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10000多名教授!剛剛,江蘇這個縣城徹底火了

2020-09-10 宜興快訊

人文薈萃,眾星雲集,今天中國最牛院士縣被曝光。

全縣走出 30名院士,百位大學校長,一萬多名教授,堪稱 中國第一院士縣,震撼無數國人。

如此風水寶地,究竟是一個怎樣神奇的地方?

這個人才輩出的神聖之地,就是 江蘇省宜興

作為中國的三大才子之鄉其中之一的宜興,湧現出了一批接一批的人才,他們都為國家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宋、明、清期間,宜興共出了 4名狀元、10名宰相和385名進士。

在這片土地上,不僅走出了像 周培源、唐敖慶那樣的著名院士多達30位,還走出了眾多名校的校長。

如 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臺灣大學校長虞兆中、南京大學校長潘菽、浙江大學的開創者之一李壽恆等超過百位。

(蔣南翔 )

(虞兆中)

不僅如此,宜興走出的教授,更是近萬名,此成就實在令人驚嘆!並且在當今的教育界一直流傳著「天下教授宜興半」、「無宜不成校」的美談。

宜興作為一個小小的縣城,在泱泱大中華,不可為不耀眼。

更為奇特的是,宜興不僅先後走出很多文學大佬,而且在其他領域的名人也層出不窮。

如藝術屆徐悲鴻、吳冠中等,體壇界撞球王子丁俊暉,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原央行掌門人周小川等。

(徐悲鴻 )

(吳冠中)

(周小川 )

(丁俊暉)

無論是 教育界、文體圈、還是商業界,都有眾多如雷貫耳的學者出身宜興。

除此之外,宜興父子同是教授的、兄弟同是教授的、一門眾都是教授的屢見不鮮。如 和橋鎮的胡煥庸一家就出了9個教授,宜城鎮的曹梁廈一門出了7個博士。

據統計,宜興共有 548位宜興籍的高級科技人才和各路精英。他們不僅成為影響一方的大人物,甚至更是我國時代的精華。

宜興這一人傑地靈的傳奇寶地,被稱為「 中國地域文化的絕妙奇觀」,其為祖國貢獻之多實屬罕見。

科教興國,人才強國。

近幾年我國飛速發展,離不開這些博學多才之人的默默奉獻。

宜興,作為中國的第一院士之鄉,為中國輸送了大批精英能人,理應被我們所讚美。

9月10日,就是教師節,這樣一個為祖國培養大量人才的縣城,一座「教授之鄉」,知道的人卻少之又少。

今天請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給這個中國最牛的院士之鄉,一次肯定!

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為中國作出特別貢獻的縣城。


關注我,給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江蘇這個縣城有福了!將有2所大學在此落戶,卻不在南京
    在江蘇就有一個非常幸運的小縣城,在不久之後這裡就會有兩座大學在這裡落戶了,當然這兩個學校能被建在這裡也是很讓人出乎意料的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這兩個高校可能會被建在南京,因為這畢竟是江蘇的省會城市,而且這裡原本就有很多的高校了。
  • 中國「最聰明」的縣城,全縣走出過4000位教授,是你家鄉嗎
    一直以來人們對很多事情有著一些判斷標準,對於人們的智能,人們有著一些測試,從而判斷個人的智能程度,但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地方是被稱為最聰明的縣城,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縣城吧,到底哪裡和別人不一樣呢。
  • 「教授之鄉」人文江蘇的一個小縣城,教育事業,碩果纍纍
    大家都知道,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的教育質量在全國數一數二,在如此高的教育質量的情況下,也創造了很多的財富。其中兩院院士高達102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東華大學教授)、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楊金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陸夕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孫和平(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江蘇這個縣城有福了!將有2所大學在此落戶,不在南京、無錫
    江蘇這個縣城有福了!將有2所大學在此落戶,不在南京、無錫對於一座城市而言,一座城市是否具備吸引力,與當地所擁有的高校數量息息相關。畢竟,一座城市的教育體系越是發達,除了能夠吸引人才之外,還有利於推進城市發展。而在江蘇省就有這麼一個縣城有福了,即將迎來2所大學在此落戶。
  • 中國第一縣:走出26位院士,百位大學校長,一萬名教授,就在江蘇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而最先作畫之人都應該是父母,而後來人喜歡錦上添花之人多過濟困扶危。被稱為中國院士第一縣的江蘇宜興市,以崇文尚教、耕讀傳家而著稱,樸素的魚米之鄉前後培養了26位院士,近百位大學校長,約一萬名教授出自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教授之鄉」。
  • 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一個地方所出產的人才,可不單單是為這個地方服務,他們還會為全國人民所服務。有一個地方就曾經出過26位院士,百名大學校長和近萬名教授,這樣一個龐大的知識分子群體,就算是放到國家層面,也夠那些小國們看的了,那麼這裡究竟是哪裡呢?實際上,這個人才輩出的縣城屬於江蘇,名字叫做宜興市,一座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的城市。
  • 走出50多名博士150多名碩士!太湖百裡鎮被譽為 「博士鎮」
    其中有博士50多人,碩士150多人,學士2000多人,百裡鎮因此也被譽為「博士鎮」。百裡鎮黨委副書記王淦表示,尊師重教是鎮子的傳統,而孩子們更是不比吃穿只比學習。「70後」的姚槐應是一名從百裡鎮走出的博士,他的妹妹也擁有碩士學位。姚槐應說,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對於小鎮的孩子們來說,讀書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因此,小時候每天去學校上學是最開心的事情。「那時學習全靠自覺!
  • 中國第一「院士縣」:走出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一萬名教授
    而在這個大家庭中,也走出了非常多非常多優秀的人,他們每個人也在為國家做出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的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每一寸土地上,每一個城市,從古至今,一直都會有著特別傑出的人,他們有的是軍人,戰士,有的是人民教師,有的是大商人等等。
  • 中國院士最多的縣:共走出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一萬名教授
    中國院士最多的縣:從建國至今共走出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一萬名教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學之都,它便是我國江蘇省宜興市在這個面積不算太大的縣級市裡面,走出了很多學術界的權威人士,他們在這裡降生,並一步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物,並在史冊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無論是近現代,還是我國古代,都有很多名人誕生於此。比如說清華大學的校長蔣南翔、南京大學的校長潘菽、參與創建了浙江大學的李壽恆、臺灣大學的校長虞兆中,他們毫無例外都是宜興人。
  • 剛剛公布!南昌大學,你徹底火了!
    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文理工醫滲透、學研產用結合」,以臨床學、農業科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為特色,理、工、經、管、文、法等多學科相互交融,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高校。如今的她,風雨茁壯,歷久彌堅。
  • 最後的脫貧戶|寧蒗農民有了縣城的一套房,「感覺像住賓館」
    27歲的女工吉火布國埋頭在白熾燈下,俯身在縫衣機上,隨著她手指的緩緩移動和縫紉機「噠噠噠」的聲音,她所織的校服上走出一排針腳。服裝廠的這份工作,每月能給她帶來3000元的穩定收入。之前,吉火布國的身份是一位農民。在寧蒗縣西川鄉竹山村,她跟口齒不清、三級殘疾的丈夫僅僅依靠種玉米維持一家四口的生計。
  • 這所高校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被降級低聘
    近日,山東一所高校 「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同時有 14 名青年教師則因業績突出而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多名教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職稱競聘改革徹底打破終身制,推行全員公開競聘,威海職業學院真正實現了崗位能上能下從理念到實踐的突破,是本次崗位聘用工作的一大亮點。 分管全省職業教育的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接受採訪時說,必須大力倡導 「會動手的先上,能幹事的有位、貢獻大的多得」 的鮮明導向,把教師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 這個村厲害,30名學子高考8人取得六百分,走出29名博士碩士
    福建這個村,30名學子高考8人取得六百分,走出29名博士碩士高考投檔錄取已陸續開始了,大家也津津樂道誰家的孩子考了幾分,誰家的孩子真厲害,被哪所名校錄取了……特別是鄉村裡,大家對於這些努力讀書的孩子及家庭,總是用此方式來褒獎。
  • 中國教育最牛的縣:培養出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從建國至今一共走出了26位院士、百位高校校長、一萬名教授,絕對可以稱得上文化之都,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過,它就是江蘇省的宜興市,雖然是叫做宜興市,但卻是一個縣級市,目前由無錫市代管,也是我國綜合實力強大的縣級市之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培養出那麼多的人才,還在史冊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 江蘇"科技副總"名單出爐 1018名專家教授上崗
    原標題:我省第六批「科技副總」人氣爆棚   江蘇第六批「科技副總」名單近日出爐,來自全國176家高校院所的1018名專家教授上崗,擔任江蘇企業的「科技副總」。與往年不同的是,最新一批「科技副總」不再享受一次性15萬元的激勵性資助,而申報項目數卻比往年翻一番。
  •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論文抄襲,紙終究包不住火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論文抄襲,紙終究包不住火學術造假事件近兩年頻頻發生,首先可能有的人不了解什麼是學術造假。學術造假是指剽竊、抄襲、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是偽造、修改研究數據等的學術腐敗行為。學術造假首先是一種違背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表現,是學術領域中學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產物。值得一提的是,學術造假後會被納入信用黑名單。
  • 輾轉10000公裡,9名嫌疑人被押解回疆
    來源:長安新疆(id:changan-xj),作者/楊超原標題《[警界傳真] 輾轉10000公裡,民警在疆外收穫了這些……》轉戰江蘇、福建、湖南等4個省20多個縣市,行程10000餘公裡……12月10日16時許,民警們20多天的辛苦工作有了成果,9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順利押解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
  • 王懷軍:為了10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
    (照片由王懷軍提供)用知識拿到走出大山的車票,才能將自己從苦難中撈起「2008年,我到任校長時,原本有260多名在籍學生,秋季開學來報到時只來了160多人,整整流失了100名學生。」王懷軍說,當時想的是,必須讓更多孩子們回來讀書,他們今後的人生才會獲得更多的可能。
  • 江蘇蘇寧中性化名候選:「江蘇隊」最老套,這個備選名最有內涵!
    隨著中超中性化改名政策的推進,各個中超聯賽俱樂部也都在有條不紊的在徵集球隊中性化名改名意見。今天,江蘇記者丁喆爆料:江蘇蘇寧的中性化名,基本已經確定,江蘇隊、江蘇勇獅、江蘇國際、江蘇金陵和江蘇勇士!
  • 讓1600名女孩走出大山的校長張桂梅,這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
    今年高考,一所藏在雲南深山中的高中火了,這所叫做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校,建校12年,連續10年高考綜合升學率100%,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達到82.37%,改變了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