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說茶丨臨滄昔歸茶,不可不知的6點乾貨

2021-01-17 新茶媒

近來由於普洱山頭茶的流行,一些表現出眾的名山古寨茶開始揚名,在臨滄茶中,又以冰島、忙肺、昔歸和小戶賽為代表的「四小龍」最為有名。

名茶之所以有名,都有各式各樣的理由,昔歸茶的冒尖,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理由:

01、縣委名茶

小編曾經總結過,一個地區的茶要出名,除了品質過硬,必須具備4個條件中的一個:貢茶、古道、商號、文字至少佔一樣。

明代,冰島是當時勐勐土司專享的貴族茶園,這就沾了貢茶的光,雲南茶區歷史上只要向頭人、貴族、政府部門專供的茶都叫貢茶,所以有了「貢茶」光環的冰島很早就已是名茶。

再看昔歸,清末民初《緬寧縣誌》記載:「種茶人戶全縣約六、七千戶,邦東鄉則蠻鹿、錫規尤特著,蠻鹿茶色味之佳,超過其他產茶區」。這裡說的蠻鹿,現稱為忙麓,錫規現稱為昔歸。1970年實行集村運動,忙麓山上的村民陸續搬到了昔歸村居住。從那時起,昔歸村每年精製100公斤昔歸茶上交縣上。當時茶農們稱之為「縣委茶」,縣裡之所以選中昔歸茶作為接待禮儀用茶,其原因莫不由此。

此外,歷史上,昔歸還是茶馬古道的重要古渡口。

昔歸茶有貢茶身份,有文獻記載,又是茶馬古道渡口,四個條件它佔其三,不出名才怪啦!

02、海拔奇葩

雲南普洱古茶樹的的品質與茶樹生長地的海拔有關,一般說來,在1600米-1800米之間,品質上乘的古樹茶較為典型,比如1750米左右的冰島和老班章,在此範圍內,海拔越高,品質越好,但邦東片區茶的品質與海拔的關係卻反其道而行之。

以邦東三傑為例,曼崗海拔在1600米左右,那罕海拔在1500米左右,昔歸海拔在850—1200米左右,可見,品質最好的昔歸海拔卻最低,邦東三傑中,海拔越低品質越好的趨勢。這當然與大雪山下,瀾滄江邊邦東茶區獨特的高山立體性氣候有關了。

03、橡膠孽緣

橡膠歷來是茶樹的天敵。歷史上橡膠和茶樹為了生存幾乎到了有你無我的地步,種植橡膠的地方基本上就沒了古茶樹的立錐之地,要麼拔出,要麼砍倒。另一方面橡膠樹和古茶樹共生環境極不和諧,要麼互奪營養,要麼互相汙染,往往造成是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的下場。

好在老天不忍暴殄天物,動了憐憫之心,橡膠樹適宜生長在1000米左右的海拔地帶,而雲南茶區大部分的優質古樹茶都高於這個海拔,幸運地逃過一劫。遺憾的是老天百密一疏,漏掉了昔歸這個奇葩,這貨的海拔恰好在此範圍之內!於是乎,昔歸變得不再純潔了!

茶價一漲,曼崗茶、那罕茶開始冒充昔歸,雲縣茶也蠢蠢欲動入侵了,好在昔歸村有覺悟的茶農在路上設置關卡,嚴防死守之下應該安分了吧,人算不如天算啊,瀾滄江邊的昔歸茶沒有被那些「外來戶」打到,卻被一個窩子裡的橡膠樹禍害了!昔歸茶樹和橡膠樹的這段孽緣,真是相愛相殺不死不休啊!

和早年相比,昔歸茶的品質有明顯下降,有人說與周邊的橡膠林有關,昔歸組的橡膠種植,始於2007年,有人認為變化從那一年就有了。不少茶友對昔歸沿江分布橡膠林,也有微詞。

因此,您在昔歸村買到的昔歸不一定是純正的昔歸,即使在昔歸村江邊的茶樹上採到的昔歸茶,也不是地道的昔歸了,您若前往昔歸,請務必辛苦一點,甩開橡膠林,爬到海拔稍高的忙麓山上,那裡的昔歸才是昔歸中的昔歸!

04、藤條故事

歷史上,昔歸還是茶馬古道的重要古渡,稱為嘎裡渡口。從這裡向南,出普洱;往北,達雲縣、鳳慶、大理等。1970年實行集村運動,忙麓山上的村民陸續搬到了昔歸村居住。便利的交通促進了人口的交流和遷徙,特別是昔歸上遊十多公裡處便是著名的大朝山電站,瀾滄江對岸鎮沅和景東地區的漢人陸續遷入,勤腳手快的漢人們把老烏山一帶的藤條茶採養技術也傳了過來,於是邦東茶區的一些村寨附近,很突兀地出現了藤條茶,昔歸首當其衝,成為臨滄邦東大雪山一帶藤條茶的典型了。

05、忙麓沱茶

臨滄地區製作的普洱緊壓茶,很少有製成球形、瓜形和沱形的,這當然與市場需求有關,而歷史上市場的需求,我們可以通過茶馬古道線路的指向而窺探一二。

臨滄地區歷史上與茶馬古道交集之地較少有關,雲南區域的茶馬古道五條主幹線,唯有往滇西(滇藏茶馬古道)的這一條在風慶經南澗到下關的順下線與臨滄沾點邊,其餘都是擦邊而過。

而昔歸古渡口,卻恰恰在水路上與茶馬古道不經意交匯,因和藏區與東南亞的茶馬互市,泰恆古鎮、嘎裡渡口、忙麓山崗,成為「茶馬古道」必經之地。昔歸先民以昔歸優質曬青毛茶為原料,土法蒸壓製成的昔歸團茶更利於長途運輸的保存和慢慢旅途中的自然發酵,天生成就了這一款在路上的茶葉,忙麓沱茶從此走進千家萬戶。

06、臨滄班章

班章茶最值得稱道的便是其凌冽的霸氣,昔歸茶號稱「臨滄班章」,源於其內質豐富十分耐泡,茶湯濃度高,滋味厚重,香氣高銳深遠,茶氣強烈卻又湯感柔順,水路細膩並伴隨著濃強的回甘與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昔歸茶開湯,湯色淡黃清亮,入口即香,無雜味,味甘;

三泡後回甘更明顯,香氣高銳,兩頰與舌底生津,舌面感覺微澀,化得很快;

四~六泡,香氣如蘭,冰糖香漸顯,水質較粘稠,重手泡後苦現,較輕,易化;

七泡後湯色幾乎未變,淳厚,更佳,尚微澀,喉韻深,回味悠長;

十泡後水漸淡,甜味稍減,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臨滄班章」,果然名不虛傳。

文:刀哥

(更多好文請關注新茶媒刀哥說茶)

相關焦點

  • 腳踩瀾滄江的茶中東方不敗,昔歸古茶山.雨婷說茶
    從喝上普洱茶後,總能在茶中找尋自己喜愛事物或人的蹤跡。初次喝到昔歸茶,覺得這茶像極了東方不敗。痴迷昔歸茶可以說是痴迷東方不敗的情節,也可以說是嚮往剛柔平衡的難得。昔歸古茶山,腳踩瀾滄江茶樹在山坡上挺立著,俯瞰腳下的瀾滄江。日落之後的山頂,雲彩漩渦裡深藏著萬丈的光芒。
  • 臨滄茶區的名山頭,冰島普洱茶為什麼那麼貴?這幾方面
    普洱茶產區大致分為勐海產區、臨滄產區、普洱茶區。對於剛接觸茶葉的茶友來說,經常會聽到朋友或茶商講起,哪裡的名山茶和哪個茶區的茶葉好,但完全搞不懂究竟哪個山頭屬於哪個地方。臨滄茶區有多少名山頭呢?而這些年為什麼普洱冰島茶那麼貴,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遞增,這幾方面一、臨滄有哪些有名的山頭茶葉呢?臨滄產區有:冰島茶、昔歸、大雪山、忙肺等山頭茶,外加滇紅之鄉,鳳慶滇紅茶。
  • 滇南古韻·阿頗谷茶業丨邦東、昔歸
    陸羽《茶經》云:茶者,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這片與聞名遐邇的昔歸距離不過十餘公裡的土地,以其遍布的巨石怪巖和多霧雨的氣候,成就了邦東古樹茶特有的「巖韻花香」,古茶樹在這裡進化出了盤虯粗壯的根系以吸取養分並擁有豐富的胺基酸含量,使得邦東古樹茶成為臨滄茶區最具代表性的山頭茶之一。
  • 昔歸莊園喜獲國際茶業賽事大獎
    昔歸莊園品牌火了!在前不久舉辦的「第三屆亞太茶茗大獎」評選活動中,昔歸莊園品牌成為本次大賽中的璀璨之星,滇紅「流霞」和916七子餅熟普分獲金銀兩項大獎!茶葉高品質俘獲八國評委「芳心」  據悉,「亞太茶茗大獎」是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牽頭、聯合七個國家茶葉協會共同主辦的國際性茶葉大賽。從2015年至今,每年舉辦一屆。2017年伊始,「第三屆亞太茶茗大獎」即面向國內外徵集比賽茶樣,雲南臨滄邦泰昔歸莊園有限公司抓住時機投身於這次比賽活動中,將珍品滇紅「流霞」和916七子餅熟普茶樣鄭重呈送到大賽組委會。
  • 刀哥說茶丨普洱茶能減肥的秘訣居然是因為茶氣
    有人說:普洱茶能刮油,攝入過多油膩食物之後,喝普洱茶腸胃馬上就順暢了,所以它能減肥;有人說:普洱茶助消化不假,但消化完食物之後馬上又餓了,反而增加了食量,不但不減肥,還增肥!哪種說法正確呢?小編不是專家,說什麼您也不信,再說這年頭專家說的也沒人信了。
  • 刀哥說茶丨論新制普洱茶的品飲價值
    工藝問題關於普洱茶和白茶的工藝問題,小編曾多次著文論述,更多的細節請參閱:【刀哥說茶】論普洱茶的白茶化;普洱茶沒有萎調!是借來的!等文章,此處只強調一點,即教材上普洱茶工藝中確實沒有「萎凋」這一詞彙,傳統工藝實際加工過程中也沒用萎凋,用的是攤青。
  • 2020石生古樹茶峰會上,首次提出「布朗味、景邁香、曼崗韻」
    2020年6月28日,由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主辦,雲南省臨滄市人民政府協辦,雲南智德鴻昌茶業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雲南臨滄·石生古樹茶高端峰會】在昆明洲際酒店召開。新茶媒刀哥、八方茶媒王磊一行有幸作為應邀媒體參與此次峰會,共同見證了智德宏昌茶業和曼崗石生茶的發展歷程,聆聽並由衷感受到行業領導和專家從不同角度對曼崗石生茶和臨滄茶產業發展的深刻見解和拳拳關切之情。峰會中,企業外腦專家方一知做了《曼崗石生茶的產品內核和發展方向,企業外腦如是觀》的發言。
  • 遊記丨臨滄茶山行
    此次為期8天的臨滄茶山之行,讓我對茶樹的歷史文化和生長環境,以及茶葉的加工有了新的認識。這8天我們共遊覽了當地有名的冰島茶五寨:冰島老寨、南迫老寨、地界、壩歪、糯伍,每個寨子都有冰島古樹茶。以及小多依樹、藤條、昔歸、邦東、鳳慶等古茶樹。
  • 刀哥說茶丨我所理解的茶文化
    我曾寫過一篇短文《茶是一種奇怪的東西》,言及茶分2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前一種是物質需求,後一種是精神享受。後一種把酒和茶與琴棋書畫等士大夫們玩的高大上的精神享受聯繫在一起更是牽強,畢竟琴棋書畫不是一般人能玩得了的,而酒和茶這種常見的東西隨處可得,凡夫俗子人人可飲可品。茶能夠以兩種身份硬生生擠入其中,只能說它本身除了樹葉子這種實物載體之外,還具備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這東西就是文化。
  • 6年陳《昔歸》古樹春茶滋味如何?品鑑會告訴你!
    昔歸,臨滄著名一線普洱茶產區。其古茶園,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昔歸村忙麓山山腰一帶,海拔700-900米,是低海拔古茶園中的典型代表。優越的生長環境、較為特別的柳葉型芽葉以及獨特的採養方式,令昔歸茶展現出茶香高且銳、湯質細膩中帶著勁道、茶韻清勁等特點。你可能品過新茶時期的昔歸,但有一定年份的昔歸古樹春茶,你想不想也品飲一番呢?
  • 刀哥說茶為什麼很多人不喝普洱茶?
    這類人的表現特徵通常是:1、「自戀」,即歇斯底裡自稱普洱茶是他這輩子的最愛,容不得別人說半點不好;2、「自負」,即自以為別人也是如他這般愛這個茶;3、「自私」,除了這個茶其它茶都不會喝的。您再去和他說山頭、古樹、純料、單株那些,那基本是對牛彈琴了!
  • 【刀哥說茶】為什麼很多人不喝普洱茶?
    這類人的表現特徵通常是: 1、「自戀」,即歇斯底裡自稱普洱茶是他這輩子的最愛,容不得別人說半點不好; 2、「自負」,即自以為別人也是如他這般愛這個茶; 3、「自私」,除了這個茶其它茶都不會喝的。
  • 好茶女王的好茶分享 告訴你所不知道的十大普洱茶產地(下)
    普洱茶十大產地六、昔歸普洱茶臨滄邦東鄉的昔歸,中層山區遍布著古老的茶園,這些茶園,如同原始森林中的翠珠,昔歸普洱茶屬於邦東大葉品種,習俗使然到現在,當地的茶農人家一年只摘一次春茶、一次秋茶無論古茶樹還是新茶樹都保存得相當完好,茶葉的品質
  • 茶區(邦東篇). 2019大臻茶心澎湃
    茶石共生,爛石之下,茶樹紮根數米之深。使邦東茶內含物質豐富。土壤:邦東土壤為風化巖磚紅壤,土壤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土層深厚,砂石地質較多,土壤富含腐殖質,土質疏鬆,孕育茶內質豐富而協調。但最根本的茶葉品質的形成,還是要利益於山腳下瀾滄江水的飽滿水氣滋潤,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缺少了任何一方面,茶都會不平衡。
  • 依託茶葉資源優勢打造230億產值 雲南臨滄實現產業發展與精準脫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臨滄就是靠茶葉生活。」村民們告訴長江商報公益記者,一年純靠茶葉就能有幾萬元收入,如果家裡有茶樹,產量更穩定收入也會更高。   村民口裡所說的茶樹遍布整座臨滄山上,這些歷經了千百年風雨洗禮的大茶樹,枝葉縱橫,蒼勁有力,散發出勃勃的生命力。   臨滄是雲南省古茶樹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 雲南好茶與產地的關係
    而且海拔上千米與不上千米的茶有明顯的口感差異。但如果要把這個觀念帶到雲南,那就錯的有點離譜了。之前我們講過雲南茶葉有三大產區:臨滄、普洱、西雙版納。其中臨滄部分地區和普洱局部都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茶葉,比如臨滄雲縣和普洱無量山。但這些高海拔地區的茶葉在雲南知名山頭裡卻很難排上名次。最顛覆我們思維的是被譽為茶中貴妃的昔歸海拔只有800米左右。
  • 臨滄頭天大臨鐵路通車,次日通高速,「官宣版」旅遊精品菜單也來了,邀你共赴一場臨滄鄉村旅遊盛宴!!
    為迎接動車、高速時代到來,臨滄市文旅局甩你幾條臨滄最美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邀你共赴一場臨滄鄉村旅遊盛宴!看臨滄鄉村優美的環境、品生態的食品、體驗恆春的氣候。  體驗昔歸、冰島古茶文化為重點,讓遊客品昔歸茶、冰島茶,探訪野生古茶樹群。線路主要涉及臨翔、雙江兩縣(區),重點遊覽景點為昔歸小鎮、和成·臨滄生態文化創意產業園、南美古村落、雙江自治縣冰島村、正氣塘村、榮康達烏龍茶生態文化產業園等景點,感受茶味人生。
  • 普洱茶著名茶區的山頭有哪些
    有很多剛入門的茶友對於山頭可能會覺得有點懵,有喜歡旅遊的朋友可能去雲南玩耍會發現經常會看見打著某某茗茶山茶的字樣,或許你完全不知道其所云。別急下面帶你了解普洱茶知名茶區有哪些。普洱茶名山頭—臨滄產區臨滄以前叫緬寧,後因瀕臨瀾滄江而改名臨滄並沿用至此。這裡是我國佤文化的薈萃之處,茶樹品種可謂是琳琅滿目,有著「茶樹基因庫」的號稱,這裡還是著名的「滇紅」之鄉。
  • 刀哥說茶丨今天有人跟我要的普洱茶樣,居然是南糯山!
    不是說南糯山的茶不好,相反,論起歷史地位、古樹資源、樹齡生態,南糯山都堪當勐海古樹茶的老大,之所以被忽略無視,除了瘋狂追星的浮躁,還有盲目從眾的虛榮。冷靜下來,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這個去布朗山看老班章必經過而被嚴重燈下黑的南糯山了。
  • 你喝過最複雜的茶是什麼茶?烏龍茶嗎?不是,是這類茶
    ,我與普亮、普通師兄正談笑風生中,手機微信的鈴聲連續響起,打開一看,原來是老家一個兄弟,他說到:「兄弟,你給我發的,《織覺》無為、無印,還有昔歸、冰島茶、忙麓山、收到了。茶這幾個茶不錯,餅茶各發一提,散茶各發5公斤。」我淡定的回過去兩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