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2020-08-07 一度歷史觀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得到發展,背後的推動力究竟是什麼?毫無疑問,必然是人才在這背後當中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人,沒有人才的話,一切的優勢資源,一切的工廠,土地,資金都將成為一堆沒用的廢物。

如果大家有疑問的話,不妨去看一看非洲發展的境遇,每一年,不論是聯合國還是其他一些世界組織都在向這裡傾瀉著大量的金錢,然而非洲從來都沒有因此而發展的更快或者更好,這主要是由於非洲缺乏其自身培養的人才。

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人才是極其寶貴的,不過人才的產出卻也是非常的低,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一些地方出現了非常多的人才的時候,這裡就會被全國人民所關注。一個地方所出產的人才,可不單單是為這個地方服務,他們還會為全國人民所服務。

有一個地方就曾經出過26位院士,百名大學校長和近萬名教授,這樣一個龐大的知識分子群體,就算是放到國家層面,也夠那些小國們看的了,那麼這裡究竟是哪裡呢?

實際上,這個人才輩出的縣城屬於江蘇,名字叫做宜興市,一座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的城市。

一、培養出了眾多人才的宜興

宜興是江蘇省無錫市下面所管理的一個縣級市,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他處在江蘇省的南部,靠近江蘇重要湖泊太湖的西岸。在這裡最為出名的便是宜興曾經走出過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被譽為&34;。

要知道,在中國目前的科研和高校體系當中,院士絕對是重磅級的人物。哪所大學如果能擁有一位院士的話,那麼其在整個國家的高校排名當中都必然會提升好幾個檔次。

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不僅如此,一位院士的存在,還很有可能使得這所高校在國際學科排名當中名列前茅,這是非常難得的,不僅是對高校的聲譽,對於高校學生的就業都是大有裨益的。

為什麼現實會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實際上,這是因為院士本身要想得到這個榮譽,必須是有著非常多的學術成果,不僅如此,這些成果還必須被得到了運用。只有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某位科學家才有可能被評為院士。正是由於評選院士如此的困難,這種資源傾斜到了什麼地步呢?有的時候幾乎可以說是經全省之力來支援這樣一位院士。

說完了院士,再來說一說宜興的其他一些人才,一枝獨秀不是秀,滿園皆開才是美。除了出過非常多的院士,在宜興這裡還出過數百位的中國高校校長,還有著將近一萬名教授級別的知識分子。

光這樣說大家並不是非常容易理解,如果用一種比喻的話,大家可能會了解的更加的清楚。以現在炙手可熱的中國頂級高校985學校而言,如果將26位院士,數百位校長以及這1萬名教授通通都歸屬到一所高校的話,那就出學校的實力,絕對是超過985學校的存在,甚至於比肩清華北大也不是不可能。

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當然,這也只能是一種想像,真實情況是這些人不可能都到一起,但是,一心是為中國教育事業和科學科技事業培養了大量的人才,這是可以肯定的。

國家的發展靠的是什麼?不正是人才嗎?這些人才耗費自己的智力為國家為民族而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研究,雖然他們也在這之中獲得了生存的資料,但是只從其產出和獲得而言,其實,這些人才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還是奉獻的更多。

那麼,宜興市這樣一個看起來似乎絲毫不起眼的縣級市,又為什麼能夠培養出如此之多的人才呢?

實際上,這主要是與宜興市地方的人文和自然環境有關。

二、宜興市走出如此多人才的原因

首先,就是由於宜興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古時候開始,宜興市就成為了眾多重要文明的發源地。而且,由於宜興市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吳文化,楚文化,越文化等都曾經在宜興市這塊土地上生存和發展,可以說,宜興市正是眾多古代文明交融的場所。

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在如此眾多古代文明的交匯之中,宜興市的人文自然也變得非常的好。這裡的人對於外界信息和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的高,對於新鮮事物從來都懷抱著一種好奇心,不會對外來事物有任何的害怕,在他們看來,積極的吸收外來文化才是正確的事情,閉門自守並不是出路。

宜興市不僅是眾多文明的交匯地,而且其自身也在上千年的發展當中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文化。比如說,宜興的陶文化。愛喝茶的朋友一定聽說過一種茶具,那就是紫砂壺,紫砂壺的產地正是宜興市。

據說,用紫砂壺泡茶時間一久,茶的味道便會進入到壺身當中,以後就算不用茶葉直接倒入白開水,從壺中倒出來的也能是茶。

由此可見,紫砂壺在泡茶方面具有十分神奇的效果,所以紫砂壺一直以來都受到全國茶友的喜愛。而宜興也正是由於陶器製造產業,在經濟上有了一定的發展。

既然有了如此好的差距,那一心肯定也會發展出十分燦爛的茶文化,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疑心,當地最為出名的就是陽羨茶,這種茶在唐朝的時候還曾經作為給皇帝進貢的物品。由此可見,這種茶葉不僅口味絕佳,而且對身體也有非常大的好處。

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說完了陶文化,茶文化,宜興市還有著才子之鄉的美譽。中國的才子之鄉現在公認的一共有三個,一是江西臨川,二是江蘇宜興,第三是湖北蘄春。

江蘇宜興不僅在現代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就算是在古代的時候,這裡也曾經出過非常多的高官。經過有關人員的統計,在宋明清三個朝代中,宜興市竟然走出了四名狀元,還有十位宰相和四百多位進士。這是何等耀眼的一份成就,宜興縣只是一個小小的縣級市,這裡的人才從古代開始便就是扎堆的出現了,由此可見,其在近代時期培育出如此多的人才,也算得上是一脈相承了。

任何地方的發展都一定脫離不了這裡特殊的環境,宜興市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這裡的一方水土文化。首先宜興市屬於南方地區降水分配,熱量充足,在糧食方面自然也不用再過多的擔心,再加上這裡一直以來便屬於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安寧的地區,因此這裡才能夠成為一個安靜的讀書地。

再來說宜興的陶文化,要想發展制陶業的話,沒有陶土可是不行的,這裡能夠在發展了如此多年的制陶產業之後,在現代依然能夠繼續發展下去,由此可見,這裡蘊含著非常豐富的資源。良好的自然環境,豐富的資源,這才為一些地區人才輩出創下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基礎。

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總結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宜興市的水土正養育了那裡無數的人才。不過對於這樣的地方,其他縣市羨慕即可,若是想要攀比的話,確實沒有必要。人才與人文環境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可以創造出來的,宜興市是經歷了數百年上千年的沉澱,這才有了現在的成果,從這裡走出來的人才,也在全國各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帶領著全國人民一步步的走向繁榮。希望宜興市能夠再續輝煌,培養出越來越多的人才為國家和地方的發展做出更加巨大的貢獻。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院士最多的縣:共走出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一萬名教授
    中國院士最多的縣:從建國至今共走出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一萬名教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學之都,它便是我國江蘇省宜興市因此這個看上去很普通的縣城,被世人譽為「教授之鄉」,這與當地的人文環境難道沒有絲毫聯繫嗎?環境是否受到風水的影響對於這一情況的出現,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解釋。
  • 中國教育最牛的縣:培養出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的人文特色,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縣非常厲害,從建國至今一共走出了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一萬名教授,絕對可以稱得上文化之都,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過,它就是江蘇省的宜興市,雖然是叫做宜興市,但卻是一個縣級市,目前由無錫市代管,也是我國綜合實力強大的縣級市之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培養出那麼多的人才,還在史冊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 中國第一縣:走出26位院士,百位大學校長,一萬名教授,就在江蘇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而最先作畫之人都應該是父母,而後來人喜歡錦上添花之人多過濟困扶危。被稱為中國院士第一縣的江蘇宜興市,以崇文尚教、耕讀傳家而著稱,樸素的魚米之鄉前後培養了26位院士,近百位大學校長,約一萬名教授出自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教授之鄉」。
  • 「才子之鄉」宜興:培養26位院士、上百位大學校長、萬名教授!
    現代社會,我們也許不會相信有的地方就是註定人才輩出,但在中國,就是有這樣一個地方,被譽為「才子之鄉」,走出了26位院士、上百位大學校長、一萬名教授,這個地方就是位於江蘇無錫的宜興市。 山清水秀之地,培育良好學風 宜興是一個縣級市,在滬寧杭三角中心之內,位於水面相連之處,依山傍水,氣候宜人。
  • 中國第一「院士縣」:走出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一萬名教授
    ,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由各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習俗,不同的民族組成,從而連成一個整體,融合為這個團結友好的大集體。中國的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每一寸土地上,每一個城市,從古至今,一直都會有著特別傑出的人,他們有的是軍人,戰士,有的是人民教師,有的是大商人等等。
  • 走出了10000多名教授!剛剛,江蘇這個縣城徹底火了
    人文薈萃,眾星雲集,今天中國最牛院士縣被曝光。全縣走出 30名院士,百位大學校長,一萬多名教授,堪稱 中國第一院士縣,震撼無數國人。在這片土地上,不僅走出了像 周培源、唐敖慶那樣的著名院士多達30位,還走出了眾多名校的校長。
  • 「教授之鄉」人文江蘇的一個小縣城,教育事業,碩果纍纍
    其中兩院院士高達102人!下表為2019江蘇新晉兩院院士名單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東華大學教授)、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楊金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陸夕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孫和平(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我國「學霸」最多的縣:出了4狀元、10名宰相,還出了1萬多名教授
    我國「學霸」最多的縣:出了4狀元、10名宰相,還出了1萬多名教授江蘇這個縣牛了:讀書之風盛行,從古至今都是學霸雲集高產之地我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自古就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之一,而且一直延續至今吳間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我國超級牛叉的學霸縣:這個縣出了近100為大學校長!還出了將近30名兩院院士,此外還出了1萬多名教授!怎麼樣小夥伴們是不是驚呆了?沒錯,在江蘇省的無錫就有一個叫宜興的地方,就有這樣一張引以為傲的成績單說到宜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宜興的竹海、宜興的紫砂壺對吧?
  • 中國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 江南大學陳堅教授當選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7日訊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於今日公布,共產生了67位新當選院士。其中,江南大學陳堅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  陳堅教授,1962年出生,中共黨員。
  • 上慄:4名「兩院」院士、6名教授、18名高級科研人員齊聚這裡,為了這事
    5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東亮、丁文江、張聯盟,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毅,清華大學教授潘偉,上海大學原校長、教授羅宏傑,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教授陳大明
  • 兩院新院士名單公布,南京高校4位教授當選
    今天,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選舉產生了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其中,有4人來自南京高校。
  • 5名院士、十多位專家教授將出席有關論壇
    華聲在線益陽頻道10月15日訊(通訊員 徐鋼 記者 楊玉菡)「我們這次金秋品蟹美食旅遊節,將有國內稻漁產業和農業方面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出席,還將邀請十幾位專家教授與會,大家一定要精心準備,不能有半點差錯!」10月15日上午,益陽市大通湖區管委會負責人在相關調度會上明確要求。
  • 二級教授屬於什麼水平?網友:僅次於兩院院士,屬於名教授
    中國啥東西都喜歡分個三流就等,包括教授,那麼教授分多少等級呢?教授分為7個等級,分為4級正教授,3級副教授.這個中國高校和研究所不一樣,研究所基本上只評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而大學因為有教學任務才評教授。
  • 在美華人之光,7個諾獎、300名院士,320名常春藤名校終身教授
    留學已經成為精英人才的常規目標,有很多華人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自此留居海外,甚至成為享譽世界的人物,他們都有共同的名字,就是華人之光。雖在國外,那也是中國人的驕傲。移民美國的華人中有27%擁有碩士學位,其他國家的移民者只有13%左右的人群有碩士以上的學位,而美國當地人也只有12%的人有碩士以上學位。
  • 在美華人之光,7個諾獎、300名院士,320名常春藤名校終身教授
    留學已經成為精英人才的常規目標,有很多華人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自此留居海外,甚至成為享譽世界的人物,他們都有共同的名字,就是華人之光。雖在國外,那也是中國人的驕傲。截止到2019年,在美華人大約550萬,54%成年華人有大學文憑,51%華人從事專業技術、管理等工作。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文理院四院華人院士共約300餘人,美國八大常春藤高校華人教授超過320餘人。中國985高校畢業校友20多萬在美國高科技企業或高校機構工作,在美高層次科技人才分布前三名分別是舊金山灣區、紐約地區和波士頓地區。這足以看出,中國人更最醉心於謀求更好的發展。
  • 6名院士4名教授講授大學基礎課 是否大材小用?
    6名院士4名教授講授大學基礎課 是否大材小用?,大材小用了嗎    在武漢大學,有一門叫「測繪學概論」的基礎課,由6名院士和4名教授共同講授,堅持了20年。
  • 中國院士教授之鄉,不僅是著名陶都,而且還是洞的世界
    我的腦海裡馬上浮現出了陶都-宜興 ,我不知道你們對宜興了解多少,宜興位於江蘇南部太湖西岸,也是中國著名的茶道,「庫藏股電子」的原產地,不僅是「道的古都,洞穴的世界」、「茶的綠洲,竹子的海洋」,還有宜興人文匯聚,誕生了4名狀元、10名宰相和26名兩院院士,被譽為院士教授的故鄉,都是對宜興的讚譽,那麼,這個假期跟著我玩宜興吧。
  • 人民大學首聘14名一級教授 均為人文社科類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聘任了14名一級教授,均為人文社科類教授,同時授予9位已退休教授榮譽一級教授。教育部去年表示,高校將設立13個崗位等級,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師崗位等級評級。人大校長紀寶成表示,這是人大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率先開展的一級教授試點工作。據了解,此前一級教授均被授予兩院院士,人文社科類教授沒有機會獲得一級教授崗位。
  • 大連理工教授孔憲京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剛剛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7年院士的增選結果大連理工大學孔憲京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共計有67名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本次增選共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有大家熟悉的比爾蓋茨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於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選人。
  • 看看過去一年都做了啥9所高校曬成績單 寧波高校全職院士已有5位
    本報訊(通訊員 張土良 記者 章萍)昨天,寧波市教育局召開2018年度高校辦學績效匯報會。來自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寧波教育學院、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9位校長分別作了一年來高校辦學績效工作匯報,20多位評審專家分別進行組內研討,並且根據評分規則進行打分以及提出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