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一所藏在雲南深山中的高中火了,這所叫做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校,建校12年,連續10年高考綜合升學率100%,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達到82.37%,改變了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的命運。
面對如此傲人的成績,63歲的女校長張桂梅仍然表示不滿意,她說:現在的學校的教育距離城市還差得遠,我的目標是讓這裡的每一個孩子都走得更遠,想讓她們上最高目標,上清華北大。她傾盡所有,只願這裡的孩子能走得更遠。
以愛為名,我有一個夢想
1994年末,張桂梅的丈夫去世,一時難以消化情緒,悲痛欲絕的她決定離開讓她傷心的地方,遇事主動要求調到邊遠地區支援教育,於是在1996年8月,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中心學校。
然而命運卻沒有善待這個善良的女人,1997年4月,張桂梅查出了子宮肌瘤,高昂的醫藥費讓她望而卻步,縣裡的領導卻堅定的對她說:"張老師,你不要怕,我們雖然窮,但一定會治好你的。"
採訪的時候提起往事,張桂梅眼含淚花,她用蒼老卻又感恩的聲音說:"我什麼都沒有做,他們卻救了我的命。"心懷著這份感恩,她留在了麗江市華坪縣,她決定要為這裡做些什麼。
看著山區貧困孩子一張張渴望知識的重整臉龐,一個老師的善意和一個母親愛的本能,以及對於這片土地的感恩之情,讓她永遠的留在了這裡。
2008年8月,全國第1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張桂梅擔任校長。面對外界的質疑,她表現的坦蕩而又從容。為了讓這些女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她放下文人的清高與風骨,就算是乞討,也要讓這些孩子們有學可上,有書可念。
然而她的努力似乎並沒有什麼用,忙活了那麼久,身體都拖垮了,也只是乞討到了1萬塊錢,後來在作為人大代表去北京開黨代會的時候,有一個記者注意到了,這位女校長居然穿了破了兩個洞的牛仔褲,其實縣裡也給她撥了7000塊錢的置裝費,不過她用這筆錢買了電腦,比起自己的光鮮亮麗的服裝,她覺得學校的孩子們更需要一臺電腦去看看這個世界。
於是記者連夜寫了一篇稿子《我有一個夢想》,因為這篇報導的出現,引起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注意,資金的問題總算是解決了。
似乎連上天都在幫助著她,做些什麼,大愛無邊,有的人是真的可以感動上天的。張桂梅就是這樣的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再苦再累,她都不曾抱怨,因為她一回頭身後就是那些渴望知識的稚嫩臉龐。
書寫大山裡的奇蹟,教育改變的不只是一代人
張桂梅在雲南山區待了幾十年,也見了太多荒唐的事情,她經常見到有人遺棄自己的孩子,那些孩子大多數都是健康的女嬰,孩子的啼哭聲,喚醒了一個女子內心磅礴的愛意,她收養了那些孩子,成為了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
提起為什麼要創辦一所完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張桂梅這樣說: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女人有文化她會輕易丟掉自己的孩子嗎?不會的。
作為老師去家訪的時候,她看到那些山裡的上初中的男孩可以輕而易舉的去縣城補習,而已經高三的女孩子還要在家做家務,張桂梅問起原因,那個作為母親的女人理所當然的說道:因為他是兒子呀,所以要去補習,而女兒只能留在家裡。
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張桂梅眼含淚花,她的心疼痛的無法呼吸,甚至不顧老師的文雅,直接開口罵道:你是不是有病呀?我的孩子已經高三了,應該去補習的是她。
但她知道光是憤怒是改變不了現實的,於是她創造了那所免費的女子高中,不收學費,不論成績,只要想來上就可以,甚至她親自跑到山區去,讓那些輟學的女孩子來上學。
這些孩子們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實現這些孩子們全部走出大山的夢想,張桂梅在這所學校實行了近乎不近人情的殘酷的作息制度,起床梳洗在5分鐘內完成,吃飯在10分鐘之內搞定,跑操必須兩分鐘內集合站好。
教師苦教,學生苦學,沒有別的辦法,甚至在學校剛剛建立之初,跑了一大半的老師。
但不管是怎樣的困難,這所學校還是辦下來了,並且創造了更加傲人的成績。張桂梅明白,必須將這些女孩子們都送出大山,就是因為山裡婦女們大多無法接受教育,所以在她們的心中根深蒂固的保持著重男輕女的傳統,要改變這種現狀,只有改變這些女孩子們,讓她們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從而擺脫這種惡性的循環。
她做到了,而且將會做得更好。只是她的身體已經徹底的被拖垮了,我們看到採訪之中的張桂梅校長,形容消瘦,面色枯槁,她將自己榨乾成養分,灑進了這片貧瘠的土地。
但就算疾病嚴重到不能上課,她也依舊和孩子們早起,她佝僂的身影就是孩子們的明燈,只要她在那兒,奇蹟就會發生,只要她在那孩子們就相信自己,終會走出大山。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
她沒有家,學校逼仄的樓梯間小閣樓就是她永遠的家。她沒有孩子,卻有無數的孩子叫她媽媽。她貧窮的身無長物,兩袖清風,但是她又富甲天下,桃李滿門。
她可以驕傲的說:清華,北大,浙大,復旦,川大都有我的孩子們,她們都會再走出大山,重新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她改變了無數孩子,讓無數的孩子飛出了大山,而她卻堅守在大山之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含著淚花送給每一個畢業的考上大學的女孩,卻又有這樣嚴厲的說,讓她們不要再回來,去闖蕩屬於自己的路。
這個瘦小的老太太從未強調過自己是所謂的女權主義者,她也無需強調,因為當她把自己化作一束光照進大山裡的那些女孩子的心中時,一切都有了答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些話無需多說,有些人無需多言,因為她可以光耀千秋。
現實生活中見過太多強調女性主義的人,她們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不過是為了自己獲利,與其說是她們在強調女權,不如說是她們在強調一種利己主義。
而張桂梅不同,她是真正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她用一腔熱血與大愛書寫了共產黨人的精神,當年學校剛剛建立之時,大多數老師因為教學條件苦而離開了,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黨員,張桂梅咬著牙對這些人說,黨員要做好帶頭作用,黨員要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
紮根大山11年,她放棄了娛樂,放棄了家庭,放棄了收入,幾乎放棄了所有。有人說她所做的一切不值,她原本應該有更為輕鬆更為光明的未來,她原本可以不奔波勞累,原本可以不疾病纏身。
但她似乎並不在乎外界的任何傳言,她早已將自己活成了一個純粹的人,大寫的人,她說:"我的孩子們比我過得好,這就夠了,她們比我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任何不朽的頌歌,在她的雲淡風輕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她用一生踐行著真正的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