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說茶丨今天有人跟我要的普洱茶樣,居然是南糯山!

2020-12-19 新茶媒

入茶行業這些年,沒什麼成就,頗為欣慰的是結識了一些山上和山下的茶友,順帶混了個蹭茶的「薄面」。憑著這份「薄面」,山上的茶友給我發茶樣,山下的茶友跟我要茶樣。

今天,山下的一個茶友跟我要茶樣,這沒啥新鮮的,稍感意外的是,他要的居然是南糯山!

有好些日子沒喝這個茶了,也有好些日子沒提這個茶了。

平時喝的普洱山頭茶,雖然不一定都是名聲在外的班章冰島薄荷塘,至少也是特點鮮明的景邁昔歸老曼峨,突然有人提南糯山,這,確實讓我有些猝不及防!

不是說南糯山的茶不好,相反,論起歷史地位、古樹資源、樹齡生態,南糯山都堪當勐海古樹茶的老大,之所以被忽略無視,除了瘋狂追星的浮躁,還有盲目從眾的虛榮。

冷靜下來,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這個去布朗山看老班章必經過而被嚴重燈下黑的南糯山了。

六山頭牌

在普洱山頭茶還沒熱起來的時候,在老班章還默默無名的時候,南糯山早已名聲在外了,它是雲南所有古茶山在中外媒體上露面次數最多名氣最大的古茶山,看看村口聳立的那塊「全球古茶第一村」的巨大廣告牌,試問天下名山,誰能當得起如此霸氣十足的稱謂!

豐富的古茶資源,珍貴的學術價值、標本意義,茶樹王所在地…南糯山均當之無愧為江外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頭牌。

近水樓臺

南糯山位於勐海縣格朗和鄉東面,隔流沙河與勐宋茶山對望,從景洪到南糯山30分鐘,從勐海到南糯山15分鐘,看南糯山已是很容易的事。從景洪出發,勐海的諸多茶山之中,最先抵達的就是南糯山,驢友還是茶友們開車上茶山最便捷最舒服的路徑,也是南糯山,真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可惜燈下黑,大多茶友被老班章響亮的名頭和炫目的光環迷倒,不怕山高路遠茶貴,錯過了身邊最好的風景。

古茶資源

南糯山是西雙版納歷史最久、面積最大的古茶區,南糯山現存古茶園1萬2千畝,在西雙版納所有的古茶山中居首位。南糯山1萬多畝的古茶園中300年以上的佔了大多數,所有古茶樹無論大小,無論年輪都長得枝葉茂盛,極少有枯枝葉萎現象。即便是近幾年西雙版納連續遭遇旱災、冰雹等極端惡劣天氣,南糯山的古樹依舊鬱鬱蔥蔥傲然挺拔,盡顯其適應環境變化和頑強抵抗自然災害的古茶樹本色。

茶王風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神,愛茶之人心中的神當然是茶樹王。

南糯山半坡老寨有一棵樹齡超過800年的人工栽培型茶樹王,樹高5.5米,樹幅10米,主幹圓周2.4米,當之無愧是西雙版納人工栽培型茶樹中的頭號茶王。這棵茶樹王在人們心中是什麼的位置?人們為了朝拜它,沿山修建了800層臺階通向茶王樹的山梁上。朝拜者一步一叩,800叩,叩倒在茶王的面前,那份神聖的情感和絕無僅有的肅穆,把當時的南糯山推到人類已知茶山的巔峰。

更有甚者,為了見它一面,漂洋過海。1988年12月,臺灣茶藝大陸觀光團一行11人到了南糯山朝拜茶樹王,看到茶樹王「年長高壽」,驚嘆不已,頻頻鞠躬,敬之為茶樹祖先。這份恭敬,一點都不遜色於老班章茶王樹。

儘管南糯山的那棵享譽海內外的茶樹王仙逝多年,但其後代子孫早已茁壯成長,新茶王一樣枝繁葉茂威風凜凜,頗具當年老茶王的風範,長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茶人前往茶王所在地,觀瞻考察,朝拜心中的神。

機制先鋒

南糯山是整個西雙版納,乃至雲南近現代茶葉科研、機械制茶的搖籃和發源地。無論是最早的思普茶葉實驗場,還是後來的雲南省茶科所都為雲南培育和輸送了無數的制茶人才和科研人才雲南機械制茶始於南糯山。1938年10月,雲南第一臺揉茶機發出了震動歷史的聲響,雲南第一個現代化的茶廠在南糯山誕生了,據云南省檔案館中留存的檔案顯示,它當時叫「雲南省思普企業局南糯山茶葉實驗場」。創始人是雲南回族,白孟愚先生。南糯山茶廠的機制紅茶投放東南亞各國後,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為國家爭取了大量外匯。

將茶廠址選在南糯山,說明南糯山大面積的茶園,能為茶廠提供充足的原料,否則白孟愚不會將棋子擺在這裡。

大葉良種

南糯山的平均海拔有1400米,這裡山高谷深,土壤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雲南大葉種茶樹生長的最佳生態環境。

南糯山茶種是雲南後來很多特異品種、省級良種、甚至國家級良種的母本之源。國家級如大名鼎鼎的勐海大葉種,原產地便是南糯山,再如雲抗10號、14號。省級良種更是不勝枚舉。

正味南糯

南糯山茶有著如此驕傲的歷史,卻被後人這般忽視,我們只能羞愧汗顏,無言以對。很奇怪南糯山的茶總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要說樹齡,說生態,勐海哪座茶山能與之匹敵?但無論是價格上還是口碑上布朗山、勐宋茶山都勝過它,甚至相鄰的帕沙茶山都比它火。也許浮躁的人們對山頭茶的推崇,更多的是尋找它的個性特點,一個山頭茶如果優點突出,如老班章,或者缺點突出如老曼峨,都很容易被人記住。

客觀說南糯山茶優點不突出,缺點也不明顯,表現得過於「中庸」,還有就是和其它山頭茶相比,它的古樹茶產量太大,不便於商家炒作,造成「老實人吃虧」的現狀,古樹產量少的八瑪寨的茶就要火一些,這就是明顯的例子。

倘問路在何方?智者言:「路在腳下!」好茶在哪裡?它其實就在您身邊,只要您不被外在的喧囂打擾,靜下心來,用心品,南糯山茶的香甜苦澀,生津氣韻,一樣能打動您!

有人說:好喝才是硬道理!南糯山茶不好喝嗎?非也!只不過,它的個性特點不像有些茶那麼張揚。辨識度不高的古樹茶不是不好喝,而是不容易喝出它的特點,也就不容易作直截了當的茶評,因而不容易推廣,所以當下市場對它的認可度不高。不容易並非不能,而是鮮有人認真品,認真評,認真推廣!

我以為,南糯山古樹茶滋味厚重,優質原生大葉種茶的香甜苦澀生津回甘一樣不少,這是南糯山的包容大氣,而且滋味厚重,比較耐泡,最為難得的是茶性表現極為穩定,很少出現大起大落茶水分離的現象,用老茶客們的話來形容,這叫「味正」!這在以越陳越香為核心價值的普洱茶類屬上乘的原料基質。

索要茶樣的朋友似乎很執著,就認定南糯山了,還打了錢。我說:

「茶樣收錢不合規矩,而且太見外了,您指明南糯山,我除了詫異,還有感動,您終於讓我重新審視這座古老的茶山,認真地寫下這些關於南糯山的感悟。」

「我會建議山上的朋友多發些南糯山不同寨子的給您,只希望您能認真對待它,認真品評,若如此,您一定能感受到南糯正味的大氣美好,並為之感動。」

文:刀哥

(更多好文請關注新茶媒或刀哥說茶微信公眾號 )

相關焦點

  • 今天有人跟我要的普洱茶樣,居然是南糯山!
    入茶行業這些年,沒什麼成就,頗為欣慰的是結識了一些山上和山下的茶友,順帶混了個蹭茶的「薄面」。憑著這份「薄面」,山上的茶友給我發茶樣,山下的茶友跟我要茶樣。 今天,山下的一個茶友跟我要茶樣,這沒啥新鮮的,稍感意外的是,他要的居然是南糯山!
  • 刀哥說茶丨普洱茶能減肥的秘訣居然是因為茶氣
    在普洱茶的諸多功效中,大家最關心的便是:普洱茶是否能減肥?有人說:普洱茶能刮油,攝入過多油膩食物之後,喝普洱茶腸胃馬上就順暢了,所以它能減肥;有人說:普洱茶助消化不假,但消化完食物之後馬上又餓了,反而增加了食量,不但不減肥,還增肥!哪種說法正確呢?
  • 刀哥說茶丨論新制普洱茶的品飲價值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名為《為什麼新制白茶要比新制普洱茶更有品飲價值?》,文中作者的一些觀點我還是認可的,但他說「新制普洱茶品飲價值不高」的論調卻不敢苟同。我想問問作者,既然你不承認曬青毛茶是普洱茶,那你說「寒涼性」大的應該是綠茶吧,幹普洱茶何事?為何說新制普洱茶品飲價值不高呢?
  • 刀哥說茶為什麼很多人不喝普洱茶?
    這類人的表現特徵通常是:1、「自戀」,即歇斯底裡自稱普洱茶是他這輩子的最愛,容不得別人說半點不好;2、「自負」,即自以為別人也是如他這般愛這個茶;3、「自私」,除了這個茶其它茶都不會喝的。您再去和他說山頭、古樹、純料、單株那些,那基本是對牛彈琴了!
  • 【刀哥說茶】為什麼很多人不喝普洱茶?
    這類人的表現特徵通常是: 1、「自戀」,即歇斯底裡自稱普洱茶是他這輩子的最愛,容不得別人說半點不好; 2、「自負」,即自以為別人也是如他這般愛這個茶; 3、「自私」,除了這個茶其它茶都不會喝的。
  •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之向陽寨
    去過很多雲南的茶山,有一座茶山,也去過很多次,它就是南糯山準確說是路過,因為每一次茶山行程的目的地,都是奔著布朗山老班章去的,再次也是勐宋的那卡,而位於214國道邊的南糯山下都是必經之地,即便有了充足的時間,「特意」上南糯山看看,也只是「順便性」地走馬觀花轉一圈。
  • 「遊記」書呆子2019秋茶茶山行第四站南糯山神秘古茶林
    書呆子2019年秋茶茶山行,帶您直擊普洱茶源頭,實時公布每個山頭的毛料成本,讓普洱茶愛好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費。書呆子2019秋茶茶山行直播活動將帶領大家到茶山深處,賞茶山之風貌,領略古茶樹之姿,走進當地村寨感受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 僾尼人和筍醬的故事丨尋訪南糯山的水之源
    吃的雖然是醬,說的卻是筍,這是常有的事。再然後一看吃飯的這個寨子周邊大片大片的竹林,寨旁恰好有一個水塘或一條溪流,這就是「生長竹筍的山寨」了,自然而然說到,以後這個寨子就叫「南糯」,這座山就叫「南糯山」吧。
  • 普洱茶哪個最苦澀?丨細說易武、冰島、老曼峨那些坑爹的內含成分
    普洱茶是一種滋味多樣化的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形狀、品類、發酵程度、年份以及倉儲的不同,造成普洱茶滋味也呈現多樣化。單就新茶階段的生普而言,產地、樹種、生長環境、土質、樹齡、工藝的不同也形成不同滋味特點的普洱茶。
  • 保質期、拼配,中期茶、昆明倉丨大咖雲集,暢聊普洱茶熱門話題
    方一知,被茶界稱為「普洱茶外腦策劃的方一知老師從2006年他服務過的第一家普洱茶企「一品堂」說起,講述了當年一品堂是如何敏感地抓住普洱茶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普洱茶行業的風口,繼而成功塑造出普洱茶新生代品牌先行者和普洱茶開創者的形象
  • 一山一味,各不相同,汲取普洱茶世界的精神力量!
    「書記當面指示我說:『政府深知勐海茶廠的現狀,你既是法學出身,又精通財務。該停就停,該關就關,該破產就破產。』其實,政府就是希望能有一個既懂財務又懂法律的人,以合法手段關閉勐海茶廠。當然,做得好了,那是『老樹疙瘩發新芽』。言下之意,死馬當作活馬醫,即便我無法力挽狂瀾,也不會被追究任何責任。」
  • 刀哥說茶丨我所理解的茶文化
    我曾寫過一篇短文《茶是一種奇怪的東西》,言及茶分2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前一種是物質需求,後一種是精神享受。後一種把酒和茶與琴棋書畫等士大夫們玩的高大上的精神享受聯繫在一起更是牽強,畢竟琴棋書畫不是一般人能玩得了的,而酒和茶這種常見的東西隨處可得,凡夫俗子人人可飲可品。茶能夠以兩種身份硬生生擠入其中,只能說它本身除了樹葉子這種實物載體之外,還具備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這東西就是文化。
  • 刀哥說茶丨臨滄昔歸茶,不可不知的6點乾貨
    近來由於普洱山頭茶的流行,一些表現出眾的名山古寨茶開始揚名,在臨滄茶中,又以冰島、忙肺、昔歸和小戶賽為代表的「四小龍」最為有名。名茶之所以有名,都有各式各樣的理由,昔歸茶的冒尖,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理由:01、縣委名茶小編曾經總結過,一個地區的茶要出名,除了品質過硬,必須具備4個條件中的一個:貢茶、古道、商號、文字至少佔一樣。
  • 刀哥說茶丨論普洱茶的耐泡性與茶梗的關係
    因為普洱茶原料鮮葉的特殊性,除了它那天賦異稟的「大葉種」身份,還有一個就是它採摘的持嫩度偏高,舉例說就是其它茶類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茶菁為傲,普洱茶卻可以採一芽三葉甚至一芽四葉,以大葉多葉為榮。容易忽視的是:除了葉子多了,梗也長了!
  • 普洱茶老茶客:如何才能買到正宗雲南普洱茶
    那麼如何才能買到正宗雲南普洱茶呢?雲南普洱以古樹茶為最,要買正宗普洱,一定要了解雲南頂級的普洱古樹茶區以及他們的特色茶。★老班章老班章的村民或許是在中國農民行列最懶惰的,按常理來說他們應該在高價時多種一些樹茶,畢竟這和經濟利益有關。但他們偏偏不關心,就關心喝酒,喝完後就睡。今天賣了茶錢,一個星期花完。基本是很滿足眼前的,但他們也是幸福的。就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今天還能喝到多數是古樹茶,而不是小樹茶。
  • 普洱茶的二次原料丨普洱茶的級別劃分,說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兒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老茶客對一款普洱茶的評價,說某款普洱茶「用料級別較高」。那麼普洱茶級別的高低是靠什麼來區分的呢?先了解一下普洱茶有哪些等級:1、普洱茶等級普洱茶的等級一般分為高、中、低3個檔次:高檔次茶如:金瓜貢茶、極品磚(餅)茶、7262七子餅、宮廷、禮茶、特級;中檔次茶如:7576熟餅、7432青餅,一級、三級磚茶
  • 哈尼老人確康再赴北京敬獻普洱茶新聞發布會
    中國網: 半個世紀以前的1955年, 家住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南糯山哈尼村寨的哈尼族青年確康被民族工作隊選中,參加雲南少數民族國慶觀禮團到北京出席新中國成立六周年慶典。為表達邊疆人民的感激之情,在確康臨行前,他的媽媽親手用粗白布縫製了兩個袋子,讓他帶上南糯山普洱茶,敬獻給黨中央﹑毛主席。
  • 一張圖解讀18個山頭1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普洱茶,你知道多少?
    一些剛入普洱茶圈的朋友,經常私信我,什麼在網上看到「景邁山」、「易武」、「冰島」、「老班章」、「布朗山」之類的,這些到底是什麼茶? 沒錯,這些通通都屬於普洱茶類,按樹齡來劃分的喬木型古樹普洱茶,而且樹齡至少在100年以上,普洱哥今天匯總了18類:
  • 普洱茶炒茶內幕
    馬來西亞茶商李先生原本想做幾十噸貨的(自己挑選茶菁,找茶廠貼牌制茶),結果因為一是茶菁太貴,二是好茶菁早被別人高價搶完的原因,所以只做了3噸貨。陳國璋的做法似乎更無奈:「我今天新制的『茶藝樂園』茶用的全部都是去年的料,今年的茶菁一分錢也沒有收」,他更自嘲道:「有人想方設法造假騙年份,而我們竟然將去年的料壓製成今年的茶,沒辦法,今年的茶菁實在太貴了。」
  • 那山、那人、那茶,雲南好茶為自己代言
    而在歷史上,雲南人的飲茶傳統鮮少受到中原士族的風骨雅興所影響,茶產品的形態卻是直接由藏區訂單來塑造的:茶馬古道上最熱銷的產品就是雲南茶和西藏馬,藏區飲食中所缺乏維生素正好由茶葉來補充;然而從滇南進藏一路山高路遠,茶葉必須經過壓縮後才能便於馬隊運輸,於是普洱茶紮實穩妥的餅型和磚型便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