胯松沉,讓腳跟的氣機反彈傳遞至丹田,先觀想意念丹田氣機啟動松沉到照海穴,順接照海穴反衝導向,如丹田是炸藥包,腳跟是導火線,一燃就爆炸,氣機放大貫穿上傳發布全身。
-
放鬆的原理站樁打坐通用(試著解釋一下我們為什麼會緊張)
放鬆很重要,重要到排在站樁的第一要領,打坐的第二要領,打坐第一要領是止。今天我們只談放鬆的問題。
-
調心:為什麼站樁時別人能入靜,自己卻靜不下來?
文:公眾號 正氣站樁學堂圖:網絡(侵刪)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精神內守作為站樁的核心部分,一直是很多樁友難以做需的一部分,也是為什麼站樁功夫難以上去的大部分原因。為什麼站樁時靜不下來當站樁時保持精神內守,慢慢地就可以入靜了。那為什麼別人站樁時可以很輕鬆入靜,自己卻靜不下來呢?要知道,入靜跟呼吸有關係,只要站樁時呼吸是散亂的,那基本是沒法入靜的。
-
站樁:循序漸進,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第五、調整樁架的時候可以用點勁,站樁的時候不要用勁了!調整樁架,肯定是要用點力氣的。但是調完之後,要在保持樁架的基礎上,把肌肉慢慢放鬆下來,一絲絲的放鬆。剛開始一放鬆,樁架就散了,又恢復原狀了。不要急,也不要怕,這是正常的。
-
每天站樁的好處!
那麼,站樁的秘訣是什麼呢?——八虛。八虛是指人體的八個部位要放鬆,這八個部位是兩肘、兩腋、兩胯和兩委中(膕窩處)。所以站樁時一定要做到沉肩、墜肘、松胯、膝蓋微微彎曲。中醫裡有「真氣之所過,周身三百六十五節」,就是全身上下這麼多關節,都是氣血行走的地方。相對來說,關節處都是人體比較虛弱的地方,也是人最應該放鬆的地方,要把它們虛下來。《黃帝內經》指出:此八虛為真氣之所過。
-
站樁與育兒
於是我們在自己給自己設置的劇情裡越陷越深,自己變得越來越焦慮,而這個焦慮能往哪去呢,我們全數吸收來的焦慮再全數地壓到那雙弱小的肩膀上,那雙我們曾經發願要無條件呵護的孩子的肩膀上。看了書,上了課,我們覺得自己確實進步了,學到了更多的知識,知道了更多的道理,可悲催的是為什麼所有道理都懂,卻總是做不到,我們仍然沒走出吼娃-懊悔的惡性循環,仍然間歇性地陷入焦慮。
-
腎氣不足練站樁,每天站樁10分鐘,腎氣充足,元氣滿滿,好處多
公園的空地上,王大爺垂手而立,看上去像在休閒發呆,但是氣正神斂,又不像一般的模樣。很多好奇的人藉故前來詢問:「王大爺,您這練的是什麼功夫呀?」「站樁!這種鍛鍊方法我十年如一日,很是管用。」王大爺今年六十有餘,但身體一直很是硬朗,每天早上雷打不動的站樁,也讓他保持了良好的身體狀態。
-
站樁功怎樣才能做到真正地放鬆,體悟
站樁所強調的「松」,與太極拳一個道理,打太極拳肩臂鬆開,講究肩臂象洋娃娃那樣一根線連在肩膀上,就是為了解放脊椎,大龍做功,不讓肢體的後天局部力做功的意思;在薌老的著作裡,這個放鬆的狀態叫做「脫肩松臂懶腰」、「玉樹掛寶衣」。陳式太極拳也有「四塊放鬆」的要求(陳照奎),即兩肩與兩胯的放鬆,目的也是為了解放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