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注意到,六月底的時候,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網、鳳凰網等媒體都報導了同一件事,這是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女校長張桂梅在2008年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如今12年過去了,算上今年,她已經送走了十屆畢業生。
她說:&34;
女孩子受教育,改變的不僅是一代人,還可以影響三代人。
現如今已經有1600多名女孩子從這裡考上大學,走出大山。
1600多個家庭從此脫離了貧困,享受著女兒成材帶來的幸福。
張桂梅說:&34;
為了這些女孩子,她所付出的幾乎是生命。
男老師結婚的時候,頭一天結婚,儀式一天或者半天進行完,就馬上回去上課。有一個女老師做腫瘤手術,張桂梅說你請假吧,女老師說:&34;
張桂梅希望孩子們學有所成以後不用感謝她或者誰,不需要感謝女子高中,她這輩子的價值,就是救了一代人。
不管數量是多還是少,畢竟孩子們以後的路會比她走得好,比她幸福就足夠了。
她的學生說:&34;
張桂梅說:&34;
在距我們不遠的地方,總有這麼一些人,不圖名、不圖利,只為了心中那個不滅的希望。
女孩子受教育,豐富了學識,擴寬了視野,走出了貧窮,這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長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人們常說,看孩子什麼樣就能看出父母什麼樣。有熊孩子必定有熊父母,好孩子也一定有好的父母,教育孩子最基礎的就是家庭教育。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夫妻二人&34;成了爸爸媽媽,就多了一個角色,多了一份責任。
古今中外的教育學者都認可的一個家庭教育理論就是:言傳身教。
作為父母,沒有錄取,沒有考試,也沒有考核,都是生了寶寶之後自動&34;。
看著那個嗷嗷待哺、粉嫩粉嫩的小嬰兒,想必很多剛做了爸爸媽媽的人都會思考:我們該怎樣去養育和教育好這個寶寶呢?
尤其是媽媽,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孩子從出生跟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媽媽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孩子最初的教育就是以媽媽為主的,媽媽們承擔著哺育孩子的主要責任。
哺就是餵養孩子,育就是教育孩子。
一個女孩子從小到漸漸長大,學有所成,再到為人妻為人母,她的學識和眼界還有自身的素養,會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傳遞給下一代。
培養一個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女孩子,做一個好女孩、好媽媽。
讓大山裡的女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張桂梅校長付出了太多,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真是人間大愛。
這才是德才兼備的教育工作者。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說的不正是她嗎?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尤其是媽媽們,有何感想?不妨給我留言。
*我是美麗教主0618,一個愛運動愛音樂愛寫作的心理諮詢師和創業者,將心理輔導與體能訓練相結合為您帶來身心健康!靠近我,溫暖你。(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