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被好久不見的朋友問:「最近過得怎麼樣?」你會怎麼回答?是不是告訴對方,自己過得還好?即使在生活中有困惑與煩惱,也不想開口提及。你也會安慰自己,也許這就是成年人的堅強。可是我們心裡很清楚,自己現在的生活就是日復一日地重複,每天上班、下班,也沒有什麼新的變化。
儘管如此,可是在內心某個角落,我們厭倦了這樣重複的生活,想要改變,卻不知如何去做。其實,改變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不再抱怨,停止麻木,在生活裡尋找困惑我們問題的答案。就像生活家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書中所說,「用心為每個提問尋找答案,生活中便處處可見巧思與發現」。
松浦彌太郎是一個很會生活的人,他關注發生在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這些點滴中不斷發現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智慧,並總結成56個生活中的巧思與發現,寫成《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一書,分享給我們,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改變自己的生活。
相信你看到這些巧思與發現,並不會覺得陌生。反而這些生活智慧是我們也曾意識到,但常常會忽略的東西。因此,在這裡跟大家分享3個可以改變我們生活的小智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自我改造
也許你早就發現自己的生活在不斷地重複,可是又不知如何去改變。其實,與其說是改變生活,不如說是改變自己。也就是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書中所說的「自我改造」。
你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每天都會做同樣的事情、說同樣的話、吃同樣的東西。一旦我們熟悉了某種生活方式,就很難去改變。因此,就需要我們通過自我改造,學著自己發現問題、思考答案、學習新的事物。
看到這個建議,你也許會覺得實踐起來很有難度。其實,我們可以從很小的事情做起。比如,經常點外賣的你,今天可以嘗試做一道菜;不愛跟人打招呼的你,可以試著微笑,和碰到的每個同事問好;不敢在會議上發言的你,可以試著說一兩句話。
也許剛開始時,並不能做得很好,但是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從這些嘗試中學習經驗,通過不斷練習,讓自己掌握新技能,變得越來越好。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讓我們困惑的問題,還可以讓我們增加自信,從容地應對生活的挑戰。
為了更好地進行「自我改造」,我們還可以將改造計劃寫在紙上,貼在自己可以看到的地方,以便提醒自己執行計劃。先從小的事情開始改變自己,慢慢延伸到大的事情。行動起來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在變得有趣起來。
02/找出自己的節奏
提起節奏,我們第一反應是音樂的節奏。其實,我們工作、生活也有自己的節奏,有的人匆匆忙忙、有的人沉穩有序,還有的人跟著別人的節奏。我們都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那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自在的節奏。
比如,有的人為了節省時間,會邊坐車邊吃早餐。為了儘快完成工作,把每一天的任務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甚至晚上還要加班。這種生活和工作節奏很快,很匆忙。如果你也是如此,但是你又厭倦了這樣,那就得主動調整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你可以早起一會兒,從容地吃早餐。在安排工作任務時,注意優先順序,合理安排,減少加班。
說到底,也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凡事不急於求成,注重積累,一步步地實現目標。此外,找到自己的節奏,也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內心的焦慮,按照自己的規划去工作和生活。
03/動手去做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想得多,還是做得多?很多時候,我們會有不少好的想法,只是沒有付諸行動。那麼從現在開始,動手去實踐這些好的想法吧。在動手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好的想法需要不斷地進行驗證,這樣才知道是不是有效果。驗證之後,即使沒有效果,那也沒有關係,我們再嘗試其他的想法就好。也就是要有實驗精神,不斷驗證,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行動,我們可以製作任務清單。對於這個方法,你也許並不覺得陌生。也許你也使用過這個方法,但由於不能當天完成所列事項,因此就放棄了,再也不列任務清單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即使當天未能完成某項任務,那我們第二天再繼續做就好,不用給自己太多的心理負擔,畢竟「事情延期」和「事情停滯不前」是兩回事。
因此,我們還是得使用任務清單來提醒自己完成任務。此外,使用任務清單,也可以讓我們對自己要做的事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突然來一件事,就去處理一件事,這樣會讓我們覺得被動,沒有掌控感。
除了以上三個好的巧思外,《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書中還有關於人際關係、生活樂趣、人生選擇的一些建議。這些建議看似非常簡單,但是文字背後又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說到底,要想改變生活,就要改變自己的每一天。在每一個「今天」開始的時候,問自己一些從來沒問過的問題,做一些之前從未做過的事,對自己的生活保持好奇心,嘗試一些不同以往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唯有此,我們的生活才會發生變化。就像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書中所說,「所以請每一天都用心地生活吧。好好思考要花時間做什麼事來度過那一天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