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從自我改造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

2020-12-22 相思雨霖

當你被好久不見的朋友問:「最近過得怎麼樣?」你會怎麼回答?是不是告訴對方,自己過得還好?即使在生活中有困惑與煩惱,也不想開口提及。你也會安慰自己,也許這就是成年人的堅強。可是我們心裡很清楚,自己現在的生活就是日復一日地重複,每天上班、下班,也沒有什麼新的變化。

儘管如此,可是在內心某個角落,我們厭倦了這樣重複的生活,想要改變,卻不知如何去做。其實,改變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不再抱怨,停止麻木,在生活裡尋找困惑我們問題的答案。就像生活家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書中所說,「用心為每個提問尋找答案,生活中便處處可見巧思與發現」。

松浦彌太郎是一個很會生活的人,他關注發生在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這些點滴中不斷發現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智慧,並總結成56個生活中的巧思與發現,寫成《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一書,分享給我們,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改變自己的生活。

《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

相信你看到這些巧思與發現,並不會覺得陌生。反而這些生活智慧是我們也曾意識到,但常常會忽略的東西。因此,在這裡跟大家分享3個可以改變我們生活的小智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自我改造

也許你早就發現自己的生活在不斷地重複,可是又不知如何去改變。其實,與其說是改變生活,不如說是改變自己。也就是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書中所說的「自我改造」。

你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每天都會做同樣的事情、說同樣的話、吃同樣的東西。一旦我們熟悉了某種生活方式,就很難去改變。因此,就需要我們通過自我改造,學著自己發現問題、思考答案、學習新的事物。

看到這個建議,你也許會覺得實踐起來很有難度。其實,我們可以從很小的事情做起。比如,經常點外賣的你,今天可以嘗試做一道菜;不愛跟人打招呼的你,可以試著微笑,和碰到的每個同事問好;不敢在會議上發言的你,可以試著說一兩句話。

也許剛開始時,並不能做得很好,但是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從這些嘗試中學習經驗,通過不斷練習,讓自己掌握新技能,變得越來越好。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讓我們困惑的問題,還可以讓我們增加自信,從容地應對生活的挑戰。

為了更好地進行「自我改造」,我們還可以將改造計劃寫在紙上,貼在自己可以看到的地方,以便提醒自己執行計劃。先從小的事情開始改變自己,慢慢延伸到大的事情。行動起來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在變得有趣起來。

02/找出自己的節奏

提起節奏,我們第一反應是音樂的節奏。其實,我們工作、生活也有自己的節奏,有的人匆匆忙忙、有的人沉穩有序,還有的人跟著別人的節奏。我們都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那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自在的節奏。

比如,有的人為了節省時間,會邊坐車邊吃早餐。為了儘快完成工作,把每一天的任務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甚至晚上還要加班。這種生活和工作節奏很快,很匆忙。如果你也是如此,但是你又厭倦了這樣,那就得主動調整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你可以早起一會兒,從容地吃早餐。在安排工作任務時,注意優先順序,合理安排,減少加班。

說到底,也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凡事不急於求成,注重積累,一步步地實現目標。此外,找到自己的節奏,也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內心的焦慮,按照自己的規划去工作和生活。

03/動手去做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想得多,還是做得多?很多時候,我們會有不少好的想法,只是沒有付諸行動。那麼從現在開始,動手去實踐這些好的想法吧。在動手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好的想法需要不斷地進行驗證,這樣才知道是不是有效果。驗證之後,即使沒有效果,那也沒有關係,我們再嘗試其他的想法就好。也就是要有實驗精神,不斷驗證,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行動,我們可以製作任務清單。對於這個方法,你也許並不覺得陌生。也許你也使用過這個方法,但由於不能當天完成所列事項,因此就放棄了,再也不列任務清單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即使當天未能完成某項任務,那我們第二天再繼續做就好,不用給自己太多的心理負擔,畢竟「事情延期」和「事情停滯不前」是兩回事。

因此,我們還是得使用任務清單來提醒自己完成任務。此外,使用任務清單,也可以讓我們對自己要做的事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突然來一件事,就去處理一件事,這樣會讓我們覺得被動,沒有掌控感。

除了以上三個好的巧思外,《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書中還有關於人際關係、生活樂趣、人生選擇的一些建議。這些建議看似非常簡單,但是文字背後又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說到底,要想改變生活,就要改變自己的每一天。在每一個「今天」開始的時候,問自己一些從來沒問過的問題,做一些之前從未做過的事,對自己的生活保持好奇心,嘗試一些不同以往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唯有此,我們的生活才會發生變化。就像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書中所說,「所以請每一天都用心地生活吧。好好思考要花時間做什麼事來度過那一天的時光。」

相關焦點

  • 松浦彌太郎《今天也要過生活》40條金句
    「自我改造」也就是自己發現問題,思考答案的一門「獨學」,要保持每天都學習一項新事物的心境。再渺小、再微乎其微也罷,「喜悅」總是越多越好。我正是抱著這種心情迎來每個清晨。5.一天之中只要累積無數微小的喜悅,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感到幸福。只要這樣的日子持續到來,人生在世就樂趣無窮。6.
  • 這3本書告訴你,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
    而那些思想鬥爭,會不自覺的讓主人公和自己合二為一。書中那樣無用的下午總讓人覺得生命的可悲。主人公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尋找一個自己成熟的標誌。他與女大學生的愛情帶著一份不知所措的小虛榮和矜持,最終失去在自己的虛偽裡。而紅髮女孩無意闖進他的生命,他開始了一股強烈的佔有式的愛。
  • 「石」光筆墨|今天的你也要元氣滿滿,用心過生活哦
    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中開篇的一句話這本書反思了當代人常覺生活枯燥乏味的原因松浦彌太郎分享了56篇生活巧思與我們講述如何用心對待生活從中體會無窮樂趣的經驗,與世界對話享受每一件事帶來的小確幸……一、吃飯這件大事《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將忙碌作為藉口,總是以機器做的食物果腹,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讓人覺得可憐。」
  • 我們要用心生活,全力以赴成為優秀的自己
    01今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如果對生活留心,不難發現身邊的大部分人都存在焦慮的現狀,不瞞你說,我也在這部分人中,可是我告訴自己:不能垂頭喪氣!畢竟,人生還長著,只要足夠努力和堅持,我們仍然可以過自己嚮往的生活,套用最近剛看完的一本書《人生就是小歡喜》裡的話:「當你用心成長,人生又何時不是酣暢淋漓、何處不是極盡歡喜?」
  • 與其哀而傷,不如起而行,今天你也用心過生活了嗎?
    還記得小時候那個不斷向大人問「為什麼」的自己嗎?即便將大人問得心煩,還是不斷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的當時的那個你,對世界一定充滿了好奇。可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開始逐漸沾染了大人「見慣不怪」的思維模式。從此,你不再對世界報以童真和探索的心情,生活因此也慢慢開始變得平常且無聊,似乎生而無趣。
  • 張歆藝談婚後被生活改造,失去自我:女性如何在婚姻中保持自我?
    她每天要安排父母來回去看病的行程;關心一家人晚餐吃什麼;思考兒子的牛奶是寄往北京還是上海,今天他有沒有發生特別的事;而自己的晚飯,則只能在跑步機上鍛鍊時,抽空點好。生活從以前慢慢品的方式,突然變成了不停滾動的狀態,被夾裹在其中的她累得暈頭轉向。
  • 自我管理,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上篇文章發出後,公眾號後臺收到讀者的私信,是關於「改變生活習慣」的困擾。這位讀者坦言:我也知道熬夜不好,知道應該多運動多讀書,也總在一段時間頹廢后給自己制定滿滿的計劃,逼著自己早睡、跑步、看書,可往往堅持不到一周就打回原形了。害,為什麼改變習慣這麼難!
  • 日媒:越來越多中國人「用心過生活」
    來源:環球網日本「現代商務」網站9月23日文章,原題為:松浦彌太郎的「用心過生活」在中國很流行。「用心過生活」是日本雜誌《生活手帖》的前主編松浦彌太郎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他主張「生活要腳踏實地」、「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事」。
  • 改變自我:每天改變一點點 從今天開始行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改變自我:每天改變一點點 從今天開始行動!  我知道很多人在工作時會把電視打開,我也做過,我很負罪。過去當我想工作或打掃屋子時我會打開一部電影,但是我發現每次我都是坐在沙發前看電視而不是起來採取行動。我決定用聽有聲書的方式來替代看電視:這樣沒有視覺上的東西幹擾我去做所需做的事情,而我仍然有娛樂性或教育性的內容去聽。  7. Only say positive things to yourself.
  • 用心生活,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用心體會生活,到底什麼樣的生活才是適合自己的,我們總是在不斷的糾結,情感來源於生活,我們總是無法預測生活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每天生活有開心、也有痛苦,生活就是這樣五味俱全,讓我們不停地去感受生活的多變性。
  • 今天我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樂活!
    今天我們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時尚健康的生活?昨日,在2008中國青年LOHAS時尚文化論壇上,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曉義、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徐岱、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沈立、騰訊網體育中心體育明星時尚顧問吳文娟共同解讀了「樂活」概念,論壇達成了2008中國青年「樂活」主張的寧波十二項共識。
  • 用心地生活,勝過虛無的幻想
    向上的道路總是困難的,我們往往會在面對困難時沉溺於幻想的美夢中,而不願意用心生活,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 生活從來不容易,有的人選擇用心生活,不斷在努力中改變生活的面孔,而有的人就選擇生活在虛無的幻想中,企圖通過自我慰藉的方式稀釋自己無能的本質。
  • 用心生活,真誠待人,無論如何只做自己
    因為我知道,這個世界原本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每一份感情都有來處,我也早就習慣了凡事只依靠自己、只相信自己。我珍惜自己的每一寸光陰,也珍惜自己的每一份感情。我既不會為不相干的人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會為不相干的人浪費自己的感情。
  • 《今天也要認真穿》:時尚,更多是一種生活態度
    導語:《今天也要認真穿》是時尚博主黎貝卡所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出版作品。作者在這本書中講述了關於穿搭、職場、生活、情緒、物品等多方面內容,她以更真誠的方式、更深度的思考,審視生活、審視自我、審視我們與周圍一切的關係。有一路走來光彩背後的辛苦,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小歡喜,亦有關於活成更好的自己的態度。
  • 要想孩子改變,先從父母改變自己開始,父母自我改變的十大理由
    要想改變孩子,先從家長自己改變開始,家長改變1%, 孩子成長99%。父母的改變和提高,等於改善、優化了孩子成長的環境、提高了家庭的軟實力,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02 我們改變不了任何人,只能改變自己 要想改變孩子,必先改變父母。沒人願意接受別人強加給自己的改變,孩子更是如此。
  • 用心生活,享受生活
    我家孩子從早上醒來就開始玩,玩他當下感興趣的,要麼打開電腦玩遊戲,或者看電視,或者玩玩水,或者玩跳跳床,或者找吃的,桌子上的,冰箱裡的,愛吃的都統統享受,根本沒有回想過去怎麼樣,或者擔心未來有沒有得玩,有沒有吃,他只是非常享受他這一天的豐盛富足!
  • 房子是租的生活是自己的!改造出租屋只需要4步?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以有房有車作為成功的象徵,與其說是自己希望有房有車,不如說是社會大環境而被迫的。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固然是好,但是在沒有能力的情況下成為「房奴」,生活就會更加優質嗎?答案顯然而見。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居住環境對生活心態好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一起DIY,用心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廣義上的軟裝也包括園藝、烹飪、縫紉、繪畫、手工等勞作活動,而今天要分享的DIY就和我們的家居軟裝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 DIY這個概念是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國家,原意指不依賴或聘用專業的工匠,自己利用工具、材料就可以對家居住宅進行修繕改造。
  • 要想結束混亂的生活,我們就需要做好改變自己的準備
    如果你正在為自己身處混亂的環境而苦惱,你不妨看一下我今天所分享的內容。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混亂的來源。混亂的產生,大都與我們的放縱有關。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再高一點,平時再多一點謹慎,我們現在的處境也許就會變得好很多。我們對於錯誤的妥協和自我開脫,就是對於自己的放縱,就是產生混亂的關鍵。
  • 抱怨生活的不公,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
    當你覺得生活都在處處刁難你,一直都在抱怨自己的不如意,感覺全世界都在跟自己過不去,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煩躁,受到挫折就萎靡不振,遇到困難就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抱怨的多了,生活就會變得越糟糕。什麼事都會發生,不需要抱怨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誰也不多得,誰也不少得,不要以為生活是不公平的,別人也有說不出的難處,學會坦然地接受生活的不公,那是上天給你的坎,邁過去以往的痛楚、難處都覺得一切都值了,有一種釋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