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倉廩實則知禮節」
文/杜益頻
春秋時期大政治家齊國宰輔管仲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司馬遷引用時改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從強調意義上講「倉廩實,衣食足」和「知禮節,知榮辱」的關係的,目的在于堅定人們對發展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的重視。從這個角度看,這個話是正確的。從準確意義上看,這個話說的有些絕對,有些片面。事實是,「倉廩實,衣食足」是「知禮節,知榮辱」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沒有「倉廩實,衣食足」,就不會「知禮節,知榮辱」,但只有「倉廩實,衣食足」不一定」知禮節,知榮辱」。
沒有「倉廩實,衣食足」就不可能「知禮節,知榮辱」。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說,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需要。倉廩空,衣食少,人不能生存,那能顧及其它?靠精神力量「知禮節,知榮辱」,只能維持於一時,不能維繫於長久。俗雲:「兵無糧,三日不打自散」。軍隊有鐵的紀律,尚無糧支撐不了幾天,遑論其他人。
但是,只有「倉廩實,衣食足」不一定「知節禮,知榮辱」。因為「倉廩實,衣食足」只能解決「倉廩不實,衣食不足」產生的「不知禮節,不知榮辱」,而產生「不知禮節,不知榮辱」還有其他原因。人們的貪慾和錯誤的價值觀都會產生「不知禮節,不知榮辱」。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缺衣少食的狀況不復存在,相當數量的人己過上小康生活,其中又以官員的富足最為明顯。但這並未使富足的人「知禮節,知榮辱」。官員們「公款吃喝,公費旅遊,公車私用」「蔚然成風」,許多官員「權力尋租」,權錢交易,大肆貪汙受賄,貪賄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一些不法商人靠行賄,靠製造假冒偽劣商品致富;一些年青人金錢至上,享樂至上,為了致富,大搞電信,傳銷炸騙;一些青年女的,為了過」錦衣玉食,烈火烹油」的生活,破壞富人的婚姻,自己取而代之,有的完全不要自尊,做富豪的外宅,當貪官的」二奶」。等等。
由此可見,要使人們「知禮節,知榮辱」單靠「倉廩實,衣食足」是不夠的。在今天,單靠發展經濟是不夠的。我們要在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同時,加強道德建設和法制建設,依靠道德和法治進一步使人「知禮節,知榮辱」。以法治國,強迫人們「知禮節知榮辱」一一不敢幹違法亂紀的事,做守法公民;以德治國,教育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八榮」不做「八恥」的模範公民。
國強民富,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生態美麗是人民的全面訴求,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標。讓我們抓住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兩個方面的建設,為實現我們的目標奮鬥。
在書中尋找樂趣
文/杜益頻
快樂生活,是高質量生活的一個主要方面。對於退休的老人來說,唱歌,跳舞,下象棋,打撲克,聊天,旅遊等都可獲得樂趣。另外,讀書,也是尋找和獲得樂趣的主要途徑。
我讀《林肯傳》,知道林肯的夫人瑪麗脾氣很壞,在家裡常常對林肯出言不遜。有一次,她問林肯一個問題,嫌林肯回答地慢了,便把一杯熱咖啡潑到林肯臉上。林肯在給他的一個朋友的信中寫道:如果把他在家中的痛苦分給世界每一個人,世界就無幸福的人了。
林肯貴為總統,在國家大政中一言九鼎,我原以為他在家中也是熙指氣使,誰知卻是一個受氣包,窩囊無以復加。讀到這些,除對林肯有些許同情外,也不禁啞然失笑。
我從讀書中,知道恩格斯失戀過。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信中,講了自己失戀的痛苦,對自己失戀的痛苦作了細緻地描述。我原以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任何事情上都是硬漢,死都不怕,還怕什麼。原來革命家和普通人也有一樣的地方。
我從讀書上知道,牛頓曾養了兩隻貓,一隻大貓,一隻小貓。兩隻貓,一會兒要出去,一會兒要回來,牛頓一會兒要開門,一回兒要關門,思考常被打斷。後來他在牆上鑿了兩個洞,一個大洞,一個小洞,大洞供大貓出入,小洞供小貓出入。讀書後,我也不禁一笑,科學家想複雜問題想的太多了,有時把簡單問題也複雜化了:打一個大洞就行了,大小貓都可以出入,何必要打一個小洞呢?
讀書讀到一個新天地,和自己原來想的迥然不同的天地,往往會產生一種發現新大陸的樂趣。
蘇軾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要補充一句:書中自有無窮趣。