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茶行業這些年,沒什麼成就,頗為欣慰的是結識了一些山上和山下的茶友,順帶混了個蹭茶的「薄面」。憑著這份「薄面」,山上的茶友給我發茶樣,山下的茶友跟我要茶樣。
今天,山下的一個茶友跟我要茶樣,這沒啥新鮮的,稍感意外的是,他要的居然是南糯山!
有好些日子沒喝這個茶了,也有好些日子沒提這個茶了。
平時喝的普洱山頭茶,雖然不一定都是名聲在外的班章冰島薄荷塘,至少也是特點鮮明的景邁昔歸老曼峨,突然有人提南糯山,這,確實讓我有些猝不及防!
不是說南糯山的茶不好,相反,論起歷史地位、古樹資源、樹齡生態,南糯山都堪當勐海古樹茶的老大,之所以被忽略無視,除了瘋狂追星的浮躁,還有盲目從眾的虛榮。
冷靜下來,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這個去布朗山看老班章必經過而被嚴重燈下黑的南糯山了。
六山頭牌
在普洱山頭茶還沒熱起來的時候,在老班章還默默無名的時候,南糯山早已名聲在外了,它是雲南所有古茶山在中外媒體上露面次數最多名氣最大的古茶山,看看村口聳立的那塊「全球古茶第一村」的巨大廣告牌,試問天下名山,誰能當得起如此霸氣十足的稱謂!
豐富的古茶資源,珍貴的學術價值、標本意義,茶樹王所在地…南糯山均當之無愧為江外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頭牌。
近水樓臺
南糯山位於勐海縣格朗和鄉東面,隔流沙河與勐宋茶山對望,從景洪到南糯山30分鐘,從勐海到南糯山15分鐘,看南糯山已是很容易的事。從景洪出發,勐海的諸多茶山之中,最先抵達的就是南糯山,驢友還是茶友們開車上茶山最便捷最舒服的路徑,也是南糯山,真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可惜燈下黑,大多茶友被老班章響亮的名頭和炫目的光環迷倒,不怕山高路遠茶貴,錯過了身邊最好的風景。
古茶資源
南糯山是西雙版納歷史最久、面積最大的古茶區,南糯山現存古茶園1萬2千畝,在西雙版納所有的古茶山中居首位。南糯山1萬多畝的古茶園中300年以上的佔了大多數,所有古茶樹無論大小,無論年輪都長得枝葉茂盛,極少有枯枝葉萎現象。即便是近幾年西雙版納連續遭遇旱災、冰雹等極端惡劣天氣,南糯山的古樹依舊鬱鬱蔥蔥傲然挺拔,盡顯其適應環境變化和頑強抵抗自然災害的古茶樹本色。
茶王風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神,愛茶之人心中的神當然是茶樹王。
南糯山半坡老寨有一棵樹齡超過800年的人工栽培型茶樹王,樹高5.5米,樹幅10米,主幹圓周2.4米,當之無愧是西雙版納人工栽培型茶樹中的頭號茶王。這棵茶樹王在人們心中是什麼的位置?人們為了朝拜它,沿山修建了800層臺階通向茶王樹的山梁上。朝拜者一步一叩,800叩,叩倒在茶王的面前,那份神聖的情感和絕無僅有的肅穆,把當時的南糯山推到人類已知茶山的巔峰。
更有甚者,為了見它一面,漂洋過海。1988年12月,臺灣茶藝大陸觀光團一行11人到了南糯山朝拜茶樹王,看到茶樹王「年長高壽」,驚嘆不已,頻頻鞠躬,敬之為茶樹祖先。這份恭敬,一點都不遜色於老班章茶王樹。
儘管南糯山的那棵享譽海內外的茶樹王仙逝多年,但其後代子孫早已茁壯成長,新茶王一樣枝繁葉茂威風凜凜,頗具當年老茶王的風範,長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茶人前往茶王所在地,觀瞻考察,朝拜心中的神。
機制先鋒
南糯山是整個西雙版納,乃至雲南近現代茶葉科研、機械制茶的搖籃和發源地。無論是最早的思普茶葉實驗場,還是後來的雲南省茶科所都為雲南培育和輸送了無數的制茶人才和科研人才雲南機械制茶始於南糯山。1938年10月,雲南第一臺揉茶機發出了震動歷史的聲響,雲南第一個現代化的茶廠在南糯山誕生了,據云南省檔案館中留存的檔案顯示,它當時叫「雲南省思普企業局南糯山茶葉實驗場」。創始人是雲南回族,白孟愚先生。南糯山茶廠的機制紅茶投放東南亞各國後,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為國家爭取了大量外匯。
將茶廠址選在南糯山,說明南糯山大面積的茶園,能為茶廠提供充足的原料,否則白孟愚不會將棋子擺在這裡。
大葉良種
南糯山的平均海拔有1400米,這裡山高谷深,土壤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雲南大葉種茶樹生長的最佳生態環境。
南糯山茶種是雲南後來很多特異品種、省級良種、甚至國家級良種的母本之源。國家級如大名鼎鼎的勐海大葉種,原產地便是南糯山,再如雲抗10號、14號。省級良種更是不勝枚舉。
正味南糯
南糯山茶有著如此驕傲的歷史,卻被後人這般忽視,我們只能羞愧汗顏,無言以對。很奇怪南糯山的茶總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要說樹齡,說生態,勐海哪座茶山能與之匹敵?但無論是價格上還是口碑上布朗山、勐宋茶山都勝過它,甚至相鄰的帕沙茶山都比它火。也許浮躁的人們對山頭茶的推崇,更多的是尋找它的個性特點,一個山頭茶如果優點突出,如老班章,或者缺點突出如老曼峨,都很容易被人記住。
客觀說南糯山茶優點不突出,缺點也不明顯,表現得過於「中庸」,還有就是和其它山頭茶相比,它的古樹茶產量太大,不便於商家炒作,造成「老實人吃虧」的現狀,古樹產量少的八瑪寨的茶就要火一些,這就是明顯的例子。
倘問路在何方?智者言:「路在腳下!」好茶在哪裡?它其實就在您身邊,只要您不被外在的喧囂打擾,靜下心來,用心品,南糯山茶的香甜苦澀,生津氣韻,一樣能打動您!
有人說:好喝才是硬道理!南糯山茶不好喝嗎?非也!只不過,它的個性特點不像有些茶那麼張揚。辨識度不高的古樹茶不是不好喝,而是不容易喝出它的特點,也就不容易作直截了當的茶評,因而不容易推廣,所以當下市場對它的認可度不高。不容易並非不能,而是鮮有人認真品,認真評,認真推廣!
我以為,南糯山古樹茶滋味厚重,優質原生大葉種茶的香甜苦澀生津回甘一樣不少,這是南糯山的包容大氣,而且滋味厚重,比較耐泡,最為難得的是茶性表現極為穩定,很少出現大起大落茶水分離的現象,用老茶客們的話來形容,這叫「味正」!這在以越陳越香為核心價值的普洱茶類屬上乘的原料基質。
索要茶樣的朋友似乎很執著,就認定南糯山了,還打了錢。我說:
「茶樣收錢不合規矩,而且太見外了,您指明南糯山,我除了詫異,還有感動,您終於讓我重新審視這座古老的茶山,認真地寫下這些關於南糯山的感悟。」
「我會建議山上的朋友多發些南糯山不同寨子的給您,只希望您能認真對待它,認真品評,若如此,您一定能感受到南糯正味的大氣美好,並為之感動。」
文:刀哥
(更多好文請關注新茶媒或刀哥說茶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